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Training of Shot-Putters
1
作者 Heng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6期89-95,共7页
The shot put is a sport that requires very high explosive power and precise technique.Strength training occupies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training of shot-putters,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hrowing distance of at... The shot put is a sport that requires very high explosive power and precise technique.Strength training occupies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training of shot-putters,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hrowing distance of athletes but als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state and prevent sports injurie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s,classification,methods,and specific exercises of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training of shot-putters,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training guidance for shot-put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t-put movement Strength training Explosive power Maximum power Functional training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钟沃权 李卓夫 +5 位作者 李危石 刘杉杉 齐强 郭昭庆 孙垂国 郭新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出(cage retropulsion,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因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CR行翻修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9岁,纳入CR组。根...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出(cage retropulsion,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因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CR行翻修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9岁,纳入CR组。根据相同的融合及固定节段、初次手术时间(±1年)、性别、年龄(±2岁)在无融合器脱出及移位的患者中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对共匹配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65.2±10.2岁。CR组初次手术平均固定节段数为1.8±0.8个,融合节段数为1.5±0.6个;发现CR距离初次手术时间为7个月(0.75~132个月);17例患者中单个节段CR 15例,两个节段CR 2例。在两组患者术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病变节段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屈伸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通过术前腰椎CT检查测量腰椎椎体CT值;通过腰椎MRI检查定义椎间盘形态;在术后即刻腰椎X线片上测量融合器位置(融合器后缘标记线到下位椎体后上缘的距离与下位椎体上终板前后径的比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间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R组椎体CT值小于对照组(124.8±39.7 vs 147.7±38.2,P=0.011),术后即刻X线片上融合器位置较对照组更靠后(0.15±0.09 vs 0.31±0.07,P<0.001);两组间术前LL(40.8°±12.9°vs 42.4°±7.5°,P=0.717)、PT(19.6°±7.1°vs 17.1°±6.7°,P=0.356)、SS(27.7°±6.5°vs 31.0°±4.3°,P=0.144)、PI(44.3°±13.8°vs 44.7°±13.9°,P=0.926)、DH(10.1±2.4mm vs 8.8±1.4mm,P=0.066)、ROM(4.3°±2.8°vs 4.4°±2.2°,P=0.950)、梨形椎间盘比例(33.3%vs 21.4%,P=0.40)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椎体CT值低(骨质疏松)(OR=0.975,P=0.043)和融合器位置靠后(OR=28.393,P=0.003)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与融合器放置靠后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脱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席金涛 鲁齐林 +7 位作者 汪洋 王小娟 吕鹏 陈龙 石震 谢维 竺义亮 李绪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4-1398,共5页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融合器与原位置相比移位超过2 mm即认为融合器后移。目前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融合器移位的因素较为复杂,这些因素与融合器后移的关联目前还无法明确。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融合器与原位置相比移位超过2 mm即认为融合器后移。目前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融合器移位的因素较为复杂,这些因素与融合器后移的关联目前还无法明确。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椎间融合器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术后(拔除引流管第2天)及术后1,3,6,12个月椎体融合器后缘距椎体后缘距离,将患者分为融合器后移组(≥2 mm)与融合器未后移组(<2 mm),对可能影响融合器后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终板损伤、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cage置入深度、cage大小、节段性前凸角等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15例发生融合器后移(15/200);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椎间隙高度差、佩戴支具时间、节段性前凸角差、骨密度、年龄与融合器后移有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cage大小、终板损伤情况及cage置入的位置是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④结果说明,融合器后移受节段性前凸角差、骨密度、cage大小、终板损伤情况、佩戴支具时间及cage置入的深度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后移 腰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4
