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Red-skinned Yun Peanut No.3 被引量:3
1
作者 符明联 李淑琼 +3 位作者 原小燕 王建丽 李根泽 冯光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6期854-857,862,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extension value of Yun peanut No.3 to lay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tension. [Method] Selection, breeding, characters, yield and the stability of Yun pean...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extension value of Yun peanut No.3 to lay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tension. [Method] Selection, breeding, characters, yield and the stability of Yun peanut No.3 were analyzed. [Result] Yun peanut No.3 is a new early-mature peanut species bred based on foreign resources and local varieties through sexual hybridization and improvement. It contains 50.32% of fat, 26.5% of protein, 38.93% of oleic acid, 38.88% of linoleic acid, and the ratio of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is at 1.00. It is a typical small-scale peanut with red skin, high contents of oil and fat, and constitutes the first one approved by cultiva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related tests, pod yield achieved 3 615.9 kg/hm2 ; kernel yield was 2 570.1 kg/hm2 and oil output was 1 293.3 kg/hm2 . For the production at scale, pod yields would be about 3 000 kg/hm2 ;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fruit would be 25 000 Yuan/hm2 ;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would be maximal at 16 000 kg/hm2 , totaling 64 000 Yuan/hm2 . It enjoys different excellent qualities, such as drought-resistance and barren-resistance. It was approved in Yunnan Province in 2012 and extended at 20 000 Yuan/hm2 in major production lands. [Conclusion] Yun peanut No.3, which is highly-yield and highly-qualified,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Yunnan, as well as similar conditions in southern regio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UT red-skin dual-purpose as food or for oil production cultivated varieties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红芸豆皮膳食纤维结构、理化性质和降血糖活性分析
2
作者 蔡文强 崔嘉航 +3 位作者 朱慧慧 刘瑞 李楠 孙元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3,共7页
以红芸豆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法、高压辅助水法、微波辅助水法和酶法提取红芸豆皮膳食纤维,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膳食纤维的结构、理化性质和降血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水提组分相比,高压水提组分得率显著提高(12.20%),且多... 以红芸豆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法、高压辅助水法、微波辅助水法和酶法提取红芸豆皮膳食纤维,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膳食纤维的结构、理化性质和降血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水提组分相比,高压水提组分得率显著提高(12.20%),且多糖纯度增加。结合单糖组成和红外光谱可知,4种膳食纤维组分的单糖组成主要为Ara、Gal、GalA、Rha、Xyl和Glc,且具有果胶的特征吸收峰,是果胶和其他半纤维素的混合物。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膳食纤维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水提组分,其他3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有所提高,高压水提组分相对分子质量最高为1.13×10^(6)Da,其次为酶提组分4.67×10^(5)Da。黏度分析结果表明,酶提组分黏度最高,且酶提组分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的剪切稀化。微波水提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最强为82.86%,高压水提组分对α-淀粉酶抑制能力最强为35.04%。微波和高压辅助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芸豆皮膳食纤维的得率和降血糖活性,为红芸豆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与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芸豆皮 膳食纤维 结构 理化性质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莲子红衣黄酮对馒头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徐虹 王琮琮 龚凌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9,共10页
莲子红衣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味道苦涩,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作者首先制备了质量分数高达90%的莲子红衣黄酮提取物,并将其添加到馒头中,对馒头比容、色泽、质构、感官评价及体外消化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莲子红衣黄... 莲子红衣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味道苦涩,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作者首先制备了质量分数高达90%的莲子红衣黄酮提取物,并将其添加到馒头中,对馒头比容、色泽、质构、感官评价及体外消化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莲子红衣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莲子红衣黄酮质量分数的增加,馒头比容先增大后减小,馒头皮和馒头芯的L^(*)值逐渐降低,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逐渐增强,黏性、弹力、弹性及内聚性逐渐减小。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5%、1.0%的莲子红衣黄酮馒头可接受度较高,没有明显的苦涩味或其他不良风味,形态较好,回弹性较好,咬劲强。另外,莲子红衣馒头能够有效减缓淀粉的水解速率,显著降低快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同时增加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与普通白面馒头相比,添加质量分数2.0%的红衣黄酮馒头可使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显著降低,与市售低血糖生成指数(GI)面包的eGI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红衣 黄酮类化合物 馒头 体外消化
