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reservoir (10^(9) t): A case study of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1
作者 Li-zhi Shi Zhuo-zhuo Wang +4 位作者 Zhan-tao Xing Shan Meng Shuai Guo Si-miao Wu Li-yan Luo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62,共12页
The Daqing explora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among which the total resources of tight oil alone exceed 109 t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 The Daqing explora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among which the total resources of tight oil alone exceed 109 t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base of Daqing oilfield.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in the Qijia area,Songliao Basin,NE China,tight oil has been found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To work out tight oil’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aking tight oil in Gaotaizi oil layer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in Gao3 and Gao4 layers of the Qijia area,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well drilling journey,well logging,and test.It is that three se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K2qn1,K2qn2+3,and K2n1)develop in the examined area,and exhibit excellent type I and II kerogens,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and moderate maturity.The reservoir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thin-bedded mudstone,siltstone,and sandstone,and presents poor porosity(average 8.5 vol.%)and air permeability(average 4 mD).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primarily includes intergranular pores,secondary soluble pores,and intergranular soluble pores.Three types of orifice throats were identified,namely fine throat,extra-fine throat,and micro-fine throat.The siltstone is generally oil-bearing,the reservoirs with slime and calcium become worse oil-bearing,and the mudstone has no obvious oil-bearing characteristics.The brittleness indices of the sandstone in the tight oil reservoir range from 40%to 60%,and those of the mudstone range from 40%to 45%,indicating a better brittleness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Based on the study of typical core hole data,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tight oil and establishes a tight oil single well composite bar chart as well as the initial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properties in the tight oil reservoir.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ight oil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Qiji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Tight oil Thin-bedded mudstone-siltstone-sandstone reservoir Qijia area Qingshankou Formati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ongliao Basin daqing oilfield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藏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攻关方向
2
作者 袁庆峰 李斌会 +5 位作者 赵云飞 兰玉波 王天智 张继风 朱丽莉 陆会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计算、注水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全国第一条相渗透率曲线研制、小井距注水全过程开发试验、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类型、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聚合物黏弹性驱油理论和低酸值原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驱油理论10项行业领先的关键理论技术;提出了大庆油田持续开发面临的5大难题和需要进一步攻关的高含水区精细挖潜、天然气高效开发、CO_(2)驱油、微生物驱油、非常规油藏开发、地热能源开发、智能油田和高效优质驱油剂研制8项技术。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工程 水驱开发 化学驱 开发地质 数值模拟 开发规划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X7地区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可变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3
作者 李鹏举 陈冲航 +3 位作者 徐若谷 刘硕 沈忠山 付艳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55-362,共8页
