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ndicator System of Regional Eco-efficiency:A Case Study of Chengyang District 被引量:4
1
作者 Zhou Zhenfeng1,2,Sun Lei2,Sun Yinglan2 1.College of Resources&Environment,Lai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Shandong 266003,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Eco-efficiency is a valuable tool for managing and solving issues involv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 in current production processes.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term"eco-efficiency"in bu... Eco-efficiency is a valuable tool for managing and solving issues involv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 in current production processes.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term"eco-efficiency"in business,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regional eco-efficiency for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eco-efficiency,an indicator system of regional eco-efficiency i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The indicator system comprises 22 indicators,which are divided in to three categories including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resources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ressure.As a promising statistical techniqu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set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which attempts to calculate the eco-efficiency indices of Qingdao's Chengyang Distri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efficiency of Chengyang District has clearly improved 35.1% with small fluctuation from 1995 to 2003.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and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dex also represent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oci-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and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dex is 0.979,which means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engyang District depend on an extravagant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ex increased slowly before 1997 and declined gradually after 1997,due to more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y local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Chengyang District still keep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ith a high consumption and high production,so the emphases of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put on improving the improving the efficient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cators system of regional eco-efficiency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local gover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eco-efficiency INDICATOR system ecoefficiency Synthetic Index (ESI)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下载PDF
区域生态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实证——基于G1-TOPSIS法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迪云 李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99,共8页
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生态效率中,由于传统序关系分析法(G1)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强,导致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出现偏差。鉴于此,有必要通过融合主观经验与客观观察数据的组合G1法重新确定权重,在考察指标数据增长程度的基础上,充分... 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生态效率中,由于传统序关系分析法(G1)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强,导致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出现偏差。鉴于此,有必要通过融合主观经验与客观观察数据的组合G1法重新确定权重,在考察指标数据增长程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考虑了动态激励因素的G1-TOPSIS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进行区域生态效率的动态评价,以获得更加科学的评价结果,更好地指导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运用新的评价方法对东部11个省市区域生态效率的动态评价和分析表明,11个省市的区域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公民参与度的高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生态效率 动态评价 G1-TOPSIS法 激励因素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水资源效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河流生态水文分区的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岳立 任婉瑜 姚小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2,共8页
水资源效率低导致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阻碍。本文基于2007~2019年黄河流域5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河流生态水文分区视角进行划区。通过Super-DDF模型测度城市绿色水资源效率,构建To... 水资源效率低导致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阻碍。本文基于2007~2019年黄河流域56个城市面板数据,从河流生态水文分区视角进行划区。通过Super-DDF模型测度城市绿色水资源效率,构建Tobit模型来分析影响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流域整体绿色水资源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不同分区效率值差异明显;(2)城镇化、环境规制、水资源可用度和人力资本水平显著促进效率值的改善,水资源供求和水资源禀赋影响显著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的影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3)各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本文对提升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效率,缓解该流域用水矛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水资源效率 河流生态水文分区 Super-DDF模型 时空演进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勇祥 姜圣华 +2 位作者 姜玮 金晓莉 吴春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2期172-174,154,共4页
利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中国30个省区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平均综合效率一般,各省区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只有少数省区达到了效率最优,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 利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中国30个省区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平均综合效率一般,各省区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只有少数省区达到了效率最优,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的特征。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生产率变化呈现出弱衰退的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技术变化指数对生产率变化起着促进作用,而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受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技术效率下降主要是受纯技术效率下降所影响,规模效率变化对生产率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 生态效率 区域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江苏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胡卫卫 于水 +2 位作者 马智源 赵若言 辛璄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302,共6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历程,为该省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A-BCC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区2001—2015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技术进步变动指数、综合技术... [目的]研究江苏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历程,为该省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A-BCC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区2001—2015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技术进步变动指数、综合技术变动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全要素规模效率指数的变动状况。[结果]江苏省各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差异显著,年均生态效率呈"先下降,后稳定"两阶段趋势。[结论]进一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协调程度,强化技术进步创新是提升江苏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下载PDF
基于PCA-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敏 张晓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7,共8页
