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in “Etiquette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 Courses: Tak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as an Example
1
作者 Yuena Zho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Tak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view of the“Etiquette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cours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It also ... Tak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view of the“Etiquette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cours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It also explores the idea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and sums up the innovative results achieved,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tea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iquette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 course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下载PDF
传统哲学文化视角下的医古文教学思考
2
作者 单博 常惟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71-174,共4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其中医思维。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但除此之外,还应发挥多重作用,应逐步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元素。中医学...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其中医思维。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但除此之外,还应发挥多重作用,应逐步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元素。中医学的思想和概念在古代哲学思想中产生。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受到传统文化的模塑与制约。中医学术有其鲜明的特点,只有认识到这些特点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在医古文的教学改革中,既要坚持字、词、句等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打好古代汉语的基础,又要发挥其“文”的功能,深化对“意”的理解,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的土壤中,为学生深刻理解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 教学改革 医古文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美文学课程的路径
3
作者 曹晓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中西方文化比较互鉴,引入批判性思维,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中西方文化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中秉持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美文学课程 课程思政 学生文化自信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以黑河学院为例
4
作者 李平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共建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倡议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需要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和专业过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对象是注重汉语和外语双重能力培养的中国学生,旨在培养具...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共建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倡议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需要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和专业过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对象是注重汉语和外语双重能力培养的中国学生,旨在培养具有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外国语言能力的专门人才。以黑河学院为例,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为研究对象,从丰富文化课程内涵,创新课程思政内容,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三个层面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教育专业 文化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机理、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闯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育人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内容天然同源、精神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育人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内容天然同源、精神高度契合、目标追求一致。把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有益于学校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可以通过红色文化+课堂教学、红色文化+田野考察、红色文化+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建设效果,增强理论厚度,拓展实践广度,提高育人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思政课 教育改革 协同育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以《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白璐 楚婷 +1 位作者 杨莉莉 王延隆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目的]以中医药院校《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积极探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新模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聚焦护理专业育人本质,构建《老年护理学》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方案和评价体系。[结果]通过老年护理四... [目的]以中医药院校《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积极探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新模式。[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聚焦护理专业育人本质,构建《老年护理学》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方案和评价体系。[结果]通过老年护理四个维度“认识、实践、感悟、创新”,构建出中医药课程思政方案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维度形成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结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解决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两张皮”现象,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及现代化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课程思政 老年护理学 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茶树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刘升锐 朱俊彦 +1 位作者 蒋家月 韦朝领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茶树育种学是茶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研究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核心价值观引领互融共进。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能夯... 茶树育种学是茶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研究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核心价值观引领互融共进。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能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职业情怀,增强学生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新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育种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新农科
下载PDF
雨课堂、实物讲解与课程思政在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讨
8
作者 孙验玲 朱香萍 王金叶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水草组织细胞培养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类专业课程,该文通过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采用实物讲解,综合应用雨课堂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听课效率,给出水产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实例。
关键词 雨课堂 课程思政 水草组织细胞培养 教学改革 实物讲解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的路径探索——以文学赏析课为例
9
作者 刘洁 卢景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中心思想,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德、坚定意志。因此可从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中心思想,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德、坚定意志。因此可从以情感启迪,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以哲思启迪,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在体验式学习中创新文化等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学赏析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文学类课程问题链式教学设计探究——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例
10
作者 陈为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3,121,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OBE理念为指导,外国文学课程正在经历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跃升,问题链式教学设计在挖掘经典“美”与“道德”内涵,并以之为载体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问题链的设计应注重从链条到棋盘的...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OBE理念为指导,外国文学课程正在经历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跃升,问题链式教学设计在挖掘经典“美”与“道德”内涵,并以之为载体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问题链的设计应注重从链条到棋盘的整体性,同时将阶梯性与挑战度相结合,答案预设上的矫正性与多元性相结合,还应充分发挥文学经典的思政教育功能。实践过程中前期要做好精细的筹备工作,后期及时反思持续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问题链案例库,同时考核方案也要对应改革,做到教、学、评导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类课程 OBE理念 问题链式 外国文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11
