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批式OA_N反应器处理污泥水富集硝化菌中试研究
1
作者 尹博涵 王社平 +2 位作者 常虹 万琼 张新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OA_(N)反应器对其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TCOD,TP,NH_(4)^(+)-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52.52%,99.87%和88.82%。OA_(N)反应器中富集硝化菌活性污泥的氨氧化速率(AUR)和亚硝酸... 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OA_(N)反应器对其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TCOD,TP,NH_(4)^(+)-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52.52%,99.87%和88.82%。OA_(N)反应器中富集硝化菌活性污泥的氨氧化速率(AUR)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NUR)平均值分别为7.84 mg/(gMLSS×h)和12.17 mg/(gMLSS×h),远高于污水处理厂系统活性污泥AUR 2.64 mg/(gMLSS×h)和NUR 2.95 mg/(gMLSS×h)的硝化速率,可将富集硝化菌的活性污泥添加入污水处理厂系统以强化生物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污泥水 脱氮除磷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nanofiltration system for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Fei Bi Haiyang Zhao +3 位作者 Zhijun Zhou Lin Zhang Huanlin Chen Congjie G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674-1679,共6页
Both reverse osmosis(RO) and nanofiltration(NF) membran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desalination. However, the salt rejection of NF membran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O membranes,w... Both reverse osmosis(RO) and nanofiltration(NF) membran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desalination. However, the salt rejection of NF membran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O membranes,which makes a significant distinction in their process designs. This work started from the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single NF membrane element and then focused on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NF system for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In experimental tes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bserved rejection of the NF element becomes nearly constant when the concentrate flow is large enough, while the membrane flux of the NF element is quite stable regardless of the water flow across the membrane surface.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instruct the process design of the NF system for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In process design, a two-stage arrangement is sufficient for the NF system to reach the highest water recovery, while the RO system requires a three-stage arran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iltration System design Salt rejection Surface water Recovery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removing recalcitrant toxic organic polluters in coking wastewater by forward osmosis 被引量:2
3
作者 Zhiqiang Li Lanying Jiang Chongjian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Investigation was made on the efficiency of two commercial membranes in removing via forward osmosis(FO)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compounds typical of coking wastewater. The membranes were supplied by Poten and... Investigation was made on the efficiency of two commercial membranes in removing via forward osmosis(FO)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compounds typical of coking wastewater. The membranes were supplied by Poten and HTI companies. The organics in the simulated coking water were indole and pyrridine. Under FO mode, the rejection to the organics by Poten membrane was around 50%, whereas that for HTI membrane was obviously higher, ranging from 65% to 74%. The response of the two membranes in terms of Water flux and reverse salt flux(RSF) towards changing feed/draw solution(DS) flow rates in FO mode showed similar tendency,but different degree. Generally, the flux in FO using HTI membranes was lower. For HTI membrane, FO operated with 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PRO) mode was also performed and the overall rejection of the organics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FO mode. In the long term FO test within 15 days, both Poten and HTI membranes displayed flux reduction and rejection enhancement. But the variation with Poten membrane was much more obvious. Discussion was carried out about the reasons and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FO perform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membranes and the variation in flux and rejection with operation conditions. Characterizations by SEM, FTIR, AFM, XRD and XPS were tried to support the proposed expla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KE wastewater ORGANICS rejection Forward osmosis water FLUX Reverse salt FLUX
