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SEASONAL DYNAMICS OF PHOSPHORUS IN DECOMPOSED RESIDUA OF Calamagrotis augustifolia IN THE WETLAND OF THE SANJIANG PLAIN 被引量:3
1
作者 Shi-yan Wang Yong-xing Y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1年第3期73-78,共6页
During the period of May to October in1999,systematical studies were giv en to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litter,th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weight in decomposed residua of litte r,and phos... During the period of May to October in1999,systematical studies were giv en to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litter,th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weight in decomposed residua of litte r,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corresponding soil in the Sanjiang Plain.At the same time,the simulation models were listed in the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we ight lost of decomposition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litter is 29.80%and the maximum of daily rate of weight lost i s 0.25%,which appeared in July.The c hange trend of phosphorus content an d weight in the decomposed residua of l itter is to reduce with the decomposing process,when it comes to the day of157,the decrement amount of the both were respectively 57.69mg /kg and 1.6199mg,which were 72.80%and 76.30%of its previous amount.In addition,th ere is a polynomial minus correlatio nship of phosphorus content between the variation in corresponding soil and the decomp osed residua of litter at the corresp onding period.The study will be help 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 m of biochemical cycling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wetland ecosystems,in a ddition,it will also be helpful to the restoration and rebuilding of retrogressive wetlands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etlands in the Sanjiang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LITTER decomposed residua phosph orus SEASONAL DYNAMICS Sanjiang PLAIN
下载PDF
Colloidal Structures of Daqing and Gudao Vacuum Residua and Their 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Li Shenghua (Logis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630042) Liu Chenguang, Que Guohe, Liang Wenjie, Zhu Yaji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2)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8-36,共9页
ColoidalStructuresofDaqingandGudaoVacuumResiduaandTheirFormationLiShenghua(LogisticalEngineeringColege,Chong... ColoidalStructuresofDaqingandGudaoVacuumResiduaandTheirFormationLiShenghua(LogisticalEngineeringColege,Chongqing630042)Liu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OIDAL structure freeze FRACTURE REPLICA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Infra red spectroscopy petroleum VACUUM residua
下载PDF
7-lump kinetic model for residual oil catalytic cracking 被引量:2
3
作者 XU Ou-guan SU Hong-ye +1 位作者 MU Sheng-jing CHU Ji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932-1941,共10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7-lump kinetic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residual oil catalytic cracking, in which coke is lumped separately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The reactor block is modeled as a combination of an ideal... In this paper a novel 7-lump kinetic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residual oil catalytic cracking, in which coke is lumped separately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The reactor block is modeled as a combination of an ideal pipe flow reactor (PFR) and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Unit factors are designed to correct the deviation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practical plant data and tuned by modified Levenberg-Marquardt algorithm. The parameters estimated are reliable an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ions and plant observations is observed. The model helps us get good insight into the per- formance of an industrial riser reactor that would be useful for optimization of residual oil catalytic cr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RCC 动力学模型 装置因素 残油
下载PDF
多尺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4
