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THE BLEND OF POLYACRYLATE EMULSIONS AND TACKIFIER RESIN EMULS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树文 杨玉昆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1-269,共9页
A series of polyacrylate emulsions were blended with tackifier resin emulsions such as modified rosin emulsion, C5 resin and C9 resin emulsion. The miscibility of the polyacrylates and tackifier resins was investigate... A series of polyacrylate emulsions were blended with tackifier resin emulsions such as modified rosin emulsion, C5 resin and C9 resin emulsion. The miscibility of the polyacrylates and tackifier resin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EM and visual observation. The phase diagrams of the miscibility change systematically with the polarity of polyacrylates and tackifier resin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 of the tackifier resins on the adhesion properties of the; polyacrylate emulsions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80 degrees C peel strength is improved as the amount of the tackifier resin increases and comes to a maximum at a specific content. The ball tack property decreases slightly and the hold strength changes complicatedly as the tackifier resin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 STUDIES ON THE blend OF POLYACRYLATE EMULSIONS AND TACKIFIER resin EMULSIONS 欠河 EHA THAN
下载PDF
MECHANICAL RELAXATION AN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EPOXY RESINS/POLY (ETHYLENE OXIDE) BLENDS CURED WITH PHTHALIC ANHYDRIDE
2
作者 罗筱烈 郑思珣 +1 位作者 马德柱 胡克良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The miscibility of the blend,composed of a bisphenol A epoxy resins (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 A) (DGEBA) and poly(ethylene oxide) (PEG) and crosslinked by phthalic anhydride (PA) was studied using dynamic mechani... The miscibility of the blend,composed of a bisphenol A epoxy resins (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 A) (DGEBA) and poly(ethylene oxide) (PEG) and crosslinked by phthalic anhydride (PA) was studied using dynamic mechanical method. Singl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two pure components were observed for all blend levels. The secondary relaxation mechanism should relate to not only diester linkage, but also hydroxyether structural unit in the syst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curing reaction and intermolecular specific interaction of the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PEO participates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accelerates the curing reaction and make the reaction more perfect. The shifts of the hydroxyl band and carbonyl band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the cured blend. Moreover,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ide hydroxyl in the hydroxyether units and the ether bond in PEO macromolecules is stro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INKED blend OF EPOXY resin MISCIBILITY MECHANICAL RELAXATION CURING REACTION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下载PDF
ULTRASONIC BEHAVIOR OF EPOXY RESINS/POLY (ETHYLENE OXIDE) BLENDS CURED WITH PHTHALIC ANHYDRIDE
3
作者 郑思珣 王海千 +4 位作者 罗筱烈 张乃斌 马德柱 朱长飞 胡建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0-27,共8页
By means of ultrasonic attenuation apparatus,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ofanhydride-cured epoxy resins (EP)/poly (ethylene oxide) (PEO) blends were measured on thebasis of pulse-echo method. It was found... By means of ultrasonic attenuation apparatus,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ofanhydride-cured epoxy resins (EP)/poly (ethylene oxide) (PEO) blends were measured on thebasis of pulse-echo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onic velocity of the blends decreased as thetemperature increased, but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and possessed a peak value. Largervelocity and smalle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α)can be obtained from perfect crosslinking networkstructures of pure DGEBA cured with phthalic anhydride(PA). As for cured DGEBA/PEO blendsystems,sonic velocity decreased as a function of PEO concentration,but attenuation coefficient(α)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echo method Ultrasonic velocity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α) Epoxy resins /poly (ethylene oxide)blends Crosslinking network
