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on the growth of rhabdomyosarcoma cell line RD 被引量:7
1
作者 YELü ZHANGHong-ying +4 位作者 WANGHua YANGGuang-hua BUHong ZHANGLi WANGShou-l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78-686,共9页
Backgrou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most epithelial and endothelial cells. The growth regulative role of TGF-β on soft tissue sarcoma was seldom reported. Here we examined TGF-... Backgrou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most epithelial and endothelial cells. The growth regulative role of TGF-β on soft tissue sarcoma was seldom reported. Here we examined TGF-β1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 RD and searched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 The viability of RD was examined by [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and [3-(4,5-dimethylthiazol-z-yl)-2,5-diphenyltetraz olium bromide] (MTT) assay. RD cell cycle was analys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protein and mRNA of cell cycle regulative factors in RD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tion (RT-PCR), respectively. The kinase activity of cdk2 or cdk4 was examined b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kinase assay.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cell cycle regulative factors in RD b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Results TGF-β1 inhibits RD proliferation by G1-arrest in cell cycle progression. TGF-β1 can prominently up-regulate P27 of RD, then augment P27 to bind cyclinE-cdk2 complexes, which effectively suppress cdk2 kinase activity. P21 increased and c-myc decreased in RD due to TGF-β1. Both P15 and cdk4 have not been involved in the growth inhibitory event. TGF-β1 treatment induced P27 to congregate around nucleus. P21 pervaded from nucleus to both nucleus and cytoplasm by TGF-β1 treatment.Conclusion TGF-β1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 line RD and induces RD G1-arrest. This course is accomplished by TGF-β1 up-regulating P27 to suppress cdk2 kinase activity. The induction of P21 and down-regulation of C-myc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growth-arrest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rhabdomyosarcoma cell cycle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原文传递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gap junction gene Cx43 and th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habdomyosarcoma cells
2
作者 林仲翔 张志谦 +3 位作者 韩亚玲 C.C.G.Naus K.R.Yu H.Holtzer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Rhabdomyosarcoma (RD) cells express low levels of the gap junction protein connexin 43 (Cx43), and its mRNA, and display very weak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 as detected by Cx43 immunofluorescen... Rhabdomyosarcoma (RD) cells express low levels of the gap junction protein connexin 43 (Cx43), and its mRNA, and display very weak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 as detected by Cx43 immunofluorescence, slot-blot and dye-transfer methods. These cells grow rapidly and show aberrant and incomplete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ap junctions in these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Cx43 with relation to cell growth and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RD single-cell subclones-RDL3 and RDL6 is studied. The subclone RDL3 grows slowly and displays better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The expression of Cx43, its mRNA and the GJIC in RDL3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normal myoblasts. Another subclone RDL6 which grows rapidly, but is poorly differentiated, expresses very low levels of Cx43 and its mRNA, and very weak GJIC. By using the 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e transfection technique, a full-length cDNA-encoding Cx43 and a pSV2neo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RDL6 cells. Several stably transfected clones have been obtained. A stable Cx43-transfectant clone RDL6/C4 expresses high level of Cx43 and its mRNA, and results in dramatic increase of GJIC. These cells grow slowly but display the enhanced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own-regulation of Cx43 gene expression and a reduced expression of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RD cells is demonstrated. Forced expression of Cx43 not only inhibits cell growth but also correlates with the improved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D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 43 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rhabdomyosarcoma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single-cell clone cell transfection.
