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浆RAAS激素水平和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国平 罗剑 +5 位作者 程红 陈元 孙莎艳 袁中华 曾俊中 周正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素水平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CYP11B2—344C/T易惠基因型以及基因多态性与RAA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素水平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CYP11B2—344C/T易惠基因型以及基因多态性与RAA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高血压伴肥胖者30例,单纯高血压者30例;同期体检中心体检者60例,其中单纯肥胖者30例,健康者30例。采用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RAAS水平。结果1Tr基因型例数与TC+CC基因型例数进行多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组差异最为显著;T与c等位基因例数进行多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组差异最为明显。按基因型分组统计分析各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1-r基因型组显著高于TC、CC基因型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CYP11B2—344c/T基因型以1Tr基因型为主,等位基因以T等位基因为主。Irr基因型血浆RAAS激素水平各组份比TC、CC基因型显著升高,TT基因型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肥胖 醛固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合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志方 靳钰 +6 位作者 郑强荪 侯允天 刘志强 苏淑红 王奕 张海召 张芙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8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技术对405例伴房颤者(房颤组)和398例窦性心律者(窦...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8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技术对405例伴房颤者(房颤组)和398例窦性心律者(窦律组)的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分析。结果2组T和C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25);房颤组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窦律组(x2=21.29,P〈0.05)。与携带TT或T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C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患房颤的风险增加(OR=1.96,95%CI:1.23~2.67),携带CC基因型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高(P〈0.05)。结论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细胞色素P450 CYP11B2 基因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钠通道重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文 李健 +2 位作者 徐昭 杨万松 李广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单纯心房起搏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单纯心房起搏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厄贝沙坦组(IB组)和心房起搏+Ang(1-7)组(A组)犬行心房快速起搏(500次/min)2周;假手术组(S组)不行起搏刺激。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心房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及通道激活和失活特性。结果c组INa电流密度较s组明显降低(P〈0.05);EN组、IB组和A组,INa电流密度较c组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比,起搏对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没有影响(P〉0.05);与C组和s组相比,在EN组、IB组和A组,钠通道半激活电位更加超极化(P〈0.05)。与s组相比,快速心房起搏以及3种干预因素对INa的电压依赖性失活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通过加快INa的激活过程而增加心房肌INa电流幅度,有助于提高心房肌传导速度,从而抑制快速起搏所致的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钠通道 心房电重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膜片钳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