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 on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Reinterpreta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1
作者 周雪娟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5期218-219,共2页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is one receiving relatively few academic discussion.Among the rather few existent studies,many discuss Dickenson’s feminist ideas,religious bewilderment,literary creation views or even personal feeling in this poem.This article,instead,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em from an ecocritical perspective.It points out that Emily Dickenson in this poem expresses her condemnation on human’s cruelty and indiffer?ence to nature.After a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Dickenson’s reflection 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this poem,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Dickenson’s attitudes toward nature through her personal writing background and clues in her other works to support this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ly Dickenson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REFLECTI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下载PDF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生命辩证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宏政 文成栋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I0002,共10页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物种寻求永生的过程。于是,世界历史进程便表现为人类文明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文明形态的演进遵循辩证法原理,而人类通过文明形态的演进,展现了人类独特的生命活动形式,即生命辩证法。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实现了人类文明中“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辩证统一,使人类这一物种的永久生存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形态 生命辩证法 创造性永生 理性法则 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
下载PDF
对人工智能的目的反思
3
作者 邓达奇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人工智能是一柄双刃剑,反思其技术问题、引导其积极效能是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无论是人工智能的现状还是未来,人类真正需要并能够控制的对象,与其说是智能机器,不如说是人类自身,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问题在于人对待世界的问题。突... 人工智能是一柄双刃剑,反思其技术问题、引导其积极效能是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无论是人工智能的现状还是未来,人类真正需要并能够控制的对象,与其说是智能机器,不如说是人类自身,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问题在于人对待世界的问题。突破传统人工智能“技术漏洞—制度补强”的修补式思辨路径,以人工智能作为反观人类自身得失、促成美好生活实现的窗口,基于“人之主宰地位”及“人之本质定义”的视角重申敬畏之心、德性挺立之于人类生命及世界秩序的重要价值,可得到人工智能于美好生活的新的哲学向度。就此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人类发明的技术逻辑,终究是需要回归社会实践的,把握人工智能的安全性,以确保负责任的技术创新,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生活的基本底线。而在美好生活的向度层面,首先就必须正视和接纳人工智能为人类之秩序与安宁带来的系列福利,其次要反思人类社会既有制度以及人性取向既有缺陷。在此基础上,反省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追求、增进其对于他者的同情、对于世界的包容,既需要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与生活品质,也必须完善与之相应的人文及伦理与法律制度建设,从而最终实现美好生活所要求的,效率与公平、技术与思想、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 反思 德性 美好生活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Brick in Cat on the Hot Tin Roof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妍 《海外英语》 2015年第8期147-147,150,共2页
Tennessee Williams is a prominent American dramatist and Poet Laureate after Eugene O’Neil.Cat on the Hot Tin Roof is praised as the pinnacle of his plays,awarded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and Drama Critics Award in 1... Tennessee Williams is a prominent American dramatist and Poet Laureate after Eugene O’Neil.Cat on the Hot Tin Roof is praised as the pinnacle of his plays,awarded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and Drama Critics Award in 1955.With the background of southern American family,the play consists of light and shade clues:the former centers on brothers’fighting for property;the latter focuses on hero Brick’s homosexual problem.The analysis of the convert of Brick’s role and thought aims at comprehending to a deep degree how Williams,a homosexual,exposes hideous humanity and hypocrisy society more thoroughly as well as shows his profound thinking of lif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 on the HOT TIN ROOF Brick’s ConVERT hideous humanity HYPOCRISY society life value
下载PDF
景观社会中人的境况与教育超越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济民 班建武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4,共6页
景观的绽出与景观社会的形成增强了瓦解“育人”这一教育原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让人真正成为人”这一教育根本目的的坚守便愈发可贵。具有单向控制、资本操纵、隐性引诱和技治主义特征的景观不仅占据了日常生活的中心地位,还带... 景观的绽出与景观社会的形成增强了瓦解“育人”这一教育原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让人真正成为人”这一教育根本目的的坚守便愈发可贵。具有单向控制、资本操纵、隐性引诱和技治主义特征的景观不仅占据了日常生活的中心地位,还带来了人的实存境况的诸多困境:在生存向度上,人深陷富足的幻象中而被深度剥削;在生活向度上,人则为生产与消费双重奴役;在关系向度上,人则在景观式的关系中产生方向性迷失。若要“让人真正成为人”,教育则需致力于帮助人超越景观社会中人的现实境况的困境,具体可从生存向度上的活着、生活向度上的活好、关系向度上的活活实现教育的三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社会 人的境况 教育超越论 日常生活批判
下载PDF
