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影响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碳减排 区域收敛性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全局时序因子分析的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评价
2
作者 姜翔程 储梦圆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42,共7页
为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及其提升路径,基于201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从区域层面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识别其中实际起作用的主要维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进行评分,并用蝴蝶模型... 为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及其提升路径,基于201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从区域层面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识别其中实际起作用的主要维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进行评分,并用蝴蝶模型对比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发展、政策效率、资源供给与绿色生活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4个主要维度;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整体差异大,资源供给与绿色生活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最显著。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扩大开放等措施实现资源跨区域流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全局时序因子分析 创新环境评价 区域发展 蝴蝶模型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低碳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米雪 赵星麟 +3 位作者 王睿 张雨佳 王伊然 徐菀珽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了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普及的7个省市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细致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回归检验低... 为了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普及的7个省市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细致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回归检验低碳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对燃油车碳排放和新能源车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创新对汽车业碳排放量有显著负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汽车业碳排放具有延续性特征,受前期排放量的影响较大;低碳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燃油车的碳减排,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会更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业碳排放 低碳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动态面板模型
下载PDF
金融科技的区域碳减排效应
4
作者 熊子怡 张科 何宜庆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与区域碳减排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在使用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与区域碳减排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在使用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区域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在环境政策越宽松、金融发展水平较落后以及市场化进程较缓慢的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域碳减排 绿色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路径——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供需互动机制视角
5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环境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63-90,共28页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属性以及区域分布上供需明显背离的特征,使得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关键技术创新与协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创新价值链循环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供给溢出...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属性以及区域分布上供需明显背离的特征,使得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关键技术创新与协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创新价值链循环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技术供给溢出效应、技术需求牵引效应以及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在内的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框架。基于自主构建的2006—2020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技术合作网络数据库,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合作广度不断拓展,但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从影响因素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转移都显著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高铁开通、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创新促进作用,但城市网络地位对协同创新的作用体现在局部影响力上,全局影响力不足。城市绿色创新能力与城市绿色技术转移对拓展边际与集约边际促进作用均显著,且技术合作网络成本效应的发挥以提升拓展边际为主,集约边际改善总体不足。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结论总体稳健,但各类效应变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区域协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区域协同 新熊彼特创新理论
下载PDF
区域创新效率视角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6
作者 应仕昊 窦钢 刘程军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研究构建了区域创新效率、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OLS方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效率的间接作用,并通过构建以区域创新效率为阈值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 研究构建了区域创新效率、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OLS方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效率的间接作用,并通过构建以区域创新效率为阈值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整体上城镇化仍然会增加碳排放,同时也会抑制区域创新效率,导致城镇化过程中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引起碳排放量的增加。分地区考察发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与区域创新效率的间接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城镇化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促减作用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则会增加碳排放。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城镇化对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基于区域创新效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只有区域创新效率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城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效率 城镇化 碳排放 门槛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测度、区域差异及成因识别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旭辉 陶贻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厘清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其成因对于实现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LWM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基于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效益溢出三个维度对2010—201... 厘清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其成因对于实现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LWM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基于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效益溢出三个维度对2010—2019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QAP方法全面揭示和识别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成因。研究发现:①样本考察期内,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各个区域及省域间存在显著差距,粤港澳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黄河流域处于较低水平;②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整体差异较大,总体差异随时间推移呈现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③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总体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呈多级分化状态,黄河流域大体上分化为两极;④知识扩散是影响地区绿色低碳创新差异的主导力量,其次为技术转化、生态建设和人才支撑,创新载体与财政支持的影响较弱。在新时代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结果对于全面协同提升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水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二次指派程序
下载PDF
基于“双碳”背景的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关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喇娟娟 郝旭召 努尔比姑丽·莫拉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指向下,我国经济正在朝着绿色转型升级的方向推进。商贸流通业作为市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健康发展对国内的整个产业链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应的,技术创新又是流通转型升级...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指向下,我国经济正在朝着绿色转型升级的方向推进。商贸流通业作为市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健康发展对国内的整个产业链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应的,技术创新又是流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发现我国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耦合关系正处于耦合对抗向良性耦合过渡的阶段,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协调关系则多表现为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各地区协调度变化具有一定差异,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耦合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商贸流通业 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关系 地区异质性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嫚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碳排放间的关系仍不明确,发展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利用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在城市碳排放...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碳排放间的关系仍不明确,发展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利用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在城市碳排放中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区域城市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维度降低城市碳排放量,长三角区域高等级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效应高于一般等级城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助力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长三角区域城市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长三角区域 碳排放强度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遮掩效应与协同效应
10