下载PDF
3个红梨品种在湖南的引种观察
4
作者 张平 孔佑涵 +3 位作者 吴娟娟 钟交明 于洪长 卜范文 《落叶果树》 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
对引入湖南省浏阳的3个红梨品种美人酥、红酥脆与满天红进行了生长结果习性、适应性以及果实品质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3个红梨品种在浏阳地区均能正常完成年生长周期,美人酥与满天红生长旺,坐果稳,盛果期树666.7 m 2产量1400 kg,红酥... 对引入湖南省浏阳的3个红梨品种美人酥、红酥脆与满天红进行了生长结果习性、适应性以及果实品质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3个红梨品种在浏阳地区均能正常完成年生长周期,美人酥与满天红生长旺,坐果稳,盛果期树666.7 m 2产量1400 kg,红酥脆长势稍弱,产量1200 kg。3个红梨品种着色均不稳定,果皮锈斑较严重,对着色影响大,以满天红着色相对较好,美人酥次之,红酥脆较差。3个红梨品种均在9月中旬前后成熟,单果重300 g以上,肉质细,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13.8%,可溶性糖含量9.05%~9.36%,均以美人酥含量最高,其次为满天红、红酥脆。总酸含量1.13~1.42 g/kg,以满天红最高,美人酥与红酥脆相近。综合分析认为,3个品种均不适宜在湖南地区大面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 湖南 果皮着色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综合护理方案在中重度痤疮红蓝光治疗期间的应用
5
作者 王倩 王雪寒 +1 位作者 范雅兰 李静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021-3026,共6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方案在中重度痤疮红蓝光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9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方案在中重度痤疮红蓝光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9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进行综合护理方案,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周时的临床效果,以及干预前和干预8周时的皮损评分、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弹性指数(R2)、红斑指数(E1)、皮肤颜色指数黑素指数(M1)、经表皮失水率(TEWL)及角质层含水量]、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皮肤生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为(5.27±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2±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的R2均增加,EI及TEWL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R2为0.86±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8±0.11,观察组患者的E1、TEWL分别为365.09±31.15、(10.78±2.19)g/h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21±28.06、(13.02±2.06)g/h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I、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的SDS,SAS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及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别为(41.86±4.26)分、(40.39±4.18)分、(3.39±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49±4.50)分、(45.33±4.72)分、(6.91±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护理方案能够提高中重度痤疮患者的红蓝光治疗效果,促进皮损愈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重度 红蓝光 综合护理 皮损评分
下载PDF
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对土壤-红皮萝卜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安全风险评价
6
作者 胡翔宇 张胜 +2 位作者 刘丽 赵海瑞 闫洋洋 《环境卫生工程》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以土壤-红皮萝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短期施用不同比例(0、5%、10%、15%、20%)的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和植株重金属含量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对土壤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农村生活有... 以土壤-红皮萝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短期施用不同比例(0、5%、10%、15%、20%)的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和植株重金属含量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对土壤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红皮萝卜生物量,提高了土壤pH,其中施用比例5%、10%时,土壤pH提高显著(P<0.05);施用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后,除Cu无显著变化外,土壤Cd、Pb、Zn、Cr全量提高,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加,其中,土壤Pb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20.49%~92.04%,施肥比例为15%和20%时土壤Cd、Zn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19.72%~34.75%、8.55%~21.79%,施肥比例高于5%时土壤Cr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19.51%~63.04%;施加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后,一定程度降低了红皮萝卜各部分Cd和根部Pb含量,增加其根部Zn、Cr、Cu含量,且均符合我国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指标要求。总体看来,5种重金属中,Cd是影响土壤生态风险的最主要元素,其贡献率高达76%。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是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Cd、Pb的含量受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尤为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 红皮萝卜 重金属 生态安全风险
下载PDF
