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铜微铣削毛刺高度仿真分析
1
作者 刘淑芬 马瑞 +1 位作者 杨泽宇 张云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1-325,共5页
针对紫铜在微铣槽加工过程中毛刺抑制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微铣削有限元模型,对毛刺高度进行仿真预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对毛刺高度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使用直径0.5 mm微铣刀对紫... 针对紫铜在微铣槽加工过程中毛刺抑制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微铣削有限元模型,对毛刺高度进行仿真预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对毛刺高度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使用直径0.5 mm微铣刀对紫铜进行了微铣削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最大误差为9.02%,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实现紫铜微铣削高精度加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微铣削 毛刺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激光熔融系统送粉喷嘴高温摩擦化学磨损行为及机制
2
作者 江源渊 石鹏飞 +6 位作者 王宪 王珠风 佘剑 陈磊 王杨 王飞 罗春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激光熔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高温环境下待加工粉末流会导致送粉喷嘴内壁严重磨损,而因设备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等,送粉喷嘴的损伤机制尚不清晰。通过喷嘴损伤案例分析和摩擦磨损模拟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表征... 激光熔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高温环境下待加工粉末流会导致送粉喷嘴内壁严重磨损,而因设备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等,送粉喷嘴的损伤机制尚不清晰。通过喷嘴损伤案例分析和摩擦磨损模拟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表征手段,对激光熔融系统送粉喷嘴的磨损规律以及高温损伤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粉喷嘴出口处更靠近高温源,因而磨损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其磨损形式由机械应力导致的轻微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为由摩擦化学主导的严重摩擦化学磨损;在温度-应力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喷嘴材料发生的氧化反应导致界面疏松容易被机械去除;此外摩擦界面生成的脆性钛铜金属间化合物也是导致喷嘴出口处容易被磨损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为高温下送粉喷嘴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融 送粉喷嘴 紫铜 高温 摩擦化学磨损
下载PDF
若羌红枣多糖铜螯合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检测
3
作者 希尔艾力·阿不力克木 德力拜尔·木拉提 +5 位作者 张佳怡 孟研 阿得力江·吾斯曼 刘丹丹 郭庆勇 赛福丁·阿不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71,共9页
采用柠檬酸钠-硫酸铜方法制备若羌红枣多糖铜螯合物(RJP-Cu),并对其含量、表征、安全性、补铜效果及免疫增强活性进行综合检测分析,其中安全性试验选择36只SPF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灌胃2300、1150、575、288、... 采用柠檬酸钠-硫酸铜方法制备若羌红枣多糖铜螯合物(RJP-Cu),并对其含量、表征、安全性、补铜效果及免疫增强活性进行综合检测分析,其中安全性试验选择36只SPF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灌胃2300、1150、575、288、144 mg/kg RJP-Cu试验组。结果显示:RJP-Cu与若羌红枣多糖(RJP)相比,多糖含量、蛋白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糖醛酸含量下降,铜含量从2 mg/kg提升至583 mg/kg,RJP-Cu电镜结构发生明显变化,RJP-Cu同时具有多糖和铜螯合吸收峰;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RJP-Cu的安全使用浓度为575 mg/kg,该浓度下小鼠血常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肾脏和肠道无病理变化。RJP-Cu补铜效果呈浓度依赖性,随着RJP-Cu浓度提高,血清、肝脏和肌肉中铜浓度提升;RJP-Cu低剂量(144 mg/kg)组相对空白对照组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免疫球蛋白(Ig)A、IgG、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P<0.05),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结论:RJP-Cu螯合成功,144 mg/kg低剂量的RJP-Cu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羌红枣 多糖 铜螯合物 免疫增强
下载PDF
赤泥和铜渣基功能型陶粒的磷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潇 蔡佳星 曹允业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固体废物赤泥和铜渣作为原料制备功能型陶粒,研究了功能型陶粒对磷的吸附性,考察了陶粒烧制温度、添加剂用量、陶粒投加量、初始pH、吸附反应时间和磷初始质量浓度对除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铜渣与膨润土的... 利用固体废物赤泥和铜渣作为原料制备功能型陶粒,研究了功能型陶粒对磷的吸附性,考察了陶粒烧制温度、添加剂用量、陶粒投加量、初始pH、吸附反应时间和磷初始质量浓度对除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铜渣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为5∶1∶4,CaCO_(3)添加量为30%。最佳制备工艺为:将原料混合的生球烘干,在400℃下保温10 min后,继续升温至1100℃保温30 min。对于100 mL磷初始质量浓度为2μg/mL磷溶液,在pH为2,陶粒投加量为9 g/L,吸附反应时间为12 h,对磷的吸附效果最佳,除磷率为96.67%。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陶粒主要矿物成分为钙铁榴石、镁黄长石和钙铝黄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铜渣 功能型陶粒 除磷率