作者 邓酩 柳庆龙 侯立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472-13481,共10页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存在的纹理等高频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了多尺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使用Dense-Res2Net模块替代SRGAN(super 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生成网络中原...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存在的纹理等高频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了多尺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使用Dense-Res2Net模块替代SRGAN(super 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生成网络中原本的残差模块,并且组合特征压缩与激发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SENet)从多个尺度自适应地提取浅层特征信息。其次,引入全变分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损失指导生成器训练。最后,使用Wasserstein距离优化对抗损失,提高网络训练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出的图像在视觉效果上保留了更加丰富的高频细节,与当前主流超分算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与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且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LPIPS)在分数上均优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超分辨率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的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辛雨 熊炜 +3 位作者 袁旭峰 陆之洋 罗云鹤 郭丹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的变压器缺陷转移率预测方法。利用变压器历史缺陷记录,建立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得到变压器缺陷转移率,将其应用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中,得到变压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率,并引入了回退因子进行修正... 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的变压器缺陷转移率预测方法。利用变压器历史缺陷记录,建立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得到变压器缺陷转移率,将其应用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中,得到变压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率,并引入了回退因子进行修正;基于该缺陷转移率,通过构建比例故障模型对变压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测出的剩余寿命价值更加贴合变压器实际运行状况,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 缺陷转移率预测 比例故障模型 剩余寿命预测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色/质法鉴定易燃液体放火物 被引量:19
6
作者 邓震宇 赵术学 +2 位作者 鲁志宝 范子琳 田桂花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5-697,共3页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常见易燃液体放火物的方法。筛选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包括萃取纤维、吸附温度、加热温度、吸附时间和解析时间。文中列出了93#汽油、航空煤油、0#柴油和通用油漆稀释剂诸样品的SPM E-GC/M S总离子谱图...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常见易燃液体放火物的方法。筛选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包括萃取纤维、吸附温度、加热温度、吸附时间和解析时间。文中列出了93#汽油、航空煤油、0#柴油和通用油漆稀释剂诸样品的SPM E-GC/M S总离子谱图。该方法简便、灵敏、快捷、准确、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火物 火场残留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 应用实时综合时间序列法研究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与焦的相互关系表明:第二液相是焦的最直接化学物理前身物,焦生成的诱导期与物理第二液相相分离点相当,焦的大量生成发生在化学第二液相相分离点之后,焦的形态构成与第二液相的形貌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热反应 第二液相 渣油
下载PDF
溶剂萃取对烟煤孔隙结构和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代钧 王飞 +1 位作者 李小鹏 鲜学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用二硫化碳 N 甲基 2 吡咯烷酮(CS2 NMP)(1∶1,V/V)混合溶剂、丙酮和吡啶对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得到各级残余物。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煤及各萃取残余物的氮气吸附行为、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溶剂萃取对煤的BET比表面积... 用二硫化碳 N 甲基 2 吡咯烷酮(CS2 NMP)(1∶1,V/V)混合溶剂、丙酮和吡啶对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得到各级残余物。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煤及各萃取残余物的氮气吸附行为、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溶剂萃取对煤的BET比表面积与BJH孔容、孔面积随孔径分布规律以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解"小分子物质,溶剂萃取能够有效地改善煤的吸附性、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降低其粒度,但不能破坏其基本结构单元,在本质上仍属于物理作用。根据最可几孔径计算出南桐烟煤胶态分子团结构模型中基本结构单元的粒径在3 5nm左右,证实了煤分子胶态团结构模型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残余物 比表面积 孔容 孔径分布
下载PDF
草铵膦对桑园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戴建忠 陈伟国 +3 位作者 钱秋杰 杨一平 董瑞华 孙海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8-274,共7页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0.05),均优于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P<0.01),除草的速效性明显优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持效期在30 d以上,比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明显延长。200 g/L草铵膦AS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急性经口毒性(LC50)为421.366 2 mg/L,其毒性高于30%草甘膦AS(LC50>6 000 mg/L),低于200 g/L百草枯AS(LC50=194.828 2 mg/L)。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后3 d左右采叶养蚕,家蚕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喷药后4~5 d桑树叶片枯黄,在桑叶上的残毒期>5 d。建议在桑园使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稀释药液,应定向对杂草茎叶部位均匀喷雾,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干和叶片,喷药后5 d内勿采叶养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草铵膦 桑园杂草 防除效果 家蚕 急性毒性 残留毒性
下载PDF
