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Natural Debris Flow and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A New Perspective for Rational Design and Optimal Arrangement
1
作者 Yu Huang Beilei Liu +1 位作者 Dianlei Feng Hao Shi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5期1679-1699,共21页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verspilling landslides,and can satisfy disaster prevention requirements.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al granular flow and rigid barrier deflector...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verspilling landslides,and can satisfy disaster prevention requirements.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al granular flow and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To date,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deflectors on controlling viscous debris flows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 on impact mechanisms,a numerical model using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method with the Herschel–Bulkley mode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al viscous flow and single/dual barriers with and without deflectors.This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laboratory flume test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Then,the model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lector angle and multi-barrier arrangements.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multi-barriers was analyzed with consideration to the barrier height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barriers,because these metric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viscous flow pile-up,run-up,and overflow mechanisms.The investigation considere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process,retention efficiency,and dead-zone formation.Compared with bare barriers with similar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rigid barriers with deflectors exhibit superior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the overflow and overspilling of viscous debris flow.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deflectors and the optimal arrangement of multi-barriers are provided to mitigate geologic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d barrier deflectors deflector angle single-barrier dual-barrier arrangements viscous debris flow over-spilling delta-plus-SPH
下载PDF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on rigid barriers:insights from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material point method
2
作者 YU Fangwei SU Lijun +1 位作者 LI Xinpo ZHAO Y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2024年第12期4083-4111,共29页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on rigid barriers with a number of Material Point Me...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in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on rigid barriers with a number of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numerical tests.The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 on a rigid barrier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itial dynamic impact stage,dynamic surge impact stage,compression impact stage and static stage of granular flow,where the impact force of granular flow was comprised of the dynamic and static forces of granular flow.The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 on a rigid barrier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ates of the fast or slow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The angle of slope and aspect ratio of granular soil greatly affected the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 on a column rigid barrier,where a power model was proposed to quantify the residual(Fnr)-over-maximum(Fnmax)normal impact force ratio of granular flow Fnr⁄Fnmax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angle of slope and aspect ratio of granular soil.