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闫彬 陆士奇 +2 位作者 翟菊萍 阮长耿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02我院收治的61例脑梗死患者及104例正常人血浆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其VWF:Rco水平,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细则随访患者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资料进行分组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VWF:R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并与VWF抗原呈正相关(r=0.996,P〈0.0001);患者不同年龄段VWF:Rco水平有差异,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病例组的血浆超长VWF水平增多;患者初诊VWF:Rco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382,P=0.002),与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293,P=0.022),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r=0.269,P=0.036),入院VWF:Rco水平越高,预后恢复越差。结论初诊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的VWF:Rc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VWF:Rco可作为评估脑梗死预后的标志物,初诊VWF:Rco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CI)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不良预后
下载PDF
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彩娥 孙黔云 +1 位作者 李敏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测定atrase A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情况,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atrase A对血...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测定atrase A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情况,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atrase A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管假血友病因子的酶切情况。结果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能明显抑制由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而atrase A和血小板预孵5min后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微弱的抑制作用,预孵时间延长至30min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trase A能特异性酶切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但对vWF几乎没有酶切作用。结论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酶切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 蛇毒金属蛋白酶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膜糖蛋白 瑞斯托霉素 凝血酶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ABO血型个体中质和量差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海燕 赵益明 +1 位作者 余自强 阮长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5-57,97,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ABO血型中质和量的差异。方法运用ELISA法同时测定A血型、B血型、AB血型及O血型四组正常人的vWF抗原水平(vWF:Ag)、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f)及vWF胶原结合试验(vWF:CBA),并应用统计方法比较不同血... 目的比较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ABO血型中质和量的差异。方法运用ELISA法同时测定A血型、B血型、AB血型及O血型四组正常人的vWF抗原水平(vWF:Ag)、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f)及vWF胶原结合试验(vWF:CBA),并应用统计方法比较不同血型之间结果的差异。结果O型血个体其vWF:Ag、vWF:Rcof及vWF:CBA均低于非O型血,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vWF:CBA下降水平大于vWF:Rcof,使得vWF:CBA/Ag(P<0.001)小于vWF:Rcof/Ag(P值为0.84)。结论O型血较非O型血个体有更高的出血危险,在临床诊断vWD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ABO血型系统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 ABO血型 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 胶原结合试验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4
作者 杨长久 熊郁良 +4 位作者 王婉瑜 杨上川 吴筱芬 李明 台虹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75-76,共2页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已为国内学者所重视,但对该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多采用ADP作为诱导剂,使用多途径诱导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我们用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dr)、瑞斯托霉素(Ristocctin)、花生四烯酸(AA)和烙...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已为国内学者所重视,但对该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多采用ADP作为诱导剂,使用多途径诱导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我们用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dr)、瑞斯托霉素(Ristocctin)、花生四烯酸(AA)和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等诱导剂,对五种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见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瑞斯托霉素 肝硬化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病、肺心病、高脂血症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5
作者 杨长久 熊郁良 +4 位作者 王婉瑜 杨上川 吴筱芬 台虹 李明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72-73,共2页
Colin指出食物过敏伴关节肿痛患者发病105分钟后血小板中5-HT释放降低,并证明血小板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与维持是重要的。孙关林等报道冠心病患者肾上腺素(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略有升高,刘祥贵等报道各种疾病患者100例中70%血小... Colin指出食物过敏伴关节肿痛患者发病105分钟后血小板中5-HT释放降低,并证明血小板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与维持是重要的。孙关林等报道冠心病患者肾上腺素(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略有升高,刘祥贵等报道各种疾病患者100例中70%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在各种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正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采用不同的血小板诱导剂测定了风心病、风湿病、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如下(见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烙铁头蛇毒 瑞斯托霉素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正常人不同年龄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结果
6
作者 杨上川 王婉瑜 +1 位作者 杨长久 熊郁良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68-68,69,共2页
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已为许多学者所报道,但系统地采用不同途径诱导剂测定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用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dr)、花生四烯酸(AA)、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和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 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已为许多学者所报道,但系统地采用不同途径诱导剂测定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用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dr)、花生四烯酸(AA)、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和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对正常人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的结果。可供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和抗血小板、抗肿瘤药物筛选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烙铁头蛇毒 瑞斯托霉素
下载PDF
糖肽大环抗生素作选择试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的手性识别机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惠方民 陈永雷 +1 位作者 陈兴国 胡之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64-968,共5页
