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煤再选研究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占文 郭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128,共5页
为研究邢台矿选煤厂中煤再选的可行性,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中煤再选的2种技术方案,即中煤破碎到粒度小于1(3或6)mm再选和中煤破碎磨细到粒度小于0.5 mm时再选,可根据中煤中可燃体与非可燃体嵌部状态确定中煤再选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邢台... 为研究邢台矿选煤厂中煤再选的可行性,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中煤再选的2种技术方案,即中煤破碎到粒度小于1(3或6)mm再选和中煤破碎磨细到粒度小于0.5 mm时再选,可根据中煤中可燃体与非可燃体嵌部状态确定中煤再选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邢台矿选煤厂中煤进行了筛分、浮沉试验和破碎后3~0.5 mm粒级的浮沉试验。结果表明:邢台矿选煤厂现有的重介处理系统分选效果较好,中煤带煤量低,但中煤经过破碎解离后能释放出部分精煤。经初步预测,单台重介处理系统理论上每小时可从经过破碎的中煤里回收0.9 t精煤,每年多回收精煤约4 500 t,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破碎解离 炼焦煤 分选工艺
下载PDF
稀缺炼焦煤中煤再选潜势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夏灵勇 魏立勇 +2 位作者 刘敏 田立新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了明确钱家营选煤厂稀缺炼焦煤中煤再选的可能性,对钱家营选煤厂三种中煤产品开展破碎、磨矿和浮选试验,分析了三种中煤的再选潜势。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技术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块中煤占中煤总量的6.97%,再选精煤质量合格,但分选难度... 为了明确钱家营选煤厂稀缺炼焦煤中煤再选的可能性,对钱家营选煤厂三种中煤产品开展破碎、磨矿和浮选试验,分析了三种中煤的再选潜势。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技术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块中煤占中煤总量的6.97%,再选精煤质量合格,但分选难度大、加工成本高,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工业规模的再选可能性;末中煤占中煤总量的60.47%,但常规解离后再选的精煤灰分难以达标,再选难度极大;浮选中煤占中煤总量的32.56%,通过解离再选试验可以释放出大量合格精煤,具有较好的再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缺炼焦煤 解离再选 浮选 潜势分析
下载PDF
中国选煤研究热点与技术需求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建国 周游 周立习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我国原煤入选量的大幅提高和基础研究条件的改善,选煤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煤技术和装备也得到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浮选过程强化研究是当前选煤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方向;煤加工相关企业关注的技术热点按关注度由多... 随着我国原煤入选量的大幅提高和基础研究条件的改善,选煤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煤技术和装备也得到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浮选过程强化研究是当前选煤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方向;煤加工相关企业关注的技术热点按关注度由多到少,依次为选煤过程自动化、重介选、工艺设计与改造、选煤装备、浮选等。从选煤作业的目的来看,选煤生产对技术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特定产品的生产、降低动力煤加工成本和智能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技术 选煤研究热点 浮选过程强化 脱硫 低阶煤提质 中煤破碎解离 煤泥减量化 智能化
下载PDF
炼焦中煤柱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凤杰 陶秀祥 《选煤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以山西新裕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破碎、细磨释放中煤有机组分,利用旋流和无旋流两种进气结构的浮选柱进行了浮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旋流进气结构的浮选柱在大充气量时,中煤可燃体回收率可达66.67%;无旋流进气结构的浮选柱... 以山西新裕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破碎、细磨释放中煤有机组分,利用旋流和无旋流两种进气结构的浮选柱进行了浮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旋流进气结构的浮选柱在大充气量时,中煤可燃体回收率可达66.67%;无旋流进气结构的浮选柱在较小的充气量时,中煤浮选产品灰分可降至10.31%。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煤特点提出了"重选+粗选+精选"的中煤再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柱浮选 充气量 可燃体回收率
下载PDF
中煤有压再选三段重介质旋流器可行性试验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辉 申克忠 +1 位作者 赵龙 王祥震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决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煤夹带精煤问题,以传统两段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经验为基础,设计出了中煤有压再选三段重介质旋流器。通过带介质试验,对比了两段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三段重介质旋流器各出料口的密度变化以及密度差异... 为了解决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中煤夹带精煤问题,以传统两段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经验为基础,设计出了中煤有压再选三段重介质旋流器。通过带介质试验,对比了两段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三段重介质旋流器各出料口的密度变化以及密度差异,验证了中煤有压再选三段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三段重介质旋流器 入料压力 出料口密度