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lumn rigid barrier up to the semi-infinite column rigid barrier,the impact dynamics of granular flow gradually increased up to a maximum by progressively transforming the overflow into the dynamic surge impact of the incoming flow on the rigid barrier to capture more granular soil of granular flow against the rigid barrier.Presence of water in granular flow,i.e.,a mixture of solid and liquid in granular flow,yielded a dynamic coupling contribution of the solid and liquid,being accompanied by the whole dynamic process of granular flow,on the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 on a rigid barrier,where the liquid-phase material of granular flow,i.e.,the water,was predominant to contribute on the normal impact force of granular flow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lid-phase material of granular flow.In addition,other factors,e.g.,the shape of rigid barrier(i.e.,the column barrier,arch barrier and circle barrier),and the gravity(i.e.,in the gravit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Moon,Earth and Mars),greatly affected the impact behavior of granular flow on a rigid barrier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 collapse Granular flow Impact force Material point method Numerical tests rigid barrier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arrier shape on impact dynamics of debris flow entraining a boulder onto rigid barriers
3
作者 ZHAO Yongjie MA Yuangang +4 位作者 LUO Gang SHEN Weigang GAO Guohui ZHAO Meng CHEN 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2024年第12期3971-3985,共15页
Rigid barrier is a straightforward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widely used for mitigating debris flow.However,in current designs,it remains unclear how to optimize the rigid barrier to enhanc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 Rigid barrier is a straightforward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widely used for mitigating debris flow.However,in current designs,it remains unclear how to optimize the rigid barrier to enhanc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refor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the upstream face of the rigid barrier,referred to as the'barrier shape',on the impact dynamics of debris flow entraining a boulder onto rigid barrier.This study employs a coupled numerical approach involv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arrier shape can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igid barrier by altering the interaction mode between the debris flow and the barrier.Compared to vertical and slanted barriers,a curved barrier exhibit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en subjected to debris flow impact.Furthermore,reducing the slope of the upstream face appropriately proves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slanted barriers.The relevant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rigid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rigid barrier barrier shape Impact dynamics Numer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
4
作者 郭向荣 查万祺 何旭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合振动仿真计算分析模型,对不同车速下重载货运列车通过设置不同透风率风屏障刚构-连续梁桥开展风-车-桥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上桥初期,桥梁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而当列车运行趋于满布桥梁时,桥梁的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列车的动力响应峰值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于满载编组列车,空载和轻重混编编组列车的动力响应对风屏障透风率的变化更加敏感。综合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安全性评价指标(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该桥梁应设置40%透风率的风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刚构-连续梁桥 风屏障 透风率 风车桥耦合振动 行车安全
下载PDF
屏障隔振系统失效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畅 高广运 +1 位作者 岳中琦 谭国焕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屏障隔振是一种用来阻碍或改变外围振波向受保护区(屏蔽区)传播的工程方法,由于其机理的探讨尚不深入,工程实践中常出现隔振系统失效的现象.本文假设屏障是埋入土介质的中厚弹性板,采用薄层法分析了该弹性板在振波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和屏... 屏障隔振是一种用来阻碍或改变外围振波向受保护区(屏蔽区)传播的工程方法,由于其机理的探讨尚不深入,工程实践中常出现隔振系统失效的现象.本文假设屏障是埋入土介质的中厚弹性板,采用薄层法分析了该弹性板在振波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和屏蔽区内位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影响屏障隔振效果的主要参量;发现了使屏障隔振效率降低甚至失效的入射波全透射现象.结果表明柔性屏障易发生波的全透射,并指出了避免屏障失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隔振 薄层法 入射波全透射 刚性屏障 柔性屏障
