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al Pacing versus Apical Pacing: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ingle-blind 5-Years Follow-up Study of Ventricular Lea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被引量:4
1
作者 梁远红 刘烈 +4 位作者 陈东骊 林纯莹 费洪文 陈泗林 吴书林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6期858-861,共4页
Summary: Lead placement for ventricular pacing variably impacts the physiological benefit of the pa- tient.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ventricular lea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al p... Summary: Lead placement for ventricular pacing variably impacts the physiological benefit of the pa- tient.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ventricular lea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al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bradyarrhythmia in South China over 60-month follow-up. Totally, 192 patients (108 males, and 84 females, 63-4-21 years old) with bradyarrhyth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RVOTs) group had lead placement near the sep- tum (n=97), while the right ventricular apex (RVA) group had a traditional apical placement (n=95). RV septal lead positioning was achieved with a specialized stylet and confirmed using fluoroscopic projec- 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0 months. Follow-up assessment included stimulation threshold, R-wave sensing, lead impedance and lead complications. The time of electrode implantation in both the ROVTs and RV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4.29±0.61 vs. 2.16±0.22 min; P=0.009). No dif- 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in threshold, impedance or R-wave sen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st, 12th, 36th and 60th month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No occurrence of electrode displacement, increased pacing threshold or inadequate sensing was found. The long-term active fixation ventricular electrode performance in RVOTs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in RVA group. RVOTs pacing near the septum using active fixation electrodes may provide stability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tptum septal pacing FOLLOW-UP lead performance
下载PDF
Implantation of Lumenless Pacing Leads at the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ith Deflectable Catheter-sheath
2
作者 白融 Ruth KAM +2 位作者 Chi Keong CHING Li Fern HSU Wee Siong TEO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6期639-644,共6页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ern, which results in asynchronous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When pacing from right atrial appendage, the conduction time between two atria will be prolonged, which results in heterogeneity for both depolarization and repolarization. Six patients with Class Ⅰ indication for permanent pacing were implanted with either single chamber or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 SelectSecure 3830 4-French (Fr) lumenless lead and the SelectSite C304 8.5-Fr steerable catheter-sheath (Medtronic Inc., USA) were used. Pre-selected pacing sites included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hich were defined by ECG and fluoroscopic criteria. All the implanting procedure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complication. Testing results (mean atrial pacing threshold: 0.87 V; mean P wave amplitude: 2.28 mV; mean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0.53V; mean R wave amplitude: 8.75 mV)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implantation of a 4-Fr lumenless pacing lead by using a streerable catheter-sheath to achieve inter-atrial septum 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 is saf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site pacing lumenless lead inter-atrial septu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下载PDF
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景永明 申继红 +2 位作者 黄训华 李世锋 樊好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讨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CR导联系统是有共同负极的双极胸导联系统,其共同负极是右上肢(R),正极是胸部某点(C),多选V导联各点。获取CR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常规心电图机实采,四个肢体电极全接右上肢,胸... 目的探讨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CR导联系统是有共同负极的双极胸导联系统,其共同负极是右上肢(R),正极是胸部某点(C),多选V导联各点。获取CR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常规心电图机实采,四个肢体电极全接右上肢,胸导联电极正常连结;二是基于常规心电图数据通过导联转换获取,首先调取aVR、V_(1)-V_(6)、V_(3R)-V_(5R)、V_(7)-V_(9)等导联的原始数据,再利用固定的转换系数CR-V_(i)=V_(i)-2/3 aVR计算目标导联(使用Python语言在Pycharm编译环境下实现算法),最终转换完成后画图。结果实采法与转换法获取了相同的CR导联心电图,但与相应的Wilson导联心电图相比,左胸导联的CR导联心电图形态类似而波幅略大,右胸导联CR导联心电图与Wilson导联心电图波幅相近但形态截然不同:前者P波清晰,QRS波群主波向上、无宽深的Q波,T波直立;后者P波较低,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出现非梗死性宽深Q波及非缺血性T波倒置,即所谓的右心室盲区。结论CR导联心电图开放了右心室盲区,实现了对左、右心室的平等探测,为临床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心电学形态信息,弥补了Wilson胸导联系统的不足,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投影学说 电偶学说 导联向量 WILSON导联 CR导联心电图 导联转换 右心室盲区
下载PDF
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4
作者 许原 郭继鸿 +2 位作者 李学斌 刘肆仁 黄卫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4期223-226,共4页
