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继锋 石瑾 +2 位作者 陈运祥 徐达传 杨开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为前臂桡动脉皮支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23 侧成人上肢标本,分别从桡骨茎突上5 cm 处桡动脉和肱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和红色乳胶,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分支数目、管径、高度、分布范... 目的:为前臂桡动脉皮支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23 侧成人上肢标本,分别从桡骨茎突上5 cm 处桡动脉和肱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和红色乳胶,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分支数目、管径、高度、分布范围及与其它皮动脉的交通与吻合。结果:桡动脉下段( 桡骨茎突尖上5 cm 范围内) 桡侧发出有2 ~3 条,尺侧发出有0 ~2 条皮动脉。这些皮动脉与腕部动脉网的皮支间有广泛的交通与吻合。结论:桡动脉下段的皮动脉及腕部动脉网的皮支多,而且非常恒定,通过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组织能为筋膜皮瓣提供充足的血供。可在前臂设计桡动脉皮支筋膜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背或手掌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皮支 逆行筋膜皮瓣 前臂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佳勇 樊征夫 +6 位作者 方志伟 白楚杰 薛瑞峰 李舒 张路 高天 谭智超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A组)或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B组)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比较两种皮瓣在修复范围、坏死率、感觉恢复及溃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87例。A组25例,平均缺损长径为(6.1±1.4)cm,其中1例(4.0%)发生皮瓣坏死;B组62例,平均缺损长径为(7.5±2.4)cm,其中5例(8.1%)发生皮瓣坏死。A组的皮瓣感觉恢复要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无皮瓣发生溃疡,B组16例(25.8%)发生溃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总体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6.5个月(55.1~78.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9个月(69.3~92.5个月)。AJCC分期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P<0.001)和总生存时间(P=0.006)的唯一因素。结论早中期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预后较好,应尽量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足底内侧皮瓣术后的外形美观,感觉恢复更好,发生远期溃疡的风险低,是首选的修复方法;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则更适合于缺损范围较大或偏足跟外侧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足跟 足底内侧皮瓣 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
下载PDF
筋膜蒂逆行皮瓣在小腿下1/3及足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展望 李小静 +2 位作者 曹东升 张林 朱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应用小腿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方法 应用三种类型小腿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及足部组织缺损 32例 (33块皮瓣 ) ,其中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筋膜蒂逆行皮瓣 16例 17块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筋膜蒂逆行皮... 目的 应用小腿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方法 应用三种类型小腿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及足部组织缺损 32例 (33块皮瓣 ) ,其中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筋膜蒂逆行皮瓣 16例 17块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筋膜蒂逆行皮瓣 11例 ;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蒂逆行皮瓣 5例。结果  33块皮瓣中 ,2 9块完全成活 ,3块远端部分坏死 ,1块完全坏死接受第二次植皮 ,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组筋膜蒂逆行皮瓣有血供良好、操作简单及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等优点 ,是修复小腿下 1/ 3及足部缺损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损伤/外科学 足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筋膜蒂逆行皮瓣
下载PDF
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苗卫东 曹湘豫 +1 位作者 张韶民 王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别以桡动脉的腕背皮支、第1骨间肌背侧支和拇指背侧支三支动脉为蒂 ,形成鼻烟窝皮瓣、第 1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 ;修复拇指损伤、虎口... 目的 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别以桡动脉的腕背皮支、第1骨间肌背侧支和拇指背侧支三支动脉为蒂 ,形成鼻烟窝皮瓣、第 1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 ;修复拇指损伤、虎口挛缩、食指损伤、腕掌腕背缺损。结果 成功切取挠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13例 ,修复拇指、虎口、食指、腕掌腕背损伤及组织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桡动脉腕背支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好 ,质地柔软 ,切取方便 ,不损伤主要动脉 ,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好材料 ,具有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腕背支 手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手术方法 拇指缺损 虎口挛缩 食指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桡动脉皮支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东超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为前臂桡动脉皮支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12例成人上肢标本,分别从桡骨茎突上50mm处桡动脉和肱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和红色乳胶,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分支数目、管径、高度、分布范围及与其它皮动... 