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山》折射的生命观念浅探
1
作者 杨宇星 刘婉婷 彭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重死的婚丧礼仪、家国天下的生命价值、平等和谐的生命智慧,这是沙湾村独特的生命观念,也是湖湘民俗视景中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这种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与践行对树立积极的主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生命观念与现实的生命困境结合为现代人的生存提供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贡献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生命观念 价值取向 尊生重死 家国天下 平等和谐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何以可能——关于人与自然和解的一个历时性分析
2
作者 魏忠明 王子琦 陈禹江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最生动、最直接、最明确的揭示,是时代性之内容与人类性之形式的高度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当代形态。基于人对自然的态度不同,人与自然和解的典型态,依次显现为农业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最生动、最直接、最明确的揭示,是时代性之内容与人类性之形式的高度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当代形态。基于人对自然的态度不同,人与自然和解的典型态,依次显现为农业文明的崇拜自然、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和生态文明的尊重自然,它们分别对应于中国古代感应论自然观、西方近代控制论自然观和马克思主义现代互化论自然观。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解的一个历时性梳理,可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谱系地位,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路径来共同指导人们破解发展难题、寻找发展途径、构建发展模式、走出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拜自然 征服自然 尊重自然 和合自然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彝族《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意义指向
3
作者 白伟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彝族《指路经》使用频率高、影响大,其内蕴一种崇生的生命观。其崇生生命观包括四个意义指向:一是肯定“本源”生命——元生命的至美;二是肯定生命的“绽出”过程——日常生活;三是对生命之力即生命力的高扬——“尚力”;四是崇生的终... 彝族《指路经》使用频率高、影响大,其内蕴一种崇生的生命观。其崇生生命观包括四个意义指向:一是肯定“本源”生命——元生命的至美;二是肯定生命的“绽出”过程——日常生活;三是对生命之力即生命力的高扬——“尚力”;四是崇生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永生”。对《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研究既可为丰富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提供美学资源,亦可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某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崇生 生命观
下载PDF
告别饥饿与小康梦圆:人民生活品质的历史性跃进——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
4
作者 祁江 郑传兴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0-23,28,共5页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使命。在这一渐进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告别饥饿是千年未有的人间奇迹,更实现了由“吃不饱”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小康梦圆是党在新时代交出的合格答卷,...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使命。在这一渐进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告别饥饿是千年未有的人间奇迹,更实现了由“吃不饱”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小康梦圆是党在新时代交出的合格答卷,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期盼即将如期而至的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立场 生活品质 全面小康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殷晓旺 邱达明 黄斌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以主观身体健康、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5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46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锻炼水平在因变量身体价值、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主效应非常显著;锻炼形式与每周锻炼次数对各因变量均不... 以主观身体健康、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5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46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锻炼水平在因变量身体价值、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主效应非常显著;锻炼形式与每周锻炼次数对各因变量均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在主观身体感受、一般自尊因变量上,锻炼水平与每次锻炼时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不锻炼与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在所有测试变量的得分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一般自尊 生活满意感 中老年人
下载PDF
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 被引量:16
6
作者 郭成 于锡金 郭熹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近年来,生命教育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有勃发之势。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近年来,生命教育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有勃发之势。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尊重生命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 被引量:59
7
作者 陆树程 朱晨静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敬畏生命,蕴涵了人类对生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无论从历史源头追溯,还是从生命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看,它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随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张力日益凸现。适度保持... 敬畏生命,蕴涵了人类对生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无论从历史源头追溯,还是从生命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看,它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随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张力日益凸现。适度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适度张力需要重创"敬畏生命"的理性精神,重塑生命神圣性,实现当代生命价值观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生命 价值 异化 生命价值观
下载PDF
敬畏生命还是关爱生命、护卫生命——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在医学伦理学中应用辨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恩昌 逯改 +1 位作者 徐天士 王臻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其并不能作为医学伦理学的生命观。但可借鉴、吸取其尊重生命的成份,丰富和完善医学伦理学关爱生命、护卫生命的生命观。
关键词 敬畏 尊重 护卫 关爱 生命
下载PDF
重大疫情下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晓萍 刘海 雷吉红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3期32-40,共9页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此时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需从儿童生命教育的概念和特征方面理解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儿童...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此时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需从儿童生命教育的概念和特征方面理解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儿童生命教育既是种生命的教育,又是类生命的教育;儿童生命教育具有超越性、可持续性与主体间性的特征。儿童生命教育的价值从人的生命的三种属性体现出来:在自然生命属性方面,要顺应规律、呵护生命、永葆活性;在社会生命属性方面,要融合交互、担当使命、和谐共生;在精神生命属性方面,要涵养心灵、敬畏生命、构筑全人。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路径:将儿童生命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建设儿童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开发儿童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创设儿童生命教育实践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儿童生命教育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儿童生命教育 尊重生命
下载PDF
开设生命伦理学选修课的教学与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明丽 王军辉 郭景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54-455,共2页