下载PDF
中央分隔带半刚性护栏的拓扑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雷正保 阳彪 肖林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3期459-462,共4页
根据双波护栏的基本设计尺寸,建立拓扑区域.利用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对梁板设计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拓扑优化分析,并得出了中央分隔带护栏梁板拓扑构型;针对所提取的近"倒U"形梁板拓扑构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双波护栏的基本设计尺寸,建立拓扑区域.利用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对梁板设计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拓扑优化分析,并得出了中央分隔带护栏梁板拓扑构型;针对所提取的近"倒U"形梁板拓扑构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0.2质量分数下的梁板拓扑构型的车辆碰撞后运行轨迹、车体加速度等护栏安全评价指标与试验结果一致,均小于评定标准的20 g,满足碰撞安全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分隔带护栏 元胞自动机 耐撞性 拓扑优化
下载PDF
刚性护栏在事故碰撞中的冲击力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钟云华 黄小清 汤立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刚性护栏在事故碰撞中的冲击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和简要的评论.对将汽车和护栏作为连续系统的动力模型作出了修正.采用该修正模型,研究了刚性护栏在汽车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分析和讨论了冲击角度、冲击速度、冲击质量,以及... 对刚性护栏在事故碰撞中的冲击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和简要的评论.对将汽车和护栏作为连续系统的动力模型作出了修正.采用该修正模型,研究了刚性护栏在汽车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分析和讨论了冲击角度、冲击速度、冲击质量,以及回弹刚度等因素对冲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护栏 事故碰撞 冲击力 计算 高速公路 护栏
下载PDF
基于落石计算的半刚性拦石墙设计 被引量:29
8
作者 叶四桥 陈洪凯 唐红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墙截面大、场地适宜性差、抗冲击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刚性拦石墙结构。该结构以桩板体系为主要受力构件,背后填筑缓冲土堤,在有效增强结构抗冲击力能力的同时,保证结构体系布设的灵活性和场地的适宜性。半...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墙截面大、场地适宜性差、抗冲击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刚性拦石墙结构。该结构以桩板体系为主要受力构件,背后填筑缓冲土堤,在有效增强结构抗冲击力能力的同时,保证结构体系布设的灵活性和场地的适宜性。半刚性拦石墙的布设应在对陡崖沿线所有代表性剖面落石运动路径预测和弹跳高度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优选坡度缓、落石弹跳高度小、运动速度小、远离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其走向延伸长度选取保护区段长度加5~10m长的安全储备,有效拦截高度选取走向沿线各计算剖面落石最大弹跳高度加1m高的安全储备。改进了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并以落石对缓冲土堤的冲击力和土压力为荷载依据进行半刚桂拦石墙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拦石墙 落石 落石坡面运动分类 运动路径 冲击力
下载PDF
两层流体中水波在垂直薄板上的反射与透射 被引量:16
9
作者 尤云祥 缪国平 +1 位作者 程建生 朱仁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41,共13页
研究在两层流体中表面波模态和内波模态的波浪与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相互作用的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展开理论,建立了两种模态入射波作用下,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对每一种模态的入射波,另一种模态波浪的反... 研究在两层流体中表面波模态和内波模态的波浪与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相互作用的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展开理论,建立了两种模态入射波作用下,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对每一种模态的入射波,另一种模态波浪的反射与透射能量是相等的.对水面漂浮和座底半潜式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水平波浪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地,当薄板的一端位于两层流体的内界面上时,两种模态波浪的能量转化是最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流体 表面波 内波 刚性薄板 反射 透射
下载PDF
正碰假人胸部保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卫国 光玲玲 +1 位作者 王纯 张海洋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分析50 km/h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中影响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主要因素,用MADYMO建立某车型的正面碰撞模型,用Isight和全因子矩阵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安全带限力值、安全气囊的点火时刻和气囊拉带长度等3个参数对胸部压缩量的影响.结... 为分析50 km/h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中影响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主要因素,用MADYMO建立某车型的正面碰撞模型,用Isight和全因子矩阵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安全带限力值、安全气囊的点火时刻和气囊拉带长度等3个参数对胸部压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带限力值是影响胸部压缩量的最主要参数.降低安全带限力值可减小胸部压缩量,但同时需要调节气囊点火时刻、气囊拉带长度等保证气囊刚度,避免头部HIC36值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假人 胸部压缩量 刚性壁障 安全带 安全气囊 MADYMO ISIGHT
