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5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ence inheritance from famous specialists based on real- world clinical research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1
1
作者 Guanli Song Yinghui Wang +7 位作者 Runshun Zhang Baoyan Liu Xuezhong Zhou Xiaji Zhou Hong Zhang Yufeng Guo Yanxing Xue Lili Xu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00-309,共10页
The current modes of experience inheritance from famous specialis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clude master and disciple,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epidemiology-based clinical research observation, an... The current modes of experience inheritance from famous specialis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clude master and disciple,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epidemiology-based clinical researc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via computer and database technologies. Each mode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ever, a scientific and instructive experience inheritance mode has not been developed. 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era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and practice accumulation of the TCM clinical research paradigm in the real world have provided new perspective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inheriting experience from famous TCM specialists.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research group proposes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mode based on the real-world TCM clinical research paradigm, which involv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existing modes. This mode is formulated in line with its own development regularity of TCM 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main mode of experience inheritance in the clinical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al world clinical research paradigm famous specialist experience inheritance
原文传递
LOCALIZATION PATH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S OF LEGAL COMMENTARY IN CHINA—FOCUSING ON THE PUBLIC LEGAL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CASE-COMMENTARY RESEARCH ON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2
作者 YANG Kai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年第4期560-590,共31页
Conducting case-commentary research on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is a key method for judges to produce legal documents,develop professional writing and creative skills,and enhance legal thinking.Such a s... Conducting case-commentary research on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is a key method for judges to produce legal documents,develop professional writing and creative skills,and enhance legal thinking.Such a stud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power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o improve the trial management mode.Consider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the localization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case-commentary methods of the style of litigation documents can help reach the consensu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It also helps promote judgment rul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law.Legal commentaries convey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public legal services to the public.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the"one-stop"litigation service with the reform practice of judicial committees in China,and conduct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procedural ruling function and guiding function of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By studying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 style for judicial behavior,litigation procedure,and entity processing,it is good for judges to broaden their ideas and methods to write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enabl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path and method of the legal commentary research paradigm and demonstrating how to continue using the paradigm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Moreover,the study emphasizes how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public legal services integrated with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legal commentary research paradigm public legal service
原文传递
二十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研究
3
作者 李宇明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5,共14页
“语言生活”这一词语,尽管在中国已经使用了70来年,但它作为语言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得到深入阐发,则是近20年来的事情。近20年来,语言生活的研究硕果累累,有效推进了中国语言生活的进步。其一,重新定义了“语言生活”的概... “语言生活”这一词语,尽管在中国已经使用了70来年,但它作为语言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得到深入阐发,则是近20年来的事情。近20年来,语言生活的研究硕果累累,有效推进了中国语言生活的进步。其一,重新定义了“语言生活”的概念,深入了解了中国乃至世界语言生活状况;其二,集中开展了语言生活一些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如语言生活和语言舆情的监测与研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与维护、语言扶贫和语言助力乡村振兴、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服务、语言经济与语言产业发展、大华语与海外华语传承等;其三,建立了研究机构体系、“语言生活皮书”系列、学术期刊方阵和一批学科点,探索了人才培养的多种举措;其四,提出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促进社会沟通无障碍、全面开展语言服务、提升语言能力、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发掘弘扬中华语言文明等六大理念,躬行“从语言生活到语言生活”这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研究范式,开创了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在海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活 语言规划 学术理念 研究范式 20年回顾
下载PDF
学科服务视角下高校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4
作者 施栩婕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5年第1期17-26,共10页
在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兴起的背景下,提出以提升科研人员数据管理效能为目标的新型学科服务内容,引导图书馆解决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问题,深化服务内涵。采取问卷调研的方法,探索科研人员数据管理现状,梳理现存管理问题,了解数据服务需求。... 在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兴起的背景下,提出以提升科研人员数据管理效能为目标的新型学科服务内容,引导图书馆解决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问题,深化服务内涵。采取问卷调研的方法,探索科研人员数据管理现状,梳理现存管理问题,了解数据服务需求。调研发现,清晰的数据管理作用认知、良好的元数据工具应用、充分的元数据服务提供均有助于解决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问题,提升其数据管理效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和各学科数据服务需求特征,提出以元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数据学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学科服务 管理效能 元数据 高校科研 数据管理 科研范式
下载PDF
方言文化研究的目标与方法——以汉语为例
5
作者 孙建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方言是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方言文化是用方言承载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方言和文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方言文化研究顺应学术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其研究范式尚不成熟。基于语言文化研究现状,以汉语为例,系统阐述方言文化研究的目标... 方言是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方言文化是用方言承载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方言和文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方言文化研究顺应学术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其研究范式尚不成熟。基于语言文化研究现状,以汉语为例,系统阐述方言文化研究的目标与方法,意在抛砖引玉,促进方言文化的研究和语言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文化 研究范式 语言资源保护
