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被引量:3
1
作者 Qi Wang Xiaodan Wang +3 位作者 Hua Tang Jun Li Haihu Ma Tianxing Cheng 《Natural Resources》 2011年第1期28-34,共7页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s an index to mea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carrying capacity. Case studies of eleven cities in Zhejiang (Hangzhou, Ningbo, Wenzhou, Jiaxing, Huzhou, Shaoxing, Jinhua...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s an index to mea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carrying capacity. Case studies of eleven cities in Zhejiang (Hangzhou, Ningbo, Wenzhou, Jiaxing, Huzhou, Shaoxing, Jinhua, Quzhou, Zhoushan, Taizhou and Lishui) illustrate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spatial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calculated the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and economical resources and synthet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n different cities in Zhejia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cities but Hangzhou and Ningbo wer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and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Zhejiang was larger than those in southern and western Zhejiang. The sampling years of Wenzhou, Hangzhou and Ningbo contribution rates of land resource to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re were two milestones trends and changes in 1996 and 2004,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re effective for assessment of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policy guidelines for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cgis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Rate
下载PDF
Safety Eval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Five Cities in Ningxia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 被引量:1
2
作者 Chang LU Rui XI +1 位作者 Zhengjun HEI Lian T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5期11-16,共6页
[Objectives]To make safety eval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five cities in Ningxia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Methods]With the help of the grey relational model,15 indicators... [Objectives]To make safety eval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five cities in Ningxia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ater resources.[Methods]With the help of the grey relational model,15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natural,economic,and social aspects,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three fields were selected.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iority,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ive cities in Ningxia from 2010 to 2019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help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Then,the indicator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were coupled with the existing indicator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Finally,the change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ive cities in Ningxia we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Results]The ecological pressur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five cities were relatively large.Specifically,Yinchuan City had the most obvious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but good carrying capacity;Zhongwei City had a large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poor 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largest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Guyuan City had low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deficit,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Conclusion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indicator system,it can be seen that the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ive cities is in an upward trend,indicating that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each region tends to become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footprint Influencing factors
下载PDF
Assessment on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Karst Area Based on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子勇 焦树林 +1 位作者 杨萍 金开梅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2期1-2,13,共3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ssess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method. [Method] By using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method, the index...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ssess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method. [Method] By using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method, the index weight was determined. The projection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counted by using the multi-objective gray relational projection method. Moreover, the projection value which was counted by the index weight determined by the mean-variance method was as the control. [Result] The projection values which were obtained by two kinds of methods were very close, and the ordering result was consistent. [Conclus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t was feasible to use the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e vector included angle Index weight Gray relational projecti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hina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胡宇昕 邹进 +1 位作者 许开和 牛鹏举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区域或国家所能提供的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量,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也是衡量特定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对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首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区域或国家所能提供的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量,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也是衡量特定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对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首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专家打分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分析原始数据的熵权法及变异系数法,得出综合权重;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改进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及耦合协调分析法,综合得出云南省在2008~2020年间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并做出评价。结果表明,2008~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承载力始终保持持续上升的状态,而水资源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则出现波动情况。2008~2014年,云南省为大力发展经济,牺牲了一定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但在2014年后,开始注重水资源保护,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水资源子系统的承载力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博弈论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耦合协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
