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and Markstein lengths near rich propane/air flammability limits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1
作者 胡俊 任坦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466-471,共6页
A small cubic closed vessel with schlieren measurement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high-speed video camera were used to study limit flame properties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room temperatu... A small cubic closed vessel with schlieren measurement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high-speed video camera were used to study limit flame properties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room temperature.The rich flammability limit of C3H8/air was determined to be 9.2% C3H8.Stretched flame propagation speeds,stretched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and unstretched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near rich C3H8/air flammability limit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equivalence ratios.Outwardly propagating spherical flam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s and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to flame stretch using Markstein lengths.Unstretched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t rich flammability limit was determined to be 1.09cm/s.Lewis numbers were less than unity in rich C3H8/air and negative Markstein lengths were concluded.Absolute values of Markstein length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linearly with equivalence ratios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Markstein lengths rich flammability limit flame stretch
下载PDF
淬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对RQL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惠蕾 刘爱虢 +2 位作者 吴小取 张云杰 曾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3,共12页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响燃烧室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淬熄结构高度的降低,燃烧室出口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量增加;随着富油区主燃孔与淬熄空气质量流量的空气分配比例降低,燃烧室出口NO_(x)的排放量先降低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的空气分配比例使NO_(x)排放量最低;热力型NO_(x)的生成量与温度高于1900 K的区域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存在直接关系.基于此设计的燃烧室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最低NO_(x)排放量可低于35 mg/m^(3),达到了低污染燃烧室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淬熄/贫油燃烧室 淬熄结构 空气分配 氮氧化物
下载PDF
生肌解毒方外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在烧伤后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3
作者 江魁红 缪晓青 朱晓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生肌解毒方外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技术在烧伤后慢性创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烧伤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PRP技术治疗... 目的探究生肌解毒方外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技术在烧伤后慢性创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烧伤慢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PRP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生肌解毒方。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创面量化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周创面愈合率略高(P>0.05),第3、5周创面愈合率明显较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量化积分和VAS均明显较低(P<0.05),CRP、TNF-ɑ、WBC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VEGF明显较高(P<0.05),MMP-9明显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解毒方外用联合PRP技术可促进烧伤后慢性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症状和疼痛,减轻炎症反应,调节VEGF和MMP-9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解毒方 富血小板血浆 烧伤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烧伤创面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宋文禹 王佳欣 +1 位作者 朱兰奇 王小兵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92-100,共9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包含“富血小板血浆”“烧伤”“烧伤创面”...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包含“富血小板血浆”“烧伤”“烧伤创面”等,英文检索词包括“platelet rich plasma”“burn”“burn wound”等,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收录的临床中关于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烧伤创面的试验文章,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查重、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篇文献,2279例患者,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后显示: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MD=-4.83,95%CI(-5.65,-4.02),P<0.00001]、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OR=0.42,95%CI(0.42,0.75),P=0.003]、渗湿纱布层数[MD=-5.09,95%CI(-6.42,-3.77),P<0.00001]和1年后VSS评分[MD=-0.77,95%CI(-1.00,-0.55),P<0.00001]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OR=6.03,95%CI(3.33,10.92),P<0.00001]和第1周[MD=8.43,95%CI(7.20,9.66),P<0.00001]、第2周[MD=13.64,95%CI(8.73,18.56),P<0.00001]、第3周[MD=15.84,95%CI(15.05,16.62),P<0.00001]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在移植物黏附率[MD=24.37,95%CI(-19.10,67.84),P=0.27]和过敏反应发生率[OR=0.54,95%CI(-0.18,1.65),P=0.28]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在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促进创面愈合,提升治疗有效率和创面愈合率,减少渗出和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远期VSS评分更好;对移植物黏附率和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烧伤 烧伤创面 META分析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二度烧伤合并感染创面的探讨——附1例报道
