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f <i>r</i>BCG/BCG Culture Supernatant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1
作者 Tom H. Jin Tianli Qu +1 位作者 Anant Raina Eric Tsao 《World Journal of Vaccines》 2013年第2期32-38,共7页
Background: Although BCG is the most widely administered vaccine in the world, there have never been as many cases of TB as there are now. Globally, more than 8.8 million people developed active TB and 1.4 million—ma... Background: Although BCG is the most widely administered vaccine in the world, there have never been as many cases of TB as there are now. Globally, more than 8.8 million people developed active TB and 1.4 million—many of them—died in 2010. It is estimated that half of pulmonary TB cases arise from latent Mtb infection, making the study of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of utmost importance. Methods: Widely administered BCG vaccines and a gene modified recombinant BCG (rBCG) strain, AERAS-422, were used as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promoting function of 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s (Rpfs) in different bacilli culture phases. Different supernatant fractions were prepared by ultrafiltration, and the promoting function of each fraction containing secreted Rpf(s) was evaluated by growth curve monitoring and colony counting on 7H10 agar plates. Result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culture supernatants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 (>30 kDa), which stimulated bacterial growth, but did not extend the exponential phase of stimulated culture. Anti-RpfB antibody showed significant growth restriction of the tested cultures. When comparing rBCG cultures containing 7H9 medium, the 10 - 30 kDa fraction, or the >30 kDa fraction, only the >30 kDa fraction was display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the secretion of RpfC, D and E. In colony counting tests, the plates containing the >30 kDa fraction had total countable colony numbers 2 to 3 fold higher than the plates with the 10 - 30 kDa fraction, and colonies appeared one to two weeks earlier than on the regular plat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epared supernatant fractions containing RpfA and RpfB are discussed, which may include accelerating diagnosis of Mtb infection and future TB vaccin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S (rpfs) rBCG/BCG CULTURE
下载PDF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结构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敏 景凤霞 +2 位作者 王海强 赵若玮 张艳芬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为了了解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Rpf)的性质,用自行设计的引物,以藤黄微球菌ACCC41016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rpf基因.随后,构建pET-28a(+)-rpf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 为了了解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Rpf)的性质,用自行设计的引物,以藤黄微球菌ACCC41016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rpf基因.随后,构建pET-28a(+)-rpf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以克隆测得的rpf基因核酸序列为基础,对Rp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三级结构以及结构功能域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rpf基因与文献报道的藤黄微球菌IAM 14879 rpf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69.72%;该rpf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Rpf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3.44%.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Rpf目的蛋白.初步了解了Rpf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解释了Rpf蛋白能够使细菌复苏并促进其生长的理论,为进一步探讨Rpf蛋白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微球菌 复苏促进因子(rpf) 克隆 表达 结构预测
下载PDF
抗结核分枝杆菌Rpf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爱琳 马越云 +2 位作者 郑善銮 杨麦贵 郝晓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6期804-808,共5页
目的: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Rpf 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方法:将p PRO-EXHT-Rpf B domain原核表达载体接种于大肠杆菌DH5中,用IPTG诱导表达Rpf B结构域蛋白,以纯化的Rpf B结构域蛋白作为免疫原,皮下包埋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分离小鼠的脾... 目的: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Rpf 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方法:将p PRO-EXHT-Rpf B domain原核表达载体接种于大肠杆菌DH5中,用IPTG诱导表达Rpf B结构域蛋白,以纯化的Rpf B结构域蛋白作为免疫原,皮下包埋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分离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Rpf B结构域单抗,ELISA检测其效价,鉴定其特异性和相对亲和力,观察制备的抗Rpf B结构域单抗对Rpf家族其他蛋白的识别能力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制备了3株抗Rpf B结构域单抗,特异性高,亲和力较强,均能特异性识别Rpf B结构域。经小鼠腹腔注射制备腹水并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单抗,所制备的抗Rpf B结构域多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多种Rpf样蛋白及其结构域蛋白。在抗体滴度为1∶1000时可有效抑制Rpf B结构域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a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提示抗Rpf B结构域单抗可能会抑制进入机体内生长停滞或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次激活,可能具有预防隐性感染复发的作用。结论:抗Rpf B结构域单抗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Rpf B结构域的生物学和免疫特性提供了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促进因子 rpfB结构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蛋白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4