下载PDF
藏药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煅制新工艺研究
5
作者 尼玛才让 扎西东主 嘎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藏药红铜灰的制备是藏药炮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佐太练制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红铜灰用量不断增大,珍宝类药物配方原料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炮制工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确定红铜去毒锈、煅烧的炮制工艺参数。采... 藏药红铜灰的制备是藏药炮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佐太练制中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红铜灰用量不断增大,珍宝类药物配方原料能持八金中红铜灰炮制工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确定红铜去毒锈、煅烧的炮制工艺参数。采用可控高温炉和电灶炉分别对能持八金中红铜的去毒锈次数、时间,煅烧辅料、配量、时间和温度进行炮制试验,并通过与藏医文献记载和传统炮制法进行比较。发现去毒祛锈是同时完成的一个工序,再结合现代炮制技术和炮制结果的分析,取消了煅烧辅料中的硼砂,从而简化了炮制工序和次数,提高了炮制效率,减少了无用成分。得出在煅烧过程中只加硫磺辅料煅烧,其煅烧的最佳条件为:文火温度200℃,煅烧时间2h,武火温度为800℃,煅烧时间3h,炮制后的红铜呈不规则的黑色块状,具有表面粗糙多孔隙,可用手指掰碎,咀嚼时不碜牙等特征。通过炮制工艺研究,获得了炮制红铜灰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探讨佐太炼制,珍宝类配方原料八金、八矿的炮制规范研究提供了新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持八金 红铜灰 煅制 工艺
下载PDF
红壤模拟液中单宁酸对铜的缓蚀作用
6
作者 刘欣 何一鹏 +5 位作者 田旭 贾蕗路 裴锋 刘光明 张宇 徐碧川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2,共7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酸性红壤模拟液中单宁酸对纯铜接地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宁酸质量浓度为0.1~4.0g/L时,随着单宁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铜的缓蚀效率增大;添加单宁酸可有效抑制铜的腐蚀反应过程;在...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酸性红壤模拟液中单宁酸对纯铜接地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宁酸质量浓度为0.1~4.0g/L时,随着单宁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铜的缓蚀效率增大;添加单宁酸可有效抑制铜的腐蚀反应过程;在该土壤模拟溶液体系中,单宁酸属于一种阴极缓蚀剂。Mott-Schottky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酸性红壤模拟液中,铜表面生成的膜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随着单宁酸质量浓度增加,受主浓度降低,铜表面膜层的耐蚀性更强。单宁酸分子在铜表面的吸附最趋向Langmuir吸附模型,当单宁酸质量浓度为0.1~4.0g/L时,其在铜表面的吸附自由能小于0,大于-40kJ/mol,单宁酸在铜表面发生的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模拟溶液 纯铜 单宁酸 缓蚀
下载PDF
一种兼具装饰性和耐蚀性的镁合金红色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
7
作者 马焕祥 林国峰 +2 位作者 徐曦东 王苗 王文博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镁合金微弧氧化在装饰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方法]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M5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红色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主盐Na2SiO3和着色剂CuSO_(4)的质量浓度,配位剂的种类,以及氧化时间对膜层的影响。[结果]在含有Na2SiO320.... [目的]镁合金微弧氧化在装饰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方法]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M5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红色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主盐Na2SiO3和着色剂CuSO_(4)的质量浓度,配位剂的种类,以及氧化时间对膜层的影响。[结果]在含有Na2SiO320.0g/L、CuSO_(4)0.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g/L和NaF 0.5g/L的电解液中,以电流密度3.5A/dm^(2)氧化25min,能够获得厚度约为31.4μm的红色微弧氧化膜。该膜层致密,主要由MgO、Mg_(2)SiO_(4)和CuO组成,在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中出现锈蚀的时间为48h。[结论]ZM5镁合金表面红色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比在不加CuSO_(4)时所得白色微弧氧化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红色 硫酸铜 耐蚀性
下载PDF
用于铜离子检测的静电纺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赵美奇 陈莉 +2 位作者 钱现 李晓娜 杜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针对铜离子检测费用高、难以现场检测及检测探针的污染问题,以天然染料紫胶红为铜离子识别单元,聚丙烯腈(PAN)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借助旋转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X... 针对铜离子检测费用高、难以现场检测及检测探针的污染问题,以天然染料紫胶红为铜离子识别单元,聚丙烯腈(PAN)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借助旋转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纺丝液中PAN/PVP质量分数及PAN与PVP质量比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纤维膜对铜离子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当PAN/PVP质量分数为10%时,纺丝液黏度为300.0 mPa·s,紫胶红与PAN/PVP基纤维膜复合效果较好,纤维形貌良好,平均直径为(171.6±1.9) nm;当PAN与PVP质量比为7∶3时,纤维平均直径为(149.7±0.7) nm,紫胶红/PAN/PVP纤维膜的水接触角为64.1°;紫胶红/PAN/PVP纤维膜在干扰离子溶液中的色相值与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在铜离子溶液中色相变化明显,且产生由红到黄的颜色响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纤维膜在0.03 mmol/L铜离子溶液中能产生由红到黄的颜色响应,随铜离子浓度递增,纤维膜颜色响应增强,满足复杂水体环境中铜离子的可视化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紫胶红 聚丙烯腈 聚乙烯吡咯烷酮 铜离子检测 颜色响应 纤维膜