下载PDF
Arsenic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by Self-Made PMIA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被引量:3
4
作者 Changwei Zhao Songshan Du +2 位作者 Tao Wang Jian Zhang Zhaokun Luan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2年第3期366-371,共6页
A self-made PMIA asymmetric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as used for arsenic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by NF process. Effects of feed concentration, operating pressure, pH and existing ions on As(V) removal were investi... A self-made PMIA asymmetric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as used for arsenic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by NF process. Effects of feed concentration, operating pressure, pH and existing ions on As(V)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s(V) rejection was higher than 90% in the range of investigated As feed concentrations. The As(V) rejection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pressure increase, As(V) rejection was higher than 90%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0.4 MPa to 0.8 MPa. As(V) rejec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83% at pH 3 to 99% at pH 9. The presence of NaCl enhanced As(V) rejection in the range of feed concentration, and As(V) rejection can reach up to 99% at a feed As concentration of 100 μg/L, whereas there was a rejection decrease of 8% in the presence of Na2SO4 at every feed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s(V) detected in the permeate was lower than the EPA recommended MCL up to a feed As concentration of approximately 10 μg/L i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Removal NANOFILTRATION PMIA DRINKING water rejectION
下载PDF
抽蓄机组流量不同步变化对尾水管低压的影响
5
作者 陈龙 俞晓东 +2 位作者 林文雯 陈胜 张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9-905,共7页
尾水低压现象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影响显著,为阐明尾水低压现象出现机理,基于一洞两机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采用刚性水体动量方程,研究了甩负荷过程机组尾水管低压现象.为揭示输水系统布置对尾水低压现象的影响机制,定义了流量不... 尾水低压现象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影响显著,为阐明尾水低压现象出现机理,基于一洞两机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采用刚性水体动量方程,研究了甩负荷过程机组尾水管低压现象.为揭示输水系统布置对尾水低压现象的影响机制,定义了流量不同步变化抑制系数,并基于特征线法建立了系统的过渡过程仿真模型,通过移动上下游岔管位置,对比抽蓄电站不同类型甩负荷工况的结果,研究了不同流量变化抑制系数对尾水管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尾水低压出现的本质是同一水力单元2台机组流量变化不同步引起的压力交替变化,进而加剧了机组自身的流量变化;随着流量不同步变化抑制系数的减小,甩负荷过程中流量交替变化现象和尾水管低压现象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水电站 甩负荷 输水系统布置 过渡过程 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下载PDF
串联式正渗透工艺同步处理高盐废水和市政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文萱 张壹超 +2 位作者 杨鹏飞 朱芳琳 刘志强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实现高盐废水的低能耗处理和市政污水的资源利用,构建了“市政污水—高盐废水—海水”的串联式正渗透污水同步浓缩工艺,考察了2种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使用FO模式在1 L/min的错流速度下浓缩污废水,当市政污水浓缩到原体积的1/10... 为实现高盐废水的低能耗处理和市政污水的资源利用,构建了“市政污水—高盐废水—海水”的串联式正渗透污水同步浓缩工艺,考察了2种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使用FO模式在1 L/min的错流速度下浓缩污废水,当市政污水浓缩到原体积的1/10时,COD的浓缩效果最好,是原浓度的6.68倍,COD和TP的截留率均在97%以上;当被稀释的高盐废水浓缩到原体积的1/3左右时,COD,K+和Na+都浓缩到了原浓度的2倍左右且截留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高盐废水 市政污水 水通量 截留率
下载PDF
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不同负荷条件甩荷对蜗壳压力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蔡付林 周骏 +1 位作者 周建旭 樊子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3,共8页