作者 苏明权 岳乔红 +3 位作者 杨柳 王薇 刘家云 郝晓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蛋白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提取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以PCR扩增RPF基因,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30℃用IPTG诱导3 h后进行SDS... 目的构建表达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蛋白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提取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以PCR扩增RPF基因,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30℃用IPTG诱导3 h后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证实获得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RPF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了重组蛋白,表达的蛋白量约占菌体蛋白的33.8%。结论成功克隆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微球菌 促进复活因子(rpf)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白色放线动孢菌DSM 45114^(T)rpf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结构预测
5
作者 张宇帆 刘菁菁 +3 位作者 曹敏 刘彤彤 陈雪 张秀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复苏促进因子(Rpf)广泛存在于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中,与休眠细胞的复苏有关,且不同细菌Rpf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为了解不同物种中rpf基因的差别,对白色放线动孢菌(Actinokineospora alba)DSM 45114 T的3个Rp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复苏促进因子(Rpf)广泛存在于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中,与休眠细胞的复苏有关,且不同细菌Rpf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为了解不同物种中rpf基因的差别,对白色放线动孢菌(Actinokineospora alba)DSM 45114 T的3个Rp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三级结构以及结构功能域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设计了白色放线动孢菌(A.alba)DSM 45114^(T)rpf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其基因组中扩增出了3个不同的rpf基因,随后构建pET-28a(+)-rpf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成功表达了Rpf-2蛋白.将重组Rpf-2蛋白加入到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 culturable,VBNC)状态的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滨海红球菌(Rhodococcus marinonascens)中,结果表明,重组Rpf-2蛋白可以促进其复苏,添加量在体积分数为10%时复苏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后续探讨白色放线动孢菌(A.alba)Rpf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放线动孢菌 复苏促进因子 异源表达 结构预测
下载PDF
Expression,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pfE protein 被引量:2
6
作者 Ying Xue Yinlan Bai +4 位作者 Xue Gao Hong Jiang Limei Wang Hui Gao Zhikai Xu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1期17-23,共7页
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 E (RpfE) is one of the five Rpf-like protein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 (M. tuberculosis). These Rpf-like proteins are secretory, which make them candidates for recognition by th... 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 E (RpfE) is one of the five Rpf-like protein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 (M. tuberculosis). These Rpf-like proteins are secretory, which make them candidates for recognition by the host immune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RpfE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M. tuberculosis, cloned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s pDE22 and pPRO EXHT, and were expressed in Mycobacterium vaccae (M. vaccae) and Escherichia coli DHSa, respec- tively. Both recombinant RpfE proteins were purified by Ni-Sepharos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were given to C57BL/6 mice. The RpfE proteins elicited 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gamma interferon (IFN-y), interleukin-10 (IL-10) and IL-12.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pfE protein expressed in M. vaccae could more efficiently stimulat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making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as a subunit vac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 (rpfE) PURIFICATI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vaccae
下载PDF
