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伸的必要——欧古写实绘画中的人物比例形变解析
1
作者 朱峰 曹治 邵婕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欧洲古典与写实性经典绘画有着为数众多的将人物比例拉长的案例,有些甚至成为目标艺术家的标志性风格。将主要相关作品影像收集测量、比对后发现:拉伸的部位、形态与比值方面均有着细微但明确的不同。通过归类后对目标作品进行周边史料... 欧洲古典与写实性经典绘画有着为数众多的将人物比例拉长的案例,有些甚至成为目标艺术家的标志性风格。将主要相关作品影像收集测量、比对后发现:拉伸的部位、形态与比值方面均有着细微但明确的不同。通过归类后对目标作品进行周边史料回溯或手动还原,包括细节影响、唯“美”习惯、张力加持、叙事需要等若干创作内因被发掘并得到解释。故此,作为艺术史研究中极致微小、容易忽视的补丁程序,拉长现象牵涉面甚广,对其加以研究、分析亦能开启阐释作品、促成认知升级的操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逻辑 观看机制 人物比例 格式塔 宗教
下载PDF
论西周幸福观的宗教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燕 王紫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11,共7页
西周的礼仪制度,有吉、嘉、宾、军、凶五礼之说。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从人类思想信仰观念来讲,西周吉礼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者通过肃穆、虔敬的宗教仪式与神灵进行精神交感,从而求得或者报答神灵的福... 西周的礼仪制度,有吉、嘉、宾、军、凶五礼之说。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从人类思想信仰观念来讲,西周吉礼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者通过肃穆、虔敬的宗教仪式与神灵进行精神交感,从而求得或者报答神灵的福佑,这是他们认为可以获得国祚绵长、福寿安康的方式。西周的事神致福活动反映了周人关于天、地、人关系的观念,是其幸福观的宗教建构。它既是统治者为获得王命永续、子孙多福、万邦来朝等政治目的运行机制,也是统治者为民祈福、教化民众、和合天下的手段。周人通过宗教层面的建构,为其追求物质生活幸福、政治生活幸福寻找到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精神动力。它是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关注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开始了将社会治理的观念寓托于原始宗教观念中,使宗教观念开始转化为对人自身存在的确证和张扬,又通过这一观念警戒着社会主体在追求民生幸福的道路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逐渐形成了西周时代的伦理等级秩序、集体道德和天下幸福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幸福观 宗教 建构
下载PDF
论清儒王心敬的三教观
3
作者 刘莹 孔令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16,27,共6页
王心敬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关学学者,在儒佛道三教关系上,他主张三教都是同一个“道”的表现,也都以心性为学。但王心敬反对晚明以来流行的“三教一致”或“三教一理”的说法。在他看来,佛道二教只看到了“道”和“心性”中清虚、空无的一... 王心敬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关学学者,在儒佛道三教关系上,他主张三教都是同一个“道”的表现,也都以心性为学。但王心敬反对晚明以来流行的“三教一致”或“三教一理”的说法。在他看来,佛道二教只看到了“道”和“心性”中清虚、空无的一面,而不像儒家的认识至大至全,故佛老以出世为学,而儒家则以经世为学,双方旨趣截然不同。王心敬的三教观既反映了明清之际关学三教思想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清初以来“经世致用”之学的重视和“尊朱辟王”之风的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心敬 关学 三教观
下载PDF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从宗教批判范式的考察谈起
4
作者 王兴辉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4期49-59,共11页
宗教批判的前提是明晰宗教的理论范式。以感情、精神、意志为基础的自然宗教和理性宗教,无法超脱唯心主义范式。伴随着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演进,马克思从理性唯心主义转向现实的政治和社会调查,逐渐深入宗教背后的市民社会,最终确立了历史... 宗教批判的前提是明晰宗教的理论范式。以感情、精神、意志为基础的自然宗教和理性宗教,无法超脱唯心主义范式。伴随着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演进,马克思从理性唯心主义转向现实的政治和社会调查,逐渐深入宗教背后的市民社会,最终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是对以往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根本超越,马克思以历史发生学的视角对宗教的产生、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科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以拜物教为基础的宗教观念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宗教形式,具有宗教的形而上学性,但其根基仍在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解释和祛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批判 物质生产 宗教观念 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下载PDF
论憨山德清“唯心识观”解庄
5
作者 李志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22,94,共9页
憨山德清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庄子内篇注》是其晚年心血之作。憨山德清据“唯心识观”将老庄之“道”判为阿赖耶识,以其虽未离识性,但亦为如来藏之随缘显现。憨山德清解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心性论层面,他将庄子之“真宰”解为人... 憨山德清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庄子内篇注》是其晚年心血之作。憨山德清据“唯心识观”将老庄之“道”判为阿赖耶识,以其虽未离识性,但亦为如来藏之随缘显现。憨山德清解庄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心性论层面,他将庄子之“真宰”解为人之自性,将庄子对圣人境界的探讨转变为对心性的探讨;在功夫论层面,他以“破我执”为核心,并借鉴天台宗止观思想解读庄子的功夫论;在体用论层面,他以《大乘起信论》“一心立二门”和华严宗“理事无碍”思想为依据,指出庄子虽以“无我”为体,但亦有涉世利生之用。憨山德清以“唯心识观”统摄三教,认为三教“心同迹异”“法法皆真”,因此他不仅“以佛解庄”,也“以儒解庄”,以此显示三教互通共融之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唯心识观 庄子 三教合一
下载PDF
略论藏传佛教对蒙古《卫拉特法典》的渗透与影响——兼谈蒙古草原固有法对我国当代民族法制的几点启迪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华均 刘玉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6,共5页
 《卫拉特法典》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草原固有法。《卫拉特法典》以藏传佛教为其立法宗旨,意在将经教政治相结合,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藏传佛教的渗透与影响,缘于法律文化的传承、蒙古民族的吸纳性格及宗教意识的培育。对《卫...  《卫拉特法典》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草原固有法。《卫拉特法典》以藏传佛教为其立法宗旨,意在将经教政治相结合,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藏传佛教的渗透与影响,缘于法律文化的传承、蒙古民族的吸纳性格及宗教意识的培育。对《卫拉特法典》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民族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法典》 藏传佛教 立法宗旨
下载PDF
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志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65,共4页
论文指出了过去人们在科学与宗教关系认识上的简单化,提出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即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观点;确认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解既要坚持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又要强调人的文化本质及人的文化世界的... 论文指出了过去人们在科学与宗教关系认识上的简单化,提出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即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观点;确认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解既要坚持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又要强调人的文化本质及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宗教 关系 思维方式 价值规范
下载PDF
中西宗教观之比较 被引量:20
8
作者 佟德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8,共10页