为研究采用集中供水布置型式的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工况及其内在影响机理,在相同上下游水位的前提下,以有压输水系统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MOC)为基础,融合跟踪机组运行轨迹的单纯形寻优法以及系统状态方程,对单... 为研究采用集中供水布置型式的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工况及其内在影响机理,在相同上下游水位的前提下,以有压输水系统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MOC)为基础,融合跟踪机组运行轨迹的单纯形寻优法以及系统状态方程,对单台和两台机组在不同负荷时的甩荷工况进行过渡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机、两机以20%额定功率运行甩荷后易发生首相水锤,为蜗壳进口断面内水压力的极值工况。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极值出现在导叶小开度运行时甩部分负荷的工况。蜗壳进口断面内水压力初始值和极值大小与机组负荷相关,机组初始出力越少,引水系统中水头损失越小,蜗壳进口端初始压力越高,甩荷后该断面内水压力值越高,且部分负荷运行甩荷后压力衰减速度越慢。机组运行方式对蜗壳进口端内水压力值及峰值出现时间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引水道高水头电站 蜗壳压力 甩负荷 过渡过程 特征线法 控制工况
下载PDF
水处理寿命终点膜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玲娜 田晨昕 +1 位作者 戴若彬 王志伟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1期91-101,共11页
膜分离技术因具有分离效率高、过程无相变、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在污/废水处理、水回用、海水淡化、苦咸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双碳”战略布局下,膜法水处理技术须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当膜到达寿命终点时,采用适当方法对其进... 膜分离技术因具有分离效率高、过程无相变、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在污/废水处理、水回用、海水淡化、苦咸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双碳”战略布局下,膜法水处理技术须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当膜到达寿命终点时,采用适当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回收,从而循环利用膜本体或膜配件,能有效减少填埋或焚烧等处理处置方式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危害。本文综述了目前寿命终点膜的主流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将膜本体的循环利用技术划分为直接循环利用技术与间接循环利用技术,重点综述了间接循环利用技术中寿命终点高压膜降级再生、寿命终点低压膜升级再生与寿命终点膜平级再生的前沿进展,并系统总结了寿命终点膜再生前后的水渗透率、截留率等分离性能指标,同时概述了寿命终点膜配件的循环利用技术。最后,提出了水处理寿命终点膜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寿命终点膜 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水渗透率 截留率
下载PDF
单层富勒烯薄膜脱盐应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9
作者 刘思奕 王丽雅 +3 位作者 夏骏 王睿杰 唐淳 王成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1498,共8页
海水淡化是最有希望解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案之一,纳米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类用于水净化的纳米多孔膜的发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了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超高水透过和盐离子拒绝率.然而精确创建、控制纳米级孔隙的大小和分布的操作难... 海水淡化是最有希望解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案之一,纳米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类用于水净化的纳米多孔膜的发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了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超高水透过和盐离子拒绝率.然而精确创建、控制纳米级孔隙的大小和分布的操作难度极大地限制了纳米膜材料的实际化应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具有均匀有序纳米孔排列准四边形结构(quasi-tetragonal phase, qTP)的单层富勒烯(C_(60))薄膜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在保证100%阻盐率的同时,与传统聚合物过滤膜相比,单层富勒烯薄膜展示出卓越的透水性.从原子尺度系统地研究了单层富勒烯薄膜结构的筛分机制,发现钠离子、氯离子与水分子相比,在穿膜运输过程中有大的能量障碍.结果表明,单层富勒烯薄膜是一种很有优势的海水淡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单层富勒烯薄膜 水透过 离子拒绝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非织造布拒水整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0
作者 聂祖宝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阐述拒水整理技术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介绍了不同拒水剂种类的表面张力数据及其选用效果,非织造布拒水工艺加工方法和效果评判,并对非织造布拒水产品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拒水技术 非织造布 应用
下载PDF
黄南电站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家顺 汪宝罗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浙江省松阳县黄南电站装机2台5 000 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该电站具有水轮机水头变幅大的特点,满发时最大水轮机水头与最小水轮机水头的比值接近2倍。水头变幅大不仅给机组选型带来较大难度,还可能导致机组在局部工况下振动、摆度等机... 浙江省松阳县黄南电站装机2台5 000 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该电站具有水轮机水头变幅大的特点,满发时最大水轮机水头与最小水轮机水头的比值接近2倍。水头变幅大不仅给机组选型带来较大难度,还可能导致机组在局部工况下振动、摆度等机械性能变差,影响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据此,合理选择水轮机转轮水力模型,确定机组额定工况点,选取合适的转轮直径和转速;分析机组振动、摆度试验成果,真机现场测试证明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水头变幅 机组选型 振动 摆度 甩负荷
下载PDF