下载PDF
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粘结性能研究
4
作者 何丽红 李青林 +2 位作者 徐心硕 周超 李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06,共4页
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探讨了苯丙-水性环氧乳液配比,三乙醇胺、填料及乳化沥青掺量对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涂层的抗渗性和耐高低温性。结果表明,当苯丙乳液与水性环氧乳液的有效质... 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探讨了苯丙-水性环氧乳液配比,三乙醇胺、填料及乳化沥青掺量对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涂层的抗渗性和耐高低温性。结果表明,当苯丙乳液与水性环氧乳液的有效质量比为1∶2,三乙醇胺、海泡石和乳化沥青掺量分别为2%、3%、5%时,复合涂层粘结强度为3.54MPa,与钢板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不透水性和耐高低温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水性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粘结强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阻燃腈纶/酚醛树脂纤维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丁倩 吴俊霖 +1 位作者 江慧 汪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解决酚醛树脂纤维因强力低、纯纺难度大等限制其在服用领域发展的问题,以20∶80、40∶60、60∶40和80∶20的4种比例将酚醛树脂纤维与阻燃腈纶混纺,以平纹组织结构进行织物的开发与制备,并表征织物的阻燃性能及服用性能。结果表明:所... 为解决酚醛树脂纤维因强力低、纯纺难度大等限制其在服用领域发展的问题,以20∶80、40∶60、60∶40和80∶20的4种比例将酚醛树脂纤维与阻燃腈纶混纺,以平纹组织结构进行织物的开发与制备,并表征织物的阻燃性能及服用性能。结果表明:所开发的4种混纺比例织物的损毁长度均小于10 cm,无阴燃和熔融滴落现象;随着酚醛树脂纤维比例的增加,织物续燃时间逐渐减少,拉伸断裂强力逐渐下降,透气性能逐渐降低;且混纺比为40∶60、60∶40和80∶20的酚醛树脂纤维与阻燃腈纶混纺织物的热阻、导湿性和耐磨性并无显著性差异;酚醛树脂纤维与阻燃腈纶混纺比为40∶60和60∶40织物满足阻燃纺织品的需求,且服用性能好,制备的织物可为后续开发酚醛树脂服用产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阻燃腈纶 混纺织物 服用性能 阻燃纺织品
下载PDF
NR/PVC橡塑绝热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高贺昌 胡小侠 +3 位作者 张珊珊 高贺勇 何兵 卞长健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研究了补强树脂对天然橡胶/聚氯乙烯(NR/PVC)体系的相容性、胶料加工性、硫化特性及发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强树脂是NR/PVC体系有效的增容剂,能实现NR与PVC两者共混。同时,能够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缩短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 研究了补强树脂对天然橡胶/聚氯乙烯(NR/PVC)体系的相容性、胶料加工性、硫化特性及发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强树脂是NR/PVC体系有效的增容剂,能实现NR与PVC两者共混。同时,能够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缩短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提高硫化胶的硬度。补强树脂质量份数为8份时最佳,所制备的发泡材料表面光滑、泡孔大小均匀、导热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聚氯乙烯 补强树脂 相容性 共混 硫化发泡
下载PDF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相复合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明道 姜宁 +1 位作者 赵新涛 李骏腾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0,共16页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结构可设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固相复合成型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固相复合成型工艺的成型过程与原理,总结了所制...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结构可设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固相复合成型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固相复合成型工艺的成型过程与原理,总结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等特点,阐述了此类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固相复合工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复合 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纤维浸润 成型工艺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rmal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Epoxy Resin In-Situ Modified by Cyanate Ester Resin and Polydimethylsiloxane
8
作者 ZHANG Zhiyun HE Yannan +3 位作者 HOU Jinsen ZHUANG Chun TANG Jinmei YU Zhiqiang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1期150-161,共12页