原文传递
确定性侧向位移芯片在儿童横纹肌肉瘤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3
作者 郎会萍 杨楠麟 +4 位作者 周哲蝶 刘宗彬 陈小文 文飞球 袁秀丽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4-180,共7页
目的采用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捕获鉴定方式扩展CTCs的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探究CTCs与横纹肌肉瘤(RMS)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将横纹肌肉瘤TE761细胞系混悬到外周血中,使用确定性侧向位移芯片(DLD-ΔChip),依据细胞尺寸快速... 目的采用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捕获鉴定方式扩展CTCs的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探究CTCs与横纹肌肉瘤(RMS)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将横纹肌肉瘤TE761细胞系混悬到外周血中,使用确定性侧向位移芯片(DLD-ΔChip),依据细胞尺寸快速无损分离富集肿瘤细胞,之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DAPI+/CD45-/MyoD1+),在显微镜下鉴定TE761系细胞。检测该项技术对于肿瘤细胞的分离富集效率,以及检测RMS患儿外周血中CTCs数目并发掘与患者临床状况的相关性。结果DLD-ΔChip对于TE761系细胞的捕获率为94.0%,白细胞去除率为99.99%,红细胞去除率为100%。经DLD-ΔChip分离后的TE761系细胞活性为94.0%,与分离前的细胞增殖无统计学差异(t=2.21,P>0.05)。使用DLD-ΔChip测量RMS患儿外周血CTCs,RMS中危组和高危组外周血中的CTCs存在相关关系(U=289.00,P<0.05)。结论DLD-ΔChip分离富集CTCs效率高,分离后的CTCs活性高。RMS患儿中的CTCs在患者临床危险度分级、判断预后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确定性侧向位移芯片 分离和检测 横纹肌肉瘤
下载PDF
bcl-2、p53蛋白及PCNA表达与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赖日权 周民伟 +4 位作者 安建成 罗祝泉 季卉 田野 邹国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6-118,I012,共3页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RMS)中bcl-2、p53、PC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随访41例)横纹肌肉瘤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cl-2、p53基因蛋白和PCNA,发现bcl-2、p53...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RMS)中bcl-2、p53、PC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随访41例)横纹肌肉瘤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cl-2、p53基因蛋白和PCNA,发现bcl-2、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2%、70%,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及不同组织类型的RMS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53、PCNA在低分化RMS阳性率分别为85%、95%,显著高于高分化RMS42.8%和14.3%(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p53、PCNA阳性率均为86.7%,亦明显高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阳性率33.3%和41.7%(P<0.05)。而bcl-2在低分化RMS阳性20%显著低于高分化71.4%(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阳性率13.4%明显低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41.4%(P<0.05)。p53与bcl-2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53阳性率越高,而bcl-2阳性率越低。结论:PCNA、p53、bcl-2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RMS的生物学特性,p53、bcl-2可作为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P53基因 bcl-2adld PCNA 病理
下载PDF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守礼 朱振龙 +4 位作者 贾茹 吕贵华 陈文磊 李其云 邝刚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0-92,I021,共4页
目的 研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 ,阐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为 3种亚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2 0例 ,含有星形、梭形和小圆形细胞形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6例 ,以小圆形细胞及中... 目的 研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 ,阐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为 3种亚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2 0例 ,含有星形、梭形和小圆形细胞形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6例 ,以小圆形细胞及中圆形细胞为主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4例 ,多为大圆形及中圆形细胞。全部肿瘤中 ,带状细胞 ,蝌蚪形细胞及多核细胞占 2 7% ,仅 1例见到横纹。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 :Vimentin 92 % ,desmin 5 3.3% ,平滑肌肌动蛋白 87.5 %及Myoglobin 92 .2 %。结论 在横纹肌肉瘤中少数为带状及蝌蚪状细胞 ,绝大多数为圆形细胞 ,后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细胞 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EV71感染横纹肌肉瘤细胞与MAPK信号通路分子基因差异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学伶 李祥 +7 位作者 彭宏君 史梅 姜庆波 刘息平 季云 姚玉华 何彩珍 史伟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横纹肌肉瘤(RD)细胞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RK)信号通路分子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按感染复数(MOI)=5的病毒量感染RD细胞,用台盼蓝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横纹肌肉瘤(RD)细胞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RK)信号通路分子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按感染复数(MOI)=5的病毒量感染RD细胞,用台盼蓝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胞因子(IL-4、IL-10和TNF-α)水平变化,PCR芯片技术检测感染后8 h和12 h 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RD细胞存活率随EV71感染时间延长明显下降,感染组IL-4、IL-10和TNF-α浓度随感染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RD细胞8 h时,88种MAPK相关基因中,FOS、JUN分别上调3.34和3.19倍,而IL-1A、IL-1B、MAP2K3、IRAK1、NGF、IL-4、MAP3K1、MAP3K10、MAP3K11、MAP3K14、MAPK3下调2~5倍。EV71感染RD细胞20 h时,ELK1、FGF1、FOS、JUN、IRAK1、NGF、IL4、MAP3K1、MAP3K10、MAP3K11、MAP3K14、MAPK3、PIK3CG、STAT1和TNF明显上调。结论 EV71感染激活RD细胞MAPK信号通路,产生炎症细胞因子,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横纹肌肉瘤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郜红艺 赖日权 +2 位作者 霍雷军 张佳立 吴坤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yosarcoma,SCR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SCRM的临床表现、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性婴幼儿,年龄2天~4岁。