作者 唐古藞山 陈皓锐 +4 位作者 鹿海员 郑和祥 田小强 敖畅 曾文治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所需解决的首要难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法计算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引入障碍度模型遴选地区承载力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2000年至今毛乌素沙地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时间上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在空间上形成了“南北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期间地下水供水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和三产用水定额等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主要“优势指标”,而人口、灌溉面积以及城镇化率则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关键“劣势指标”,地区内各旗县耦合协调度从“十五”规划至今一直在中等水平范围内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投影寻踪法 生态安全 障碍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下载PDF
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7
作者 刘科 韩路 范聪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8期38-43,共6页
本文以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中心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相适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权重模型和承载力测度模型,从水资源、社会、生态3个维度计算了2010-2021年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值,结合实际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探讨... 本文以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中心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相适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权重模型和承载力测度模型,从水资源、社会、生态3个维度计算了2010-2021年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值,结合实际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探讨了影响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陕北地区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水资源 社会经济 生态 承载力
下载PDF
全国水-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其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茵 王婷 +1 位作者 游进军 任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4,共11页
【目的】针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导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约束等问题,以优化全国社会经济的适水发展布局为目标,剖析31个省级行政区现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方法】通过构建水资源-社... 【目的】针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导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约束等问题,以优化全国社会经济的适水发展布局为目标,剖析31个省级行政区现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方法】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全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借助障碍度函数进一步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结果表明:2010—2020年,全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值由2010年的0.11提高到2020年的0.69;各省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也呈上升趋势,31省耦合协调度的数值范围由2010年的0.10~0.42提高到2020年的0.46~0.69,且变化趋势表现为3种类型:26省为“上升型”,福建、西藏、浙江3省为“平稳型”,青海和海南2省为“波动型”。【结论】2020年,19省达到协调发展水平,12省仍处于过渡阶段且均为社会经济过快发展型地区;主要障碍因子有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与人均GDP等,各省之间存在地区差异。以湖北省为例,分析新冠疫情前后(2019—2020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趋势发生突变的原因,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全国层面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促进水资源空间均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社会经济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障碍度 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空间均衡
下载PDF
基于矩估计-TOPSIS-RSR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齐彬 邹进 +3 位作者 容祎 刘安友 李阳 何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4,共12页
【目的】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昆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且过度开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定量分析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可以为昆明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目的】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昆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且过度开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定量分析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可以为昆明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4个子系统中选定20个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矩估计法确定各个指标组合权重。通过建立TOPSIS-RSR模型对昆明市2008—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合理分级、灵敏度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2008—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贴近度从0.413提高到0.679,增长率为64.4%,承载力水平从一般水平提升到较好水平。影响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森林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在2009—2011年期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受大旱影响有小幅波动的情况。对于其他子系统,除了水资源子系统较脆弱,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大外,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总体稳步增长。【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昆明市水资源压力依然巨大,可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水量、水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提升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权重 矩估计 TOPSIS模型 RSR法 水资源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遵义市发展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安莉娜 范国福 +1 位作者 吴迪 熊继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基于2011—2020年《遵义市统计年鉴》和《遵义市水资源公报》,采用多因子的熵权法确定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人口、水量、水质等多因子的水资源承... 基于2011—2020年《遵义市统计年鉴》和《遵义市水资源公报》,采用多因子的熵权法确定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人口、水量、水质等多因子的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遵义市现城区和规划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遵义市现城区和规划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协调度在2011—2020年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时间上,现城区耦合协调度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较明显,规划城区北扩区域目前经济布局较少,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所降低,说明城市北扩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空间上,遵义市现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在发展进程中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规划城区耦合协调度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程度高的区域在南部,未来经济布局可逐步北移、东扩,并继续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遵义市
下载PDF
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1
11
作者 夏军 张永勇 +1 位作者 王中根 李浩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2-1488,共7页
本文探讨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性。通过分析城市化对地区水循环、社会经济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自然-人工”水循环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控制目标,采用目标综合分析与多级灰关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城市化... 本文探讨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性。通过分析城市化对地区水循环、社会经济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自然-人工”水循环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控制目标,采用目标综合分析与多级灰关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解决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和生态与环境问题、指导水资源合理配置,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承载力 可承载度 自然-人工水循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27
12
作者 叶文 王会肖 +3 位作者 许新宜 王红旗 王红瑞 王国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1-1072,共12页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最高地区达到0.517,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为"相对脱钩";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水源涵养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社会经济压力 ESI模型 脱钩指数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3