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污泥消化液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吕鑑 孟凡能 +4 位作者 张树军 周军 甘一萍 王毅 张春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对高氨氮、低ρ(C)/ρ(N)污泥消化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在温度9~20℃、平均ρDO=5.4 mg/L、SRT值为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0.64 kg/(m3.d)的条件下,经...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对高氨氮、低ρ(C)/ρ(N)污泥消化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在温度9~20℃、平均ρDO=5.4 mg/L、SRT值为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0.64 kg/(m3.d)的条件下,经过29 d得以实现,通过控制游离氨ρFA>4 mg/L时,此后,从30—96 d,出水亚硝氮累积率维持在70%左右;短程硝化实现之后,进而实现了半短程硝化,出水氨氮与亚硝氮浓度比维持在1∶1.32左右;采用UASB反应器,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在避光、厌氧、(30±0.2)℃、pH=7.3~7.9条件下,以污泥消化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的出水为进水,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0.10kg/(m3.d),经过24d运行,氨氮和亚硝氮开始出现同步去除现象,195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1.03 kg/(m3.d);待半短程硝化运行稳定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成功启动后,将二者联立并运行了105 d,最终总氮去除率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污泥消化液 氨氮 亚硝氮
下载PDF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泥消化液的启动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杨延栋 黄京 +3 位作者 韩晓宇 张亮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2-1087,共6页
利用新型固定生物膜一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消化液,通过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填料,逐渐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溶解氧浓度在0.11~0.42mg/L,系统在65d内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反应器系统稳定运行阶... 利用新型固定生物膜一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消化液,通过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填料,逐渐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溶解氧浓度在0.11~0.42mg/L,系统在65d内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反应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进水COD和氨氮浓度为921和1120.8mg/L,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6.8%,99.0%和94.4%,总氮去除负荷为0.27kg N/(m3·d).试验表明采取逐步提高进水中消化液比例的策略,有利于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进一步分析发现系统同时存在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脱氮途径,对总氮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67.4%~91.1%和8.9%~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消化液 自养脱氮 一体化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工艺
下载PDF
混合污泥接种的厌氧氨氧化处理污泥脱水液的启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孟凡能 张树军 +3 位作者 吕鑑 甘一萍 王洪臣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24,共7页
采用UASB反应器,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以污泥脱水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水质为进水,在温度(30±0.2)℃,pH值7.3~7.9,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0.10kg/(... 采用UASB反应器,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以污泥脱水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水质为进水,在温度(30±0.2)℃,pH值7.3~7.9,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0.10kg/(m3·d)条件下,经过24d运行,氨氮和亚硝氮得到稳定同步去除,186d时TN去除负荷达0.99kg/(m3·d).启动初期,氨氮、亚硝氮进水浓度分别为20,30mg/L,二者浓度随去除量增加而逐级增加,最高分别达到157,216mg/L;启动过程中,系统受到O2抑制以及O2和亚硝氮基质的连续抑制,分别经过了约10d和30d才得以恢复.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可以共存于系统中,产气量与总氮去除呈正比关系,可及时地指示系统运行状态,对气体成分检测,氮气含量在99.8%.在稳定期ANAMMOX反应呈pH值升高而碱度略有降低.接种混合污泥、低基质负荷启动ANAMMOX,可30d内实现稳定的氨氮和亚硝氮同步去除,180d左右启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污泥 厌氧氨氧化(ANAMMOX) UASB反应器 污泥脱水液 氨氮 亚硝氮
下载PDF
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和强化城市污水低污泥龄硝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于莉芳 王圣伟 +1 位作者 郭天赐 彭党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7,共6页
采用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污泥水富集硝化菌(1号反应器内进行),对低污泥龄(6 d)下的模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2号反应器内进行)进行生物添加,比较了添加前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效果及其活性污泥特性,考察了利用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并进... 采用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污泥水富集硝化菌(1号反应器内进行),对低污泥龄(6 d)下的模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2号反应器内进行)进行生物添加,比较了添加前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效果及其活性污泥特性,考察了利用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并进行生物添加强化硝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活性污泥的最大氨氧化速率可达81.4 mg/(L.h);添加进行后,2号反应器的出水氨氮浓度以0.992 mg/(L.d)(R2=0.903)的速度呈线性下降,添加稳定后的2号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最大氨氧化速率为添加前的2.36倍;添加停止后,出水氨氮浓度以1.956 mg/(L.d)(R2=0.999)速率上升,但在添加停止34 d后因添加所引起的硝化能力并未完全消失;虽然在添加初期,2号反应器内的原生动物数量与种类以及SVI值都明显增加,但在添加稳定后,基本恢复至添加前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水 硝化菌富集 低污泥龄 生物添加 强化硝化