肿瘤部位:睾...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yosarcoma,SCR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SCRM的临床表现、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性婴幼儿,年龄2天~4岁。肿瘤部位:睾丸旁2例,腰背部1例,肿瘤直径2~6 cm;眼观:肿瘤边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韧。镜检: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边界尚清。瘤细胞由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深嗜伊红色,纤维状,可呈席纹状或漩涡状排列,局部区域可见波浪状结构,似神经纤维。部分细胞内可见横纹结构,有些区域见散在的横纹肌母细胞。瘤细胞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核多为长圆形,有些细胞核呈纤细波浪状,细胞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偶见。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myogenin和Myo D1均阳性,CK、α-inhabin、AFP、CD34、S-100蛋白均阴性。结论 SCRM是横纹肌肉瘤中一种少见的新类型,常发生于婴幼儿。需与婴儿纤维瘤病、先天性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蝾螈瘤及促纤维组织的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海波 陈柯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 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S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80...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 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S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45岁。发生于头颈部4例,包括右下颌、咽部、鼻咽部和左上颌,占总数的44%。前臂、腰部、大腿、小腿、睾丸分别1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直径2~14cm,平均5.9cm。组织学上主要由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叉的束状排列,散在于梭形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梭形或多角形的横纹肌母细胞。在2例局灶区域可见明显的间质硬化,2例局灶区域可见假血管瘤样结构,1例散在少量疏松黏液样区域,在1例可见局灶区域瘤细胞呈轻度的多形性,但不见奇异核的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CD99和MyoD1,多数表达myogenin和MSA(分别为6例和7例),均不表达S-100、CD34、CK和HMB-45。术后随访6个月~4年,发生于睾丸患者有腹腔静脉旁转移,发生于小腿者有肝转移。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成人SRMS少见,好发于男性,头颈部是最好发部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行为。形态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病理学 梭形细胞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解俊杰 钱叶勇 +4 位作者 石炳毅 范宇 柏宏伟 常京元 王洪阳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原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16例,其中3例患者移植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对这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原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16例,其中3例患者移植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对这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3岁。肾移植术后采用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剂(CNI)+麦考酚吗乙酯(MMF)或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发生恶性肿瘤距肾移植术后时间分别14个月、16个月和54个月。首发症状分别为腰部疼痛1例、无痛肉眼血尿2例。3例患者均采用肾癌根治手术,病理结果分别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并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和透明细胞癌1例。在保证移植肾功能的情况下均调整了免疫抑制剂用量。随访发现前2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确诊半年内死亡,最后1例长期存活。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原肾发生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上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保证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同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恶性肿瘤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黏液性脂肪肉瘤 血管肉瘤 透明细胞癌 .肾癌根治手术
下载PDF
紫杉醇抑制胚胎型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翔 杨迪生 +2 位作者 叶招明 陶惠民 李伟栩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胚胎型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的抗癌作用及其与诱导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RD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胚胎型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的抗癌作用及其与诱导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RD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G2?M期分布的改变及凋亡率。结果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RD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其24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7.4±5.4)ng?ml。100ng?ml紫杉醇作用于RD细胞24h后,透射电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紫杉醇可使肿瘤细胞出现G2?M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紫杉醇对横纹肌肉瘤RD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能诱导RD细胞凋亡,可用于横纹肌肉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细胞 紫杉醇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治疗 细胞凋亡 诱导 抑制作用 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 时间依赖性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向云 李康 +2 位作者 夏燕平 杨静 戴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利用噬斑法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探讨培养基类型、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胎牛血清(FBS)、牛血清白蛋白(BSA)及甲基纤维素(MC)含量对EV71噬斑形成的影响,得到最适营养覆盖物... 目的:利用噬斑法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方法:首先探讨培养基类型、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胎牛血清(FBS)、牛血清白蛋白(BSA)及甲基纤维素(MC)含量对EV71噬斑形成的影响,得到最适营养覆盖物配比;进一步,EV71以感染复数(MOI)为0.1分别接种RD细胞和Vero细胞,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噬斑法测定各时间点培养液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并绘制log2(病毒滴度)-时间图,对比分析EV71在2种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特征。结果:终浓度含1%MC和2%FBS的MEM(1×)或DMEM(1×)为EV71噬斑形成的最适营养覆盖物;EV71在RD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增殖周期均约为12 h,MOI=0.1时,EV71在RD细胞中的增殖活动较Vero细胞中活跃,增殖效率比Vero细胞中高2个数量级。结论:用RD细胞扩增EV71比Vero细胞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噬斑 增殖动力学特征 RD细胞 VERO细胞