目的为前臂桡动脉皮支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12例成人上肢标本,分别从桡骨茎突上50mm处桡动脉和肱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和红色乳胶,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分支数目、管径、高度、分布范围及与其它皮动脉的交通与吻合。结果桡动脉下段(桡骨茎突尖上50mm范围内)桡侧发出有2~3条,尺侧发出有0~2条皮动脉。这些皮动脉与腕部动脉网的皮支间有广泛的交通与吻合。结论桡动脉下段的皮动脉及腕部动脉网的皮支多,而且非常恒定,通过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组织能为筋膜皮瓣提供充足的血供。可在前臂设计桡动脉皮支筋膜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背或手掌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皮支 逆行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带蒂小腿内侧皮瓣同侧逆行对侧交叉移位修复下肢创伤缺损
6
作者 赵平 梁清宇 耿家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39-440,452,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小腿内侧皮瓣同侧逆行、对侧交叉移位修复下肢复杂创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的12例复杂性小腿、踝、足跟、足底创伤,行同侧逆行、健侧小腿内侧皮瓣顺行或逆行交叉移位治疗。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2... 目的:探讨带蒂小腿内侧皮瓣同侧逆行、对侧交叉移位修复下肢复杂创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的12例复杂性小腿、踝、足跟、足底创伤,行同侧逆行、健侧小腿内侧皮瓣顺行或逆行交叉移位治疗。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2~3周断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带蒂小腿内侧皮瓣同侧逆行、对侧交叉移位修复复杂性下肢创伤,疗效满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小腿内侧皮瓣 逆行 交叉移位 下肢创伤
下载PDF
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的部分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平 董忠根 +3 位作者 魏建伟 刘立宏 罗兆彪 曹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总结435肢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分析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4月-2019年12月,应用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435肢.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 [目的]总结435肢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分析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4月-2019年12月,应用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435肢.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435肢中,部分坏死39例,占8.97%;完全成活396例,占91.03%.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皮瓣筋膜蒂的长度和宽度、皮岛的宽和旋转点位置均大于成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在皮岛的长度、皮瓣总长、皮瓣长宽比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均显著大于成活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皮瓣的总长度大(OR=3.462,P=0.015)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高(OR=3.817,P<0.001)是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的部分坏死主要与皮瓣设计不良有关,其中,皮瓣的总长度大、皮瓣近端位置过靠近侧是部分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 穿支皮瓣 部分坏死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运祥 李进波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根据前臂皮肤的解剖特点,形成较大面积的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解决手部较大创面的修复。方法利用前臂远端桡动脉皮支血管网供血,设计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转折点在茎突近端3~5cm 处,皮瓣远端至肘横纹上方3~5cm,皮瓣要覆盖手背、手... 目的根据前臂皮肤的解剖特点,形成较大面积的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解决手部较大创面的修复。方法利用前臂远端桡动脉皮支血管网供血,设计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转折点在茎突近端3~5cm 处,皮瓣远端至肘横纹上方3~5cm,皮瓣要覆盖手背、手掌较大创面。结果采用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4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18例,其外形及手功能的恢复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可取皮瓣面积大,不损伤桡动脉主干,为手部皮肤缺损找到了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前臂 逆行筋膜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筋膜蒂逆行皮瓣在四肢电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占仲 李彤 +1 位作者 郭新春 李加森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又不损伤其主要动脉的方法。方法采用四肢筋膜蒂逆行皮瓣,皮瓣面积最小为5cm×3cm,最大为18cm×8cm(包括蒂长),筋膜蒂宽为1.5~4cm,长为3~6cm 不等。皮瓣最小长宽比例为1.6:1,最大为4.5:1,皮瓣... 目的探讨Ⅰ期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又不损伤其主要动脉的方法。方法采用四肢筋膜蒂逆行皮瓣,皮瓣面积最小为5cm×3cm,最大为18cm×8cm(包括蒂长),筋膜蒂宽为1.5~4cm,长为3~6cm 不等。皮瓣最小长宽比例为1.6:1,最大为4.5:1,皮瓣可旋转180°,移转不呈现“猫耳朵”皱襞。结果临床应用20例36个皮瓣,除个别皮瓣出现散在水泡,轻度肿胀外全获成功。结论经1年以上随访,功能与外形均获得了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蒂逆行皮瓣 烧伤 四肢 修复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