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命年红色崇拜现象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玲 张志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命年中对生肖本命神的信仰及辟邪祈福等民俗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命年红色崇拜实质上是民间的一种广泛性祈愿仪式,人们希望借助红色这一超自然的力量对灾厄进行禳解。本命年红色崇拜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本命年 红色案拜 信仰风俗
下载PDF
《红楼梦》作者的女性观与满族文化习俗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爽 陶广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红楼梦》作者一反中国千百年来对女性的歧视姿态,转而尊敬甚至是崇拜女性。这一对女性的崇拜的思想一方面肇源于明代中叶以来的人性解放思潮,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作者曹雪芹身为满族人,而满族由于母系氏族社会以及萨满教的残留,其文化习... 《红楼梦》作者一反中国千百年来对女性的歧视姿态,转而尊敬甚至是崇拜女性。这一对女性的崇拜的思想一方面肇源于明代中叶以来的人性解放思潮,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作者曹雪芹身为满族人,而满族由于母系氏族社会以及萨满教的残留,其文化习俗中有着对于女性特别崇拜的特质。在满族文化风俗的影响下,《红楼梦》作者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女性崇拜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满族 女性崇拜 少数民族风俗
下载PDF
男权文化心理的多重变奏——对大观园中“女儿”的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贵 戴承元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7-90,共4页
在细读《红楼梦》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指出:大观园中的"女儿"是曹雪芹创造的、贾宝玉用来抗拒时间的流逝、填补生命空虚的一系列关于美的幻象。通过创造和占有这种美,贾宝玉和曹雪芹在最低层次上确证了... 在细读《红楼梦》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指出:大观园中的"女儿"是曹雪芹创造的、贾宝玉用来抗拒时间的流逝、填补生命空虚的一系列关于美的幻象。通过创造和占有这种美,贾宝玉和曹雪芹在最低层次上确证了自己事实上的男性身份,实现了"被弃"后对补天意识的移位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男权文化 女儿崇拜 美的幻象 自恋情结
下载PDF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何时——兼略探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创作意图 被引量:2
4
作者 祝总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5-48,66,共5页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清末之见不确,仅仅一部《红楼梦》就能证明早在乾隆年间即存在董小宛入宫说,而导致此说产生、传播的,则当是对顺治末年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误解。
关键词 董小宛入宫 《红楼梦》 《清凉山赞佛诗》
下载PDF
《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成因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琴 左剑虹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红楼梦》的旷世之处,不仅表现为历来被世人所仰慕的社会历史价值,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突出的女性崇拜情结。它撇开"女性为祸水、为贱类"的偏见,公开地赞美女性、歌颂女性。这样的诗意表达既区别于历代小说,同时也在价值上独占... 《红楼梦》的旷世之处,不仅表现为历来被世人所仰慕的社会历史价值,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突出的女性崇拜情结。它撇开"女性为祸水、为贱类"的偏见,公开地赞美女性、歌颂女性。这样的诗意表达既区别于历代小说,同时也在价值上独占鳌头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珍贵清奇的宝玉。可以说,《红楼梦》改写了中国主流文学中女性意识缺席的状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神话原型、宗教文化、老子思想以及明清文化四个方面,阐述《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崇拜 神话原型
下载PDF
必然还是巧合:中原文化与印第安文化的异同——中国与印第安人的太阳神话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福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关于中国与印第安民族宗教信仰文化方面的比较 ,我们是把中国国内的一切民族 (汉民族和古今所有的少数民族 )都包括在内的 ,同时把美洲地区所有的印第安人诸部落均包含在内。从时间上看 ,远古时期至今的关于日神信仰和神话的内容均可纳... 关于中国与印第安民族宗教信仰文化方面的比较 ,我们是把中国国内的一切民族 (汉民族和古今所有的少数民族 )都包括在内的 ,同时把美洲地区所有的印第安人诸部落均包含在内。从时间上看 ,远古时期至今的关于日神信仰和神话的内容均可纳入 ;从内容上看 ,在我国主要是指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内容到今日华夏各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所有内容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相关内容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印第安文化 太阳神话 宗教信仰 农业文明
下载PDF