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_3营养成分与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翁伯琦 江枝和 +3 位作者 肖淑霞 雷锦桂 王义祥 唐翔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通过常规生产床栽,对比研究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和原菌株J1在营养品质以及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6.5g.kg-1)、甜味氨基酸总量(52.4g.kg-1)、硫氨基酸总量(15.8g.kg-1)... 通过常规生产床栽,对比研究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和原菌株J1在营养品质以及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3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6.5g.kg-1)、甜味氨基酸总量(52.4g.kg-1)、硫氨基酸总量(15.8g.kg-1)、支链氨基酸总量(38.1g.kg-1)、芳香族氨基酸总量(16.1g.kg-1)、儿童氨基酸总量(17.8g.kg-1)、必需氨基酸总量(95g.kg-1),分别占氨基酸总量(221.7g.kg-1)的25.48%、23.64%、7.13%、17.19%、7.26%、8.03%和42.85%,分别比姬松茸J1高28.12%、12.93%、0%、14.41%、12.59%、16.34%和11.76%。J3的多不饱和脂肪酸(76.15%)和不饱和脂肪酸(77.55%)分别比姬松茸原菌株J1高4.39%和3.82%。J3子实体含镉(3.86mg.kg-1)、汞(0.42mg.kg-1)和砷(0.09mg.kg-1),也分别比原菌株J1低45.86%、32.25%和18.18%;其铅含量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GB7096—2003;砷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子实体中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百菌清、六六六、多菌灵、阿维菌素、甲基托布津、甲胺磷、毒死蜱、滴滴涕和二氧化硫含量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氨基酸 脂肪酸 重金属 农药残留
下载PDF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Ⅱ.第二液相及其表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 对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态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属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HI-TS)的凝聚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若以渣油介观均匀体系作为参照系,则可将三类新相态统称为第二液相。三类新相态的来源并不相同:新相态Ⅰ是原生沥青质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反应 生焦 第二液相
下载PDF
酸不溶物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1 位作者 刘秀明 罗维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5-893,共9页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包括湘西)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以及结合本区和处于同一气候带的邻区不同岩类红色风化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风化条件不是特别强烈的区域,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基岩酸不溶物成分...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包括湘西)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以及结合本区和处于同一气候带的邻区不同岩类红色风化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风化条件不是特别强烈的区域,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基岩酸不溶物成分的控制,酸不溶物的风化成熟度越高,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一般也越强。由于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组成不同,在此基础上发育的红色风化壳的风化强度自然存在着差异;②风化壳相对于母岩的进一步风化潜力或空间,随着基岩酸不溶物风化成熟度的增大而降低,从而更容易达到风化平衡;③在碳酸盐岩风化壳突变的岩-土界面,伴随碳酸盐的充分淋失,酸不溶物的地球化学指标发生了突变。因此,碳酸盐的溶解不但未阻滞和延缓了硅酸盐组分的分解,而且促进其快速风化;④在达到高岭石化甚至弱红土化阶段的酸不溶物基础上,发育的风化壳比结晶岩类风化壳具有更高的风化起点,也就表现出更高的风化强度。因此,笼统地把碳酸盐岩风化壳看作是弱于玄武岩及花岗岩等结晶岩类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弱风化类型是不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不溶物 碳酸盐岩风化壳 风化强度 不同母岩类型 贵州岩溶区
下载PDF
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_5的营养成份、重金属含量与农药残留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枝和 翁伯琦 +3 位作者 雷锦桂 肖淑霞 唐翔虬 王义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1702-1705,共4页
对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5子实体中营养成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51 g/100 g)、甜味氨基酸总量(5.7 g/100 g)、硫氨氨基酸总量(1.81 g/100 g)、支链氨基酸总量(3.97 g... 对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5子实体中营养成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51 g/100 g)、甜味氨基酸总量(5.7 g/100 g)、硫氨氨基酸总量(1.81 g/100 g)、支链氨基酸总量(3.97 g/100 g)、芳香族氨基酸总量(1.68 g/100 g)、儿童氨基酸总量(1.8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10.16 g/100 g),分别占氨基酸总量(23.17 g/100 g)的23.78%、24.60%、7.81%、17.13%、7.25%、7.77%、43.85%,也分别比姬松茸J1高24.94%、22.84%、14.56%、19.22%、17.48%、17.65%和19.53%。多不饱和脂肪酸(76.35%)和不饱和脂肪酸(74.65%)比姬松茸原菌株J1分别高2.21%和2.61%。1 kg子实体含镉5.61 mg、铅0.39 mg、汞0.5 mg和砷0.03 mg,也分别比原菌株姬松茸J1降低21.32%、19.35%、58.51%和72.73%;铅和砷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子实体中农药残留的溴氰菊酯、百菌清、六六六、多菌灵、滴滴涕和二氧化硫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甲基托布津、甲胺磷和毒死蜱的含量符合欧盟2003年出口规定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氨基酸 脂肪酸 重金属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减压渣油的胶体结构及其形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生华 刘晨光 +2 位作者 阙国和 梁文杰 朱亚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6期71-76,共6页
应用冷冻断裂复形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研究了三种典型国产减压渣油的物理结构。结果表明,减压渣油是溶胶态胶体分散体系,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构成分散相胶团。胶质以两种状态存在:胶质重组分缔合形成分散相胶团,其余的胶质组分与... 应用冷冻断裂复形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研究了三种典型国产减压渣油的物理结构。结果表明,减压渣油是溶胶态胶体分散体系,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构成分散相胶团。胶质以两种状态存在:胶质重组分缔合形成分散相胶团,其余的胶质组分与油分(芳香分+饱和分)一起构成分散介质。分析了三种减压渣油及其组分的红外光谱、化学组成与结构参数,考察了渣油胶体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高电负性杂原子和芳香性是形成胶团的充分必要条件,氢键是形成胶团的重要分子相互作用方式。胶团的多少和聚集状态取决于正庚烷沥青质和胶质重组分的多少,以及它们的高电负性杂原子含量和芳香性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组成分析 红外光谱 胶体结构 渣油
下载PDF
中国黄土中的风化壳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景波 黄春长 岳应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5,共6页