国内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生命伦理学课程,为普及生命伦理学教学,吉林医药学院于2009~2011年开设了三轮生命伦理学选修课程,通过精选教材、合理安排课时和授课内容,以PBL教学法为主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每轮学习结束后,调查学生选修该课程... 国内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生命伦理学课程,为普及生命伦理学教学,吉林医药学院于2009~2011年开设了三轮生命伦理学选修课程,通过精选教材、合理安排课时和授课内容,以PBL教学法为主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每轮学习结束后,调查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初衷、对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考核形式的评价等。经过三轮的教学实践,发现开设生命伦理学选修课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增强其爱心与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选修课 医学生 PBL教学 生命教育 尊重生命
下载PDF
从临终关怀的角度看预先指示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凤佩 韩春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32-633,共2页
预先指示是指有决定能力的患者对自身将来丧失表意能力时接受何种医疗照护而事先做出的一种安排和指示。预先指示在国外随着临终关怀的发展而出现,在当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其应用和发展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预先指示 临终关怀 患者自主权 生命质量 尊重生命 尊严死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毒的社会、家庭、心理、生理诸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基 杨玲 何培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掉毒瘾的因素。方法 :以 2 4 2名正在戒毒所接受戒毒的女性为对象 ,运用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测查。结果 :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掉毒瘾的诸因素中 ,生活态度和自尊水平之间关系紧密 ,吸上毒品与家庭环境之间不存在... 目的 :探讨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掉毒瘾的因素。方法 :以 2 4 2名正在戒毒所接受戒毒的女性为对象 ,运用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测查。结果 :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掉毒瘾的诸因素中 ,生活态度和自尊水平之间关系紧密 ,吸上毒品与家庭环境之间不存在相关 ,社会环境、心理依赖和能戒掉毒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影响女性吸毒者戒毒的因素中既有认知、心理因素 ,也有生物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吸毒者 自尊水平 生活 困难 心理依赖
下载PDF
医学与人文 被引量:66
13
作者 周国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头脑价值的尊重,对灵魂价值的尊重。生命是神圣的,对生命应有一种敬畏感。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医生以生命为工作对象,医生应当是具有人格尊严、灵魂高尚的人道主义者;...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头脑价值的尊重,对灵魂价值的尊重。生命是神圣的,对生命应有一种敬畏感。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医生以生命为工作对象,医生应当是具有人格尊严、灵魂高尚的人道主义者;现代医学非人性化的主要表现是医学技术化和医学的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生命 精神价值 灵魂价值 人文素质
下载PDF
论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2,共6页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是高校学生进行生命的文化的自我理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当下高校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生命伦理教育遭遇文化冲突、高校道德共同体和学生道德异乡人的冲突、高校学生的幸福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高校学生&qu...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是高校学生进行生命的文化的自我理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当下高校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生命伦理教育遭遇文化冲突、高校道德共同体和学生道德异乡人的冲突、高校学生的幸福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高校学生"社会化"障碍等困境。因此,要超越高教生命伦理教育困境,必要开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教育,强化慎独意识,塑造高校伦理"角色模范",最终通过文化自觉,建构生命与文化的伦理和谐生态,使高校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更好地活着,活出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教育 高校学生
下载PDF
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尊重生命:中、西生命伦理学共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瑞全 金美华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7年第4期48-59,共12页
本文分析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生命尊严,以及人格个体之意义,以回答若干生命伦理学的课题。本文首先申论主张一切生命神圣的史怀哲固然使我们对一切生命都赋予道德地位,但不能具有神圣之意义,且实不能平视一切生命,否则会窒碍难行。本... 本文分析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生命尊严,以及人格个体之意义,以回答若干生命伦理学的课题。本文首先申论主张一切生命神圣的史怀哲固然使我们对一切生命都赋予道德地位,但不能具有神圣之意义,且实不能平视一切生命,否则会窒碍难行。本文亦引述辛格对于人类生命之区分,即生物或物种意义的生命(homo sapien)与人格个体(person)之不同,杀害一物种意义的人类,如胎儿、胚胎、干细胞等,并不一定是不道德的。只有杀害一有自我意识的人格个体,方是不道德的。本文进而依康德的分析,说明人类不只是有感知能力,更有由义务而行的道德表现,自身为一目的,建立人性的尊严。一般由此建立人权固然有助对个体人格的保障,但却区隔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和不相干性。因此,本文认为儒家将仁心所指的生命之间的同情共感作为道德价值的根源,由义务的取向,更可以拉近和建立人际间的亲密感,由此以建立一道德社群,对于生命伦理的课题,有更合理和恰当的解决,如长期照护的政策和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神圣 生命尊严 人格个体 康德 儒家
下载PDF
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4,共6页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为神学的描述,但重视生命,特别是现实生命的价值,无疑是符合现代人理想的。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基督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荣神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基督教 生命观 重人贵生 荣神益人
下载PDF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尊德性 道问学 生命教学
下载PDF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的深层意蕴及其对现当代生命伦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淑霞 王平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先秦儒家的生命伦理思想涵盖了"贵生爱物"的生命观、"乐生哀死"的生死观和"修身进取"的养生观等几个方面,构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纵贯天人、横通群己,既向我们昭示了生命的本质所在和境界追求,... 先秦儒家的生命伦理思想涵盖了"贵生爱物"的生命观、"乐生哀死"的生死观和"修身进取"的养生观等几个方面,构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纵贯天人、横通群己,既向我们昭示了生命的本质所在和境界追求,亦在实践层面为我们确立了伦理抉择的准则和追寻自我生命质量与健康的基本路径,对现当代人们理解生命,形成科学的生命伦理观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生命伦理 贵生爱物 乐生哀死 修身进取
下载PDF
“尊严”概念于生命伦理学无用吗?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跃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quo...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第二,在生命伦理学中,人的"尊严"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它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所内涵的"人的生命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护卫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和使命。第三,"尊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需要过渡和转化,即从价值观过渡和转化为根本伦理原则和若干基本原则;从价值转化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生命尊严 尊重 尊严权 生命伦理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被引量:34
20
作者 高锦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当前,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命教育因其产生的背景、缘由和基本内涵,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努力从五... 当前,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命教育因其产生的背景、缘由和基本内涵,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努力从五方面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生命意义 尊重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