中原婚俗中的语言趣象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语言是历史的沉淀物,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原婚俗中的语言趣象,包括红色崇拜、实物谐音、数字谐音和方言词汇等,它已经超出了语言词汇本身的意义,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蕴,不仅反映了中原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也彰... 语言是历史的沉淀物,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原婚俗中的语言趣象,包括红色崇拜、实物谐音、数字谐音和方言词汇等,它已经超出了语言词汇本身的意义,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蕴,不仅反映了中原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也彰显了中原地区人民的文化和心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婚俗 红色崇拜 谐音 方言词汇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情爱初萌之研究——由《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线天长 吴营洲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2-85,共4页
曹雪芹描写的宝黛爱情体现了自己对爱情生活的理念。在《红楼梦》中,作者对早期少年爱情有着极为精彩的描述,其描述具有这一年龄段的普遍特征。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少年 崇拜 情爱
下载PDF
“本命年”与红色崇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宗凡 《职教与经济研究》 2013年第4期51-54,共4页
"本命"禁忌,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本命年会带来厄运,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从人的心理发育角度上看,本命年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往往会成为一道"坎",构成了一个危险期。
关键词 民俗 本命年 红色崇拜
下载PDF
《红楼梦》脂评“狱神庙”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晓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人们对《红楼梦》脂评中有关“狱神庙”的研究和推测,现有的结论多有不确,其原因在于对清朝的监狱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当时人著述的史料、笔记、小说中与之相关的大量描述表明:狱神庙只存在于监狱当中,狱神为当时囚犯和狱卒、狱官共同... 人们对《红楼梦》脂评中有关“狱神庙”的研究和推测,现有的结论多有不确,其原因在于对清朝的监狱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当时人著述的史料、笔记、小说中与之相关的大量描述表明:狱神庙只存在于监狱当中,狱神为当时囚犯和狱卒、狱官共同信仰的公正之神。据此,《红楼梦》已佚的后半部有关“狱神庙”的情节中,贾宝玉和王熙凤在狱中最合理的身份应是未决犯,其获救或减罪的情节则有很多可能性,不能下绝对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狱神庙” 信仰 情节
下载PDF
论《红楼梦》人物年龄错乱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宇辉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6-20,共5页
《红楼梦》中存在大量的人物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错乱的现象。从《红楼梦》版本的流变以及曹雪芹的女儿崇拜观来看,《红楼梦》人物年龄错乱是曹雪芹在有意、无意中造成的。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年龄 错乱 版本 女儿崇拜观
下载PDF
《考工记》服饰染色工艺研究——试论“钟氏染羽”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明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考工记》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典籍,其中的《考工记.钟氏染羽》篇记载道:“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详细地描述了先秦的服饰染色工艺。虽然此处是针对染治鸟羽而言的,但其工... 《考工记》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典籍,其中的《考工记.钟氏染羽》篇记载道:“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详细地描述了先秦的服饰染色工艺。虽然此处是针对染治鸟羽而言的,但其工艺技术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却是和染布帛相同的,从侧面体现了先秦服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秫 草染 石染 尚红 尚黑
下载PDF
“赤子之心”与“英雄情结”——以《红楼》之眼看《三国》
13
作者 鲁小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红楼梦》极具哲学意味地深入了人的灵魂,而《三国演义》关注事功,离人的灵魂较远。但这两部大书绝非截然对立,"英雄情结"与"赤子之心"不无统一处。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其误在于把权谋和成败当作了《三国演义》... 《红楼梦》极具哲学意味地深入了人的灵魂,而《三国演义》关注事功,离人的灵魂较远。但这两部大书绝非截然对立,"英雄情结"与"赤子之心"不无统一处。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其误在于把权谋和成败当作了《三国演义》的终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红楼梦》 终极价值 赤子 英雄
下载PDF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汉语吉祥语研究——以“红色”吉祥语为例
14
作者 赵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29-31,共3页
受民族崇拜以及古典哲学文化的影响,汉民族历来就有尚"红"传统,表现在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吉祥语。它们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普遍分布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 受民族崇拜以及古典哲学文化的影响,汉民族历来就有尚"红"传统,表现在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吉祥语。它们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普遍分布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进步的追求,以及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浓重的官本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吉祥语 民族崇拜 古典哲学 社会分布 民族心理