评价 15例患者经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疗效。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 2例 ;心功能Ⅲ级 9例、Ⅳ级 6例。结果 :15例患者安置时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 0 .5± 0 .3(0 .3~ 1.0 )V、... 评价 15例患者经右室双部位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疗效。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 2例 ;心功能Ⅲ级 9例、Ⅳ级 6例。结果 :15例患者安置时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 0 .5± 0 .3(0 .3~ 1.0 )V、R波振幅 15± 5 .98(6~ 2 4.6 )mV ,阻抗 6 13± 172 (32 0~ 90 0 )Ω。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 0 .7± 0 .2 6 (0 .3~1.3)V、R波振幅 13± 5 .5 5 (6 .5~ 2 3.6 )mV、阻抗 5 6 3± 194(30 0~ 90 0 )Ω ;双部位起搏阈值 1.45± 0 .45 (0 .9~ 1.7)V。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比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单部位起搏缩短了 40~ 90ms。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双部位起搏后二尖瓣返流面积平均减少 5 .6cm2 ,射血分数值提高 5 .2 %。经 6 .0± 1.5个月的随访 ,15例中除 2例因突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外 ,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分别从Ⅲ、Ⅳ级改善到Ⅱ和Ⅲ级。右室双部位慢性起搏阈值1.85± 0 .5 6 (1.5~ 2 .5 )V。随访期间QRS波群时限平均下降 5 0ms。结论 :右室双部位起搏能有效的治疗心肌病患者的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双部位起搏 电极导线 主动固定 流出道
下载PDF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白明 李强 +5 位作者 张钲 汪涛 邓爱云 张福 王世杰 药素毓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 目的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Ωvs 867.16±201.23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室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主动导线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健 张燕一 +9 位作者 汤宝鹏 李耀东 周贤惠 张宇 李磊 许国军 张疆华 邢强 孙凌 李晋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08-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的主动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的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 001例。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的类型分...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的主动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的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 001例。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RVOTS组(521例)和RVA组(480例)。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w及术后1、6、12、18、24个月心室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VOTS组术后即刻起搏阈值[(0.77±0.28)V]比RVA组[(0.53±0.17)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TS组术中曝光时间[(18.76±8.43)min]比RVA组[(9.66±4.3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w及术后1、6、12、18、24个月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长期保持稳定。RVOTS组心脏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V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心脏超声测量各参数及心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RVA组随访中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RVOTS组高(P<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在RVOTS起搏是可行的,长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但是当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RVOTS并指向前壁或游离壁可能增加心脏穿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被动电极 心脏起搏
下载PDF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经验 被引量:8
7
作者 盛晓东 周建龙 +5 位作者 范韬 金骁琦 金静 陈志贤 郑冠群 祁平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观察两组有关手术指标及主动电极组的起搏参数。结果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18.4±7.7 min vs 16.6±6.5 min,P<0.05),起搏QRS波时限则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0.138±0.046 s vs 0.162±0.020 s,P<0.01);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植入后起搏阈值达高峰,15 min后即降至稳定水平(0.78±0.26 Vvs 0.54±0.27 V,P<0.05);主动电极组1例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植入方法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导线定位的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强 白明 +3 位作者 张璐 邓爱云 汪涛 张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MSP)导线定位进行评价。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植入心脏起搏器114例。在X线引导下将心室主动导线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RVMS)。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接受经胸超声检查判断心室主动导线的...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MSP)导线定位进行评价。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植入心脏起搏器114例。在X线引导下将心室主动导线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RVMS)。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接受经胸超声检查判断心室主动导线的位置,采用胸骨旁短轴观,包括心尖水平、乳头肌水平、二尖瓣水平和主动脉水平。结果 112例(98.25%)患者的右室主动导线位置可在超声下清晰显示。2例因严重的肺气肿,导线定位的超声图像不清晰。104例主动导线成功地定位于RVMS。8例的主动导线植入右室游离壁,包括4例在二尖瓣水平游离壁和4例在乳头肌水平游离壁。结论导线定位一般能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清晰显示,超声检查的结果与X线引导的导线定位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解剖变异等因素影响,X线引导下的RVMSP的导线定位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右室间隔 起搏导线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右房左右径大小对右室起搏导线植入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军 陈明 +2 位作者 佟子川 魏妤 缪国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根据近3年新发12例心室导线脱位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心脏超声改变,分析尚未充分认识到的原因。方法分析12例施行心室导线脱位后复位术病例,并与同期160例未脱位病例的右房左右径、上下径以及右室上下径、三尖瓣返流程度、手术耗时、心... 目的根据近3年新发12例心室导线脱位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心脏超声改变,分析尚未充分认识到的原因。方法分析12例施行心室导线脱位后复位术病例,并与同期160例未脱位病例的右房左右径、上下径以及右室上下径、三尖瓣返流程度、手术耗时、心室导线定位前的跨瓣次数。结果脱位病例的心脏参数和跨瓣次数均大于或多于未脱位者。心室导线跨越三尖瓣环困难是其共同点。螺旋电极尽管不能解决跨瓣困难的问题,但可以在心室导线一旦进入心室后,迅速定位、固定良好。复位成功率100%。结论右房结构异常,主要是右房左右径对心室导线植入难度以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影响,选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可能会减少脱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房扩大 起搏器 心室导线 脱位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1 位作者 刘烈 吴书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固定电极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26.34±6.54minvs20.86±4.32min,16.78±5.38minvs8.67±4.52min;P均<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15min时较置入即刻的起搏阈值明显下降(0.76±0.21mVvs1.12±0.25mV,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4±0.04msvs0.16±0.03ms,P<0.01)。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加锋 季亢挺 +3 位作者 李继武 唐疾飞 曾刚焕 杨鹏麟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导线组固定次数(1.5±0.8)次与被动导线组(1.3±0.5)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73.45±11.21)min较被动导线组(68.34±11.43)min长(t=2.12,P<0.05),曝光时间(9.13±3.04)min较被动导线组(7.11±2.21)min长(t=3.58,P<0.01)。