NB-UVB联合左西替利嗪对特应性皮炎患儿EOS、IgE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熊菲 朱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左西替利嗪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常规...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左西替利嗪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常规组(51例)。常规组进行NB-UVB治疗,试验组采用NB-UVB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患儿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及EOS、血清总IgE变化情况,统计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8.43%,试验组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ORAD较治疗前均降低,试验组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EOS、IgE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OS、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均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UVB联合左西替利嗪能够提高特应性皮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促进患儿恢复,降低血清EOS、IgE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 不良反应 特应性皮炎 皮肤发红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青皮红心柚新品种云青1号的选育
8
作者 赵东兴 杨永智 +5 位作者 陈林杨 李春 毕光林 张建春 李万云 李永慧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6-1699,共4页
云青1号是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从云南省河口县集市上购买柚果后通过种子繁育选育出的柚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旺,树姿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能力强;果实呈饱满长水滴形,平均单果质量1.56 kg,果实可食率68%,可溶性固形物... 云青1号是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从云南省河口县集市上购买柚果后通过种子繁育选育出的柚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旺,树姿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能力强;果实呈饱满长水滴形,平均单果质量1.56 kg,果实可食率6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3%,总酸含量0.47 g·100 g^(-1),固酸比24.04,维生素C含量56.7 mg·100 g^(-1),维生素E含量0.407 mg·100 g^(-1)。在云南省河口县2月初现蕾,3月盛花,9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90 d左右。果实成熟后,果面主色绿色,果肉红色,汁胞呈水晶切面晶莹剔透,无苦麻味,汁胞不粒化,单一品种种植表现为无籽或少籽。该品种植株较耐贫瘠,耐高温高湿,适宜热区栽培,云南南部热区和全省低热河谷区域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红心柚 新品种 云青1号
下载PDF
不同方法评价皮肤泛红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简苑晴 马琳 +3 位作者 李静 黄冰婷 张晓洁 孙丽丽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了探究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皮肤泛红程度的相关性,招募45例18~45周岁的中国健康受试者开展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连续4周早晚各使用1次宣称舒缓修护功效的乳液产品,采取视觉评估、图像分析、仪器测量3种方法分别测试与皮肤泛红程度相关的指... 为了探究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皮肤泛红程度的相关性,招募45例18~45周岁的中国健康受试者开展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连续4周早晚各使用1次宣称舒缓修护功效的乳液产品,采取视觉评估、图像分析、仪器测量3种方法分别测试与皮肤泛红程度相关的指标,通过对比样品使用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样品改善皮肤泛红的效果,同时分析3种方法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显示,与使用前相比,面部泛红程度评分和图像分析a*值在使用样品后的所有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仪器探头a*值在使用样品2周后显著降低(P<0.05);面部泛红程度评分和仪器探头a*值的相关系数为0.33<r<0.67,且显著性为P<0.01。因此,样品具有改善皮肤泛红的舒缓修护功效;视觉评估和仪器测量方法呈现中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泛红 化妆品 功效评价 相关性
下载PDF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复合物的修护功效研究
10
作者 周菲 刘宗艳 卢伊娜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采用仿生发酵和无损破壁工艺,从青春双歧杆菌中获得一种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通过和甘油,1,2-戊二醇混合后得到原料(BF),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损伤模型、面部泛红修护模型,通过检测对照组和样品组使用前、使用后皮肤含水量... 采用仿生发酵和无损破壁工艺,从青春双歧杆菌中获得一种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通过和甘油,1,2-戊二醇混合后得到原料(BF),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损伤模型、面部泛红修护模型,通过检测对照组和样品组使用前、使用后皮肤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TEWL)、皮肤红度(a*)、皮肤血管密度的变化,对BF修护功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BF处理7天,TEWL值、a*值相比SLS组均呈现显著性下降,且皮下0.2 mm处的血管密度也呈现减少。在面部泛红的受试者人群上,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含3%BF的精华乳28天后,皮肤含水量显著上升,TEWL值、a*值均具有显著性下降。因此,BF具有修护功效,且皮肤多光束光学相干性断层扫描系统可从血管密度上辅助评价皮肤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修护功效 皮肤红度 TEWL 血管密度
下载PDF
面部油光的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蒋莉莉 周滢 陈园园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34-38,共5页
选取30名符合条件的油性皮肤受试者,采集其皮肤油脂含量、油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同光照模式下面部正面图像。使用图像分析方法测量其面部皮肤亮度L*、皮肤红度a*、皮肤黄度b*、毛孔面积占比、高光面积占比、卟啉面积占比等参数... 选取30名符合条件的油性皮肤受试者,采集其皮肤油脂含量、油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同光照模式下面部正面图像。使用图像分析方法测量其面部皮肤亮度L*、皮肤红度a*、皮肤黄度b*、毛孔面积占比、高光面积占比、卟啉面积占比等参数。以皮肤油脂含量及各图像分析指标为自变量,以油光VAS量表评分为因变量,建立油光视觉感受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并针对模型探讨面部油光视觉感受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了在平行偏振光(PP)和标准光源1(S1)光照模式下,面部油光的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拟合优度较好(R2>0.6);回归方程显示,在PP和S1光照模式下,高光面积占比与皮肤红度均是面部油光视觉感受的显著影响因素,随着高光面积占比和皮肤红度值的增大,油光视觉感受增强。其余测试指标对油光视觉感受无显著性影响。在PP和S1光照模式下的面部油光回归模型经初步验证显示准确可靠,可用于面部油光程度的初步定量,高光面积占比和皮肤红度a*是影响面部油光视觉感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油光 回归模型 图像分析 光照模式 高光面积 皮肤红度