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桂英 刘建莹 安太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3-1343,共11页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并导致严重疾病。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该文通过检索了95篇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在抗生素耐药菌方面的消毒控制和细菌休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介绍了在不同水消毒技术下VBNC细菌的形成并阐述了其潜在的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了严谨反应、能量代谢、一般应激反应系统和毒素-抗毒素系统。其次,介绍了VBNC致病菌复苏的风险和总结了13种复苏方法。该文还综述了自然复苏、复苏促进因子(Rpf)与自诱导剂复苏等3种复苏机制的不同。在修复了细胞损伤并恢复氧化还原平衡和代谢活性之后,VBNC细菌才能发生自然复苏。Rpf能够帮助VBNC细菌重塑细胞壁,这有助于VBNC细菌恢复可培养能力。自诱导剂-2能够促进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胞间通讯并增加katG的表达来降低过氧化氢毒性,从而促进VBNC细菌的复苏。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活性分析方法、单细胞重水标记拉曼光谱方法和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等可以用于研究VBNC细菌复苏机制的前沿技术。该综述能为回答“多大剂量的消毒技术能够灭活VBNC细菌并避免其复苏”和“复苏的VBNC细菌生理特性是否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等问题提供参考,为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安全性评估和制定更有效的消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活的不可培养状态 复苏机制 复苏促进因子 群体感应
下载PDF
复合菌群产絮凝剂MAC37的特征及其在黏合剂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苏晓梅 张慧芳 +2 位作者 申秀英 丁林贤 横田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5,共6页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采用高岭土悬浊液为活性评价体系,筛选出4株絮凝率高于50%的菌株.经两两菌株复配,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M7,该菌群经优化培养后,絮...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采用高岭土悬浊液为活性评价体系,筛选出4株絮凝率高于50%的菌株.经两两菌株复配,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M7,该菌群经优化培养后,絮凝率达96.27%.将其产生的絮凝剂进行提纯固化得絮凝剂粗品MAC37,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复合菌群的发酵液应用于黏合剂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MAC37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4.5%和20.4%;黏合剂废水经复合菌群发酵液絮凝处理后,浊度、色度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2.57%、94.73%和9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促进因子 复合菌群 MAC37 主要成分 黏合剂废水
下载PDF
产絮凝剂复合菌群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苏晓梅 张慧芳 +2 位作者 丁林贤 申秀英 横田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0-455,共6页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M3和M7在组分为淀粉1.5%,(NH4)2SO40.3%,FeCl20.1%,pH 7.0的发酵培养基上,经预发酵,以复配比(M3∶M7)为0.6∶0.4,6%(V/V)的总接种量,28℃,160r/min发酵培养72h后,其产生的高效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菌群 复活促进因子 培养基 培养条件
下载PDF
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复苏培养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忠泉 张宗德 +7 位作者 邢爱英 马俊 陈曦 李自慧 古淑香 贾红艳 杜博平 马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10-714,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组和对照组。高浓度和低浓度组各设6管,分别含高、低两种浓度的rpfA、B、C、D、E及各种复苏因子组合,每管中加入7ml7H9液体培养基,并加入处理后的标本和相应的rpf;对照组1管,不加rpf。37℃培养,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600nm处的吸光度(OD值),同时于上述各时间点每管取10!l培养物涂7H11平板培养,取第30天培养物行抗酸染色检查,以证实培养物为结核杆菌。同时将处理后的脓液标本进行集菌法涂片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检测结核杆菌。结果:结核杆菌复苏培养阳性率(84%)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60%)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44%)(P<0.05或0.01)。复苏培养低浓度各组与高浓度各组在培养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培养同一组内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第6天(P<0.01),而第16天和第30天与第11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培养物OD值与第6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时间、同一浓度时,5种复苏因子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之间两两比较,除高浓度rpfA、B在培养第30天时分别与同一浓度、同一时间的rpfC、D、E和组合组之间及rpfA与B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复苏培养,在同一时间高、低浓度比较,第30天时高浓度rpfA、B的OD值高于低浓度rpfA、B(P<0.05),低浓度rpfD高于高浓度rpfD(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11例改良罗氏培养阳性和21例复苏培养阳性者的培养生长物抗酸染色检查均为抗酸杆菌,复苏培养生长物7H11平板培养第20d时可见淡黄色菜花状菌落,证实为结核杆菌。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能有效促进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迅速生长,复苏培养法能提高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杆菌 培养 复苏因子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苏明权 李立文 +1 位作者 张彩莲 郝晓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以往在对藤黄微球菌的研究中发现了促进复活因子(RPF),该因子可以有效促进休眠期的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复活和生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基因组中均存在编码RPF样蛋白的基因。从GeneBank中获得了结核分枝杆菌、麻... 以往在对藤黄微球菌的研究中发现了促进复活因子(RPF),该因子可以有效促进休眠期的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复活和生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基因组中均存在编码RPF样蛋白的基因。从GeneBank中获得了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和微链霉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多种RPF样蛋白相关信息,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均含有一个由7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高度保守序列,即RPF作用域。进一步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的Rv1009进行了分析,并用PCR法克隆了其编码基因全长,定向克隆至pGEX 4T-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Rv1009-GST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为深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促进复活因子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E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蕾 何永林 +2 位作者 李娜 王瑜伟 朱道银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E(RpfE)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pfE基因,双内切酶消化后,与同样酶消化的pET32a(+)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阳性克隆经酶...