下载PDF
铜尾矿砂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章标 李栋伟 +5 位作者 贾志文 王泽成 夏明海 秦子鹏 季安 何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9,共12页
回填土导热性能是直埋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各因素对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不同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的试样,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采用瞬态热线法测试试样导热系数,分析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对改良土导... 回填土导热性能是直埋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各因素对改良红黏土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不同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的试样,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采用瞬态热线法测试试样导热系数,分析掺砂率、干密度、含水率对改良土导热系数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尾矿砂对红黏土导热系数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改良土的导热系数随着掺砂率、含水率均呈现线性增长。改良土导热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其增长趋势具有阶段性,当改良土的干密度大于1.65 g/cm3时,导热系数的增长速率明显减小。铜尾矿砂对改良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在于其中大量石英改善了固体骨架之间的传热效率。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改良土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使改良土的三相传热方式发生了改变。基于测试结果,构建预测改良土导热的新模型,其能够较好预测改良土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砂 导热系数 红黏土 直埋电缆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3种常用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10
作者 梁新琪 李佳昕 国洺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1-154,共4页
为研究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选择平均体长为(1.70±0.03)cm、平均体质量为(0.29±0.02)g的鹤顶红金鱼幼鱼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在常温静... 为研究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选择平均体长为(1.70±0.03)cm、平均体质量为(0.29±0.02)g的鹤顶红金鱼幼鱼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96 h内观察鱼体状态,记录死亡数。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处理96 h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11、35.11、2.81 mg/L,3种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41、3.51、0.28 mg/L。可见,适宜浓度的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均可以在鹤顶红金鱼幼鱼养殖中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红金鱼 幼鱼 高锰酸钾 亚甲基蓝 硫酸铜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紫铜的搅拌摩擦焊工艺与接头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希靖 达朝炳 +1 位作者 李晶 张忠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固相塑性连接方法,它的出现为铜的焊接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对紫铜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对其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形态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紫铜时应选用搅拌...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固相塑性连接方法,它的出现为铜的焊接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对紫铜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对其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形态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紫铜时应选用搅拌头旋转速度在400-700r/min,焊接速度为35-60mm/min;从显微组织角度,由于接头主要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焊接接头没有热力影响区,而是三个区,即焊核区、热影响区、母材区.研究还发现用搅拌摩擦焊得到的铜接头出现了明显的软化现象,接头的机械性能比母材低,但比熔化焊得到的接头性能要高,其平均抗拉强度可达到母材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W 紫铜 旋转速度 变形温度 变形率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酸性大红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2