作者 栗林 徐铖菡 +3 位作者 周英杰 王彦金 柴旭斌 禚汉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7-927,共11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危险因素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及性别等以及CR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骨质疏松、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形状、cage置入深度及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其中15篇文献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均为中等及以上质量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样本量12667例,其中发生CR者(CR组)326例,未发生CR者(nCR组)12341例,CR发生率为2.83%。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26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593),P=0.047]、年龄[效应量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37,95%CI(0.054~0.419),P=0.011]、骨质疏松[OR=3.126,95%CI(1.040~9.401),P=0.042]、骨终板损伤[OR=8.161,95%CI(3.711~17.945),P=0.000]、螺钉松动[OR=7.978,95%CI(3.487~18.255),P=0.000]、梨形椎间隙[OR=6.037,95%CI(2.381~15.305),P=0.000]、cage置入深度不足[OR=5.157,95%CI(1.760~15.111),P=0.003]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男性)、高龄、骨质疏松、骨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置入深度不足与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密切相关,随访期间应对此类患者密切观察,预防发生严重cage移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cage后移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防止结石移位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丽 徐勇 齐士勇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22-825,共4页
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结石向近端输尿管移位是泌尿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结石移位会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普及,防止结石移位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许多防止结石近端移位的设备、... 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结石向近端输尿管移位是泌尿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结石移位会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普及,防止结石移位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许多防止结石近端移位的设备、装置及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结石移位的难题。本文针对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防止结石移位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综述 结石移位
下载PDF
不同方法在修复腭裂术后穿孔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新 王元银 +2 位作者 周健 王银龙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4,共3页
以3种不同方法修复32例腭裂术后穿孔患者,其中4例行唇颊黏膜瓣修复、24例行瓦合瓣修复、4例行两瓣法修复。结果显示,术后随访4~6周,患者腭部外形良好,术区无复裂。表明正确应用3种方法修复腭裂术后穿孔,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腭裂 穿孔 唇颊黏膜瓣 瓦合瓣 两瓣法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文灿 段春光 +5 位作者 陶惠人 王升儒 叶灿华 莫家栋 陈奋勇 仉建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14-418,共5页
背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发生率低,有关其原因分析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向... 背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发生率低,有关其原因分析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向后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腰椎滑脱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合并骨质疏松症6例,合并间质性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口服激素各1例;体重指数(BMI)正常8例,超重10例;融合器植入深度良好者7例,不良者11例;脱出节段植入1枚融合器者13例,植入2枚融合器者5例;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良好者13例,不良者5例;12例开始恢复工作的时间为术后6~26周,平均为术后16.7周,术后恢复工作至发现融合器脱出的时间为2~260周,平均27.9周。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腰椎滑脱未完全复位、合并骨质疏松症、肥胖、融合器类型选择不当、融合器型号偏小、融合器植入深度不良、单个椎间隙植入2枚融合器、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不良、术后过早恢复体力劳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脱出 并发症
下载PDF
颏舌肌在舌后坠发生中的作用──实验性肌电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和平 唐锋儒 +1 位作者 寇印华 严义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57-461,共5页