The thermal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epoxy resin(EP)in-situ modified by cyanate ester(CE)and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thermal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epoxy resin(EP)in-situ modified by cyanate ester(CE)and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are used to analyz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the modified EP.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volume shrinkage of the series PDMS/CE/EP obtained by the density method.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PDMS/CE/EP is analy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 results of TGA and DSC indicate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DMS/CE/EP de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CE.The addition of PDMS shows a slight effect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The 40%CE makes the blending system exhibit the lowest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which reduces by 15.5%and 40.8%compared with pure EP and CE,respectively.The FTI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CE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modified EP is mainly ascribed to the generation of oxazolidinone ring with low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triazine ring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The volume shrinkag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E and PDMS are both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the blending systems.The in-situ addition of 80%CE shows the lowest volume shrinkage of6.11%.The therm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PDMS/CE/EP generated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is sim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80%CE into EP results in the lowest thermal stress in the blending system,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lowest volume shrinkage,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xy resin and cyanate ester resin and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CE/EP)blending system in-situ modification thermal stability volume shrinkag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聚双环戊二烯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青 程超 +4 位作者 刁春霞 吕玥蒽 周飞 丁小马 陈正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对环氧树脂改性PDCPD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 phr环氧树脂的DCPD单体与碳纤维织物表面接触角由83.2°降低至22.6°,润湿性得到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改性PDCPD相比于纯PDCPD,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24.7℃提升至133.2℃;改性PDCPD红外光谱中未发现环氧官能团(913 cm^(-1)),说明混合体系中环氧树脂反应完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PDCPD弯曲强度提升13.3%,断裂韧性降低11.0%,微观结构显示环氧树脂固化物呈直径小于2μm的微球均匀分布在PDCPD内部;利用湿法模压制备的改性PDCPD/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由8.2 MPa提升至15.1 MPa,断面结构显示环氧树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DCPD对碳纤维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下载PDF
SEBS/PPO/KN三元共混物的相态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俊峰 李红霞 张立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127,133,共5页
将不同配比的氢化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醚(PPO)、KN树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到SEBS/PPO/KN三元共混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配比的三元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并研究其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和... 将不同配比的氢化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醚(PPO)、KN树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到SEBS/PPO/KN三元共混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配比的三元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并研究其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KN树脂用量的增加,分散相越容易结晶,熔点逐渐升高,单位热焓也逐渐升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熔融指数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当KN树脂用量小于40份时,三元共混物的相态结构为“海岛结构”;当KN树脂用量为40份时,SEBS/KN二元共混物的相态形成“双连续”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混物 KN树脂 相态结构
下载PDF
深角联芳纶1414织物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聪聪 钟林 +2 位作者 金礼月 黄晓梅 曹海建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采用混纱-薄膜浸渍技术,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热压工艺,制备了单片和4片层合的三维深角联芳纶1414/PA6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含胶量、铺层方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深角联芳纶1414/...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采用混纱-薄膜浸渍技术,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热压工艺,制备了单片和4片层合的三维深角联芳纶1414/PA6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含胶量、铺层方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深角联芳纶1414/PA6复合材料最优热压工艺为225℃、5 min、4 MPa;含胶量为32%时,材料经向断裂强度最高;含胶量为38%时,材料纬向断裂强度最高;铺层方式均为0°时,材料纬向断裂强度最高;铺层方式均为0°/90°时,材料断裂强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复合材料 深角联结构 混纱浸渍 热塑性树脂