T_(2)截止值是计算核磁共振测井束缚水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参数。在岩心压汞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连续计算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T_(2)截止值的方法。用岩心对应深度的核磁共振测井... T_(2)截止值是计算核磁共振测井束缚水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参数。在岩心压汞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连续计算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T_(2)截止值的方法。用岩心对应深度的核磁共振测井T_(2)谱代替核磁共振实验T_(2)谱,用岩心压汞资料中的渗透率贡献确定束缚水所对应的进汞饱和度,此时剩余汞饱和度即为束缚水饱和度,结合T_(2)谱,通过插值算法得出岩心的T_(2)截止值;分析多块岩心T_(2)截止值在T_(2)谱上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根据T_(2)谱形态连续计算可变T_(2)截止值的方法。在X7地区应用此方法实现核磁共振测井连续T_(2)截止值的计算,用计算出的T_(2)截止值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计算,明显提升了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可变T_(2)截止值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 束缚水孔隙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海外多类型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4
作者 樊晓东 王树立 +5 位作者 肖洪伟 郭晓博 何欣 樊自立 关恒 魏淑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油藏特征相结合,依靠已有优势技术创新驱动,形成了3项海外特色开发技术:一是以油藏精细描述和“优、分、调”立体开发调整为核心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二是以化学剂研制及性能评价和化学驱试验方案优化为核心的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三是以碳酸盐岩油藏测井精细评价、高渗透层识别和注水开发为核心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海外油藏开发实践证明,大庆油田针对海外多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权益区块的高效开发,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 高效开发技术 海外油藏开发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渤海油田调整井钻井液体系优化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杨喜 何斌 王荐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68-1471,共4页
渤海油田由于油藏地质沉积和层系井网特点及长期注水开发对地层原始压力系统的破坏,在钻井过程中主要面临复杂压力系统、水敏性软泥页岩地层造浆及低压衰竭储层保护等问题。室内优化了PEC钻井液体系的流变稳定性和承压封堵能力,可显著... 渤海油田由于油藏地质沉积和层系井网特点及长期注水开发对地层原始压力系统的破坏,在钻井过程中主要面临复杂压力系统、水敏性软泥页岩地层造浆及低压衰竭储层保护等问题。室内优化了PEC钻井液体系的流变稳定性和承压封堵能力,可显著改善钻井液钻遇水敏性泥页岩的流变稳定性,同时可大幅提高钻井液承压封堵能力,储层保护效果良好,渗透率恢复值都在90%以上。优化后的钻井液体系在渤海油田成功应用,易造浆井段的流变性稳定,起钻效率明显提高,缩短建井周期,提高开发时效,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渤海油田压力衰竭地层钻井工程安全和储层保护双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软泥岩 钻井液 承压封堵 储层保护
下载PDF
PLA/EC共混制备自降解暂堵剂及性能评价
6
作者 李金涛 于洪江 +2 位作者 雷亮 黄鹤云 崔彦琦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以聚乳酸为主剂,将其与乙基纤维素、腰果酚NSF3、纳米碳酸钙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了新型自降解暂堵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对暂堵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自降解暂堵剂体系的降解性能、配伍性能、砂床封堵性能、储层保护... 以聚乳酸为主剂,将其与乙基纤维素、腰果酚NSF3、纳米碳酸钙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了新型自降解暂堵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对暂堵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自降解暂堵剂体系的降解性能、配伍性能、砂床封堵性能、储层保护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当聚乳酸和乙基纤维素的比例为4∶6时,暂堵剂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和热稳定性。90℃、pH=9的条件下,5d的降解率小于30%,15d的降解率大于90%,满足水平钻井作业要求。温度达到223℃时,质量损失仅为0.35%。在钻井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暂堵剂后,在0.69MPa压力下,30min侵入石英砂床的深度小于5cm,能起到良好的封堵作用。此外,该暂堵剂与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具有降滤失作用,且解堵后不同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均在85%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储层保护 自降解 共混 砂床封堵
下载PDF
CO_(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驱替特征及剩余油启动机制
7