本研究使用针电极直视下插入肌肉的方法,描记了16只家兔在不同时期与舌运动有关肌肉的电活动,以探讨颏舌肌于睡眠中对舌后坠发生的作用。通过观察表明,舌肌在舌后坠发生中具有更为主动的作用,并且提示反射性调节对睡眠中舌后坠缓... 本研究使用针电极直视下插入肌肉的方法,描记了16只家兔在不同时期与舌运动有关肌肉的电活动,以探讨颏舌肌于睡眠中对舌后坠发生的作用。通过观察表明,舌肌在舌后坠发生中具有更为主动的作用,并且提示反射性调节对睡眠中舌后坠缓解作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后坠 Ke舌肌 打鼾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后退步推铅球与侧向滑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袁玉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通过侧向滑步推铅球和后退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验中的比较研究,发现后退步推铅球技术适合于在公共体育课作为非体育专业教材进行实施。在公体教材中增加该项技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这符合课程目标的规定,有利于提高... 通过侧向滑步推铅球和后退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验中的比较研究,发现后退步推铅球技术适合于在公共体育课作为非体育专业教材进行实施。在公体教材中增加该项技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这符合课程目标的规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滑步推铅球 后退步推铅球 体育教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文灿 段春光 +4 位作者 陶惠人 王升儒 莫家栋 陈奋勇 仉建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56-361,共6页
背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脱出发生率低,国内外相关文献较少,其发生原因和治疗策略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报道。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cage脱出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行腰椎... 背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脱出发生率低,国内外相关文献较少,其发生原因和治疗策略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报道。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cage脱出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cage向后脱出病例的资料,分析临床及影像学指标,探讨cage脱出的临床处理策略。结果:男11例,女7例,初次手术时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53.7岁。腰椎滑脱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手术方式包括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13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5例;单节段融合12例,双节段融合6例;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良好者13例,不良者5例;15例行翻修手术,术中探查发现cage型号偏小7例,cage类型选择不当5例,骨性终板损伤4例,椎间盘及软骨终板处理不彻底3例,椎弓根钉螺母松动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例;3例给予保守治疗。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cage脱出与多种因素相关,应根据是否导致腰腿痛症状、椎间植骨融合情况以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大多数病例需行翻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脱出 并发症 翻修术
下载PDF
腰椎融合过程中终板损伤与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明彦 刘向阳 +8 位作者 常磊 陈晶 沈雄杰 刘斌 彭帅 张超 吴环宇 朱峰 牟海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56-2862,共7页
背景:腰椎后路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并发症融合器脱出偶有发生。关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学术界一直未有统一认识,可能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诊断、多节段融合、手术节段、cage位置、小cage、梨形椎间盘、... 背景:腰椎后路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并发症融合器脱出偶有发生。关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学术界一直未有统一认识,可能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诊断、多节段融合、手术节段、cage位置、小cage、梨形椎间盘、骨质疏松、单边螺钉固定等有关。而作者于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部分融合器脱出的患者术后CT可见融合节段的终板后缘损伤,因此文章探讨终板损伤与融合器脱出的关系。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分析术中终板损伤与融合器脱出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临床医疗中心1823例行腰椎后路融合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融合器脱出组21例,融合器未脱出组1802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多节段融合的差异,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术前诊断、手术节段的差异。建立21个匹配组,每个匹配组随机分配1例融合器脱出病例,再从融合器未脱出病例中分配4例与同一匹配组内的融合器脱出病例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年龄差<±2岁),且手术融合节段包括融合器脱出病例发生cage脱出的节段。使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对21个匹配组进行融合器脱出的危险因素分析,纳入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有术中终板损伤(≥5 mm)、梨形椎间盘、cage位置、小cage以及体质量指数。结果与结论:①融合器脱出组的平均年龄是63.3岁,融合器未脱出组的平均年龄是58.7岁,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融合器脱出和融合器未脱出组的平均融合节段数分别是1.9和1.8,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64);两组间性别、术前诊断和手术节段采用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中终板损伤(≥5 mm)、梨形椎间盘和cage位置偏后是融合器脱出的危险因素,P均<0.05,三者的OR(95%CI)分别是54.9(23.8-126.7)、64.9(12.2-346.4)和21.2(10.1-44.6);③提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终板损伤≥5 mm与术后融合器脱出有相关性,是融合器脱出的危险因素;建议术中不要反复使用较大型号铰刀(12#)清理椎间盘,尤其是髓核严重退变、椎间隙狭窄、病变椎间盘呈梨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 术中终板损伤 融合器脱出 CAGE 梨形椎间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二瓣后退与黏骨膜瓣“Z”成形术修复完全性腭裂