据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 ,在布容期 0 .78~ 0MaBP形成的黄土剖面中确定了三个时期的风化壳 ,它们主要发育在黄土高原东南部。黄土中的风化壳是红褐色古土壤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转变而成的 ,厚度在 3~ 6m之间 ,风化壳剖面常由 3个层次构... 据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 ,在布容期 0 .78~ 0MaBP形成的黄土剖面中确定了三个时期的风化壳 ,它们主要发育在黄土高原东南部。黄土中的风化壳是红褐色古土壤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转变而成的 ,厚度在 3~ 6m之间 ,风化壳剖面常由 3个层次构成 ,发育时间为 5~ 10万年不等。风化壳上部是发育好的红色古土壤 ,中部是褐黄色强风化破碎黄土 ,下部是棕黄色弱风化黄土。粘土矿物分析表明 ,黄土中的风化壳为伊利石—蒙脱石型。黄土中风化壳发育时的年均降水量在 90 0~ 10 0 0mm之间 ,是黄土高原降水丰富的气候事件的显示。黄土高原东南部和中部风化壳的发育证明黄土中有些古土壤确属淋溶型森林土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风化黄土 风化壳 降雨事件 淋溶土壤 亚热带气候
下载PDF
应用极值统计法推算钢中最大夹杂物尺寸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复平 栗红 +3 位作者 常桂华 陈本文 杨亮 薛占强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1,共5页
随着钢洁净度的提高,钢中大尺寸的非金属夹杂物出现几率很低,常规的夹杂物检测方法很难捕捉到,但这些大尺寸夹杂物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介绍了采用极值统计方法推测钢中最大夹杂物尺寸,其原理是确定子样个数,测出子样夹杂物最大粒度... 随着钢洁净度的提高,钢中大尺寸的非金属夹杂物出现几率很低,常规的夹杂物检测方法很难捕捉到,但这些大尺寸夹杂物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介绍了采用极值统计方法推测钢中最大夹杂物尺寸,其原理是确定子样个数,测出子样夹杂物最大粒度(子样夹杂物最大粒度呈极值分布,其最大值则服从特定的Gumbel分布函数),根据计算出的累积概率密度、标准量和子样的最大夹杂粒度,推测试样最大夹杂物粒度值。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低碳铝脱氧钢铸坯中夹杂物,将推测结果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极值统计法可以作为估计钢中最大夹杂物粒度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统计法 夹杂物粒度 残渣法
下载PDF
枳椇子浸提液影响乙醇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发政 罗云波 +2 位作者 杜海全 杨光 杨子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两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枳子浸提液,20min后灌酒,在灌酒后不同时间段测定胃、肠道内容物中乙醇浓度及血醇浓度的变化,研究枳子解酒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枳子浸提液具有较好的延迟和减少乙醇吸收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乙醇... 本文通过对两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枳子浸提液,20min后灌酒,在灌酒后不同时间段测定胃、肠道内容物中乙醇浓度及血醇浓度的变化,研究枳子解酒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枳子浸提液具有较好的延迟和减少乙醇吸收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乙醇在体内的蓄积浓度,有良好的防醉和解酒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Ju子浸提液 乙醇残留浓度 血醇浓度 解酒机理 动物实验 药用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测定灯盏花素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勇 郏征伟 +2 位作者 钱大公 王柯 季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提取物中8种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柱温起始温度60℃,维持16 min,再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维持2 min;...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提取物中8种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柱温起始温度60℃,维持16 min,再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维持2 min;进样口温度240℃;FID检测器温度300℃。结果在此条件下,待测物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二乙烯苯与内标物正丁醇获得了较好的分离。8种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n=7),平均回收率为82.51%~94.92%,RSD为4.9%~6.5%,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2~0.57μ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灯盏花素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法 灯盏花素提取物
下载PDF
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勇军 付庆涛 刘晨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6-1552,共7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和原油质量的重质化,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渣油中的金属镍钒对整个渣油加氢处理过程有着很多不利的影响,尽可能地脱除渣油中的镍钒便一直是渣油处理技术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金属卟啉...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和原油质量的重质化,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渣油中的金属镍钒对整个渣油加氢处理过程有着很多不利的影响,尽可能地脱除渣油中的镍钒便一直是渣油处理技术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金属卟啉化合物与催化剂表面的相互作用、中间产物和反应模型以及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反应过程的修饰作用等角度阐述了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脱金属 反应机理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Ⅴ .表面活性剂对减渣馏分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勃 李鸿雁 +2 位作者 李明远 赵锁奇 Harald Hoiland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2-79,共8页
采用剪切界面粘度仪考察了表面活性剂Tween40和Span80的油 水界面粘度及其对大庆、伊朗轻质和伊朗重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中Tween40、Span80和油相中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油 水界面粘度均增大。并且,... 采用剪切界面粘度仪考察了表面活性剂Tween40和Span80的油 水界面粘度及其对大庆、伊朗轻质和伊朗重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 水界面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中Tween40、Span80和油相中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油 水界面粘度均增大。并且,当油相中Tween40、Span80的临界胶束(CMC)质量分数在其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内时,油 水界面粘度有大幅度的增加。Tween40铺展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大。Span80竖立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小。Tween40取代减渣馏分铺展吸附于油 水界面,其油 水界面粘度较低,相互间的差别也较小,随着油相中Tween4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降低。Span80楔入减渣馏分油 水界面吸附层,共同构成油 水界面结构。对线性结构多的减渣馏分,随着油相中Span8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逐渐增大。对芳香稠环结构多的减渣馏分,随着油相中Span80质量分数的增大,油 水界面粘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粘度 减渣馏分 膜性质 原油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