作者 孙成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CO_(2)连续气驱后实施WAG驱,仍然存在驱替特征模糊、剩余油启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以海拉尔油田贝14区块为研究对象,借助Micro⁃CT研究WAG驱启动剩余油的微观作用机制,同...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CO_(2)连续气驱后实施WAG驱,仍然存在驱替特征模糊、剩余油启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以海拉尔油田贝14区块为研究对象,借助Micro⁃CT研究WAG驱启动剩余油的微观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CO_(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的驱替特征。Micro⁃CT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大孔隙的体积比例超过85%,在被CO_(2)全部动用后成为了气窜通道,采收率仅47.95%;CO_(2)驱后WAG驱不仅启动次级大孔隙中的剩余油,对中小孔隙的剩余油也有不同程度的动用。长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在CO_(2)驱后开展WAG驱,水和气段塞需要交替注入一定量(0.40 PV左右)后采收率才能大幅度增加,气水比和段塞尺寸存在最优值,分别为1∶1和0.10 PV,该条件下WAG驱的采收率增幅主要由第3、4交替轮次所贡献,10轮次的水气交替注入可在CO_(2)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68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注入(WAG) 特低渗透油藏 CO_(2)驱 剩余油启动机制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在渤海油田大位移井完井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艺耀 李进 +3 位作者 余建生 贾奔 乔中山 孙帅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减少渤海油田完井作业过程中完井液的漏失,缩短返排时间,保障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作业安全,降低压力亏空地层射孔作业卡枪的风险,此文分析了封堵机理及其特点,研发了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体系,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其剪切稀释、触... 为了减少渤海油田完井作业过程中完井液的漏失,缩短返排时间,保障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作业安全,降低压力亏空地层射孔作业卡枪的风险,此文分析了封堵机理及其特点,研发了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体系,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其剪切稀释、触变、封堵、抗温、抑制和返排等性能。实验表明,该体系既可通过形成弱凝胶封堵射孔产生的射孔孔眼,阻止完井液漏失,减少对地层的污染;同时也可提高压力亏空地层的地层承压能力,能有效悬浮地层出砂,防止射孔枪卡钻,还具有易返排的特性。该体系在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的成功应用,有效满足了大斜度、大位移井射孔作业的需求。应用表明,该体系能大幅减少亏空地层作业过程中完井液的漏失量,缩短油井的返排时间,储层保护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 大位移井 储层保护 完井工程 渤海油田
下载PDF
Seismic attributes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reservoir prediction 被引量:7
9
作者 Gao Jun Wang Jianmin +2 位作者 Yun Meihou Huang Baoshun Zhang Guoca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石油地球物理学者认识到与油和煤气的水库有关的许多参数用地震属性数据被预言。然而,优化地震属性,预言薄沙岩水库的特性,并且提高水库描述精确性的最好怎么是为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主要部件分析的理论,我... 石油地球物理学者认识到与油和煤气的水库有关的许多参数用地震属性数据被预言。然而,优化地震属性,预言薄沙岩水库的特性,并且提高水库描述精确性的最好怎么是为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主要部件分析的理论,我们在场一个新优化方法,叫的抑制主要部件分析。在一个油矿的当模特儿的估计和真实申请证明它能提高水库预言精确性并且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申请 预报机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海上中低渗油田注纳滤海水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宇琪 冯恒榰 +2 位作者 邢希金 王齐 岳前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针对天然海水作为注入水源损害储层的问题,从水样离子组成、与地层水混合后结垢趋势预测、结垢程度以及岩心流动实验等方面研究了天然海水和纳滤海水作为注入水的差异性,探讨纳滤海水作为海上油田注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纳滤... 针对天然海水作为注入水源损害储层的问题,从水样离子组成、与地层水混合后结垢趋势预测、结垢程度以及岩心流动实验等方面研究了天然海水和纳滤海水作为注入水的差异性,探讨纳滤海水作为海上油田注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纳滤海水的Ca^(2+)、Mg^(2+)和SO_(4)^(2-)等成垢离子含量较天然海水大幅降低;纳滤海水、天然海水分别与地层水混合后均有结垢趋势,但纳滤海水与地层水混合后的结垢量明显低于天然海水,同时纳滤海水作为注入水对储层岩心液相渗透率的损害程度也明显低于天然海水;纳滤海水作为海上油气田注入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海上油田采用纳滤海水作为注入水源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配伍性 纳滤海水 储层保护 海上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压裂返排液复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志成 王贤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97-101,共5页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单井用液量达3×10^(4)m^(3)以上,返排液量逐年增多,针对返排液运输困难的问题,开展了返排液复配影响因素分析。以应用最广泛的胍胶压裂液和聚合物压裂液为研究对象,得出返排液中K^(+)、Na^(+)、HCO_(3)^(-)...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单井用液量达3×10^(4)m^(3)以上,返排液量逐年增多,针对返排液运输困难的问题,开展了返排液复配影响因素分析。以应用最广泛的胍胶压裂液和聚合物压裂液为研究对象,得出返排液中K^(+)、Na^(+)、HCO_(3)^(-)、Ca^(2+)、Mg^(2+)离子对两种压裂液性能影响较大,无法实现直接复配;通过返排液与清水1:1配制、添加0.5%pH调节剂、1.0%螯合剂等方法,有效去除了返排液中影响压裂液性能的离子,与处理前相比,压裂液性能大幅度提高,满足了施工要求。目前应用30口井,节省罐车11460台次,节约成本702.3万元,为油田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致密油藏 压裂返排液 胍胶压裂液 聚合物压裂液
下载PDF
渤海油田酸化防漏失工艺管柱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王伟军 孙得生 许俊超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3期132-136,共5页