下载PDF
含水煤岩层瓦斯压力测定新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三钧 薛志俊 林柏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7-100,共4页
针对含水煤岩层瓦斯压力测定成为难题的现状,分析含水煤岩层瓦斯和水压平衡的关系,发现上行孔先排水后排气、下行孔先排气后排水的规律,利用重力学的相关知识,应用把水放出来的设计,发明上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和下行孔煤层瓦斯... 针对含水煤岩层瓦斯压力测定成为难题的现状,分析含水煤岩层瓦斯和水压平衡的关系,发现上行孔先排水后排气、下行孔先排气后排水的规律,利用重力学的相关知识,应用把水放出来的设计,发明上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和下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现场试验表明: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仪能把测压孔中的水放出来,消除水压对瓦斯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煤岩层 瓦斯测压 平衡关系 放水 水压剔除仪
下载PDF
污泥消化液旁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亮 彭永臻 +1 位作者 张树军 王淑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共5页
对于有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污水处理厂,传统方法将污泥消化液直接回流到污水厂处理工艺前端。由于污泥消化液氨氮浓度高,C/N比低,旁侧处理后再回流到污水厂主反应区,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厂脱氮效果。因此单独处理污泥消化液... 对于有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污水处理厂,传统方法将污泥消化液直接回流到污水厂处理工艺前端。由于污泥消化液氨氮浓度高,C/N比低,旁侧处理后再回流到污水厂主反应区,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厂脱氮效果。因此单独处理污泥消化液是常规工艺的有效补充。本文分析归纳了污泥消化液旁侧处理的必要性,阐述了目前各种消化液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污泥消化液旁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消化液 旁侧处理 生物脱氮 厌氧氨氧化 复合碳源
下载PDF
纳滤膜在直饮水终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敬双怡 刘杨 +2 位作者 张列宇 李卫平 于玲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为获得优质饮用水,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对以纳滤膜为核心的直饮水终端对自来水中各种杂质的去除效果以及产水的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纳滤膜为核心的直饮水终端系统对去除饮用水中浊度、硬度、TDS、硫酸盐、氯化物以及氟化物等均... 为获得优质饮用水,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对以纳滤膜为核心的直饮水终端对自来水中各种杂质的去除效果以及产水的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纳滤膜为核心的直饮水终端系统对去除饮用水中浊度、硬度、TDS、硫酸盐、氯化物以及氟化物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均能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的要求;出水水质口感良好,安全性高;系统产水成本低更具有经济性,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直饮水 截留率 脱盐
下载PDF
核动力汽轮发电机甩负荷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百玲 曹照 宋恩哲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5-266,278,共3页
介绍了核电汽轮机的运行工作原理,分析了核电汽轮机甩负荷的工作状态,建立了核电汽轮机的容积方程,并建立了核电汽轮机并网运行的甩负荷工作原理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甩负荷后转速和功率的变化曲线,分析了水膜蒸发对核电汽轮机甩负荷过... 介绍了核电汽轮机的运行工作原理,分析了核电汽轮机甩负荷的工作状态,建立了核电汽轮机的容积方程,并建立了核电汽轮机并网运行的甩负荷工作原理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甩负荷后转速和功率的变化曲线,分析了水膜蒸发对核电汽轮机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甩负荷 水膜蒸发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添加剂对聚砜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雷晓慧 丁雪佳 +5 位作者 何金迎 王林生 苏磊静 吴勇振 魏永飞 王国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6-1869,1886,共5页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砜超滤膜,分别以高分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PVP-K90)、聚乙二醇(PEG-6000,PEG-20000)和小分子氯化锌(ZnCl2)、丙酸(AS)6种物质作为制备聚砜超滤膜的添加剂,含量均为10%。并对聚砜超滤膜的断面结构、纯...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砜超滤膜,分别以高分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PVP-K90)、聚乙二醇(PEG-6000,PEG-20000)和小分子氯化锌(ZnCl2)、丙酸(AS)6种物质作为制备聚砜超滤膜的添加剂,含量均为10%。并对聚砜超滤膜的断面结构、纯水通量、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孔隙率及平衡水含量等5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由断面结构可以看出,PVP-K90作为添加剂时,制得膜的断面完全为海绵状结构,其它添加剂制得膜断面中均有指状孔结构;PVP-K30作为添加剂时制得膜的纯水通量最大;丙酸作为添加剂制得膜的BSA截留率最高;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制得膜的平衡水含量及总孔隙率均较高,但闭孔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膜 断面结构 水通量 截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