12
作者 李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680-2682,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方法通过二瓣后退术与口腔侧黏骨膜瓣“Z”成形术联合对完全性腭裂患者行腭裂修复共36例。为保证“Z”形瓣设计、切开、缝合后的组织成活,需增加黏骨膜瓣的宽度,松弛切口尽量靠近牙龈缘...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方法通过二瓣后退术与口腔侧黏骨膜瓣“Z”成形术联合对完全性腭裂患者行腭裂修复共36例。为保证“Z”形瓣设计、切开、缝合后的组织成活,需增加黏骨膜瓣的宽度,松弛切口尽量靠近牙龈缘或仅保留牙龈乳头。第一个“Z”臂设计在裂隙的患侧黏骨膜瓣,使健侧黏骨膜三角瓣做为延长黏骨膜瓣长度的主瓣。结果36例患者经联合术式修复后,保证了软腭后退及腭咽闭合,覆盖了硬腭裂隙前端,手术2周后拆线未见有硬腭前端复裂及穿孔形成。结论二瓣后退术与口腔侧黏骨膜瓣“Z”成形术联合修复完全性腭裂,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瓣后退术 黏骨膜瓣“Z”成形术 修复完全性腭裂
下载PDF
截石位上半身抬高角度影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海 李强 +2 位作者 张卫东 吴建臣 张佳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分析截石位上半身不同抬高角度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清石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02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上半身的抬高角度将患者分为0°、... 目的分析截石位上半身不同抬高角度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清石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02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上半身的抬高角度将患者分为0°、10°、20°、30°组,利用卡方检验对比不同组别的清石率,利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清石率的因素。结果各组的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30°组的清石率高于0°和10°组的清石率(P<0.05),20°和30°组的清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组和10°组的清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结石距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距离和上半身抬高角度是影响清石率的相关因素。结论截石位时将上半身抬高至合适的倾斜角度可以提高术后清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清石率 结石回退 体位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金闪闪 冯铭哲 +2 位作者 冯钰莹 贺宝荣 黄小强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有关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文献。采用Rev...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有关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值(MD)。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分析11094例患者,评估12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梨形椎间盘[OR=6.74,95%置信区间(95%CI):2.41~18.83,P=0.0003]、终板损伤(OR=8.27,95%CI:3.08~22.16,P<0.001)、螺钉松动(OR=13.83,95%CI:5.66~33.78,P<0.00001)、单侧钉棒系统固定(OR=4.20,95%CI:1.72~10.26,P=0.002)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有关;性别(OR=0.61,95%CI:0.29~1.27,P=0.19)、术前诊断(OR=1.04,95%CI:0.70~1.57,P=0.84)、手术节段(OR=0.94,95%CI:0.73~1.20,P=0.61)、多节段融合(OR=1.03,95%CI:0.73~1.46,P=0.86)、体重指数(MD=0.14,95%CI:−0.81~2.01,P=0.78)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无关。结论:梨形椎间盘、终板损伤、螺钉松动、单侧钉棒系统固定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cage后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融合器后移 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向后移位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东才 王建平 +1 位作者 刘会怡 蔡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向后移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腰椎融合术后cage向后移位的病例16例,总结分析cage移位的原因,探讨临床处理对策及原则。结果:cage移位的原因包括初...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向后移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腰椎融合术后cage向后移位的病例16例,总结分析cage移位的原因,探讨临床处理对策及原则。结果:cage移位的原因包括初次手术时cage过小、残留髓核组织过多或终板刮除不足或过多、内固定物断裂后脊柱不稳定、双枚cage之间距离太近、cage置入位置偏后。6例行保守治疗,4例有效;12例行手术翻修,其中6例单纯取出cage,6例更换更大型号的cage并加用或更换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未残留神经症状。结论:腰椎融合术后cage移位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非所有病例均需要手术翻修,对于存在神经功能症状的或伴有脊柱不稳定的需要手术翻修;手术翻修时尽量从正常组织处开始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后移
原文传递
眼睑前层后徙术矫正严重及复发性上睑倒睫
16
作者 屠永芳 王道宏 金书红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睑前层后徙术矫治严重及复发性上睑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49眼)严重的上睑倒睫和20例(30眼)复发性上睑倒睫行睑缘灰线切开,并将眼睑前层后徙,联合或不联合部分睫毛切除或眼睑皮肤松弛矫正术。结果上睑倒睫矫治较满意,... 目的探讨眼睑前层后徙术矫治严重及复发性上睑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49眼)严重的上睑倒睫和20例(30眼)复发性上睑倒睫行睑缘灰线切开,并将眼睑前层后徙,联合或不联合部分睫毛切除或眼睑皮肤松弛矫正术。结果上睑倒睫矫治较满意,复发率低。结论眼睑前层后徙术治疗严重及复发性上睑倒睫效果良好,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前层 后徙 上睑倒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