针对渤海油田生产井在后期酸化筛管外围泥砂,污垢解堵增产过程中防止过量酸液漏失下部地层造成地层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一种酸化防漏失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具备防止过多酸液进入地层影响后期开采,同时后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地层实施... 针对渤海油田生产井在后期酸化筛管外围泥砂,污垢解堵增产过程中防止过量酸液漏失下部地层造成地层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一种酸化防漏失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具备防止过多酸液进入地层影响后期开采,同时后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地层实施多次酸化,无需起出原井管柱。该工艺管柱中设置有悬挂封隔器、酸化压差滑套及酸化油藏保护阀。悬挂封隔器可将酸化压差滑套及酸化油藏保护阀悬挂在所需酸化油层顶部,同时实现地层封隔。酸化时可通过酸化压差滑套将定量酸液挤入地层。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管柱性能可靠,可有效解决过量酸液漏失地层,造成地层污染问题,为渤海油田酸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防漏失 酸化压差滑套 酸化油藏保护阀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42
13
作者 杨正明 张英芝 +2 位作者 郝明强 刘先贵 单文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7,共4页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低渗透渗流理论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将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有效驱动因子4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分级评价方法和分级界限。同时以丰...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低渗透渗流理论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将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有效驱动因子4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分级评价方法和分级界限。同时以丰度、有效厚度、喉道半径、可动流体比率、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驱动因子6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田储量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新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储层评价,为低渗透储层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储层评价 评价参数 综合评价方法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3 位作者 赵磊 尹艳树 叶继根 杜庆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3,共7页
为适应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的需要,对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复合河道、单一河道、结构要素及结构要素内部结构4个层次的结构格架表征。复合河道和单一河道的识别及边界确定主要依据洪泛沉积的测井响应及地层对比。而河道内部结构解... 为适应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析的需要,对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复合河道、单一河道、结构要素及结构要素内部结构4个层次的结构格架表征。复合河道和单一河道的识别及边界确定主要依据洪泛沉积的测井响应及地层对比。而河道内部结构解剖基于沉积体的内部特征和地貌特点。据此识别出高地貌的坝核、坝侧缘及低地貌的河床、废弃河道和深潭5种基本结构要素,通过对地貌分析和要素识别查明了基本结构要素的分布及演化。而结构要素内部结构主要是由于非渗透性的沉积单元造成的渗流缓冲带和夹层形成的结构内部的次级分割,在坝体系内主要是前种泥岩,而在河床中则是停滞期的细粒沉积,基于坝边界,可对这些细粒沉积进行较准确的预测。通过研究建立了储层内部结构格架,为开发动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辫状河 微地貌单元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蔚 刘如林 +3 位作者 石梅 侯兆伟 韩培惠 杨振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大庆油田朝阳沟低渗透油藏是高黏度、高含蜡油藏,应用一系列生化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评价、监测在该油藏进行的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效果。试验结果,使用的5种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都能较好存活,原油黏度的降低比率为43.7%,含蜡量平均下降3... 大庆油田朝阳沟低渗透油藏是高黏度、高含蜡油藏,应用一系列生化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评价、监测在该油藏进行的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效果。试验结果,使用的5种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都能较好存活,原油黏度的降低比率为43.7%,含蜡量平均下降32.6%,含胶量平均下降31%,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等活性物质降低了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向轻组分方向移动。矿场试验所取得的增油效果证实,利用微生物能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含水率,可能成为较好的增产调整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采油 混合菌种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大庆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 被引量:40
16