利用PCA-DEA模型对中国2004—2012年30个省市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测评.结果表明:1)2种模型得出中国总体生态效率综合平均值分别为0.760和0.581,相对效率较低;自2011年以来有显著提升,且规模效率逐渐向技术效率转变;2)省际生态效率差异... 利用PCA-DEA模型对中国2004—2012年30个省市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测评.结果表明:1)2种模型得出中国总体生态效率综合平均值分别为0.760和0.581,相对效率较低;自2011年以来有显著提升,且规模效率逐渐向技术效率转变;2)省际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但有缩小的趋势;3)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最高,但内部差异也最大,整体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有扩大趋势;4)省区"投入-产出"模式的划分,有助于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PCA-DEA模型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钱昭英 刘书杰 《现代农业》 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
基于我国2006—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各省农业生态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实证探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来源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 基于我国2006—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各省农业生态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实证探究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来源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其水平和增长速度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总体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和增长速度最大、西部居中、中部次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次是区域内差异,最后是超变密度差异;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差异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各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差异化程度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差异化程度逐渐扩大。基于此,各地区应当制定差异化农业发展策略,提升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缩小区域间差异,协同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核密度估计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生态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0
8
作者 罗能生 李佳佳 罗富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3-60,共8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以最小的生态损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在测度区域生态效率的基础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以最小的生态损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在测度区域生态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对IPAT模型扩展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非对称U型关系,且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效率较高,部分省份已进入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中西部还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生态效率不断下降,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而产业结构、环境政策和技术水平都从不同方面影响城镇化的生态效率。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环境政策、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城镇化的生态效率,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生态效率 超效率DEA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175
9
作者 成金华 孙琼 +1 位作者 郭明晶 徐文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4,共8页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854-1.050之间,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11年生态效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21,0.559和0.381,生态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生态效率的全局Moran’s I值均显著为正(指数取值范围在0.236-0.400之间),表明中国各地区生态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近邻效应显著;从局域空间自相关来看,80%左右的省份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空间正相关(H-H集聚和L-L集聚),其中H-H集聚的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生态效率的重要增长极,有着较强的正向辐射效应,有向周围扩散的趋势,而位于L-L集聚区的西部、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及东北三省则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节能减排效果;二是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因地制宜促进发展;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寻求区域协调发展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区域差异 超效率DEA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60
10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1 位作者 林宁 沈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5,I0007,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地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可以从投入产出解释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帮助实现土地利用成本最小化时生态价值的最大化。该文首先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I模型,并确定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对31个省市区... 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地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可以从投入产出解释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帮助实现土地利用成本最小化时生态价值的最大化。该文首先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I模型,并确定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对31个省市区进行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计算,获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值。其次基于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值阐述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依据优化原则优化设计DEA有效下土地利用投入与土地利用产出,并计算得到固定土地面积与GDP下实现DEA有效的调控因子改变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是可行的,土地生态效率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土地利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土地利用可以通过投入产出优化实现土地利用生态效率DEA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分析 区域规划 生态效率 DEA 空间分布 效率优化
下载PDF
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11
作者 任玉芬 苏小婉 +2 位作者 贺玉晓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459-6471,共13页
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落实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通过分类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全国和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落实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通过分类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全国和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特征,采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和生态地理区城市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全国水资源效率均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式发展,全国城市间用水效率差距在缩小。生态地理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温带干旱区、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半湿润区、温带湿润区和亚热带湿润区用水效率依次递减,区域间水资源效率差异在逐渐减小。城市人口、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全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供水、用水结构、水资源管理政策则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地理区域 分类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生态效率的动态演进和空间溢出——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1 位作者 曾珍 项桂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4,共9页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市的生态效率稳步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集聚区集中在皖江城市带;考虑空间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市的生态效率稳步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集聚区集中在皖江城市带;考虑空间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EKC的"U"型特征,人均GDP对本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也呈现出"U"型特征;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正,而环保意识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为负,对外开放度和研发投入对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为负。因此,各市应发挥皖江城市带集聚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引导外资进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同时尊重各市生态效率的差异,考虑空间单元的交互效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外资,实现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区域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核密度
下载PDF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健 杨佳伟 崔海洋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共5页