下载PDF
Methodology and Trend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in the Era of Big Data
6
作者 Liu Haitao Lin Yann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4期87-106,共2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methodology and trend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in the era of big data.We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linguis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llustrat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l... This paper presents methodology and trend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in the era of big data.We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linguis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llustrat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linguists are currently facing.After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uthentic data on linguistic research,we argue that language i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driven by humans.Th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we introduce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through several cases.Finally,we discuss how China’s linguistic research will benefit from the data-intensive approach in terms of scient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ISTICS big data the data-intensive approach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下载PDF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ies
7
作者 Liang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6期31-35,共5页
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is rising.New industries,formats,and models l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emerging.Scientific research has entered the fourth data-intensive paradigm.As an i... 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is rising.New industries,formats,and models l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emerging.Scientific research has entered the fourth data-intensive paradigm.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universities also hav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In this articl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could be enhanced by reconstruct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improve the service capabil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rs,perfect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and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ross-research t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下载PDF
Positioning Theory in Paradigms
8
作者 付小秋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2期204-205,共2页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ory and paradigm to a researcher. It starts from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definition of the two terms, by using the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ory and paradigm to a researcher. It starts from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definition of the two terms, by using the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examples. To a good researcher, heneeds not only clarifying the paradigm his research is positioned, but also integrating the theories in his parad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paradigm interrelationship research
下载PDF
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取向及重点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为 高在峰 葛列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82,共20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因问题,而作为人因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机关系呈现出从“人机交互”向“人智组队式合作”的跨时代演进。这些变化对人因科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于非智能技术的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和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跨时代的演进,总结我们近5年所提出的一系列用于丰富人因科学研究范式的新概念模型和框架,其中包括人智协同认知系统、人智协同认知生态系统以及智能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本文进一步从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概念模型和框架,提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三种新范式取向,分析相应的应用意义,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针对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重点的跨时代转移新特征,本文从“人智交互”“智能人机界面”“人智组队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了今后人因科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出人因科学新研究范式取向对未来研究重点的作用。我们认为,人因科学的研究范式取向和研究重点互为影响,互为促进,智能时代的人因科学研究需要多样化、创新的研究范式取向,从而进一步推动人因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科学 工程心理学 人因工程 研究范式取向 人智组队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丽红 张超 +4 位作者 李泽芳 杨趁 王飞 杜宇征 史慧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3-2032,共10页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理和挖掘提供保障,病例注册登记属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是保证计划实施、数据质量高效、临床研究证据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课题组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制订了本课题的数据元及定义,以期优化针灸防治中风病临床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治疗 注册登记 数据元素 数据质量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基于科研范式变革的实验动物资源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争鸣 陈洪岩 +3 位作者 陈振文 孙岩松 巩薇 梁春南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实验动物是支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科研条件之一。随着科研范式的变革,准确把握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实验动物资源创制与发展中的难点和疑点,对加快推动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开发和动物模型创制... 实验动物是支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科研条件之一。随着科研范式的变革,准确把握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实验动物资源创制与发展中的难点和疑点,对加快推动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开发和动物模型创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就应对新形势下的科研范式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望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新动向,以期为实验动物新资源研究开发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 科研范式 问题凝练 创新思维 新视角
下载PDF
领域法学视野下的数字法问题 被引量:17
12
作者 彭诚信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数字法律现象呈现出客体复合性、主体多样性及法律关系多元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升级成为数字法学的必然选择。领域法学作为调整交叉领域法现象的研究范式,与数字法问题相吻合。领域法学具体化、立体化以及复合化思维,可与部... 数字法律现象呈现出客体复合性、主体多样性及法律关系多元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升级成为数字法学的必然选择。领域法学作为调整交叉领域法现象的研究范式,与数字法问题相吻合。领域法学具体化、立体化以及复合化思维,可与部门法学协同互补;其立体性、自足性和因应性特征可对传统法学研究方法进行吸收和补充。运用领域法学研究范式,可立体化提炼数字法现象,多维度整合数字交叉学科,以达到全方位解决数字法问题的效果。在宏观上,归纳“数字赋权-代码规制-数字正义”的数字治理逻辑;在微观上,演绎数据权利分类确定、数据交易分层规范、算法治理多元共治、权益救济多方协同的数字治理机制,构建完整的数字法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学 领域法学 研究范式 交叉学科
下载PDF