下载PDF
20Cr13不锈钢氧化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月龙 蒋鹏 张爽 《中国重型装备》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20Cr13不锈钢重洗率高的问题,对20Cr13退火前后进行氧化皮检测,并与酸洗合格率高的06Cr13热轧板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了氧化皮成分和结构区别,并对20Cr13热轧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查明热轧工艺对酸洗合格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氧化皮 热轧板 退火板 重洗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贾延娟 蒙丽婵 +1 位作者 袁玉明 陈元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2期1880-188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F:发现问题,O:组织团队,C:澄清问题,U:原因分析,S:选择改进流程;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在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4月本院行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管...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F:发现问题,O:组织团队,C:澄清问题,U:原因分析,S:选择改进流程;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在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4月本院行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管理的60562件手术器械(放置时间超过12 h)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5月至8月本院行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管理的手术器械(放置时间超过12 h)64803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消毒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以提高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作为质量改进选题,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从人员、成本、设备设施及管理4个方面分析原因,确立夜间手术器械滞留手术室、供应室人力不足、回收不及时、清洗难度较大、使用后的器械未进行预处理与保湿、岗位职责不明确、清洗工具选择不当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多种措施验证改进。对比两组手术器械返洗率及21名手术医生对两组手术器械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返洗率低于对照组[1.30%(84/64803)比3.68%(223/60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名手术医生对观察组手术器械的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0%(21/21)比66.67%(1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P=0.004)。结论基于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升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返洗率,提升医师器械使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循环管理 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器械使用满意度 器械返洗率
下载PDF
炼焦中煤在螺旋搅拌磨中的磨碎解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裴健宇 蒋善勇 +2 位作者 兰鹏兵 徐明 张海军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炼焦中煤的磨碎解离是实现炼焦煤资源节约化利用的基本前提。利用螺旋搅拌磨分别对>300、300~74、<74μm粒级中煤进行磨煤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径分析仪,掌握了不同粒级中煤在螺旋搅拌磨中的磨碎解离效果。研究结果... 炼焦中煤的磨碎解离是实现炼焦煤资源节约化利用的基本前提。利用螺旋搅拌磨分别对>300、300~74、<74μm粒级中煤进行磨煤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径分析仪,掌握了不同粒级中煤在螺旋搅拌磨中的磨碎解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中煤所嵌布的矿物质以细粒分散的高岭石为主,少量以聚集状形式嵌布,且主要集中在300~74μm粒级中。在所有粒级中,以300~74μm粒级中煤的磨碎解离效果最好:磨后产品累计灰分为10%时,精煤产率增加20个百分点,磨碎比最高;磨后产品中<45μm粒级产率增量为35.57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粒级;此外300~74μm粒级磨煤前后高密度物、低密度物的平均粒径比均高于其他两个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解离效果 螺旋搅拌磨 磨碎比 平均粒径比
下载PDF
稀缺主焦煤重介中煤解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锋 马芳源 丁晴晴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7-13,共7页