作者 袁艳梅 沙晓军 +2 位作者 刘煜晴 高颖会 刘俊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用变异系数法及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的灰关联系数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模糊关系矩阵,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 用变异系数法及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的灰关联系数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模糊关系矩阵,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江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综合评价结果相同,但是计算结果对于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差距减小,降低了主观影响,说明改进后的评价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应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组合权重 灰关联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周亮广 梁虹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喀斯特地区水文运动规律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本文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入手,选取了供水模数、需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供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 喀斯特地区水文运动规律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本文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入手,选取了供水模数、需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供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评价指标,并用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贵州省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了合理排序。最后对人口、GDP、水资源量和喀斯特面积与评价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上四因素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水资源量>人口>GDP>喀斯特分布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其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不明显;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喀斯特分布面积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灰色关联投影 评价 喀斯特 贵州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佟长福 史海滨 +2 位作者 李和平 李玉伟 王建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5,49,共4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以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耕地灌溉率、地表水控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供水量、排污率、供水模... 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以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耕地灌溉率、地表水控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供水量、排污率、供水模数和生态用水率9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鄂尔多斯市及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水工程建设、增加非常规水利用量、水权转换工程和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等措施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利用本地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鄂尔多斯市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
下载PDF
白银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松 南忠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但近年来超载程度有所下降。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均约为163万人,尚超载12万人。②与甘肃省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有上升的态势。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为231万人,富余56万人。③白银市自然资源对其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都最大,均在42%以上,是综合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贡献源。以全国为参照区,社会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甘肃省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兰州市为参照区,自然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社会资源贡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 承载力指数 白银市
下载PDF
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闫业超 孙希华 李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水资源支撑能力即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 ,某一区域水资源对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支撑限度。该文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对长清区水资源的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拟定出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三个区域发展方案 ,即 :(1)水资源投资控制 ;(2 ... 水资源支撑能力即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 ,某一区域水资源对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支撑限度。该文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对长清区水资源的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拟定出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三个区域发展方案 ,即 :(1)水资源投资控制 ;(2 )工业增长速度控制 ;(3 )污水回用率控制。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以方案 (3 )的适用性较好 ,在水资源投资不断增加 ,投资比例趋于合理的情况下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由 2 0 0 2年的 0 .98提高到 2 0 10年的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 SD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安 和吉 陈晓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征,将云模型引入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领域中,利用云理论实现评价等级的定性与定量转换。将云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为"...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征,将云模型引入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领域中,利用云理论实现评价等级的定性与定量转换。将云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为"较弱"等级;南水北调中线调水100亿m^3后,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介于"中等"和"较弱"等级之间,改善不明显。该模型可以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用隶属函数描述了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又利用超熵概念充分考虑了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南水北调工程 云模型 综合评价 水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关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文倩 孙江涛 +2 位作者 范利瑶 李小弯 李青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338,共6页
目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河南省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客观反映河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近10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的时空动态... 目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河南省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客观反映河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近10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8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平均值0.266,承载力水平总体上升但波动较大,承载力指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近1.26倍,除2018年外,绝大多数年份处于稳定水平;濮阳、焦作、鹤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年均增长速率较快,均超过9%;信阳和驻马店下降较多,年均分别下降8.49%和2.77%;(2)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其中郑州、新乡、信阳、商丘、许昌5市较高,开封、平顶山、漯河、鹤壁4市较低,研究时段内豫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逐渐下降、豫北和豫东逐渐增高;(3)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本年度农林水利工程投资比例、废水处理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以及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可见,为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河南省应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的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承载力 TOPSIS 时空分异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延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庄妍 周维博 +1 位作者 李云排 曹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选取延安市近十年的总人口、GDP等14项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研究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总体趋势,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2015年和2020年延安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社会经... 选取延安市近十年的总人口、GDP等14项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研究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总体趋势,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2015年和2020年延安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社会经济状况、农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是影响承载力变化的三大成分,人口、GDP是主要驱动因子。近十年来水资源承载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2020年仍将缺水0.38、0.46亿m3,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法 多元线性回归 延安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