基于“四个面向”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范式构建--一个单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正刚 刘宇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6,共11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正在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传统科研范式在响应国家重大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正在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传统科研范式在响应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持续增大的外部压力、创新高风险与高投入使得“有组织科研”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选择,也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阐述“四个面向”和“有组织科研”的内涵,梳理“四个面向”与“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从高校传统科研范式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构建基于“四个面向”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范式,对重庆大学“有组织科研”实施路径与成效进行解析,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面向” 有组织科研 组织模式 科研范式
下载PDF
发现驱动中医药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永清 尹磊淼 +2 位作者 王宇 徐玉东 陈艳焦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2-418,共7页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是国家需求,但如何挖掘中医药的原创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知,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本文在建国以来中医药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正本清源,传承精华,厘清中医学中未加工事...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是国家需求,但如何挖掘中医药的原创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知,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本文在建国以来中医药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正本清源,传承精华,厘清中医学中未加工事实与理性推演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科学事实;阐幽明微,守正创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中医理论与效应的独特原创优势,从中医出发为医学与生命科学做贡献,解决生物医药“卡脖子”问题两方面,面向未来,列举例证,发现驱动中医药研究的新范式:在厘清古籍医学事实、明确中医药临床效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医学中尚不能被现代医学解释的独特生物学现象和过程,以期揭示新的生理现象、阐释新的病理机制、创建新的治疗策略,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实现创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生命科学 研究范式 靶标发现
下载PDF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价值、困境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攀峰 王亚荣 翟静丽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也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教育定量研究在推动教育学走向科学化与实证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表现为方法的“内生性”问题、量化的“前提性”问题和研究的“规范性”问题。我国教育研究向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共享与公开机制的形成,为定量研究范式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未来,教育定量研究范式应在多种维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推行复制性研究,发展计算教育学,加强教育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范式 复制性研究 计算教育学 教育预测研究
下载PDF
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金 李庚 +1 位作者 肖大威 卓晓岚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共24页
传统乡村聚落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文化遗产体系。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传统乡村聚落的存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对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探索... 传统乡村聚落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文化遗产体系。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传统乡村聚落的存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对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探索研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通过对重要期刊、报纸、著作、政策文件等历史资料的挖掘与梳理,结合国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和乡村建设发展实况,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传统乡村聚落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发展动力和研究范式特征,并对其研究趋势和方向做出研判和展望,以期推动相关学术研究,促进实践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乡村聚落 乡村建设 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村 传统村落 研究范式
下载PDF
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三个转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童星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3-11,共9页
在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随之发展。当前,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将呈现以下三个重要转向。一是关注并参与人口问题的研究,厘清人口学的基本概念,把握人口学的基础理论。各项公共政策与管理都以人口政策与管理... 在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随之发展。当前,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将呈现以下三个重要转向。一是关注并参与人口问题的研究,厘清人口学的基本概念,把握人口学的基础理论。各项公共政策与管理都以人口政策与管理为基础,社会保障作为福利政策与管理,也不例外。二是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普照的光”,当今我国的“普照的光”已由“小康”转变成“共同富裕”。在其照耀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将由“扩面”“保底”“助弱”转移到“调结构”上来。三是社会保障的研究范式也相应地会由经济学、社会学为主导转向管理学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学科建设 人口政策 普照的光 结构调整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学习科学的学习观与方法论:范式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婧婧 牛晓杰 黄一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经历了从关注认知和脑的“学习的科学”到关注情境的“学习科学”的变迁。这种变迁背后的逻辑与研究者所秉承的学习观、研究范式及相关实践息息相关。行为主义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实证... 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经历了从关注认知和脑的“学习的科学”到关注情境的“学习科学”的变迁。这种变迁背后的逻辑与研究者所秉承的学习观、研究范式及相关实践息息相关。行为主义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实证主义范式与实验方法的蓬勃发展;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真实情境,建构观和解释主义范式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起,旨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用主义范式与设计研究成为学习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当下,大数据推动下学习分析领域的发展催生了指向复杂性的“新经验主义”范式。以复杂系统建模为主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旨在打开学习发生的“黑箱”,深入探索学习的交互关系和演化机制。文章系统回顾与比较了学习科学领域四大发展阶段中的学习观、研究范式与相关实践,旨在推动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学习理论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德 刘娇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需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方向下明确价值内涵、属性特征和目标指向,在实践动力、学科动力和工具动力的作用机制下形塑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整合与创新多元理论体系、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壮大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学派等方面彰显学术研究、理论建构与问题导向的中国特色,最终在洞察认知规律、剖析认知机制、创新认知工具中推动认知传播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转化。四维度分析框架阐释了认知传播研究“中国特色”的具体要求,尝试性探索认知传播的在地研究进路,以期使未来的认知传播研究能够在构建原创理论、紧跟本土实践、回应现实问题中逐步确立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传播 认知科学 中国特色 新文科 跨学科研究范式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的概念、对象、方法及其实践性、科学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承槐 顾青青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6,156,共10页
人文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管理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新经济现象,人文经济学则是对这一新经济现象的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表达。人文经济学以具体地、本真地结合着人文的经济现象抑或人文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超越抽象走向“... 人文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管理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新经济现象,人文经济学则是对这一新经济现象的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表达。人文经济学以具体地、本真地结合着人文的经济现象抑或人文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超越抽象走向“具体总体”的系统方法为研究方法,开展“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与宏观社会结构系统、人文历史之间结构性关系的本体论研究”“人文精神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文化活动和产品的商业化、工业化、产业化现象研究”等三大层面的系统性研究。研究阐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可以在理论层面为我们提供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真实、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图景,又可以在实践层面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综合施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选择提供理论和知识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范式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