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E(RpfE)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pfE基因,双内切酶消化后,与同样酶消化的pET32a(+)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阳性克隆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由T7启动子调控表达RpfE蛋白,并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和纯化。结果双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在相对分子质量41000处均可见特异性蛋白条带。经Ni2+-NTA金属螯合层析后,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已成功地克隆并构建了RpfE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RpfEv,并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活促进因子E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生长促进作用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爱英 刘忠泉 +9 位作者 杜博平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刘洋 曹廷明 杜凤娇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factor,Rpf)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标本体外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抽取胸腔积液经过离心处理后分别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以及含高、低浓度Rpf的MiddleBrook7H11固体培养基(简称“7H11培养基”)和生理盐水7H11培养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中,每隔3d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阳性者行抗酸染色(AFB)、PCR扩增试验及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观察比较高、低浓度Rpf对Mtb的促进生长作用。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Rpf培养组与改良罗氏培养组,以及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Mtb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不同浓度Rpf培养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可视菌落平均时间(d)和阳性菌落数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改良罗氏培养组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16.1%(10/62),含Rpf的7H11培养基中的Mtb培养阳性率为43.5%(27/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2)含高、低浓度Rpf7H11培养基的可视菌落形成时间各为(20.92±0.58)d和(21.69±0.50)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05),但显著快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含Rpf)的(38.08±0.94)d(t值分别为10.19、9.91,P值均GO.001);(3)含高、低浓度Rpf的7H11培养基菌落形成单位数各为(34.12±4.06)×10^2和(37.27±5.63)×10^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但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77±0.88)×10^2(t值分别为5.88、7.30,P值均〈0.001)。结论接种结核性胸腔积液后,含Rpf的7H11培养基较改良罗氏培养基可提高Mtb的培养阳性率,并缩短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因子 培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培养与初始菌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忠泉 邢爱英 +2 位作者 古淑香 贾红彦 张宗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的关系。方法取培养100d的陈旧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用7H9稀释成麦氏比浊1mg/ml,之后倍比稀释成0.5、0.25、0.125、0.0625、0.03125mg/ml。取12支无菌培养管,加入5ml7H9培养基... 目的探讨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的关系。方法取培养100d的陈旧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用7H9稀释成麦氏比浊1mg/ml,之后倍比稀释成0.5、0.25、0.125、0.0625、0.03125mg/ml。取12支无菌培养管,加入5ml7H9培养基并分为2组,每组依次加入上述各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第1组加入复苏因子蛋白质,第2组作为对照加入等体积7H9,37℃培养,分别在15、25、30、35d检测光密度值,并取1μl培养液涂7H11平板培养,进行菌落计数。重复上述实验。结果0、15、25、30、35d分光光度计检测光密度(OD)值结果显示:各浓度组间细菌增殖呈直线正相关性(P<0.05,P<0.01),即复苏因子对不同稀释浓度的复苏作用相同。7H11培养结果和OD值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直线相关性(P<0.05,P<0.01),即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致性。结论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复苏因子促进休眠结核杆菌复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佴静 朱雪薇 刘忠泉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 目的研究复苏因子蛋白对休眠结核杆菌的复苏作用,探索对休眠结核杆菌的最佳复苏方案。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复苏因子蛋白的7H9液体培养基培养休眠结核杆菌H37Rv,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的OD值、并取10μL培养液涂于7H11平板培养、抗酸染色。结果低浓度组合有最佳复苏效果,高浓度复苏因子组合抑制休眠结核菌复苏。低浓度复苏因子A和高、低浓度的复苏因子B、C、E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苏促进作用,复苏因子D和高浓度的复苏因子A均无复苏作用。重复试验结果相同。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蛋白对结核杆菌有复苏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苏因子 培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一种糖蛋白酶(复苏促进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明君 贾俊涛 陈吉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3,共7页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8621.4基因组中扩增出1种细胞复苏促进因子家族的糖蛋白酶(Glycoprotease,Gcp)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含有完整的gcp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核酸序列与副溶血弧菌糖蛋白酶家族基因的序列...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8621.4基因组中扩增出1种细胞复苏促进因子家族的糖蛋白酶(Glycoprotease,Gcp)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含有完整的gcp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核酸序列与副溶血弧菌糖蛋白酶家族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100%。