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的民间故乡:沂源故事的教科书寓意
1
作者 伊涛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6,共10页
各种故事在民间生发和流传,属于常见现象。有些甚至会成为人们学习和考究如何做事的教科书。事理讲述一旦暗含传统文化的内容,难免还会透视出传统文化并非只以文字记载的方式卧躺在历史典籍里,而是还会以民间为故乡,即生发且长成于民间... 各种故事在民间生发和流传,属于常见现象。有些甚至会成为人们学习和考究如何做事的教科书。事理讲述一旦暗含传统文化的内容,难免还会透视出传统文化并非只以文字记载的方式卧躺在历史典籍里,而是还会以民间为故乡,即生发且长成于民间。选用一例前往山东省沂源县寻访得来的、此前不曾见于任何文献的故事,展开分析,更能透视出传统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以民间为故乡的原生态样貌。故事以见义勇为和人性善恶作为主要的叙事内容。久经流传,具有丰富的教科书寓意,一则教人知恩图报,二则宣扬善有善报和恶有恶报,背后则挺立着儒家和道教保存纷争的携手并进。凡此种种,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层面上,会对民众通过古籍体认传统产生自下而上的接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见义勇为 人性善恶
下载PDF
汉代的慈善救助思想与实践--兼论“裸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涛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0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慈善救助在汉代取得重要发展,"裸捐"引人注目,事例很多,最突出的是汉武帝时的卜式多次捐财帮助国家守卫边境。西汉多有平时和荒年赈济贫穷宗族邻里的事项。自汉武帝时起,西汉统治者的慈善观发生变化,皇帝鼓励、褒扬吏民向贫... 慈善救助在汉代取得重要发展,"裸捐"引人注目,事例很多,最突出的是汉武帝时的卜式多次捐财帮助国家守卫边境。西汉多有平时和荒年赈济贫穷宗族邻里的事项。自汉武帝时起,西汉统治者的慈善观发生变化,皇帝鼓励、褒扬吏民向贫民借贷,助民脱困。朝廷下诏举荐"有行义"者为官,终汉不辍,这是对行善好施的最大肯定。帝诏奖励帮助政府救灾的吏民,是汉代政府与民间慈善互动的表现。东汉散财救恤宗亲邻里的观念和行为十分盛行,有关"裸捐"的记载多于西汉,反映了东汉慈善救助思想和实践的发展。慈善思想是慈善行为的内生性动力,汉代行善去恶的慈善思想内容丰富,行善的目的是为了缓和贫富冲突、保障既得利益和保护家人。其认为行善不应讲求回报,要行善不懈;对于行善者,人不回报天报,不报己身报子孙。"赏善罚恶"是朝廷引导人们向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重视教民行义,富民劝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慈善 社会救助 裸捐 行善去恶
下载PDF
试论宋元话本中的道教伦理
3
作者 赵毅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2,共4页
中国小说历来有说教传统,宋元话本也渗透着市民的道德观念。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思想对中国民众有极深的影响。道教以成仙作为自己的终极理想,重视生命,向往长生,并强调积德方可长生成仙,从而提出行善抑恶这一伦理原则,还借神灵的... 中国小说历来有说教传统,宋元话本也渗透着市民的道德观念。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思想对中国民众有极深的影响。道教以成仙作为自己的终极理想,重视生命,向往长生,并强调积德方可长生成仙,从而提出行善抑恶这一伦理原则,还借神灵的力量作为强化手段,将自己的伦理原则贯彻至民众的内心深处。道教的伦理精神反映在宋元话本中,也同样达到了教化民众,提升民众道德水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话本 道教伦理 行善抑恶
下载PDF
缅甸动物成语的人文性解读
4
作者 沈美兰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文章通过对缅甸动物成语的分析,联系传统和现实,解读了缅甸相关动物成语隐含的人文信息。缅甸动物成语中有动物与缅甸人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反映,亦有对缅甸人传统的善恶观念和功德本位思想的体现,突出表现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态度和... 文章通过对缅甸动物成语的分析,联系传统和现实,解读了缅甸相关动物成语隐含的人文信息。缅甸动物成语中有动物与缅甸人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反映,亦有对缅甸人传统的善恶观念和功德本位思想的体现,突出表现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态度和对为人处世的具体指导。通过缅甸动物成语中的人文性解读,以求得成语的正确使用和对缅甸社会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成语 善恶观念 功德本位思想 人文性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