作者 罗艳菊 栾清英 黄宇 《南海学刊》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在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能源强度在其中的传导与遮掩机制,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协同效应。基于2011—2021年海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分析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对... 在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能源强度在其中的传导与遮掩机制,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协同效应。基于2011—2021年海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分析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能源强度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的控碳效应与能源强度的遮掩效应机制均存在着显著的延续效应;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在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上产生了较强的协同效应。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快区域创新软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绿色金融环境,出台政策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鼓励旅游企业向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数字经济 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能源强度 区域创新能力
下载PDF
金融发展、区域创新与碳排放——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丽华 任佳丽 王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90,共7页
文章以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区)共480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控制金融发展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地区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 文章以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区)共480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控制金融发展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地区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探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具体作用结果有所不同,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碳排放,但是保险业的参与显著地减少了碳排放;区域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碳减排,作用结果较为稳定;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还需一定的碳排放空间,促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创新 碳排放 SYSGMM模型
下载PDF
中国典型区域低碳创新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清文 陆小成 资武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12,共7页
上海、保定、杭州和天津等典型区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构建了彰显地方特色的低碳创新模式。国内典型区域低碳创新实践与探索对中国其他区域的重要启示在于,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完善区域低碳创新政策;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 上海、保定、杭州和天津等典型区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构建了彰显地方特色的低碳创新模式。国内典型区域低碳创新实践与探索对中国其他区域的重要启示在于,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完善区域低碳创新政策;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共同体;培育低碳创新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视低碳创新的智力支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低碳创新,构建低碳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低碳创新 实践探索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基于节能减排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协同激励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宁 陆小成 杜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9-32,共4页
诠释了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指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需要从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层面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协同激励机制,并从技术、制度、文化等层面提出了激励低碳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 节能减排 协同激励
下载PDF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陆小成 刘立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0-1085,共6页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区域响应机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从构成要素和网络结构两种视角进行分析,并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互动关联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功...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区域响应机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从构成要素和网络结构两种视角进行分析,并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互动关联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功能模型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低碳知识生产机制、低碳创新学习与服务机制、低碳创新信任与宣传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 结构-功能模型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域下中国省级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群英 朱震锋 曹玉昆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2,共9页
低碳经济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资源依附型转变为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民生最佳化的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研究构建了由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资源与环境友好能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 低碳经济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资源依附型转变为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民生最佳化的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研究构建了由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资源与环境友好能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2~2016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统计数据,对不同省区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聚类分析,并以黑龙江为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总体呈现不均衡特征,最高等级只有北京,而河北、山西、黑龙江等11个省区均处在最低等级。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提出旨在强化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绿色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适应低碳经济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莉欣 郭维彬 汪方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21-123,134,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及支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进而设计了由外部环境、区域低碳创新主体以及区域低碳创新客体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及支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进而设计了由外部环境、区域低碳创新主体以及区域低碳创新客体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探讨了各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构建了由投融资机制以及宏观政策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支撑机制。研究结论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创新 支撑机制
下载PDF
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晓钟 辜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基于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基础性差异和现实困境,从区域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层面,论述了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发展管理的形成机制,指出了跨区域创新文化协同和信息沟通协同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技术 协同创新 管理机制
下载PDF
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小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5,共5页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技术预见的可持续性特点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基于技术预见存在需求拉动与科技推动两个...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技术预见的可持续性特点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基于技术预见存在需求拉动与科技推动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建应选择低碳的关键技术战略、构建低碳创新机制和低碳创新支撑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预见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玉明 段升森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9期32-38,共7页
构建科学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准确评价中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和分析影响低碳技术创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通过理论遴选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隶属度法、相关分析法和鉴别力法等多轮实... 构建科学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准确评价中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和分析影响低碳技术创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通过理论遴选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隶属度法、相关分析法和鉴别力法等多轮实证筛选,构建了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显性的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与隐性的低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实现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和保障,而低碳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是影响中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实证筛选
下载PDF
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方法与数据挑战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仁锋 李秋秋 +1 位作者 窦思敏 张文忠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8.R1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中国知网(CNKI)中CSSCI源刊、WoS核心合集1992—2020年期刊发文,识别中外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及其方法。[结果/结论]①中外相关学科产业研究热点存在差异,中国聚焦发展(现状/对策)、文化、市场等主题下的信息、文化/创意、制造、旅游、教育等产业,国外聚焦创新、绩效、新兴经济等主题下的制造、金融、文化、信息等产业,反映了中外经济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产业创新、高技术/知识研究热度势差。同时,中国研究样地集中于全国、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地区,西方关注中国、美国、东欧等地区产业发展。②中外产业研究对象多以企业、企业同类或异类集合体为主体,同时运用尺度升降定性或定量地观察、分析与预判地方、国家、全球范围产业创新、绩效、贸易、碳中和与空间布局演化等议题。中外产业研究文献计量表明,不同研究主题、不同尺度在多学科运用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或软件模块,但是数据仍是产业研究瓶颈,大数据采集与运用成为破解首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产业经济学 创新-网络-环境 碳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