采用2012~2013年统计数据建立两阶段网络DEA模型,首先对中国30个省级微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中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比较,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生态效率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呈阶梯... 采用2012~2013年统计数据建立两阶段网络DEA模型,首先对中国30个省级微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中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比较,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生态效率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区域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程度也具有此特点,东部高生态效率区域省级之间的差距较大,中西部低生态效率区域各省之间的差距较小;最后在全国宏观层次上对生态效率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DEA 区域生态 生态效率评价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施氮效果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异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寅 郭聃 +3 位作者 高强 焉莉 宋立新 刘振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4-1475,共12页
整理2005—2013年吉林省"3414"田间试验,选取不施氮和推荐施氮处理数据,研究不同生态区玉米的氮肥施用效果和肥料利用效率现状,探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的玉米产量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以中部半... 整理2005—2013年吉林省"3414"田间试验,选取不施氮和推荐施氮处理数据,研究不同生态区玉米的氮肥施用效果和肥料利用效率现状,探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的玉米产量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以中部半湿润平原区最高,其次是东部湿润山区,西部半干旱平原区相对较低。不同生态区玉米施氮效果也存在差异,其中东部最高,施氮的平均增产量与增产率分别为2.44 t hm-2和38.4%,其次为中部(2.40 t hm-2,34.3%),西部则显著偏低(2.21 t hm-2,33.4%)。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显著较高,其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肥料贡献率分别为16.6 kg kg-1、65.9 kg kg-1和25.0%。随不施氮处理产量的提高,各生态区施氮处理产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氮肥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变幅较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可见,应根据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和施氮响应特征对氮肥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施用,建议吉林中部地区以维持作物需求为标准适当减少施氮量,东部地区可适度增加施氮量并配合栽培措施以消减光温资源不足对产量的限制,而西部地区应在培肥地力基础上推广高效节水用水技术,发挥水氮耦合效应以促进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生态区 区域差异 氮肥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宋杰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共4页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且有增大趋势,各区域生态效率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生态效率演化规律各异,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强劲但内部各省份差异呈现增大趋势,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不足且其内部省份差异趋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可持续发展 收敛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超效率EBM模型的城市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测度研究——以三区十群47个重点城市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韩洁平 程序 +1 位作者 闫晶 杨晓龙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8-236,共9页
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三区十群47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构建资源投入-环境治理两阶段工业生产治理模型,采用网络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16年各城市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即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及工业综... 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三区十群47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构建资源投入-环境治理两阶段工业生产治理模型,采用网络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16年各城市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即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及工业综合生态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三区十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污染治理效率及综合生态效率十分不均衡,整体来看,东南沿海城市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较高,阶段效率及整体工业生态效率相对较优;西北内陆城市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基于研究结果,依据各城市群生态效率特征对其生态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超效率EBM 城市工业生态效率 三区十群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标文 王海平 +1 位作者 杨军 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7-1323,共7页
耕地生态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有效测度。基于福建丘陵山区146块耕地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耕地生态效率和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并通过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生态效率影响因素。... 耕地生态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有效测度。基于福建丘陵山区146块耕地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耕地生态效率和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并通过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Bootstrap纠偏后的福建省丘陵山区耕地生态效率为0.610 7,化肥、农药及能源等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分别为0.679 9、0.575 5、0.481 9;Truncated回归结果显示耕地规模、教育程度、产品认证及复种指数对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环境补贴对生态效率改善还未起作用。表明福建省丘陵山区耕地生态效率整体较为低下,应进一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及加大绿色生态农业补贴力度,以提高耕地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Bootstrap-DEA 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下载PDF
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贺玉晓 苏小婉 +2 位作者 任玉芬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464-7478,共15页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分类数据包络分析(Categorical DEA)对2007—2016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对其时...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分类数据包络分析(Categorical DEA)对2007—2016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对其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空间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6年期间全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低效率状态,随时间高低交错波动式发展,整体呈先降后升势态;2)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温带干旱区、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半湿润区、温带湿润区、亚热带湿润区,呈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地理区纯技术效率区间差异较大,但空间分布规律不显著,区域规模效率间差距小,且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3)纯技术效率低效是制约全国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生态地理区间纯技术效率巨大差距导致全国纯技术效率整体低效,也是全国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低效的根本原因;4)生态地理区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区域差距逐渐缩小,主要是因为高效率区域效率值向低效率区域靠拢,区域间低效向高效的“追赶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地理区域 分类数据包络分析(分类DEA) 收敛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生态效率研究——以2007年省际间面板数据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波 方春洪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引入经济生态效率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中国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变量计算比较,得出中国区域经济生态效率差异的节能减排、基础经济、水资源利用三个特征因子... 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引入经济生态效率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中国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变量计算比较,得出中国区域经济生态效率差异的节能减排、基础经济、水资源利用三个特征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并按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比较分析,旨在为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经济生态效率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付彪 方一平 +1 位作者 宜树华 虞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0-318,共9页
以江河源区为案例地,结合超效率DEA和Malmquist DEA模型考察高寒草地畜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态效率空间差异明显.2013年玉树、称多和囊谦超效率值较高,达日、玛多和唐古拉山镇超效率值较低,其他各县生态... 以江河源区为案例地,结合超效率DEA和Malmquist DEA模型考察高寒草地畜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态效率空间差异明显.2013年玉树、称多和囊谦超效率值较高,达日、玛多和唐古拉山镇超效率值较低,其他各县生态效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生态效率动态变化可以划分3个阶段,1994-2002年为平稳上升阶段,2003-2006年为分化阶段,2007-2013年为急剧上升阶段.生态效率上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升,资本、降水和劳动力则是主要影响因素.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草原水利设施、人工草地和畜棚建设;加强草地生态和冻土保护,并完善畜牧业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生态效率 DEA 冻土 气候变化 江河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