下载PDF
利用废旧轮胎防治滚石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祥 石少卿 +1 位作者 严庆平 刘晓晖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结构体系,刚性过大,受落石冲击易破坏,场地适应性差等缺点,设想将汽车废旧轮胎堆栈于刚性拦石结构前,形成一种刚柔并重的结构体系。利用废旧轮胎的弹性和韧性缓解落石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传统刚性拦石结构体系防护落石...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结构体系,刚性过大,受落石冲击易破坏,场地适应性差等缺点,设想将汽车废旧轮胎堆栈于刚性拦石结构前,形成一种刚柔并重的结构体系。利用废旧轮胎的弹性和韧性缓解落石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传统刚性拦石结构体系防护落石的能力。并通过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废旧轮胎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耗能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废旧轮胎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对提高刚性拦石结构体系的防护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 落石灾害 刚性拦石结构
下载PDF
单排非连续刚性桩屏障对弹性波的隔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平 闫东明 +1 位作者 邓亚虹 夏唐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对于人工振动产生的弹性波,如果刚性桩屏障埋置足够深,在分析其对弹性波的隔离效果时,可以简化为固定的刚性桩屏障对弹性波的多重散射问题。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将入射波和散射波的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函数的级数形式,根据Graf加法... 对于人工振动产生的弹性波,如果刚性桩屏障埋置足够深,在分析其对弹性波的隔离效果时,可以简化为固定的刚性桩屏障对弹性波的多重散射问题。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将入射波和散射波的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函数的级数形式,根据Graf加法定理和固定刚性桩周边土体的边界条件得到散射系数的理论解,引入了无量纲位移(屏障后土体中由入射波和散射波产生的总的位移幅值与入射波在该处单独产生的位移幅值之间的比值)和透射系数(屏障后屏障宽度范围内的无量纲位移的几何平均值)的概念,绘制了屏障后一定范围内的无量纲位移等值线,及屏障后某处的透射系数随桩净距(相邻两桩之间的空隙)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得出,对于三种入射体波(SV波、P波和SH波):屏障后越靠近屏障,隔离效果越好;当桩净距接近一倍桩半径时,屏障的整体隔离效果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屏障 刚性桩 弹性波 无量纲位移 透射系数 隔离效果
下载PDF
连续分层流体中垂直薄板的水动力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云祥 徐杰 +1 位作者 魏岗 卢东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10,共14页
研究了在线性连续分层流体中水波与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相互作用的问题.在Boussinesq近似下,基于分离变量法,导出了具有自由面的平面前进波的色散关系,建立了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水平波浪力的计算方法.对给定的频率,... 研究了在线性连续分层流体中水波与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相互作用的问题.在Boussinesq近似下,基于分离变量法,导出了具有自由面的平面前进波的色散关系,建立了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水平波浪力的计算方法.对给定的频率,当它大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只有一种模态的平面前进波,当它小于浮力频率时,流场中有无数多个模态的平面前进波,并证明了对每一种模态的入射波,其它每个模态水波的反射与透射能量是相等的.对水面漂浮和座底半潜式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薄板上的水平波浪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了流体的线性连续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地,在入射波频率小于浮力频率时,与第1模态入射波的能量转化量及其对薄板产生的水平波浪力相比,其它模态入射波的能量转化量及其对薄板产生的水平波浪力都要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分层流体 表面波模态 内波模态 刚性薄板 反射能量 透射能量
下载PDF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仿真中三岁儿童乘员的损伤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世捷 苏航杰 +3 位作者 李海岩 崔世海 贺丽娟 吕文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3-411,共9页
本文中应用已验证的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国人三岁儿童乘员生物力学模型,根据C-NCAP(2021版)要求,建立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模型进行仿真,以对比三岁儿童乘员在不同约束系统中头部、胸部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响应,对汽车碰撞中三... 本文中应用已验证的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国人三岁儿童乘员生物力学模型,根据C-NCAP(2021版)要求,建立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模型进行仿真,以对比三岁儿童乘员在不同约束系统中头部、胸部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响应,对汽车碰撞中三岁儿童乘员保护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使用安全带能大概率降低儿童乘员在汽车碰撞中遭受损伤的风险,五点式安全带对三岁儿童乘员的保护性能优于三点式安全带。应用具有高生物仿真度的儿童乘员生物力学模型,能应用生物力学评价参数对儿童乘员损伤机理进行深度分析,进而对儿童保护装置和试验车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儿童乘员 有限元仿真 儿童约束系统 损伤评价
下载PDF
任意排列的固定刚性桩屏障对SH波的多重散射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键 夏唐代 +1 位作者 孙苗苗 孔祥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9-1274,共6页
