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对比敏感度改变及滤光镜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丁传庆 孙葆忱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用VCTS6000型对比敏感度测试表检查了18例(30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及戴用黄色和红色滤光镜后的改变,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全频(1.5,3,6,12和18c/deg)降低;高中... 用VCTS6000型对比敏感度测试表检查了18例(30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及戴用黄色和红色滤光镜后的改变,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的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全频(1.5,3,6,12和18c/deg)降低;高中频段(18,12和6c/d)的降低高于低频段(1.5和3c/deg);峰值左移。黄色滤光镜能明显提高RP患者在1.5,3和6c/deg的对比敏感度,红色滤光镜则能提高1.5和6c/deg的对比敏感度。黄镜和红镜对RP患者对比敏感度的提高,尤其是低频和峰值的提高,改善了患者的视功能,提高了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与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镜 对比敏感度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觉图
下载PDF
Visual and morphological outcomes of 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 in retinitis pigmentosa treated by vitrectomy 被引量:2
2
作者 Feng Yan Feng-Jie Xia +1 位作者 Feng Jiang Hyeong Gon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3 eyes that had undergone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 for vitreomacular traction(VMT) syndrome in retinitis pigmentosa(RP) and had a postoperative follow-up period ≥9 mo in order to eval...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3 eyes that had undergone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 for vitreomacular traction(VMT) syndrome in retinitis pigmentosa(RP) and had a postoperative follow-up period ≥9 mo in order to evaluate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VMT in RP by vitrectomy. The 13 RP eyes suffering from VMT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anterior and posterior binocular examination,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 detected that although vitrectomy could improve the macular morphology in some RP patients with VMT, visual outcomes might be limited and unpredicted most likely because of the long-standing retinal dysfunction, but the vitrectomy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remain or improve the central vision in som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ular abnormalities spectral-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pars plana vitrectomy retinitispigmentosa
下载PDF
OCT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黄斑部图像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危文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薄改变及黄斑部图片特点。方法:选取2014-09/2016-09在本院门诊确诊的RP患者74例148眼,同时选取50例100...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薄改变及黄斑部图片特点。方法:选取2014-09/2016-09在本院门诊确诊的RP患者74例148眼,同时选取50例100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进行OCT检测和眼底拍照,观察患者视网膜黄斑部位的图像特征,并对患者眼底拍照的结果进行对比,测量黄斑中心凹颞侧面4mm位置、乳头黄斑束中点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测量视网膜厚度显示,RP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和中心凹颞侧部4mm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乳头黄斑束中点厚度变薄,与正常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黄斑区OCT检测图像表征有5种类型:视网膜黄斑区域水肿者19例38眼;视网膜色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上皮层变薄者18例36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发生萎缩者12例24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正常者12例24眼;色素上皮层厚薄表现不一者13例26眼。结论:OCT能在前期及时地发现RP患者黄斑部位的病变,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病情发展,为患者早期诊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视网膜黄斑区图像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光 刘海军 +4 位作者 张少弛 齐小龙 潘波 庄文娟 盛迅伦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6-535,共10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 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37例RP患者和6例CORD患者以及95名家庭成员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家庭成员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 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37例RP患者和6例CORD患者以及95名家庭成员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家庭成员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全视野视网膜电图、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采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目标区域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目前已知的232个视网膜疾病致病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筛查,确定候选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并在家庭成员中进行共分离,确定致病性突变位点。分析RP、CORD患者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结果 37例RP患者中,13例来自6个家系,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 10例(4个家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 3例(2个家系);24例为散发RP。6例CORD患者来自4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3例患者中,21例患者检测出致病性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率48.8%。21例患者中,RP患者15例,检测出USH2A、RP1、MYO7A、C8orf37、RPGR、SNRNP200、CRX、PRPF31、C2orf71、IMPDH1等10个致病性基因突变;典型RP 10例,无色素性RP 2例,Usher综合征2型 3例。CORD患者6例,均检测到致病性基因突变。其中,ABCA4、RIMS1基因突变各2例,CLN3基因突变1例,CRB1和RPGR双基因突变1例。 结论 RP和CORD具有基因型多样化,临床表型相似性;早期RP和CORD诊断需结合临床表型和基因检测分析才能最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遗传学 色素性视网膜炎/遗传学 DNA突变分析 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