12
作者 柳玉英 齐登福 孟波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30,共11页
研究了在氨 氯化铵介质中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大红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1×10-3μg/mL,线性范围为0~4.0μg/25mLCu,用于测定水中痕量Cu,结果与... 研究了在氨 氯化铵介质中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大红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1×10-3μg/mL,线性范围为0~4.0μg/25mLCu,用于测定水中痕量Cu,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大红 褪色光度法 测定 痕量分析
下载PDF
紫铜棒材轴向加压精密塑性剪切变形区的金相组织和断面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明安 李慧中 +2 位作者 李学谦 刘楚明 刘文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研究了轴向压力作用下紫铜棒料塑性剪切分离面附近的微观组织形态、剪应变和硬度分布以及剪切分离面形貌.结果表明:剪切分离面变形区可分为3个区域,在距表面100~250μm薄层内,晶粒发生了极其剧烈的大剪切塑性变形,其维氏显微硬度增大5... 研究了轴向压力作用下紫铜棒料塑性剪切分离面附近的微观组织形态、剪应变和硬度分布以及剪切分离面形貌.结果表明:剪切分离面变形区可分为3个区域,在距表面100~250μm薄层内,晶粒发生了极其剧烈的大剪切塑性变形,其维氏显微硬度增大50%;剪应变随与剪切分离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分离面上断面呈月牙状,轴向压力增大,断面减小;断面上有大量长条形微孔洞,是由微孔形核后在剪应力作用下沿剪切方向长大和聚合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棒材 剪切 微观组织 剪切断裂 微孔
下载PDF
碳钢/紫铜在NaCl介质中的电偶行为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淑英 陈玮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0-302,共3页
测定了碳钢 紫铜在不同NaCl浓度、温度、阴阳极面积比的电偶电位、电偶电流 .结果表明 :温度、面积比和氯离子浓度对电偶电流影响较大 .
关键词 腐蚀 碳钢/紫铜 NACL介质 电偶行为
下载PDF
接地网材料在土壤浸出液中腐蚀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查方林 何铁祥 +2 位作者 冯兵 徐松 王凌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2-1216,共5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阴离子及pH对紫铜和热镀锌钢在土壤浸出液中腐蚀速率影响程度的大小,得到了对腐蚀速率影响最大的显著因子。通过开路电位测量、EIS分析和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显著因子对材料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Cl-...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阴离子及pH对紫铜和热镀锌钢在土壤浸出液中腐蚀速率影响程度的大小,得到了对腐蚀速率影响最大的显著因子。通过开路电位测量、EIS分析和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显著因子对材料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Cl-和pH是影响紫铜和热镀锌钢腐蚀速率的显著因子,Cl-摩尔浓度为0.01mol/L和0.1mol/L时,Cl-主要通过改变紫铜表面荷电状态影响腐蚀速率大小;当其摩尔浓度为0.3mol/L时,Cl-降低了紫铜电极反应电荷传递阻力,使腐蚀加速,此时pH对紫铜腐蚀的影响不再显著。热镀锌钢在含Cl-的酸性,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较严重的腐蚀,Cl-可在镀锌层孔隙中累积造成热镀锌钢的点蚀,在碱性条件下Cl-更容易在镀锌层中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Cl- PH 紫铜 热镀锌钢
下载PDF
红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对污泥态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廖继佩 林先贵 曹志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936,共8页
以玉米为宿主植物 ,研究了不同污泥量 (0、1 %、4% )施入红壤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laevis、Glomuscaledonium和Glomusmanihotis对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玉米生长和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 1 %的污泥可增加接种A l... 以玉米为宿主植物 ,研究了不同污泥量 (0、1 %、4% )施入红壤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caulosporalaevis、Glomuscaledonium和Glomusmanihotis对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玉米生长和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 1 %的污泥可增加接种A laevis的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其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也有显著增加 ,而不接种 (含土著菌根真菌 )、接种G caledonium和G manihotis的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却有显著下降 (p<0 0 5 )。施用 1 %的污泥时接种A laevis降低了玉米地上部铜浓度 ,而接种G caledonium和G manihotis却增加了玉米地上部铜浓度 ,另外 ,接种处理增加玉米根部对铜的吸收总量。不同的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的耐受力是不同的 ,只有施入一定的污泥量即在一定污染程度下才能发挥菌根真菌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丛枝菌根真菌 污泥态铜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紫铜表面渗铝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凡 苗磊 +1 位作者 罗辉 张维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采用粉末包装法在紫铜表面渗铝。研究了紫铜和渗铝后的紫铜在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并讨论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紫铜渗铝后不仅提高了高温抗氧化性能,... 采用粉末包装法在紫铜表面渗铝。研究了紫铜和渗铝后的紫铜在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并讨论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紫铜渗铝后不仅提高了高温抗氧化性能,而且氧化行为及其氧化层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未渗铝的紫铜试样700℃氧化100 h后相组成为Cu2O和CuO,而渗铝后试样表面优先形成A l2O3氧化膜。氧化动力学曲线为抛物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渗铝层 高温氧化 氧化铝膜 光学分析