下载PDF
点对点全程跟踪式面部护理对红蓝光干预中重度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症状的影响
12
作者 王天琪 赵秋 徐晓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2期138-141,161,共5页
目的探究行红蓝光干预中重度痤疮患者接受点对点全程跟踪式面部护理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0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20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究行红蓝光干预中重度痤疮患者接受点对点全程跟踪式面部护理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0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201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点对点全程跟踪式面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心理症状。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7%(3/101),低于对照组的10.0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点对点全程跟踪式面部护理重视患者个体差异,从多个维度开展护理干预,最大限度降低红蓝光干预对患者皮肤的副作用影响。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痤疮 点对点 全程跟踪式 面部护理 皮肤 红蓝光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
13
作者 张译丹 王芳 +1 位作者 王廷廷 王胜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39-2641,2817,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97例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单纯红蓝光照射,观察组49例复方黄柏液涂...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97例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单纯红蓝光照射,观察组49例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皮损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生理指标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皮损状态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能够提高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皮肤生理指标并修复皮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涂剂 红蓝光 寻常痤疮 皮肤生理指标 皮损状态
下载PDF
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和火针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IL-17、IL-18、IFN-γ的影响
14
作者 荣光辉 李冬妹 +3 位作者 徐侠 彭琛 王静 祝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照射与火针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到笔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9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予以自拟痤疮饮联合红... 目的:分析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照射与火针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到笔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9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予以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火针治疗患者为A组(n=33),给予红蓝光联合火针治疗的患者为B组(n=33),予以自拟痤疮饮治疗的患者为C组(n=33),三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皮损积分。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且皮损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其中A组变化最为明显,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针对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相较于其他常规疗法,自拟痤疮饮联合红蓝光、火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皮损程度及调节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痤疮 外周血炎症因子 红蓝光 火针 皮损
下载PDF
基于生物技术的红肉鱼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余磊 楚玉柔 包盛 《食品工程》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青皮红肉鱼是一类产量高却利用率低的低值海产品,将其加工副产物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高值化利用成为研究重点。有研究证明海洋生物活性肽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药物来源。目前,对红肉鱼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和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综... 青皮红肉鱼是一类产量高却利用率低的低值海产品,将其加工副产物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高值化利用成为研究重点。有研究证明海洋生物活性肽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药物来源。目前,对红肉鱼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和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综述了以青皮红肉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制备生物活性肽,以及体内体外的生物活性表征。