作者 谢朝阳 李国 +1 位作者 王鑫 孔令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59,共3页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过程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严重影响聚驱效果。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分析了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及注聚井堵塞规律,...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过程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严重影响聚驱效果。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分析了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及注聚井堵塞规律,并根据注聚井近井地带堵塞物的成分分析,研制出新型注聚井解堵剂配方;为减少注聚井解堵后因聚合物的再吸附而重新堵塞,研究了注聚井油层保护技术,形成了既能防止聚合物在油层孔隙表面的再吸附,又能通过竞争吸附将吸附在油层孔隙表面的聚合物驱替掉的油层保护剂配方。该技术现场试验22口井,从解堵施工到油层保护等方面技术完善配套,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合物驱油 注聚井 解堵剂 堵塞原因 油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分流平原高弯河道砂体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2 位作者 喻辰 叶继根 杜庆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62,共10页
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已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旨在弄清三角洲平原高弯曲河道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开发调整。解剖分为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基本结构要素及要素内部结构等四个层次。基于三角洲平原上高弯河流的形成过程,依据河... 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已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旨在弄清三角洲平原高弯曲河道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开发调整。解剖分为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基本结构要素及要素内部结构等四个层次。基于三角洲平原上高弯河流的形成过程,依据河泛沉积分布及河道沉积体内部沉积特征识别单一河道。依据砂体厚度分布及砂体测井响应所体现的砂体所处的河道位置识别最终废弃河道,依据测井响应特征识别中间废弃河道,通过中间废弃河道及最终废弃河道位置关系,分析河道摆动特征,追踪河道迁移演化。按照河道演化过程识别点坝及其平面展布。在点坝内部通过岩芯、对子井分析确定侧积体的垂向厚度、倾向、倾角,进而获取侧积体平面发育频率,建立点坝内部的结构模型。研究基于河流演化过程,将河流过程与沉积结果统一起来,从过程角度解释了砂体形成,使解剖结果更合理更准确,可很好地指导剩余油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高弯曲流河 沉积过程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及其应用 被引量:76
18
作者 王曙光 赵国忠 余碧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1,85,共5页
以大庆油田617个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关系和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给出了利用油水相对渗透... 以大庆油田617个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关系和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给出了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计算不同渗透率储层岩石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根据相对渗透率的统计规律,用Buckley-Leverrett水驱理论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均质油藏,在250m和500m井距下水驱开采的含水上升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相对渗透率 统计规律 油藏数值模拟 含水率变化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气能力和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莉 庞彦明 +1 位作者 雷友忠 郭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121,共4页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指数、油层破裂压力和注气能力的关系,研究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注气能力设计方法,并在芳48断块注气方案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芳48断块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常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吸气能力较高,在合理注入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注气能力,注气比注水开发效果好。矿场试验结果证实,芳48断块注入产能设计指标与矿场实际开采结果相近,注气压力较低,油层吸气能力强,油井产量明显高于类似的水驱油藏的产量,说明注气开发是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的有效途径,为类似油藏注气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开发 注气 注入能力 采收率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韩德金 张凤莲 +3 位作者 周锡生 金春海 梅冬 李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91,共5页
依据大庆外围已开发扶杨油层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机理。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有效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 依据大庆外围已开发扶杨油层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机理。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有效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扶杨裂缝性油层有效动用为核心,进行了线状注水方式和井网加密调整的研究。将这些技术用于大庆外围扶杨油层的注水开发调整,提高和改善了外围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低渗透油藏 裂缝储层 注水开发 驱动模型 注采系统 井网加密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