下载PDF
腺苷三磷酸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系P^(21)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桂芝 林仲翔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6,I011,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腺苷三磷酸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分化的作用机理,用ATP作用于人横纹肌肉瘤单细胞克隆亚系RDL6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ATP作用后的RDL6细胞核内P21蛋白表达增强,c-myc蛋白表达降低,膜下胞... 为进一步研究腺苷三磷酸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分化的作用机理,用ATP作用于人横纹肌肉瘤单细胞克隆亚系RDL6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ATP作用后的RDL6细胞核内P21蛋白表达增强,c-myc蛋白表达降低,膜下胞质内微丝束-应力纤维组装改善,粘着斑内的主要粘附蛋白——纽蛋白(vinculin)表达增强,正常小鼠成肌细胞C2C12细胞核内P21蛋白高表达,c-myc蛋白不表达。结果表明:RDL6细胞P21表达的丢失和c-myc表达的活化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相关,从而表明P21表达增强和c-myc表达的降低在RDL6细胞表型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肿瘤 横纹肌肉瘤 P21基因 c-myc基因 ATP
下载PDF
15例头颈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恒花 汪洋 +5 位作者 李江 田臻 鲍泳扬 王渊 朱延波 陈颖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SRMS/Sc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头颈部SRMS/ScRM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15例患... 目的:探讨头颈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SRMS/Sc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头颈部SRMS/ScRM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15例患者(10例SRMS,5例ScRMS)中,男7例,女8例;年龄2个月~57岁,平均20.1岁。颞下窝5例,上颌骨软组织2例,舌2例,其余分别发生于咀嚼肌区、下颌软组织、翼颌间隙、腮腺区、颈部、唇部各1例。临床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直径约1.5~20 cm,平均6.3 cm。组织学上,10例SRMS主要由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叉束状排列,散在于梭形细胞之间,可见少量横纹肌母细胞。5例ScRMS均以大量玻璃样变的硬化性基质为特征,类似原始的小圆细胞组成,以条索状、列兵样、梁状、微腺泡状和假血管样等多种方式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vimentin和desmin,MyoD1呈弥漫及多灶性表达,12例表达myogenin,均不表达S100、HMB-45、Caldesmon、CK和CD34。15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随访4~205个月,平均59个月。5例无病生存,9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头颈部SRMS/ScRMS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且预后较差。熟悉其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有助于识别这类少见的横纹肌肉瘤亚型,并与其他梭形细胞及以间质硬化为主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细胞 硬化 横纹肌肉瘤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宫颈罕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凌云 孟元光 +1 位作者 李立安 李亚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罕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宫颈横纹肌肉瘤、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8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例死亡(1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目的探讨宫颈罕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宫颈横纹肌肉瘤、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8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例死亡(1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手术方式基本同于宫颈鳞癌,对于术后是否辅以放化疗,处理不一。结论根据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宫颈横纹肌肉瘤、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临床特点及目前所报道病例诊治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宫颈横纹肌肉瘤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尤文氏瘤
下载PDF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特点分析及细胞化学染色鉴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雪 李蓓 +4 位作者 王琳 李志刚 郎志奇 巩文玉 陈振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r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特点,以及应用细胞化学染色对骨髓中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细胞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ARMS骨髓转移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进行病理检查并相关病... 目的探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r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特点,以及应用细胞化学染色对骨髓中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细胞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ARMS骨髓转移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进行病理检查并相关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抽取患者胸骨骨髓细胞涂片,采用常规瑞氏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及结蛋白染色,对骨髓中RMS细胞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及细胞化学染色鉴别。结果病理活检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ARMS病理特征,骨髓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符合RMS细胞特征。结论ARMS骨髓转移后,骨髓细胞涂片中RMS细胞形态特点明显,同时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对骨髓中RMS细胞进行识别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骨髓转移 细胞形态 细胞化学染色
下载PDF
