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Layout of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1
作者 WU Fuxiang WANG Zeyun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23年第3期327-353,共27页
The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terms elaborated in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ighlighting it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terms elaborated in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ighlighting it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enhancing China'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overall innovation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shift-share analysis,significant regional disparities are not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and the Yellow River middle reache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region exhibit the highest industry mix effect in talent structure and in R&D structure.Furthermore,the computer and offi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ws a large spatial shift,indicating that the industry mix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China need urgent optimization.A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in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eals that China faces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of investment contributors,insufficient innovation synergy,and weak R&D domain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a systemic approach to planning comprehensively for advancing the national strength in 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To this end,the immediate task is to mobilize national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to create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port to the 2O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ational strengthhinstrategic science andtechnology shift-share analysi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mplex
原文传递
Party's Control over the Stat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Keynote Political Report to the 18_(th) Party Congress
2
作者 JIANTAO R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3年第2期156-177,共22页
Hu Jintao’s political report to the 1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shows that China,a particular type of party-state different from any kind of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is undergoing a trem... Hu Jintao’s political report to the 1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shows that China,a particular type of party-state different from any kind of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is undergoing a tremendous and difficult transition.On one hand,the 1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reinforced the party-state morphology,and,on the other,we notice that the Party’s state-building has actually developed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However,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PC is facing fateful challenges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It is therefo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make adjustments in the political ideas,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ractical measures if the CPC wants to ensure a long-term success.In contrast to the overall political arrangements,specific procedures need to be implement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ood governance of the C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
原文传递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词语计量研究
3
作者 刘军 王静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文章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以词语计量为研究方法,根据共用词、独用词中的高频词、关键词等来反映党的二十大的思想精髓,以及新时代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通过对报告文本的分析,可以多角度、跨学科、全方位地对中共党史展开研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词语计量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新时期新型工业化绿色发展道路及其意义研究
4
作者 王璐 段秋爽 《新型工业化》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格局下,新型工业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明确了发展新能源... 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格局下,新型工业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明确了发展新能源产业、升级传统工业结构、健全经济体制以及构建降碳标准体系是绿色发展工业的四条重要道路。同时,通过分析绿色发展工业的具体路径,得出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绿色发展的原动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新时代全民健身纠纷人民调解:理论、实践与未来
5
作者 焦祎婕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仲裁范围不包括全民健身纠纷。目前广场舞冲突、健身合同纠纷和公共体育设施侵权已成为全民健身纠纷主要类型。全民健身纠纷依靠人民调解解决,人民调解是体育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体育纠...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仲裁范围不包括全民健身纠纷。目前广场舞冲突、健身合同纠纷和公共体育设施侵权已成为全民健身纠纷主要类型。全民健身纠纷依靠人民调解解决,人民调解是体育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体育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构建关乎体育强国的全面建成。此外,全民健身人民调解还具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全民健身人民调解的未来发展在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吸引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调解,设立全民健身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以及人民调解和其它解纷方式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纠纷 人民调解 新时代“枫桥经验” 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伦理审思
6
作者 聂玉珍 吴嘉仪 《特区经济》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的时空场域中,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丰实的伦理因子,彰显出目标和价值相统一、共治和共享相统一、个体伦理诉求与整体伦理诉求相统一、现实社会伦理和网络空间伦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的时空场域中,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丰实的伦理因子,彰显出目标和价值相统一、共治和共享相统一、个体伦理诉求与整体伦理诉求相统一、现实社会伦理和网络空间伦理相统一以及为民情怀和世界关照相统一的伦理特质。以执政伦理、制度伦理、经济伦理、文化伦理、责任伦理和法治伦理为维度审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与时俱进开辟新路,既是一次具有学术性的理论探赜,又是一种富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时代 社会治理共同体 伦理维度
下载PDF
基于“政治等效”的概念隐喻日译方法--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
7
作者 韩嘉瑶 由志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是政治话语的重要载体。恰当、得体地翻译政治文本中的隐喻,在传播国家理念、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基于“政治等效”原则,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是政治话语的重要载体。恰当、得体地翻译政治文本中的隐喻,在传播国家理念、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基于“政治等效”原则,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究其日译方法,发现:结构隐喻使用了直译、省略、解释、转换和变译5种翻译方法,本体隐喻使用了直译、省略、解释、转换和加译5种翻译方法,方位隐喻只采用了直译1种翻译方法。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不同隐喻类型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隐喻,可以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确保政治文本的翻译准确、得体,不失原意,提升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等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 结构隐喻 本体隐喻 方位隐喻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二十大报告隐喻英译研究
8
作者 孙依群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二十大报告隐喻类型多样,将复杂难懂的政治概念隐喻化,可以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和感染性。隐喻翻译准确与否直接关乎国家形象和政策的表达,因此二十大报告中的隐喻翻译分类和影响翻译方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以中... 二十大报告隐喻类型多样,将复杂难懂的政治概念隐喻化,可以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和感染性。隐喻翻译准确与否直接关乎国家形象和政策的表达,因此二十大报告中的隐喻翻译分类和影响翻译方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以中共二十大报告为语料,量化二十大报告中的三类隐喻类型和隐喻翻译方法,分类整理报告中的隐喻类型,比较三种隐喻的翻译方法,研究隐喻翻译方法选择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结构隐喻的中英文化差异最大,且影响概念隐喻翻译方法的因素有文化差异、上下文语境和中国特色隐喻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翻译 中共二十大报告 文化差异 语境 中国特色隐喻 政治文本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要素研究——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阐释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智君 安睿哲 常懿心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7,共15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阐释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结构、组织、技术、金融、政策等层面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 中共二十大报告阐释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结构、组织、技术、金融、政策等层面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为引领协同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组织体系,以微观层级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原生动力,以现代化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重要组织形式,持续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现代化创新生态体系,以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目标,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等多元主体有机融合为抓手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以高度适应性、竞争性和普惠性为目标打造高效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市场机制是上述要素运行过程的决定性力量,在此基础上,政府制定并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与结构、组织、技术、金融等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整体,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十大报告 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成要素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之基础、思想与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益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就是党和政府的政治领导、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机遇和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力。