下载PDF
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姚庆达 黄鑫婷 +3 位作者 周华龙 梁永贤 许春树 孙辉永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2期1-7,21,共8页
为了合理利用废牛毛,采用双氰胺树脂改性废牛毛水解角蛋白制备蛋白填料,并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角蛋白∶双氰胺树脂为80∶20,时间4 h,pH值为7,复合材料粒径为741.5 nm,粒径分布系数为0.154,... 为了合理利用废牛毛,采用双氰胺树脂改性废牛毛水解角蛋白制备蛋白填料,并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角蛋白∶双氰胺树脂为80∶20,时间4 h,pH值为7,复合材料粒径为741.5 nm,粒径分布系数为0.154,zeta电位为-19.1 mV。同时,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用于黄牛鞋面革的填充工序撕裂力、抗张强度、崩破强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双氰胺树脂 共混改性 蛋白填料 填充性
下载PDF
低介电损耗高力学强度氟树脂膜及其柔性覆铜板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洋 张黄平 徐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6,共5页
以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为基体树脂,首先用聚合物和无机填料对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和填充改性,配置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依次经过涂布和烧结,制备氟树脂基膜;最后将氟树脂基膜与铜箔一起压合制备柔性覆铜板(FC‐CL)。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F... 以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为基体树脂,首先用聚合物和无机填料对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和填充改性,配置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依次经过涂布和烧结,制备氟树脂基膜;最后将氟树脂基膜与铜箔一起压合制备柔性覆铜板(FC‐CL)。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FCCL介电损耗为0.0015(10 GHz),抗张强度为38 MPa,吸水率为0.05%,耐锡焊性测试中(300℃,10 s,3次)无分层、氧化、起泡现象,剥离强度大于1.0 kgf/cm,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树脂 抗张强度 低介电损耗 共混改性
下载PDF
聚乙烯醇/紫胶树脂膜的制备及性能初探
14
作者 冀浩博 张弘 唐保山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1-38,共8页
聚乙烯醇(PVA)与紫胶树脂(SLR)均为易成膜树脂,且二者主要作为膜制品来应用。为改善SLR成膜后水汽渗透性差、脆性高等特性,特增加PVA,且分别以ω(PVA)为0%、10%、20%、30%、40%、50%时与SLR进行水相共混成膜,着重研究了二者成膜的可行... 聚乙烯醇(PVA)与紫胶树脂(SLR)均为易成膜树脂,且二者主要作为膜制品来应用。为改善SLR成膜后水汽渗透性差、脆性高等特性,特增加PVA,且分别以ω(PVA)为0%、10%、20%、30%、40%、50%时与SLR进行水相共混成膜,着重研究了二者成膜的可行性并确定了其成膜工艺:分别制备SLR水乳液和PVA水溶液,并将二者于50℃条件混合均匀,最后将液体倒入培养皿中,干燥、成膜。对成膜样品分别进行了表面形态观测、水静滴接触角分析、吸湿性测定,结果表明:PVA和SLR具有一定的物理相容性,PVA的加入提高了SLR膜的致密性,且随着PVA含量的增加,PVA/SLR膜的致密性增加,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程度较低;PVA质量分数最高时[本研究中ω(PVA)为50%]的PVA/SLR膜亲水性最强、吸湿性最大,表明PVA的加入改善了SLR的亲水性,且PVA的加入量越大,膜的亲水性、吸湿性增加的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树脂 聚乙烯醇 物理共混 吸湿性 亲水性
下载PDF
ABS/废弃PC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徐豪 胡棚 +1 位作者 彭湘红 蔡少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6,共6页
将废弃印刷电路板中的环氧树脂(EP)非金属粉末(废弃EP)添加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中,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ABS/废弃EP复合材料。通过反应挤出法制得马来酸酐接枝ABS (ABS-g-MA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证明了ABS-g-MAH成功... 将废弃印刷电路板中的环氧树脂(EP)非金属粉末(废弃EP)添加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中,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ABS/废弃EP复合材料。通过反应挤出法制得马来酸酐接枝ABS (ABS-g-MA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证明了ABS-g-MAH成功制备。将ABS-g-MAH作为增容剂添加到ABS/废弃EP复合材料中,分别对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硬度、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未加增容剂时,ABS/废弃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EP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随EP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和硬度与纯ABS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在EP的改性和增容剂的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中,添加10份ABS-g-MAH和30份EP的ABS/废弃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ABS提高19.1%,弯曲强度提高21.6%,硬度提高12.2%;EP的加入使ABS/废弃EP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总体上有所降低,但仍大于350℃,ABS-g-MAH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较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增容剂的加入可以改善ABS基体与EP粉末中玻璃纤维的相容性,使玻璃纤维在ABS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印刷电路板 废弃环氧树脂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增容剂 共混改性
下载PDF