1例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靓婧 曹红琴 +5 位作者 梅建刚 翟勇平 李翰卿 刘诗静 张美娇 孔德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564-256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其作为辅助临床分期和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1例前列腺ERMS患者抽取骨髓,行细胞涂片,采用常规瑞氏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对... 目的:分析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其作为辅助临床分期和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1例前列腺ERMS患者抽取骨髓,行细胞涂片,采用常规瑞氏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对骨髓中ERMS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合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治疗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骨髓象示粒、红、巨三系增生明显受抑,瘤细胞占66%,散在或成团分布;胞体大小不一,胞浆量丰富,色深蓝,易见较多空泡,边缘可见瘤状突起;胞核较大,双核及多核可见;核染色质粗糙疏网状,核仁大而明显。细胞化学染色示瘤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糖原染色粗细不等颗粒状阳性。结论:前列腺ERMS通过对患者原发部位病理活检结合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确诊。当外周血出现至少一系减低或可见幼红、幼粒细胞时应考虑肿瘤骨髓转移的可能,及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形态及化学染色结果符合ERMS细胞特征,从而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骨髓转移 细胞形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ALK与儿童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婵娟(综述) 赵强(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危患儿预后差,且手术及放化疗等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靶向治疗以其可靠的疗效和轻微的毒副反应成为目前最受关注和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 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危患儿预后差,且手术及放化疗等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靶向治疗以其可靠的疗效和轻微的毒副反应成为目前最受关注和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异常与多种儿童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LK的异常形式主要包括基因融合、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增加。随着ALK抑制剂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针对ALK异常的靶向治疗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主要针对ALK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的异常以及与其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神经母细胞瘤 横纹肌肉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儿童
下载PDF
p53、c-erbB-2和PCNA在横纹肌肉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真年 米粲 李圆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7-248,252,共3页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癌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类型、分化程度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6例横纹肌肉瘤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结果p53、c-e...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癌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类型、分化程度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6例横纹肌肉瘤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结果p53、c-erbB-2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9%和100%。p53阳性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类型无关(P>0.05),而与横纹肌肉瘤的分化程度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c-erbB-2的阳性率低,其阳性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类型、分化程度及复发、转移均无相关性。PCNA的表达程度与横纹肌肉瘤的复发、转移有关。结论p53和PCNA能较好地反映横纹肌肉瘤的恶性程度。可作为评估横纹肌肉瘤复发、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P53 C-ERBB-2 PCN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视黄酸对横纹肌肉瘤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叶鑫 王东林 邢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 观察视黄酸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对生肌调节因子 (MR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1 0 -6mol/L全反式维甲酸 (ATRA)处理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和A6 73,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α actin表达 ,用原... 目的 观察视黄酸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对生肌调节因子 (MR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1 0 -6mol/L全反式维甲酸 (ATRA)处理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和A6 73,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α actin表达 ,用原位杂交检测生肌调节因子MRF4、MyoDmRNA表达 ,并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变化。结果 ATRA作用后 ,RD、A6 73细胞肌球蛋白重链和α actin表达增强 ,MRF4和MyoDmRNA表达上调 ,细胞生长受抑。结论 ATRA具有促进横纹肌肉瘤细胞分化的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MRF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横纹肌肉瘤 诱导 分化 生肌调节因子
下载PDF
Nordy对人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细胞系PLA-802的诱导分化作用
20
作者 刘斌 米粲 +1 位作者 卞修武 陈代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39,343,共5页
目的观察Nordy对人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细胞系PLA-802细胞的体内和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用终浓度100μmol/L Nordy处理体外培养细胞,于处理后第24、48、72和96h时相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右腋皮下接种了PLA-802细胞的裸鼠于接... 目的观察Nordy对人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细胞系PLA-802细胞的体内和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用终浓度100μmol/L Nordy处理体外培养细胞,于处理后第24、48、72和96h时相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右腋皮下接种了PLA-802细胞的裸鼠于接种后第7天开始按27mg/kg Nordy隔日1次经腹腔注射给药,共给药10次,于接种后第26天杀鼠摘取移植瘤。细胞和移植瘤组织经HE、电镜和myosin免疫组化染色,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用Nordy处理体内外生长的PLA-802细胞后,瘤细胞核质比降低;细胞形态变椭圆形或梭形,核变小呈椭圆形,核仁变小,核分裂象减少;免疫组化显示胞质内myosin蛋白表达增强;电镜见胞质中肌(微)丝明显增多,甚至有横纹肌肌原纤维形成。结论Nordy对体内外生长的PLA-80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NORDY 细胞系 肿瘤诱导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