作者 韩春萌 廖金凤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还存在诸多不足,教材的针对性和阶段性不强,教学方法上单一,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对高职儿童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面对教材与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强化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还存在诸多不足,教材的针对性和阶段性不强,教学方法上单一,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对高职儿童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面对教材与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强化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还应将教材与高职专业特点相结合,教法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使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儿童文学”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访谈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12
作者 孙新会 张焱 《天津电大学报》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访谈式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主要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将访谈嘉宾邀请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问答式交流;间接访谈是鼓励学生对身边未曾公开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到课堂上... 访谈式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主要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将访谈嘉宾邀请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问答式交流;间接访谈是鼓励学生对身边未曾公开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到课堂上。对访谈式教学进行拓展,得到了思政类社会调研性课程的“认知实习”。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展开的访谈式教学主要是对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逐步树立以革命文化资源涵养思政课堂的良好典范,进而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式教学 革命文化 思政课改革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阳明文化融入高校国学课程的路径
13
作者 叶汝骏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阳明文化内蕴着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强烈实践性与积极现实意义的鲜活文化。将阳明文化全面融入高校国学课程的教学之中,即经由理念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及模式立新等具体路径,将“知行合一”“致良知”... 阳明文化内蕴着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强烈实践性与积极现实意义的鲜活文化。将阳明文化全面融入高校国学课程的教学之中,即经由理念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及模式立新等具体路径,将“知行合一”“致良知”融入国学课程的顶层设计,以阳明文化重塑与激活国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取法阳明学派的教学方法,建设契合新文科理念的“阳明文化课程链”。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国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精进道德修养、增进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国学课程蜕变新生的一种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文化 国学课程 新文科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OBE教育理念驱动下的文学类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探究——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例
14
作者 陈为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在OBE教育理念驱动下,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外国文学”课程抓住“文学作品”核心,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全线排查创新:多措并举打好“阅读”基础,激发学习动力;以问题意识重构教学内容,依据教师主导下的学... 在OBE教育理念驱动下,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外国文学”课程抓住“文学作品”核心,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全线排查创新:多措并举打好“阅读”基础,激发学习动力;以问题意识重构教学内容,依据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中心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线上教学环境,增加课堂互动;改革评价机制,刺激学习方法优化。这些措施手段有效针对了教学中的痛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文学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5
作者 李琪 尹世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1期85-90,共6页
在我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蕴含的经济领域思想也在熠熠生辉,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从必要性与重要性来看,当前高校经济学科建设面临“西化”色彩较浓、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蕴含的经济领域思想也在熠熠生辉,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从必要性与重要性来看,当前高校经济学科建设面临“西化”色彩较浓、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学课程教育中,探索具有本土性、原创性的经济新理论和新思想,这既为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新文科背景下“经世济民”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为此,高校经济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应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绿色发展”“先义后利”“国家调控”和“以民为本”等经济思想,通过制定经济学科建设方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点,实现经济学课程思政,创新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等渠道,共同促进课堂实践、完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经济学 课程思政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三位一体模式在“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16
作者 蒋小武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基于OBE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医学文献检索教育教学实际,探索建立“理论教学+实验实操+项目检索”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以我校医学院本科生为例,进行应用实践。方法:通过整合优化与模块化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 目的:基于OBE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医学文献检索教育教学实际,探索建立“理论教学+实验实操+项目检索”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以我校医学院本科生为例,进行应用实践。方法:通过整合优化与模块化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设计专业性强、综合性高的实验操作项目,进行系统检索训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所学检索技能,开展专业课题检索;注重过程性考核,优化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等综合措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学生对该门课程认知与学习兴趣获得较大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学生满意度与获得感得到显著增强。结论:对探索改革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果,对其它高校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文献检索 教学改革 OBE理念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应用
下载PDF
文化自信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刍议
17
作者 周慧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 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应以文学属性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以文化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将思政育人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进而营造社会新风尚,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文学属性 文化属性 实践方式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色彩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研究——以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18
作者 钟建君 《色彩》 202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教学资源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推动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在高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到非...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教学资源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推动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在高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色彩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基于此,本文重点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色彩教学中融合与创新的具体路径,以期推动美术教育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色彩教学 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维吾尔语听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19
作者 孙道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红色文化和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是一致的,在教学内容上是契合的,相互促进。维吾尔语听力是维吾尔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红色文化和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是一致的,在教学内容上是契合的,相互促进。维吾尔语听力是维吾尔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红色文化融入维吾尔语听力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所具有的意义、现状及不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维吾尔语听力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课程思政 维吾尔语听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
作者 王辉 李玲 +3 位作者 樊芳 李育 朱臻宇 陈啸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97-199,共3页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对中医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分别进行了思政元素和中华文化的融入、多环节多媒体应用、翻转课堂、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方法探索。思政元素和中华文化的融入,增强了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自...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对中医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分别进行了思政元素和中华文化的融入、多环节多媒体应用、翻转课堂、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方法探索。思政元素和中华文化的融入,增强了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医药基础 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 中医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