下载PDF
“红光满室”叙事的渊源学考察
15
作者 张同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古代中国小说、文人笔记、正史杂记中,帝王降诞时的"红光满室"叙事可追根溯源至游牧民族的光孕、白光崇拜以及对日神的崇奉,从而,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帝王实乃太阳神在人世间的化身这一观念就成为"君权神授"合法性的... 古代中国小说、文人笔记、正史杂记中,帝王降诞时的"红光满室"叙事可追根溯源至游牧民族的光孕、白光崇拜以及对日神的崇奉,从而,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帝王实乃太阳神在人世间的化身这一观念就成为"君权神授"合法性的政治伦理依据。汉语言文学叙事中的"红光满室",历经游牧民族的光孕政治文化,而可源流考镜至琐罗亚斯德教崇尚火与光明的文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满室” 光孕 太阳崇拜 君权神授 祆教
下载PDF
“丹书不祥”的文化内涵及其成因
16
作者 殷宪力 《淄博师专学报》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中国古代就有"丹书不祥"的说法。在书写人名时,严禁用红色字体,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考察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我们民族对红色的崇拜与禁忌。它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血液的崇拜与禁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 中国古代就有"丹书不祥"的说法。在书写人名时,严禁用红色字体,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考察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我们民族对红色的崇拜与禁忌。它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血液的崇拜与禁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民俗中的红色迷信。三方面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书不祥 红色 禁忌 崇拜
下载PDF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的红色崇拜
17
作者 李昊蓉 《流行色》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因,极可能与汉民族的红色崇拜相关。这种崇拜又与中国古代的色彩观以及图腾崇拜息息相关。文章利用图像学、传播学等方法对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所呈现出的红色崇拜进行分析,以用色作为切入点对红色崇拜的起因、源流进行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红色崇拜 图像流变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南诏图传·洱海图》与白族的“祖先蛇”崇拜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跃雄 王笛 《昆明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洱海图》作为《南诏图传》中较为奇特的构成部分,其图像所指与白族文化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基于对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识别出图像中蟠蛇的实际物种,并认为该物种在当下白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进而得出《洱海图》的象征意... 《洱海图》作为《南诏图传》中较为奇特的构成部分,其图像所指与白族文化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基于对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识别出图像中蟠蛇的实际物种,并认为该物种在当下白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进而得出《洱海图》的象征意义乃"祖先崇拜",以及图中的蟠蛇实为"祖先蛇"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洱海图 图像所指 红蛇 蟠蛇 白族 祖先崇拜
下载PDF
回荡在庭院中的欢笑——《金瓶梅》与《红楼梦》的秋千书写
19
作者 陈家愉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4-68,共5页
秋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学书写对象而言,以实物的秋千、喻体的秋千、诗词中的秋千等不同的样态呈现在《红楼梦》与《金瓶梅》两部小说中,立体地展现了小说人物的生活情态,参与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连缀故事情节、调... 秋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学书写对象而言,以实物的秋千、喻体的秋千、诗词中的秋千等不同的样态呈现在《红楼梦》与《金瓶梅》两部小说中,立体地展现了小说人物的生活情态,参与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连缀故事情节、调节叙事节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从神话思维与民俗仪式上分析,秋千隐喻了男女之间的涉淫行为,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秋千折射出小说中从情节人物到民俗文化的多层次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红楼梦》 秋千 叙事作用 生殖崇拜
下载PDF
汉代为什么祭蚩尤?
20
作者 吴依松 《孙子研究》 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
刘邦起义被立为沛公后,"祭蚩尤于沛庭",举起了红旗,表明了灭秦的决心。统一全国后,"立蚩尤之祠于长安",汉宣帝时,祠"蚩尤于寿良"。汉朝之所以祭祀两千年前的蚩尤,是因为蚩尤是"明于天道",,&qu... 刘邦起义被立为沛公后,"祭蚩尤于沛庭",举起了红旗,表明了灭秦的决心。统一全国后,"立蚩尤之祠于长安",汉宣帝时,祠"蚩尤于寿良"。汉朝之所以祭祀两千年前的蚩尤,是因为蚩尤是"明于天道",,"威震天下"的英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蚩尤 帜皆赤 明于天道 天之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