主动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参数,但起搏阈值(0.69±0.18)V较被动导线组(0.56±0.12)V高(t=4.00,P<0.01)。术后1个月时随访,两组的起搏参数主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70±0.19)V、阻抗(699.31±147.25)Ω、感知灵敏度(13.57±4.56)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8±0.14)V、阻抗(662.79±126.14)Ω、感知灵敏度(14.51±4.31)mV。手术时主动导线组旋出15min后的起搏阈值(0.69±0.18)V、阻抗(708.22±142.03)Ω、感知灵敏度(13.33±4.71)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6±0.12)V、阻抗(653.62±117.58)Ω、感知灵敏度(14.76±3.98)mV,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主动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室间隔 主动导线 右心室心尖部 被动导线 起搏参数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陶四明 张荣华 +4 位作者 李易 洪云飞 杨锋 吕云 李绍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生理性起搏临床技术及血流动力学临床应用初步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志辉 曹宇 +5 位作者 欧阳茂 蒋卫红 江凤林 王建刚 张梦熙 杨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索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的临床操作技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62.6±20.3(32~83)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室率,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 目的:探索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的临床操作技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62.6±20.3(32~83)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室率,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定。术前、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心室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植入15 min后可达到理想值,与植入即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起搏参数比较没有差异,没有出现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的并发症,电极脱位率0%。所有病例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RVITS起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与植入前相应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指引钢丝的合理塑形及结合多个体位的心脏影像和起搏心电图的综合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中期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 主动同定电极导线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 安全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应军 李雪山 +1 位作者 王国军 林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702-703,709,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18.76±4.35vs9.03±3.23,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3±0.03vs0.16±0.04,P<0.01)。术后随访1月两组间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四明 张荣华 +3 位作者 李易 洪云飞 杨锋 吕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的技术方法学要点.方法从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中随意选择54例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植入,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50-86(67.7±8.6)岁,将心室起...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的技术方法学要点.方法从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中随意选择54例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植入,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50-86(67.7±8.6)岁,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起搏阈值(0.73±0.12)V],同时起搏QRS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153.11±20.10,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5-3417,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主动电极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下载PDF
右心室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凯 彭利 卢才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右心室(RV)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TR)是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为电极导线对三尖瓣的机械作用和右心室起搏改变了心脏的收缩顺序。电极种类及数量、植入时间、起搏位置及心房颤动等是其危险因素。结... 右心室(RV)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TR)是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为电极导线对三尖瓣的机械作用和右心室起搏改变了心脏的收缩顺序。电极种类及数量、植入时间、起搏位置及心房颤动等是其危险因素。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极复位、拔出及外科手术。本文对近年关于右心室电极相关三尖瓣反流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 右室电极 三尖瓣反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18
作者 汪芳 张建军 +3 位作者 金炜 Jackson K Lieberman R 孙宝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 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V vs 0.78±0.09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min vs 13.69±11.37min;17.88±7.23min vs 89.78±3.55min,P均〈0.05)。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被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道起搏 安全性
下载PDF
螺旋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中临床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战勇 吴翔宇 +3 位作者 王茜 石会强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02-1203,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术后定期随访阈值、阻抗及振幅的变化及电极脱位或穿孔的情况。结果 57例成功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中:植入心室螺旋电极57根,心房螺旋电极41根。术中测试电极阈值、阻抗,R波或P波振幅,提示所有起搏器均正常植入且并无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并无电极脱位或穿孔。结论我们有限的临床经验提示,心室和心房的主动螺旋电极植入安全可靠,可成为植入起搏器的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极 右室流出道间隔 右心耳 损伤电流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头胸导联右胸心电图诊断急性右室梗塞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益民 胡大一 +2 位作者 易云苏 崔吉君 吕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选择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塞(依据血液动力学诊断)患者34例,比较其同部位、同时间右胸Wilson导联(V3R~V7R)和头胸导联(HV3R~HV7R)的心电图,探讨后者诊断急性右室梗塞的价值。首次记录心电图的时间为发病... 选择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塞(依据血液动力学诊断)患者34例,比较其同部位、同时间右胸Wilson导联(V3R~V7R)和头胸导联(HV3R~HV7R)的心电图,探讨后者诊断急性右室梗塞的价值。首次记录心电图的时间为发病10(平均4±2.8)h24例(A组),超过10(平均31±16.8)h10例(B组),两组V5R~V7R、HV5R~HV7R导联病理性Q波出现率均为100%。V4R(HV4R)或V7R(HV7R)ST段抬高≥0.1mV者,A组为100%,B组Wilson导联为60%、头胸导联为100%。头胸导联ST段抬高幅度高于Wilson导联0.05~0.15mV;头胸导联不仅QRS-T波群呈现急性损伤期向充分发展期的衍变与aVF导联一致,并且ST段抬高持续的时间也与aVF导联一致,此特征有利于急性右室梗塞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头胸导联 心肌梗塞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