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功能叶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1 位作者 林红梅 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11、12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66%-56.75%;检测到12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于1、2、6、11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45%-12.05%;莆田环境下,检测到7对加加上位性QTL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1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功能叶 环境互作
下载PDF
亚洲稻籼粳中间型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尧忠 贺庆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基于籼粳间酯酶酶带记分、聚类分析、主分量分析等方面表现出的连续性,结合广亲和品种和镰刀谷在测交时亲和力难分籼粳的事实,认为有中间型存在。建议把亚洲栽培稻分成粳、中间型、籼,这样既能体现演化内容、分类的连续性,也能减少... 本文基于籼粳间酯酶酶带记分、聚类分析、主分量分析等方面表现出的连续性,结合广亲和品种和镰刀谷在测交时亲和力难分籼粳的事实,认为有中间型存在。建议把亚洲栽培稻分成粳、中间型、籼,这样既能体现演化内容、分类的连续性,也能减少分类上的错误,利于应用。笔者推测,品种在形态和遗传以及许多分类性状上的不同步分化,可能是形成中间型的原因之一。本文简单讨论了镰刀谷和Aus类型品种的中间性特点,认为它们可能是深入研究中间型问题的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稻 籼稻 粳稻 中间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