5
作者 黄皓 黄峻 +3 位作者 梁群 刘建 李婷 赵阳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深二度烧伤合并感染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深二度烧伤合并创面细菌感染患者,结合临床治疗要点与门诊随访情况,探讨自体PRP在烧伤创面合并感染的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及...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深二度烧伤合并感染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深二度烧伤合并创面细菌感染患者,结合临床治疗要点与门诊随访情况,探讨自体PRP在烧伤创面合并感染的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左下肢深二度烧伤创面合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经一般换药治疗及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降至正常,但创面愈合缓慢且仍有黄色分泌物;后烧伤创面经联合外用自体PRP治疗,创面疼痛评分由8分逐渐下降至1分,2周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18 d后创面完全愈合;PRP治疗后1、3、6个月创面瘢痕评分由5分降至2分,未见明显瘢痕形成;PRP疗程中亦未出现创面炎症反应加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深二度烧伤患者合并局部创面细菌感染,拒绝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下,自体PRP是1种较安全的替代方案,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愈合,本例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治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烧伤 创面修复 创面感染
下载PDF
VS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李应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鄂钢医院收治的12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VSD治疗,...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鄂钢医院收治的12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VSD治疗,观察组予以VSD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情况、疼痛、创面肉芽组织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4 d、21 d创面愈合率更高,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肉芽组织VEGF和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效果显著,能上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封闭负压引流 富血小板血浆 血管生长因子 炎症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结合封闭负压引流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EGF、bF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殷东京 沈国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就诊的82例深Ⅱ度烧伤患...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就诊的8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PG结合VSD治疗)和对照组(VSD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面积、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GF、bFG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值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的差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肉芽生长面积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GF、bFGF、CRP、IL-6、WBC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 VAS评分及治疗后1个月与2个月VS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G结合VSD治疗深Ⅱ度烧伤可加快患者创面愈合进程,提高EGF、bFGF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减少瘢痕增生,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深Ⅱ度烧伤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LRG1 promotes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in a corneal alkali burn mouse model 被引量:1
8
作者 Shan Song Jun Cheng +3 位作者 Bing-Jie Yu Li Zhou Hai-Feng Xu Ling-Ling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0年第3期365-373,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eucine-richα-2-glycoprotein-1(LRG1)on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METHODS: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lymphatics were induced by establishin... AIM: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eucine-richα-2-glycoprotein-1(LRG1)on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METHODS: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lymphatics were induced by establishing alkali burn mouse model.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LRG1 in cornea tissues and to verify the source of LRG1-positive cells.Corneal whole-mount staining for CD31(a panendothelial cell marker)and lymphatic endothelial hyluronan receptor-1(LYVE-1;lymphatic marker)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growth of blood and lymphatic vessels after local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LRG1 protein or LRG1 si RNA.In addition,expressions of the proangiogeni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related proteins were detected using Western blot analysis.RESULTS:LRG1 w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n alkali burned corneal stroma in both the limbal and central areas.LRG1-positive cells in the corneal stroma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Vimentin-positive cells.Local application ofexogenous LRG1 protein not only aggravated angiogenesis