引入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刚性圆柱体对声波或电磁波的多重散射解,对于平面SH波入射下刚性桩隔振屏障的散射问题提出新的有别于以往只考虑单重散射的求解方法———多重散射法.散射波可以表示为无限多重散射的叠加.每根桩的第1重散射即... 引入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刚性圆柱体对声波或电磁波的多重散射解,对于平面SH波入射下刚性桩隔振屏障的散射问题提出新的有别于以往只考虑单重散射的求解方法———多重散射法.散射波可以表示为无限多重散射的叠加.每根桩的第1重散射即通常的单重散射,第2重散射可以表示为该桩被其余桩的第1重散射波所激发的散射波之和,后续的散射重数以此类推.将所有桩的无限重散射叠加,即求得SH波入射下任意排列、任意半径固定刚性桩多重散射的精确解.在算例中引入量纲一位移的概念,即屏障后总波场引起的位移幅值与入射波在该处引起的自由场位移幅值的比值,绘制了单排等间距、等半径桩屏障后一定范围内的量纲一位移等值线图、屏障后某处的量纲一位移图及透射系数图,分析了散射重数、桩间距和桩数对屏障隔离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屏障 多重散射 刚性排桩 量纲一位移 隔振效果
下载PDF
汽车碰撞波形梁半刚性护栏的简化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颖 王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70,共7页
应用Newmark β法,对汽车碰撞半刚性护栏进行简化计算,解决碰撞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分别对不考虑汽车转动和考虑汽车转动建立了简化模型,对汽车碰撞护栏进行时程分析.通过与LS-DYNA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考虑汽车转动的简化计算方法... 应用Newmark β法,对汽车碰撞半刚性护栏进行简化计算,解决碰撞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分别对不考虑汽车转动和考虑汽车转动建立了简化模型,对汽车碰撞护栏进行时程分析.通过与LS-DYNA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考虑汽车转动的简化计算方法能较准确地对碰撞过程进行时程分析,帮助护栏设计人员更清楚了解碰撞过程和碰撞作用机理,有利于护栏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波形梁半刚性护栏 NEWMARK β法 综合刚度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客车与半刚性双波梁护栏碰撞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金轮 周云郊 兰凤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4-330,共7页
针对高速公路上客车与路侧防护栏的碰撞问题,建立某大型客车有限元模型和常见现行道路上的Q235双波梁钢护栏的有限元模型,采用Dyna求解器,研究车速为80 km/h、碰撞角为20°时,客车-护栏碰撞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双波梁护栏... 针对高速公路上客车与路侧防护栏的碰撞问题,建立某大型客车有限元模型和常见现行道路上的Q235双波梁钢护栏的有限元模型,采用Dyna求解器,研究车速为80 km/h、碰撞角为20°时,客车-护栏碰撞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双波梁护栏对客车的防护作用较差,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失控车辆,但客车最终会跨越护栏;客车前下端变形严重,但不会侵入乘员生存空间;护栏在碰撞过程中吸收的内能占车辆初始总动能的50%以上,可有效减缓汽车速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客车碰撞 半刚性双波梁护栏 道路交通事故 行驶轨迹 生存空间
下载PDF
刚性空心管桩屏障对P波和SH波的隔离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平 夏唐代 吴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0-217,共8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和Graf加法定理,根据桩-土界面处总应力和扭矩平衡的边界条件,得到单排非连续刚性空心管桩屏障对入射平面P波和SH波散射系数的理论解。引入无量纲位移和透射系数等概念,绘制了不同壁厚的刚性空心管桩屏障后的无量纲位...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和Graf加法定理,根据桩-土界面处总应力和扭矩平衡的边界条件,得到单排非连续刚性空心管桩屏障对入射平面P波和SH波散射系数的理论解。引入无量纲位移和透射系数等概念,绘制了不同壁厚的刚性空心管桩屏障后的无量纲位移等值线、透射系数随管桩间距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数量的管桩组成的屏障后的无量纲位移变化曲线等图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单排非连续刚性空心管桩屏障的隔振效果随着管桩间距和壁厚的减小而提高、最佳隔离区域随着管桩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等重要结论,为非连续刚性屏障的隔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空心管桩 非连续屏障 平面P波和SH波 无量纲位移 透射系数 隔振设计
下载PDF
正面100%碰撞试验中后排小身材女性乘员损伤分析
19
作者 李海岩 胡静 +3 位作者 贺丽娟 吕文乐 崔世海 阮世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研究后排小身材女性乘员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的损伤风险,为提升汽车约束系统的防护性能提供参考数据。应用已验证的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损伤仿生模型(TUST IBMs F05-O)搭载某款经验证的汽车有限元模型,依据C-NCAP(202... 研究后排小身材女性乘员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的损伤风险,为提升汽车约束系统的防护性能提供参考数据。应用已验证的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损伤仿生模型(TUST IBMs F05-O)搭载某款经验证的汽车有限元模型,依据C-NCAP(2021年版)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要求,着重对乘坐于后排的小身材女性乘员进行头部、颈部、胸腹部及腰椎损伤分析。结果表明:TUST IBMs F05-O模型脊柱的高生物逼真度能充分表现头颈部围绕安全带的侧向屈曲运动;头部与前排座椅碰撞造成头颈部严重损伤,胸部黏性准则(VC)值为0.34,且压缩量较高,肺部受挤压而造成损伤,腰椎损伤指标(LSI)及腰椎损伤评定参数(Lfx)未超出相应的损伤阈值。应用具有高生物逼真度的第五百分位中国女性乘员损伤仿生模型进行汽车碰撞仿真试验,对智能座舱和零重力座椅开发、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研究及未来数字测评方法等针对中国小身材女性乘员的安全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五百分位女性乘员 损伤仿生模型 损伤评价
下载PDF
论群桩基础中的成拱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雪强 何世秀 庄心善 《土工基础》 1995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论述了不同受力情况下群桩基础中土拱的形成过程,指出:成拱效应引起了群桩基础中各单桩中性点的上移,降低了群桩的负摩阻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台下群桩与土体形成的封闭连拱体解释了群桩的遮拦作用,并据此揭示了群桩基础的... 本文论述了不同受力情况下群桩基础中土拱的形成过程,指出:成拱效应引起了群桩基础中各单桩中性点的上移,降低了群桩的负摩阻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台下群桩与土体形成的封闭连拱体解释了群桩的遮拦作用,并据此揭示了群桩基础的某些受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基础 成拱效应 负摩阻力 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