这些是当前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独特优势。在建设教育强国中,需要结合教育思想理论与国际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就是党和政府的政治领导、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机遇和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力。这些是当前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独特优势。在建设教育强国中,需要结合教育思想理论与国际教育趋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思想和开放发展教育思想。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激发人民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教育强国 改革发展 路径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意涵、基本特质与时代路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尚昆 杨智慧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1,共9页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的科学论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厚意蕴,彰显出人民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现代化等鲜明特点。在新的时空场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三个主体”的作用,注重发掘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努力...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的科学论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厚意蕴,彰显出人民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现代化等鲜明特点。在新的时空场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三个主体”的作用,注重发掘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努力构建文化这个“重要支点”,坚定走稳开放这条“必由之路”,积极打造“先行示范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高质量发展 人民性 先行示范区
下载PDF
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雨辰 彭奕为 《云梦学刊》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提出应当立足于问题导向,以系统论、整体论、协同论等辩证思维统筹协同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把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与重点展开对人民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一步继承和深化了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生态文明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精特新”是国家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而实施的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精特新”是国家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本文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和“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断,讨论了从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出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数字经济 数字化发展
下载PDF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国际法学人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永平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涉外法治”“国际法”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法治与安全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涉外法治”“国际法”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法治与安全所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加强国际法的运用与塑造。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中国国际法学人三大历史使命:一是构建国际法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因此需要尽快恢复国际法本科教育,形成国际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构中国自主国际法知识体系,因此需要设立国际法一级学科。三是提高国际传播与斗争能力,因此需要打通国际法理论生产与话语传播,通过理论性话语生产、时事性话语斗争、规则性话语输出、沟通性话语调适来提高国际传播与斗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涉外法治 国际法治 国内法治
下载PDF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经验、挑战和任务
15
作者 汤铎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176,244,245,共13页
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首要任务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经济现实相适应,持续不断地服务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和关键时期的转型创新,以及相应的法治约束和理论支撑,是各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首要任务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经济现实相适应,持续不断地服务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和关键时期的转型创新,以及相应的法治约束和理论支撑,是各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经历了相对稳定和转型创新相互交替的三个发展阶段,表现出目标多元化、工具多样化和理念系统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经验是,既要尊重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本国经济的初始条件,创新的同时也要有所继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统筹和协调多重冲击下的多目标多政策系统,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宏观经济治理立法,尽快进入下一个相对稳定期,以更好应对“新三期叠加”;另一方面要加快理论创新和理论构建,凝聚共识,增加透明度,减少对政策的误解和政策实施中的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 宏观经济治理 宏观调控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大制度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与路径
16
作者 严行健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1,124,共10页
完善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各项战略部署,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为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指引。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这一... 完善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各项战略部署,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为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指引。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这一战略部署要求人大进一步提升其信息传导、社会动员、政治吸纳和社会整合能力。提升上述能力的路径包括完善人大各项民主制度中的民意探测机制、民意表达机制、民意协商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在制度层面,更为清晰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为解决人大制度中民主形式大于内容等制度瓶颈问题提供了契机,使其更好地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
下载PDF
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的三重含义
17
作者 郑根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8-86,共9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真正主人身份的认同与重视,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权力、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整体地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含义: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民”,“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绝对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其次,“人民”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最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中,“人民”的身份、地位与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概念的这三个维度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们既充分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思想,又从人民观的维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目标、任务与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领域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价值、困境与推进方略——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
18
作者 尹志华 吴陈昊 +1 位作者 降佳俊 刘皓晖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受尊重和被认可程度较低,体育领域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落实有关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重要途径、强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受尊重和被认可程度较低,体育领域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落实有关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重要途径、强化体育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抓手、激发体育教师发展内驱力的重要引擎。面对国家政策对体育教师关注较少、应试教育导致体育教师被严重边缘化、长期被污名化导致体育教师背上沉重心理枷锁、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存在不足等问题和困境,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严格落实体育教师的各项待遇,完善体育教师各类荣誉表彰制度,加强媒体对体育教师的正向宣传,推进体育领域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体育教师 尊师重教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字及其价值特征
19
作者 莫纪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1,共9页
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字出现的频次以及出现的部分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关键词组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 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字出现的频次以及出现的部分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关键词组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政策规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又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重要论断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的分析结论。通过文本分析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科学和有效地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精神和政策内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法”字 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下载PDF
“生生之谓译”视角下政治文献翻译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为例
20
作者 于强福 佘语嫣 谭祎哲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54-61,共8页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生生之谓译”视角比较分析二十大报告英译示例与学术译例、以前的政治文本译例,探析“十化”方法论体系中的综衡化原则、原生化策略及译生化策略等对政治文献翻译的适用性,以期为中国政治文献汉英翻译...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生生之谓译”视角比较分析二十大报告英译示例与学术译例、以前的政治文本译例,探析“十化”方法论体系中的综衡化原则、原生化策略及译生化策略等对政治文献翻译的适用性,以期为中国政治文献汉英翻译与国际传播提供借鉴。文章发现,“生生之谓译”是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的切入点,可予政治文献翻译实践以恰当指导,其应用研究也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及政治话语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生之谓译 政治文献翻译 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