but also lymphangiogenesis significantly(P<0.01).LRG1 group upregulated the levels of VEGF a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fami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control group.We also found that LRG1-specific si RNA could suppress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cramble si RNA-treated group(P<0.01).CONCLUSION:LRG1 can facilitate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through heightening the stromal expression of VEGF-A,B,C,D and VEGFR-1,2,3;LRG1-specific si RNA can suppress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in corneal alkali burn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cine-richα-2-glycoprotein-1 ANGIOGENESIS LYMPHANGIOGENESIS CORNEA alkali bur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下载PDF
PRP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慢性创面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贤君 刘伟源 +1 位作者 陈燕图 陆国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慢性创面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烧伤慢性创面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慢性创面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烧伤慢性创面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洒创面,观察组采用自制PRP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粉剂配置的混合液喷洒或外涂创面,并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P<0.05)。结论:PRP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慢性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烧伤 修复 慢性创面
下载PDF
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及工作面疏放水后涌水量分段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磊 雷方超 +3 位作者 侯恩科 路波 冯栋 赵凯兴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3,共10页
风化基岩与烧变岩含水层严重威胁着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的安全生产,精确预测其富水性与工作面涌水量对矿井防治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风化基岩与烧变岩含水层,以陕西红柳林煤矿15217工作面所在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含水层... 风化基岩与烧变岩含水层严重威胁着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的安全生产,精确预测其富水性与工作面涌水量对矿井防治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风化基岩与烧变岩含水层,以陕西红柳林煤矿15217工作面所在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含水层厚度、岩性组合指数、岩石烧变及风化程度指数、岩心采取率为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蝠鲼觅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含水层富水性预测方法,通过对风化基岩与烧变岩含水层富水性的精准分区预测,将工作面划分为不同富水等级的区段。在此基础上,分析经过长时间井下疏放水后的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动静储量法对工作面不同富水等级区段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涌水量实测数据相比,涌水量预测结果误差整体较小,介于0.30~6.98 m3/h,表明此预测方法可行度与准确率较高,为红柳林煤矿及类似条件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基岩 烧变岩 富水性 评价指标 蝠鲼觅食优化算法 涌水量预测 侏罗纪煤田
下载PDF
杂质Fe和Si对Al-Cu-Mn-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余文涛 孟祥炜 +2 位作者 张晗 郝启堂 薛彦庆 《材料热处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3,共9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杂质Fe和Si对Al-Cu-Mn-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金含有0.20 mass%的杂质Fe时,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富Fe相为Al_(7)Cu_(2)(FeMn),与不含杂质Fe时相比,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杂质Fe和Si对Al-Cu-Mn-M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金含有0.20 mass%的杂质Fe时,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富Fe相为Al_(7)Cu_(2)(FeMn),与不含杂质Fe时相比,合金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当合金含有0.20 mass%的Fe和0.20 mass%的Si时,热处理后合金中存在两种富Fe相,Al_(7)Cu_(2)(FeMn)和Al_(15)(FeMn)_(3)(SiCu)_(2)相,但Al_(7)Cu_(2)(FeMn)相居多。此外,含有杂质Fe和Si的合金凝固终了时在晶界处形成低熔点共晶组织(Al+Al_(2)Cu+Mg_(2)Si),导致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过烧现象。与仅含杂质Fe元素的合金相比,同时含有Fe和Si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但屈服强度增加了51.6 MPa,伸长率由15.4%大幅下降至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n-Mg合金 富Fe相 过烧 共晶相
下载PDF
催化剂Pd/γ-Al_2O_3上Pd的双态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长根 游少雄 +3 位作者 王丽琼 曾庆轩 王亚军 安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3-657,共5页
采用模拟配气系统和 XPS技术研究了活化气体的氧化还原特性对催化剂中 Pd质量分数为 7%的 Pd/γ- Al2 O3催化活性的影响 .得出 :催化剂经过贫燃保持 /贫燃下降或富燃保持 /贫燃下降处理后 ,催化剂失活 ,表面钯以 Pd O形式存在 ;经过贫... 采用模拟配气系统和 XPS技术研究了活化气体的氧化还原特性对催化剂中 Pd质量分数为 7%的 Pd/γ- Al2 O3催化活性的影响 .得出 :催化剂经过贫燃保持 /贫燃下降或富燃保持 /贫燃下降处理后 ,催化剂失活 ,表面钯以 Pd O形式存在 ;经过贫燃保持 /富燃下降 ,富燃保持 /富燃下降 ,或富燃保持 /等化学计量下降处理后 ,催化剂被活化 ,表面钯以Pd0 形式存在 .Pd0 的钯对混合配气的催化活性比 Pd O的高得多 .催化剂活性具有可逆性 .等化学计量的气体具有保持催化剂活性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Pd三效催化剂 汽车尾气处理 PD/Γ-AL2O3 氧化还原性 双态行为 三氧化二铝
下载PDF
镁铝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聂芝侠 李葆萱 +1 位作者 胡松启 王英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为了研究镁铝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采用捏合机混合物料、真空浇注、恒温固化的方法制备推进剂试样,用靶线法测试推进荆燃速(0.5~2.0MPa),用Vieille经验公式r=ap^n计算压强指数。研究表明,细粒度AP含量增加,燃速逐渐增加,而... 为了研究镁铝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采用捏合机混合物料、真空浇注、恒温固化的方法制备推进剂试样,用靶线法测试推进荆燃速(0.5~2.0MPa),用Vieille经验公式r=ap^n计算压强指数。研究表明,细粒度AP含量增加,燃速逐渐增加,而压强指数先升高后降低。采用复合催化剂GFP/Fe:O,可同时提高燃速和压强指数。当催化剂质量含量为5%时,改变GFP/Fe2O3比对推进剂的燃速及压强指数的影响与氧化剂AP级配有关。对于细粒度AP含量高的配方,GFP/Fe2O3对燃速和压强指数影响较大。金属含量对燃速影响较大,对压强指数影响很小。而Mg/Al比对燃速和压强指数影响都很小。随着氧化剂中KP含量增大,燃速呈下降趋势,压强指数先升高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燃料推进剂 燃速 压强指数