“生活型社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呈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新发展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以内需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扩大消费政策。针对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新发展阶段要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观点,指出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具有两面性,发展到当代体现的是资本垄...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新发展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以内需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扩大消费政策。针对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新发展阶段要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观点,指出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具有两面性,发展到当代体现的是资本垄断逻辑,奉行的是“经济人”假说,遵从的是“物本”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道路为在西方“消费社会”模式之外创新“生活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遵循。“生活型社会”将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良性运行从发展理念向实践形态转化提供操作平台,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将从“物”的最大化追求向人的生活幸福美好最大化的文明形态转型,并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激发出新的社会动能。在“生活型社会”政策导向上强调,实施扩大消费政策要明确同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划清界限;重新审视和再建构“蛋糕”理论;防止无度资本追求把中等收入群体视为狩猎对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奉行包容性发展,从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发展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社会” 人类文明新型态 美好生活 “消费型社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7
作者 肖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0,46,共6页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知较为模糊,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历史轮廓勾勒,以历史关照、启迪现实,在价值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准确...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知较为模糊,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历史轮廓勾勒,以历史关照、启迪现实,在价值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准确剖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关系密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从主体角度而言,应激发人民主体意识,追求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角度而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发展
下载PDF
人与五个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
8
作者 管乔中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认识这个世界,并把它划分为五个世界:人跟自然的关系是第一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第二世界;人的内心世界是第三世界;信息网络的虚拟世界是第四世界;人利用生物技术和芯片技术改造甚至创造新的生命,构成未来的第五世...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认识这个世界,并把它划分为五个世界:人跟自然的关系是第一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第二世界;人的内心世界是第三世界;信息网络的虚拟世界是第四世界;人利用生物技术和芯片技术改造甚至创造新的生命,构成未来的第五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这五个世界的基本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党的二十大提出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为解决上面所提出的五个世界的问题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心理世界 网络世界 智能生命
下载PDF
后人类社会图景与人工智能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恒威 王昊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9,185,186,共12页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冲击下,传统人本主义所秉持的人类本性稳定不可变异的观点被动摇了,“后人类”和“后人类社会”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种技术文化思潮中。对于绝大多数后人类主义者而言,技术是引导人类走向后人类社会的关键...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冲击下,传统人本主义所秉持的人类本性稳定不可变异的观点被动摇了,“后人类”和“后人类社会”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种技术文化思潮中。对于绝大多数后人类主义者而言,技术是引导人类走向后人类社会的关键所在。从人类与技术反身互动的角度出发,可划分出三种不同的后人类社会图景,即工业4.0社会、赛博格社会和技术奇点社会,不同后人类社会图景所依凭的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主义和技术奇点论等技术文化思潮以及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诸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后人类社会 反身演化 赛博格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德元 严锋 邓建国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2期18-33,112,共17页
人类生存既是实在生存,也是虚拟生存,但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生存。因为只有人具备虚构的能力,能够通过想象和符号系统来实现群体的联系,借助媒介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和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自然,赋予实在界以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 人类生存既是实在生存,也是虚拟生存,但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生存。因为只有人具备虚构的能力,能够通过想象和符号系统来实现群体的联系,借助媒介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和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自然,赋予实在界以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生存的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当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长期受制于媒介资源的匮乏,虽然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体上始终是局促和窘迫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的感觉器官乃至大脑的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电子媒介的发明,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时间和空间高度压缩,逐渐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为人类摆脱物理时空的限制,得以在虚拟时空放飞梦想创造了条件。构成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则进一步凸显了虚拟的力量,并为人类的游戏化生存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生存 文学艺术 游戏化生存 完美的人 理想社会
下载PDF
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打工文学与底层叙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新 刘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底层作家们描写底层人群的生存境遇,反映底层民众的苦难与艰辛,对底层民众内心的困惑、焦虑,精神上的漂泊,文化上的边际性,身份认同的危机表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悲悯情怀与"为民担当"的责任意识,并最终上升为对底层的终极人文... 底层作家们描写底层人群的生存境遇,反映底层民众的苦难与艰辛,对底层民众内心的困惑、焦虑,精神上的漂泊,文化上的边际性,身份认同的危机表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悲悯情怀与"为民担当"的责任意识,并最终上升为对底层的终极人文关怀,但同时精英分子们自身亦需要进行自省与反思。从历史范畴与文学继承性来看,"找工文学"与"底层叙事"二者之间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叙事 打工文学 人文关怀
下载PDF
非物质社会的产品人性化设计层次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米宝山 周雅婷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根据非物质社会的特点,将人性化设计从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提出当今社会中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应该是三个层次设计的融合,并通过设计满足人的需要、使人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产品的论述,说明在人性化的产品设计... 根据非物质社会的特点,将人性化设计从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提出当今社会中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应该是三个层次设计的融合,并通过设计满足人的需要、使人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产品的论述,说明在人性化的产品设计中,三个层次必不可少,互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层次 非物质社会 本能层 行为层 反思层 情感因素