为了探究中煤适度破碎解离后的特性,以淮北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浮沉试验分析了重介中煤粒度分布和可选性,并通过破碎解离获得合格精煤的可能性。通过对重介中煤进行破碎粒度上限为6、3、1、0.5 mm的破碎解离试验,进一... 为了探究中煤适度破碎解离后的特性,以淮北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浮沉试验分析了重介中煤粒度分布和可选性,并通过破碎解离获得合格精煤的可能性。通过对重介中煤进行破碎粒度上限为6、3、1、0.5 mm的破碎解离试验,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破碎粒度上限条件下重介中煤密度组成及解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灰分条件下,破碎粒度上限越细,煤与矸石解离度越高,对应的理论精煤产率越高。当重介中煤破碎粒度上限<0.5 mm时,获得的精煤产率约为35%,相比破碎前产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综合考虑磨矿能耗和后续分选及脱水作业复杂性等因素,确定最佳解离粒度为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重介中煤 破碎解离 破碎粒度上限 最佳解离粒度
下载PDF
稀缺炼焦煤重介中煤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阳其春 羡宇帅 丁晴晴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充分利用淮北选煤厂稀缺主焦煤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该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中煤再选的可行性。基于重介中煤煤质特性和解离特性,将中煤破碎至<0.5 mm以下,分别利用浮选、强化重力分选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该厂重... 为充分利用淮北选煤厂稀缺主焦煤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该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中煤再选的可行性。基于重介中煤煤质特性和解离特性,将中煤破碎至<0.5 mm以下,分别利用浮选、强化重力分选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该厂重介中煤进行了回收再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和强化重力分选效果要优于浮选。采用预先脱泥的强化重力分选工艺时,在入料來度为15%、反冲水压力为0.04 MPa、离心转动频率为40Hz的条件下,精煤产率为42.46%,灰分为13.37%;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可以得到灰分为11.83%、产率为27.90%的合格精煤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缺炼焦煤 中煤再选 破碎解离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强化重力分选 精煤产率
下载PDF
实施中煤再洗工艺 增加精煤产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陈刚 付学军 《煤质技术》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通过实施中煤再洗工艺,解决了因入洗原煤粒度变细,跳汰机正常分选时二段透筛量大、精煤损失较高的问题。
关键词 中煤 再洗 精煤产率 增加
下载PDF
新庄选煤厂重介中煤破碎再选研究与工艺改造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发 赵江涛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48-58,共11页
新庄选煤厂针对重介中煤灰分较低、发热量较高而部分精煤流失的问题,对重介中煤破碎再选进行了探究。通过将重介中煤分别破碎至6、1、0.5、0.25 mm以下,再进行筛分、浮沉试验以及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分析,确定了中煤再选最佳技术方案。研... 新庄选煤厂针对重介中煤灰分较低、发热量较高而部分精煤流失的问题,对重介中煤破碎再选进行了探究。通过将重介中煤分别破碎至6、1、0.5、0.25 mm以下,再进行筛分、浮沉试验以及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分析,确定了中煤再选最佳技术方案。研究表明:重介中煤破碎得越细,解离越充分,越有利于精煤的回收;综合考虑基建投资、厂房空间、运行成本等因素,认为将重介中煤破碎至1 mm以下进行再选的方案经济效益最优。生产实践表明,通过改造,新庄选煤厂多回收精煤1.93万t/a,创造经济效益949万元/a,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重介中煤 中煤破碎 筛分试验 浮沉试验 分步释放浮选试验 精煤回收
下载PDF
增设中煤再洗工艺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德东 张喜红 齐剑秋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8期80-81,共2页
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选煤厂通过增设中煤再洗工艺 ,增加了洗精煤产率 ,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中煤再洗工艺 精煤产率 选煤厂 工艺流程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洗煤厂矸石再洗工艺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宏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1,共2页
主要阐述了七台河选煤厂矸石再洗的价值、工艺流程、再洗的效果、工艺改造支出、再洗的经济效益、工艺系统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洗煤厂 矸石再洗 工艺
下载PDF
禾草沟选煤厂中煤破碎再选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伟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中煤夹矸带煤较为严重的问题,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通过中煤再选工艺、可选性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将重介中煤破碎至13 mm,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由原有浮选系统回收的中煤再选的优选方案,从而达到优... 为了解决中煤夹矸带煤较为严重的问题,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通过中煤再选工艺、可选性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将重介中煤破碎至13 mm,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由原有浮选系统回收的中煤再选的优选方案,从而达到优化选煤厂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中煤破碎 可选性 精煤产率 产品精细化