TGIC体系高韧性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低酸值聚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程凯 张恩赐 +4 位作者 顾远锋 敖怀珍 陈晓杰 许奇俊 顾宇昕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0,共7页
为研制适合后加工涂装的高韧性干混消光粉末涂料,以不同的二元醇和酸解剂制备了低酸值聚酯树脂,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机械性能、固化动力学参数、涂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2-丙二醇和丁二醇可以明显... 为研制适合后加工涂装的高韧性干混消光粉末涂料,以不同的二元醇和酸解剂制备了低酸值聚酯树脂,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机械性能、固化动力学参数、涂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2-丙二醇和丁二醇可以明显提升聚酯树脂的折弯性能和耐冲击性,同时涂膜的断裂伸长率较高。线型脂肪族酸解剂可以赋予聚酯树脂良好的机械性能,且降低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制备的粉末涂层在室温、延时60 d、冷冻条件下折弯均通过,满足粉末涂料后加工的涂装要求。涂层光泽(60°)为28,表面平整细腻,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韧性 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干混 消光
下载PDF
水性涂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唐林生 张梅 +1 位作者 张淑芬 杨锦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7,共4页
评述了高性能水性涂料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涉及采用可聚合或大分子乳化剂及水溶性单体共聚的高固含量无皂乳液聚合技术 ,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活泼羰基与酰肼基反应以及乙酰乙酰基与多元胺反应的交联等室温交联方法 ,紫外光固化以... 评述了高性能水性涂料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涉及采用可聚合或大分子乳化剂及水溶性单体共聚的高固含量无皂乳液聚合技术 ,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活泼羰基与酰肼基反应以及乙酰乙酰基与多元胺反应的交联等室温交联方法 ,紫外光固化以及水性树脂的混合技术等关键技术。指出水性涂料代表着低污染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在可接受的成本前提下如何提高产品的性能 ,使之达到与溶剂型涂料相同或接近的水平 ,并进一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无皂乳液聚合 室温交联 紫外光固化 树脂混合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化学和性能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宝春 汪磊 +1 位作者 贾德民 邱清华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氰酸酯 (CE)树脂 /环氧 (EP)树脂是一类具有特殊反应活性的树脂混合物。CE/EP的固化物由于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 ,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树脂共混物。重点介绍了CE/EP的反应机理和主要性能。
关键词 氰酸酯树酯 环氧树脂 固化 性能 共混物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改性纳米SiO_2/环氧树脂的介电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国清 黎洋 +2 位作者 王德意 刘菁 李嘉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6-1115,共10页
为改善纳米SiO_2与环氧树脂(EP)的界面性能及复合材料的介电参数,通过超支化聚酯协同偶联剂处理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接枝,制备不同配比的纳米SiO_2/EP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改性方式及SiO_2含量下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 为改善纳米SiO_2与环氧树脂(EP)的界面性能及复合材料的介电参数,通过超支化聚酯协同偶联剂处理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接枝,制备不同配比的纳米SiO_2/EP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改性方式及SiO_2含量下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经100℃、40 min共混反应可成功接枝至纳米SiO_2表面;材料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质量分数为10%掺杂时,经超支化表面接枝改性的纳米SiO_2在EP溶液中不易团聚;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测试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内部出现0.86~1.15 eV深陷阱;质量分数为7%掺杂比例下,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电场强度比单纯偶联剂改性方式提高了19%;质量分数为5%掺杂比例下,工频下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和介电常数分别下降至0.58%和4.38;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处理可在纳米SiO_2表面引入超支化基团。长链自由基的引入可抑制纳米SiO_2团聚,增强无机粒子与环氧基团的结合强度,并在纳米SiO_2/EP界面区域引入深陷阱,进而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纳米SIO2 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介电特性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在树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兴元 罗运军 +2 位作者 夏敏 李晓萌 高荣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8-161,共4页
超支化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树脂改性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作为树脂改性剂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尼龙6等热塑性树脂和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 超支化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树脂改性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作为树脂改性剂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尼龙6等热塑性树脂和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超支化聚合物可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加工助剂、流变学改性剂、增容剂或增强剂以及热固性树脂的增韧剂。同时对超支化聚合物在树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树脂 改性剂 共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