 在西方,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而中国则与之相反,约90%的人不是宗教信徒。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只要从中西方思维结构与思维模式、价值观、神人观、来世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  在西方,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而中国则与之相反,约90%的人不是宗教信徒。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只要从中西方思维结构与思维模式、价值观、神人观、来世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就不难发现,中国和西方在上述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正是这些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观 比较研究 差异
下载PDF
“人的宗教”与“公民宗教”的契合——一种有关卢梭宗教观的政治伦理解读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敬巍 刘鸿鹤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67-71,141,共5页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的遵从形成对政治体的整体向心力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宗教"才得以达成。卢梭的宗教观,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为宗教重新找回了位置,是其政治哲学理论在宗教领域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宗教 公民宗教 契合 政治 卢梭宗教观
下载PDF
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长林 李云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针对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信仰危机,提出了“以科学代宗教”的主张。他认为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思想、精神和方法,可以在世界观、人生观、社会历史观等领域取代宗教,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信仰。他后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针对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信仰危机,提出了“以科学代宗教”的主张。他认为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思想、精神和方法,可以在世界观、人生观、社会历史观等领域取代宗教,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信仰。他后来的思想虽有曲折,但并没有放弃“以科学代宗教”的主张。在中国现代“以科学代宗教”的社会思潮的形成过程中,他起了主导性的作用,做出了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科学 宗教 信仰 世界观 人生观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今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9-104,共6页
端正学风,站在理论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统帅,对过去误译、误读、误解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重新阐释;总结国际共运历史经验教训和我党历史上的宗教政策;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对马克思主义... 端正学风,站在理论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统帅,对过去误译、误读、误解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重新阐释;总结国际共运历史经验教训和我党历史上的宗教政策;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 宗教研究
下载PDF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惠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共7页
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宗教观最核心的內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都与由物质生产和物质... 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宗教观最核心的內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都与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与演变的最深刻的根源。根据上述马克思的宗教观,合手逻辑的结论是: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宗教观 宗教的功能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上帝是个黑女人——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妇女主义宗教观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2期76-78,共3页
并不是盲目地遵从或选择反叛基督教的艾丽丝.沃克,通过小说人物的成长历程,对基督教、对上帝作出了浓墨重彩的沃克式的图解和阐释,不但颠覆了传统基督教关于上帝是个白种男人的观念,也颠覆了黑男人面对黑女人时自我赋予的上帝地位,大声... 并不是盲目地遵从或选择反叛基督教的艾丽丝.沃克,通过小说人物的成长历程,对基督教、对上帝作出了浓墨重彩的沃克式的图解和阐释,不但颠覆了传统基督教关于上帝是个白种男人的观念,也颠覆了黑男人面对黑女人时自我赋予的上帝地位,大声喊出:上帝就是我自己,上帝是个黑女人!这一特具解放意义的宗教观是《紫色》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紫色 黑女人 上帝 宗教观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车运景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个巨大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在毛泽东宗教观的指导下,当时的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中国化
下载PDF
试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宗教社会观——以五四时期陈独秀、恽代英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贤斌 张美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8,共5页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到国共合作之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科学"立场,视宗教为迷信;基于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政治目的,批判宗教;但在构建个人性情培养、社会向善建设等方面,却又主张从宗教中吸取资源。早期共产党人这一宗...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到国共合作之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科学"立场,视宗教为迷信;基于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政治目的,批判宗教;但在构建个人性情培养、社会向善建设等方面,却又主张从宗教中吸取资源。早期共产党人这一宗教社会观在今天仍产生着政策范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恽代英 五四时期 宗教社会观
下载PDF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151,共7页
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 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 宗教观 宗教与现代化 宗教进化论 公民宗教
下载PDF
解释:读出与读人——马克思中学毕业宗教作文阅读札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贤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5,共6页
该文围绕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撰写的宗教论文,探讨了该文本的价值,分析了其中反映出的青年作者的思想结构,同时介绍并评议了国内学界对此文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最后对此文的中译提出了若干商榷意见。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宗教观 解经学 毕业论文
下载PDF
青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及其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立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本文通过对青海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肯定了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青海高校 教育 回顾 思考
下载PDF
论花之安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立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6-239,共4页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是鸦片战争后来华的著名汉学家。他撰写的大量汉学著述,体现了鲜明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其汉学著述体现出精湛的学术功底与严谨的治学风范,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花之安 宗教文化观 文化教育传播
下载PDF
马基雅维里宗教观述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立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7,110,共7页
本文通过对马基雅维里原始著作的解读,分析马基雅维里对宗教的理解,他所设定的评判宗教价值的标准以及他为基督教会所确立的适当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基雅维里对待宗教的实用主义眼光和理性态度。
关键词 马基雅维里 宗教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