下载PDF
紫铜在中高温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18
作者 万晔 于欢 孔祥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61,共4页
分别在(80±1)℃和(50±1)℃条件下研究紫铜及其沉积NaCl盐后的腐蚀行为,揭示了中高温条件下温度对电子产品中铜腐蚀的影响规律,通过失重法、Olympus BX51M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紫铜单位面积失重量随暴... 分别在(80±1)℃和(50±1)℃条件下研究紫铜及其沉积NaCl盐后的腐蚀行为,揭示了中高温条件下温度对电子产品中铜腐蚀的影响规律,通过失重法、Olympus BX51M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紫铜单位面积失重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其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缓。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紫铜的腐蚀速率会增大。经盐沉积后的紫铜,其腐蚀速率大于洁净的紫铜,说明氯离子加剧了紫铜的腐蚀。经盐沉积后的紫铜在盐粒沉积区开始发生腐蚀,随着时间的延长扩展到其临近区域。对腐蚀产物结构的测定表明,紫铜暴露在大气中其腐蚀产物主要是由氧化亚铜组成,而沉积盐后的紫铜其腐蚀产物主要是由氧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组成,故腐蚀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腐蚀行为 高温 中温
下载PDF
不同埋地深度下铜质接地网材料的腐蚀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查方林 冯兵 何铁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1,8,共4页
埋地深度是接地网防腐蚀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其研究较少。采用交流阻抗谱(EIS)、线性极化法研究了紫铜材料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特征,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钝化膜生长过程及紫铜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 埋地深度是接地网防腐蚀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其研究较少。采用交流阻抗谱(EIS)、线性极化法研究了紫铜材料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特征,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钝化膜生长过程及紫铜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技术检测了腐蚀后紫铜的表面状况和腐蚀产物的元素价态及成分。结果表明:水力淋洗使盐类离子在深层土壤中富集;紫铜在埋地25cm深处钝化膜仅需1周即可生长完成,氧气的氧化使致密的Cu2O膜转化生成CuO膜,膜层保护作用较差,引发紫铜的点蚀,腐蚀后期钝化膜大面积脱落;埋地45cm深处紫铜钝化膜生长缓慢,长达41d,但膜层完整致密,保护作用强,其主要成分为Cu2O;腐蚀70d后,埋地25cm紫铜腐蚀电流密度为91.01nA/cm2,而45cm深处紫铜仅为7.56n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蚀 埋地深度 紫铜 Cu2O膜 CuO膜 膜层电阻
下载PDF
3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耐铜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鹤山 高秋 +4 位作者 张婷婷 陆姣云 田宏 熊军波 刘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28,共12页
为评价红三叶种质耐铜能力强弱,筛选出优异种质材料,以30份国内外红三叶材料为对象,研究其萌发期和幼苗生长阶段Cu^(2+)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红三叶耐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红三叶... 为评价红三叶种质耐铜能力强弱,筛选出优异种质材料,以30份国内外红三叶材料为对象,研究其萌发期和幼苗生长阶段Cu^(2+)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红三叶耐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红三叶发芽率逐渐降低,胚根变短,变粗;胚根在Cu^(2+)浓度为0.5 mmol·L^(-1)下长度为对照的40%~69%,在Cu^(2+)浓度为8.0 mmol·L^(-1)时停止生长,而发芽率在Cu^(2+)浓度为8.0 mmol·L^(-1)时为对照的61%~93%,相对于发芽率,胚根对Cu^(2+)胁迫更为敏感。红三叶幼苗能够耐受20 mmol·L^(-1)的Cu^(2+)胁迫,但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总长度、根尖数以及根体积均显著降低。不同浓度间红三叶各性状差异显著(P<0.05),且萌发期(0.5 mmol·L^(-1))和苗期(20 mmol·L^(-1))不同红三叶材料间同一性状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胚根长度与胚根直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根总长度和根尖数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以胚根长度、幼苗存活率、地下生物量和根总长度4个关键指标为因子的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综合评价值显著相关(R^(2)=0.97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材料CF022167、CF022178及CF022232具有较高的铜胁迫耐受性,可作为红三叶耐铜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或在生产中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三叶 耐铜性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