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仁义与审慎:董仲舒“原心定罪”主张新解 |
洪博文
|
《衡水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共在之勇是中华传统勇德发展的当代必然——论中华传统勇德塑造的历史逻辑及当代启示 |
李保玉
|
《武陵学刊》
|
2023 |
1
|
|
3
|
“理”“礼”关联探析 |
云燕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论“在义为理”中“义”“理”的观念——以程朱为中心 |
王占彬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以“理”解“义”--朱熹以“心之制,事之宜”训“义”的理论意涵 |
贾超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3 |
0 |
|
6
|
析刘逢禄《论语述何》及治学方法 |
黄开国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北宋士人的政治诉求及其文学映象 |
李春青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8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原则 |
周兴茂
谷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9
|
晚明新思潮在“三言”“二拍”中的体现 |
胡睿臻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0
|
晋商徽商衰落和浙商崛起的文化探因——兼对“韦伯问题”的回应 |
沈卫星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1
|
物欲幻想: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
许建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探析 |
杨铮铮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3
|
完善价值取向是消除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 |
郭锋
张笑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4
|
韩愈与布瓦洛理性主义文学观比较 |
李峰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5 |
1
|
|
15
|
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义”观 |
王春辉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22 |
1
|
|
16
|
江苏泰兴方言贬责义构式“VV的人Vp”——兼论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 |
朱皋
|
《语文学刊》
|
2020 |
0 |
|
17
|
黄道周论君子小人之辨的四个维度 |
蔡杰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8
|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
高明士(Kao Ming-shih)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
2011 |
0 |
|
19
|
儒家伦理性情论与理情说的三种源初型态 |
杨伟涛
李倩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