下载PDF
氧化剂和团聚硼粒度对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东磊 张炜 +1 位作者 朱慧 姬壮周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376,380,共4页
考察了细AP和团聚硼含量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细AP含量和团聚硼含量的增大,推进剂燃速增加,燃速压强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同时,以BDP模型为基础,将硼粒度对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引入燃速表达式,表达式表明细AP... 考察了细AP和团聚硼含量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细AP含量和团聚硼含量的增大,推进剂燃速增加,燃速压强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同时,以BDP模型为基础,将硼粒度对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引入燃速表达式,表达式表明细AP和团聚硼有利于提高氧化剂的燃烧表面积在燃面上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燃料推进剂 燃速特性 团聚硼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中bFGF 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以信 袁杰 +2 位作者 邹勇 郭力 刘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97-4298,4301,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4只大白兔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SD-Ag),实验组用PRP。在7、10、14d,两组分别随机选取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4只大白兔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SD-Ag),实验组用PRP。在7、10、14d,两组分别随机选取4只大白兔麻醉处死后取材,行创面愈合率比较、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7、10、14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7d时,实验组肉芽组织灶显著,细胞及血管数量密集。10d时,实验组可见毛细血管量及成纤维细胞较对照组更为丰富。14d时,实验组显示大部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而毛细血管数减少。7、10dbFGF及VEGF阳性细胞数两组均增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14dbFGF及VEGF阳性细胞数两组均逐步下降(P>0.05)。结论 PRP可以促进大白兔烫伤创面愈合,主要机制是明显增加早期创面中bFGF及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烫伤创面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团聚硼对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庞维强 张教强 +2 位作者 胡松启 党建波 国际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调节黏合剂种类和团聚工艺,采用于法硼团聚工艺制取球形度良好、粒径为0.105~0.19mm的团聚硼粒子,并制得硼质量分数32%、热值约32MJ/kg、工艺性能良好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采用靶线法测试含硼富燃推进剂的燃速及压强指数,... 通过调节黏合剂种类和团聚工艺,采用于法硼团聚工艺制取球形度良好、粒径为0.105~0.19mm的团聚硼粒子,并制得硼质量分数32%、热值约32MJ/kg、工艺性能良好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采用靶线法测试含硼富燃推进剂的燃速及压强指数,并测试不同AP粒度级配、镁铝合金粒径以及团聚硼粒径对富燃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AP粒度及团聚硼粒径、增加超细AP含量和固体组分含量,可大大改善含硼富燃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而镁铝合金粒径对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化学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 燃速 团聚硼
下载PDF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速测试计时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英红 李葆萱 +1 位作者 牛嵩高 肖秀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5,共2页
针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金属含量大,燃烧后残渣导电,用普通燃速仪测试不易获得数据的问题,对靶线法测速仪的计时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计时系统对测试环境的要求降低,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 燃速仪 测试精度 计时系统
下载PDF
贫氧推进剂声发射燃速仪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劲民 刘科祥 蒲远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3,78,共3页
通过研究贫氧推进剂的燃烧特性,主要是燃烧声信号的频带特性和不稳定特性,采用弱信号检测电路,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研制了用于贫氧推进剂燃速测试的新型声发射燃速仪。整机具有自动控制测试、计算各种燃速参数等功能。
关键词 贫氧推进剂 燃速测试 声发射燃速仪 计算机技术 电路检测 固体推进剂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宏志 杨蒙 +4 位作者 魏伟 李晓 冯建科 白永强 张庆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b组,a组覆盖生物皮治疗,b组行断层皮片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率(83.33%)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愈合时间少于a、b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瘢痕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电烧伤 残余创面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规律动态诊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赤军 黄海龙 +4 位作者 高新锋 郑日恒 胡小兵 赖谋荣 刘佩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3-939,共7页
为了探索冲压发动机用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的规律,采用X射线荧屏分析技术对全尺寸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试验成功采集了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面随时间的退移图像,图像数据表明低燃速贫氧推进剂药柱沿轴线... 为了探索冲压发动机用低燃速贫氧推进剂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的规律,采用X射线荧屏分析技术对全尺寸燃气发生器端面燃烧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试验成功采集了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面随时间的退移图像,图像数据表明低燃速贫氧推进剂药柱沿轴线方向以近似"三维"锥面体进行退移,在45s左右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锥顶角68.5°。试验数据还表明,锥面效应一方面引起燃气发生器药柱燃速由1.60mm/s增大到1.80mm/s;另一方面引起装药燃烧室压强由初始平衡压强0.89MPa爬升到最大工作压强1.75MPa。工作结束后喷管喉径固体线性沉积率为2.68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燃速 贫氧推进剂 端面燃烧 动态诊断研究 燃气发生器 冲压发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