下载PDF
生命的哲学——兼论人的生物属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建国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9年第5期79-83,共5页
本文从自然和哲学的角度上论述生命的本质,并对人的生物属性、人的本质和行为及某些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生物属性 人性 社会 生命哲学 生物行为
下载PDF
文化与人生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之浚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97,共1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文章着重阐述文化与人生关注的三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达到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关键词 文化 人生 和谐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我
下载PDF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恒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9,共4页
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还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 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还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观照现实 关注民生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凸显职业教育的六大支柱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晖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职业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城市化发展必然需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 职业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城市化发展必然需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也离不开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 终身教育 三个代表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以古诠古 知人论世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国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3,153,共6页
《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在婆家作为儿媳遭到婆婆的虐待,在娘家作为孤儿遭到兄长的逼迫,焦、刘的双双自杀实是由焦母、刘兄一手造成的。可见,婆婆如何善待儿媳,兄长如何善待弱弟孤妹,这实乃是《孔雀东南飞》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十... 《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在婆家作为儿媳遭到婆婆的虐待,在娘家作为孤儿遭到兄长的逼迫,焦、刘的双双自杀实是由焦母、刘兄一手造成的。可见,婆婆如何善待儿媳,兄长如何善待弱弟孤妹,这实乃是《孔雀东南飞》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人伦问题。我们只有结合当时儒家的诗教观念,才能对刘兰芝的形象意义作出正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论世 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
下载PDF
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杰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风险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并无法评估,知识和职业也相应地失去了确定性,个人必须独自承担风险与责任。这是风险社会对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挑战。通过对知识的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确定风险社会的终身学习理念,引入和确立责任伦理,既是... 风险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并无法评估,知识和职业也相应地失去了确定性,个人必须独自承担风险与责任。这是风险社会对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挑战。通过对知识的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确定风险社会的终身学习理念,引入和确立责任伦理,既是风险社会对于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也是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应对风险社会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未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 专家系统 反思学习 终身学习 责任伦理
下载PDF
生活质量视阈下的环境公平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光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综述了近20年来学界对生活质量和环境公平关系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活质量的不同研究在宗旨上具有趋同性并逐步走向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人类个性的发展和幸福及生活的舒适和满足,都把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的保护和公平问题置于人类个性发展... 综述了近20年来学界对生活质量和环境公平关系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活质量的不同研究在宗旨上具有趋同性并逐步走向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人类个性的发展和幸福及生活的舒适和满足,都把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的保护和公平问题置于人类个性发展、幸福生活的基石之位。学界逐步认识到环境公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致性。在环境公平与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从价值观、责任背负和政策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观念变革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环境公平 人类发展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构建与普及理性低碳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社会演进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广月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与其社会的文明状态相适应的。原始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朴素无碳"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适应性低碳"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发展性高碳"的,而生态文... 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与其社会的文明状态相适应的。原始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朴素无碳"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适应性低碳"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发展性高碳"的,而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应是"理性低碳"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选择,是要在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进程中实现低碳化,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发展。构建和普及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树立和强化低碳生活理念,实现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低碳化改造;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普及各具特色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各生活主体的协同配合,政府、企业与居民等要全方位地、积极地、广泛地践行理性低碳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社会 低碳理念 低碳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 高碳生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