介绍了红肉鱼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抗糖尿病、降血压、抗菌等功能活性,以便为开发新型海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青皮红肉鱼 抗氧化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红黄光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瑞丽 李姗姗 +1 位作者 王晓云 王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红黄光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改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红黄光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改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红黄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4周皮肤敏感指数、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状态参数、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较干预前,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皮肤敏感指数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较干预前,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皮肤经皮水分散失值(TEWL)指数、pH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较干预前,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红斑面积、红斑参数、凹陷指数各项参数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独应用强脉冲光治疗,应用强脉冲光联合红黄光治疗,对于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而言,更有利于缓解皮肤敏感指数、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状态、疗效更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红黄光 面部 敏感性皮肤 皮肤屏障 皮肤敏感指数
下载PDF
荆防方加减联合红黄光及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义 赵树梅 +2 位作者 刘欢 丁言旭 徐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荆防方加减联合红黄光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FCAD)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2月-2023年8月笔者医院的90例FCA... 目的:探讨荆防方加减联合红黄光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FCAD)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2月-2023年8月笔者医院的90例FCA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红黄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荆防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皮肤屏障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潮红、瘙痒、干燥脱屑、灼热疼痛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脂含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Cuticle water conten,WCSC)高于对照组,经皮肤水分流失量(Transcutaneous water loss,TEW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干扰素-γ(INF-γ)、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防方加减联合红黄光及rb-bFGF凝胶治疗FCAD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方 LED红光 LED黄光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肖长城 李甲明 +5 位作者 姚改芳 刘军 胡红菊 曹玉芬 张绍铃 吴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72.72%和16.04%;而砂梨主要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59.66%和22.08%。结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梨花色素苷的最主要成分。不同栽培种的红梨花色素苷组分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红皮梨品种,如秋子梨的‘官红宵’,白梨的‘洋红宵’,砂梨的‘弥渡玉梨’‘弥渡红梨’和‘丽江甜中古’,以及杂交品种‘八月红’‘红香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果皮 花色素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原花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0
19
作者 刘大川 刘强 +1 位作者 吴波 徐金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4-148,共5页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从5种常用试剂中选择出乙醇作为提取剂,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的提取条件:料液比1:6,温度7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min,pH3...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从5种常用试剂中选择出乙醇作为提取剂,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的提取条件:料液比1:6,温度7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min,pH3,提取次数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原花色素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036%、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原花色素 花生红衣 提取
下载PDF
红色砂梨2个品种着色过程中的外观变化及其解剖学结构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黄春辉 俞波 +4 位作者 苏俊 舒群 程在全 曾黎琼 滕元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126,共7页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套袋处理(果袋类型、去袋方式和去袋时间组合成10个不同的套袋处理)为手段研究了果实着色过程中外观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色砂梨的着色需要有高强度的光照。...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套袋处理(果袋类型、去袋方式和去袋时间组合成10个不同的套袋处理)为手段研究了果实着色过程中外观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色砂梨的着色需要有高强度的光照。生长过程中套有不透光袋的果实临近成熟时,只有完全曝光才能大量合成花青苷,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大约2周)果实着色面积、着色程度即可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红色砂梨着色是从果实向阳的一侧先开始,且以果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至采收时果实阳面红色能够均匀分布,但整个果面色泽很难一致。解剖结构分析表明果面呈红色是因为果皮中紧邻表皮层的3~4层细胞存在红色细胞(含有花青苷),在果实着色过程中这些红色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同时细胞内色素浓度不断增大。云红梨1号合成花青苷的能力明显优于美人酥,果实着色更鲜艳。解剖学观察发现云红梨1号的表皮细胞层也含有红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砂梨 套袋 着色 色泽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