下载PDF
泉店选煤厂中煤破碎再选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军章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
针对泉店选煤厂中煤灰分偏低的问题,开展了中煤破碎再选的研究:先将重介中煤解离至6、3、0.5 mm以下三个粒级,对其解离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中煤解离粒度;再通过浮沉试验及小浮选试验,对中煤破碎解离后的分选效果进行了预测;最终提出... 针对泉店选煤厂中煤灰分偏低的问题,开展了中煤破碎再选的研究:先将重介中煤解离至6、3、0.5 mm以下三个粒级,对其解离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中煤解离粒度;再通过浮沉试验及小浮选试验,对中煤破碎解离后的分选效果进行了预测;最终提出了中煤破碎再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解离特性 浮沉试验 煤泥小浮选试验 中煤破碎再选工艺
下载PDF
贯屯选煤厂重介中煤破碎解离再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鹏 于腾飞 《选煤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提高贯屯选煤厂的精煤产率,优化煤炭产品结构,以该选煤厂的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破碎解离再选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将50~0.5 mm粒级重介中煤解离至3~0.5 mm粒级后再选,低密度物产率增加而灰分下降,高密度物产率增加灰分也增加,... 为了提高贯屯选煤厂的精煤产率,优化煤炭产品结构,以该选煤厂的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破碎解离再选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将50~0.5 mm粒级重介中煤解离至3~0.5 mm粒级后再选,低密度物产率增加而灰分下降,高密度物产率增加灰分也增加,这说明重介中煤得到充分破碎解离后,可以回收部分合格的精煤,并排出部分高灰矸石;新增中煤破碎解离再选系统所需费用较少,而每年所获利润可观;从试验结果、生产工艺、经济效益方面考虑,该选煤厂重介中煤破碎解离再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中煤 破碎解离 中煤再选 精煤产率
下载PDF
任楼选煤厂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改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凯利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为解决跳汰中煤产品的精煤夹带和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任楼煤矿选煤厂从煤质特性、设备性能和选煤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升级,采用跳汰中煤重介再选、一次浮选精矿再次精选等选煤工艺,解决了中煤带精高,浮... 为解决跳汰中煤产品的精煤夹带和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任楼煤矿选煤厂从煤质特性、设备性能和选煤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升级,采用跳汰中煤重介再选、一次浮选精矿再次精选等选煤工艺,解决了中煤带精高,浮选精煤灰分高等问题,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精煤产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了操作管理难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结构调整 工艺改造 跳汰分选 精煤损失 中煤再选 二次浮选
下载PDF
邢台矿选煤厂中煤再选技术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辉 王飞飞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70-73,共4页
针对邢台矿选煤厂中煤再利用的问题,对再选技术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中煤再选的两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中煤分别破碎至13 mm及6 mm以下进行浮沉试验;通过数据对比得出,当中煤破碎至6 mm以下时,精煤产率最大,... 针对邢台矿选煤厂中煤再利用的问题,对再选技术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中煤再选的两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中煤分别破碎至13 mm及6 mm以下进行浮沉试验;通过数据对比得出,当中煤破碎至6 mm以下时,精煤产率最大,因此宜采用中煤破碎后直接分选的方案。据测算,当采用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进行分选,每年可增加精煤产量1.24万t,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煤再选 再选技术方案 精煤产率 重介质旋流器 分选工艺
下载PDF
跳汰分选机在阳泉集团五矿矸石再选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焱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81-84,共4页
阳煤集团五矿选煤厂由于受现有洗选工艺环节的限制,中煤和矸石混合外排,不仅造成产品的损失,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积极响应阳煤集团"吃干榨尽、环保节约"的洗选理念,达到提高产品回收率,增加经济... 阳煤集团五矿选煤厂由于受现有洗选工艺环节的限制,中煤和矸石混合外排,不仅造成产品的损失,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积极响应阳煤集团"吃干榨尽、环保节约"的洗选理念,达到提高产品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分析了采用跳汰分选机对中煤和矸石产品再选的实际应用状况。生产实践表明,增加矸石再选系统后,进一步回收了精煤产品,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消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再选系统 SKT系列跳汰分选机 矸石含煤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