万古霉素 (vancomycin)、替考拉宁 (teicoplanin)和瑞斯西丁素A (ristocetinA)等大环抗生素是在HPLC和CE中成功使用的新手性选择试剂。这 3种选择试剂的对映识别机理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替考拉宁中糖部分在氨基酸和非氨基... 万古霉素 (vancomycin)、替考拉宁 (teicoplanin)和瑞斯西丁素A (ristocetinA)等大环抗生素是在HPLC和CE中成功使用的新手性选择试剂。这 3种选择试剂的对映识别机理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替考拉宁中糖部分在氨基酸和非氨基酸分离中的作用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糖苷配基上的最基本结合位点的确定 ,以及pH值、温度等实验条件和有机改性剂的性质等对保留值和识别机理的影响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它们在对映体分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肽大环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手性识别机理 手性选择试剂 分子结构
下载PDF
眼镜蛇毒蛋白酶natrahagin水解纤维蛋白原的特性及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正光 吴曙光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研究natrahagin水解纤维蛋白原的特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SDS-PAGE,水解纤维蛋白原活性测定,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Natrahagin与纤维蛋白原以1:50(w/w)孵育,5min内A_α-链几乎完全降解,γ-链的完全降解则至少需6h;其水... 目的:研究natrahagin水解纤维蛋白原的特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SDS-PAGE,水解纤维蛋白原活性测定,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Natrahagin与纤维蛋白原以1:50(w/w)孵育,5min内A_α-链几乎完全降解,γ-链的完全降解则至少需6h;其水解可凝固纤维蛋白原的活性为0.349±0.044g·min^(-1)·g^(-1)。Natrahagin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利托菌素对富血小板血浆和凝血酶(80U·L^(-1))对洗涤血小板的聚集反应,IC_(50)(95%可信限)分别为56(40-79)和3.3(1.4-8.0)mg·L^(-1)。但即使natrahagin达200mg·L^(-1),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仍无抑制作用。结论:Natrahagin是一种α,γ-纤维蛋白原溶解酶,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Ib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类 NATRAHAGIN 凝血酶 血小板膜糖蛋白
原文传递
瑞斯托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9
作者 郑榕 孙菲 郑卫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0-2322,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准确的瑞斯托菌素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在瑞斯托菌素菌种选育、有效组分的分离纯化等研究工作中及时提供可靠的,有指导意义的检测数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0.1%三氟乙酸-甲醇...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准确的瑞斯托菌素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在瑞斯托菌素菌种选育、有效组分的分离纯化等研究工作中及时提供可靠的,有指导意义的检测数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0.1%三氟乙酸-甲醇(30∶70)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柱温45℃,紫外检测波长254nm的色谱条件。结果:瑞斯托菌素在0.01~2.5mg.mL-1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最低检测限5ng,最小定量限20ng;精密度RSD=0.04%。结论:该方法测定瑞斯托菌素样品的含量准确可靠,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控制瑞斯托菌素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斯托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纯度检测
原文传递
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1-V289)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0
作者 马珍妮 董宁征 +3 位作者 白霞 杨剑峰 谢丽倩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获得重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的N端片段(1-289氨基酸),进一步研究其在血栓与止血过程中的生物功能。方法利用质粒pCMV3(编码GPIbαH1-V289)设计引物,构建pQE30-GPIbα(H1-V289)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15,IPTG诱导表达蛋白。用Ni-... 目的获得重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的N端片段(1-289氨基酸),进一步研究其在血栓与止血过程中的生物功能。方法利用质粒pCMV3(编码GPIbαH1-V289)设计引物,构建pQE30-GPIbα(H1-V289)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15,IPTG诱导表达蛋白。用Ni-NTA琼脂糖层析柱不同pH值梯度淋洗法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品纯度和免疫学活性,并观察重组蛋白对瑞斯托霉素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GPIbα(H1-V289)蛋白,浓度为0.6 mg/m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抗GPIbα单抗SZ2能在34 kd区域显示条带。而且纯品能有效抑制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ADP诱导的反应无抑制作用。结论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并可以大量获得,为开发抗血栓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 血小板聚集 瑞斯托霉素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86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11
作者 许剑辉 许现辉 +4 位作者 陈云飞 李慧媛 薛峰 张磊 杨仁池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性血友病(vWD)的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6例vWD患者的病史和实验结果,对不同亚型患者的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贫血、出血表现及治疗需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6例vWD患者中,41例诊断... 目的:分析血管性血友病(vWD)的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6例vWD患者的病史和实验结果,对不同亚型患者的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贫血、出血表现及治疗需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6例vWD患者中,41例诊断为3型vWD,其余45例为未分型vWD。3型vWD患者的因子Ⅷ活性(FⅧ∶C)和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PA)显著低于未分型患者(均P<0.05)。鼻出血难止是患者并发贫血的独立性因素(R=3.22,P<0.05)。vWF抗原水平(vWF∶Ag)和FⅧ∶C与患者的临床出血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R=-0.26,P<0.05),接受替代治疗的患者vWF∶Ag和RIPA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接受替代治疗患者(0.01∶0.06,P=0.026;0.085∶0.275,P=0.034)。结论:临床上3型vWD的比例较高提示需要更为完善的诊断策略和手段,鼻出血的防治对于减少vWD患者并发贫血可能有重要的意义,vWF∶Ag和RIPA的显著低下对临床给予vWF替代治疗可能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 实验室检测 vWF∶Ag FⅧ∶C 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粉防己碱特异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英文)
12
作者 陈一岳 关超然 许少珍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Tet) on the aggregation and ATP-release of rat washed platelets induced by several platelet activators. METHODS: Gel-filtration (Sepharose 2B) was used to isolate washed pla...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Tet) on the aggregation and ATP-release of rat washed platelets induced by several platelet activators. METHODS: Gel-filtration (Sepharose 2B) was used to isolate washed platelets from adult rats and the platelet aggragation and ATP-release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Ca2 + 1 mmol · L-1, Tet 300 μmol·L -1 inhibited the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DP ( 25 μmol · L -1), collagen (2.5 g·L-1), and thrombin (103 unit·L-1) by 62 %, 60 %, and 34 %, respectively. It also inhibited arachidonic acid (1 mmol · L-1)-induced aggregation. Elevating intracellular Ca2 + concentration with the Ca2 + ionophore, calcimycin (30 μmol · L-1), or by blocking the intracellular calcium pump with cyclopiazonic acid (5 μmol · L-1) initiated platelet aggregation, which was also inhibited by Tet. In Ca2+ -free medium, Tet still elicite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aggregation induced by ristocetin (2.5 g·L-1).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Tet (30 n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血小板聚集 卡西霉素 利托菌素 AT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