其氨基酸序列与哈维氏弧菌HY01、弧菌Ex25、溶珊瑚弧菌、拟态弧菌和杀鲑弧菌LFI1238等糖蛋白酶的序列相似性为67%~92%。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Ni琼脂糖亲和柱层析纯化的蛋白为单一条带,利用纯化的Gcp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抗体,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正常生长及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诱导过程中的副溶血弧菌细胞内表达的Gcp蛋白为1条带,分子量约为27kDa,而在VBNC状态的菌体中检测到2条蛋白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海洋弧菌活VBNC的形成和复苏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复苏促进因子 糖蛋白酶 表达 性质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青 苏明权 +1 位作者 李立文 郝晓柯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基因。方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其基因组,PCR扩增出485bp的Rv2389c基因,克隆入pSP73载体,测序分析。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待大肠杆...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基因。方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其基因组,PCR扩增出485bp的Rv2389c基因,克隆入pSP73载体,测序分析。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待大肠杆菌增菌至A600nm值为0.6时,用0.3 mmol/L IPTG在30℃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测序结果证实获得了Rv2389c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完全一致。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以12%SDS-PAGE分析,在Mr约42KD处出现一条新生蛋白带,经凝胶薄层扫描检测,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26.8%。结论:成功克隆了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基因并得到了其大肠杆菌表达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促进复活因子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2450c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立青 苏明权 +1 位作者 李立文 郝晓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450c基因是否能促进其复活和生长.方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其基因组,PCR扩增出Rv2450c基因,克隆入pSP73载体,测序分析.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30℃用IPT...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450c基因是否能促进其复活和生长.方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提取其基因组,PCR扩增出Rv2450c基因,克隆入pSP73载体,测序分析.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30℃用IPTG诱导5h然后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证实获得了Rv2450c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Rv2450c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重组蛋白,表达的蛋白量约占菌体蛋白的22.9%.结论:成功克隆了结核分枝杆菌Rv2450c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促进复活因子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c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俊峰 赵德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构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和表达蛋白。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基因片段,将回收纯化后的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分析鉴定为阳性的质粒,经SacⅠ/KpnⅠ... 构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和表达蛋白。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基因片段,将回收纯化后的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分析鉴定为阳性的质粒,经SacⅠ/KpnⅠ双酶切后与同样条件下双酶切后的pET-30a(+)载体连接,再转化到E.coli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菌落PCR快速筛选克隆,以SacⅠ/KpnⅠ双酶切和测序分析鉴定。确定正确的阳性菌株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以牛结核分支杆菌DNA为模板,PCR后得到了MB1916 c目的基因片段,经克隆、亚克隆、序列分析和SacⅠ/KpnⅠ双酶切鉴定,获得了牛结核分支杆菌MB1916 c原核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约26 ku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所获得的蛋白具有牛结核分支杆菌的抗原性。本实验构建了pET-30a(+)-MB1916 c原核表达载体,得到融合6个组氨酸残基的MB1916c蛋白纯度大于95%,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分支杆菌 促复苏因子c MB1916c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血清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邢爱英 刘忠泉 +9 位作者 杜博平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刘洋 曹延明 杜凤娇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RpfE—Ab)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蛋白作为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8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血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RpfE—Ab,并...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RpfE—Ab)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蛋白作为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8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血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RpfE—Ab,并将结果与TSPOT-TB、抗结核抗体(LAM-Ab)结果进行比对。结果1:血清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检测方法在诊断肺结核中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92.0%。2:血清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检测方法在诊断肺结核中与TSPOT-TB、LAM—Ab检测方法之间无差异(χ2=0.92,P〉0.05,χ2=0.02,P〉0.05)。结论血清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因子抗体检测可与TSPOT-TB、LAM—Ab同时作为肺结核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苏因子 免疫印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