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艺术的调适和构建——以晋中“背铁棍”为例
1
作者 袁婧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以晋中民间艺术背铁棍的发展为例,从地方感的研究视角出发,关注了民间艺术的调适与建构。通过研究,发现独特的文化环境塑造了背铁棍的地方性,背铁棍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从仪式到展演的变迁中建构着地方性文化。同时,背铁棍作为民... 本文以晋中民间艺术背铁棍的发展为例,从地方感的研究视角出发,关注了民间艺术的调适与建构。通过研究,发现独特的文化环境塑造了背铁棍的地方性,背铁棍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从仪式到展演的变迁中建构着地方性文化。同时,背铁棍作为民间艺术,凝练了社会记忆,强化了社区的内部认同。本文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中地方性文化的挖掘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民族志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中 背铁棍 仪式化过程 戏剧性展演
下载PDF
“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严程 《写作》 2023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作为通识教育基石的通识写作课,不仅致力于提升学习者的写作素养,还关注写作产生的过程,即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将这一过程聚焦于学习者积极的自身经验,以期达到培养写作思维和习惯的目的。据此提出... 作为通识教育基石的通识写作课,不仅致力于提升学习者的写作素养,还关注写作产生的过程,即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将这一过程聚焦于学习者积极的自身经验,以期达到培养写作思维和习惯的目的。据此提出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法,正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话国内外过程写作理念和前沿理论,尝试从教师角色、教学流程、干预手段和理论反思方面,建立全过程写作课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育人路径,以期为以写作课为代表的学习者主体化课堂提供可能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课 过程性写作 教学法 仪式过程
下载PDF
一个民族社区的节事活动与仪式研究——基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雅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节庆与仪式研究是人类学学科重要的研究议题。甘南州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属于安多地区的地理范围,社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毛兰木法会和萨噶达瓦节的案例,探讨了社区各类节事活动的仪式过程、参与体验与文化... 节庆与仪式研究是人类学学科重要的研究议题。甘南州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属于安多地区的地理范围,社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毛兰木法会和萨噶达瓦节的案例,探讨了社区各类节事活动的仪式过程、参与体验与文化象征意义,进一步丰富仪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同时,该社区属于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其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宗教色彩的文化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游览,展现出仪式过程中看与被看的主客互动,以及现代性与仪式过程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过程 旅游 现代性
下载PDF
非遗仪式节庆展演的能动性与意义塑造--以云南李方村“大锣笙”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睿康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的特殊物件是非遗保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非遗的仪式节庆展演研究不应仅仅关注文化意义的阐释,而应根据其中特殊物件的物质能动性变化,从研究展演如何反映当地的民族文化转移到物件本身的能量和时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的特殊物件是非遗保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非遗的仪式节庆展演研究不应仅仅关注文化意义的阐释,而应根据其中特殊物件的物质能动性变化,从研究展演如何反映当地的民族文化转移到物件本身的能量和时空的相互影响,从而研究物件如何反映和重塑文化、帮助人们适应社会的变迁。引入“物的能动性”视角,分析“大锣笙”在历史性情境、仪式性情境和后过程情境中的能动性作用机制。“大锣笙”在历史传说中被赋予象征效力,获得作为“神”和作为“物”的双重能动性。“大锣笙”在3层情境中构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塑造了当地社会不变的社会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能动性 历史性情境 仪式性情境 后过程情境 意义塑造
下载PDF
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写在《象征之林》中文版出版之际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建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回顾了维克多.特纳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他在《象征之林》中关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就其中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特纳 象征符号 仪式过程 《象征之林》
下载PDF
湘东南客家汝城“香火龙”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海洪 胡建忠 《体育科研》 2017年第3期66-72,共7页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汝城"香火龙"是一种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民间信仰仪式,仪式所用的主要道具的制作就地取材、工艺精致独特,仪式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村落宗族内部传承;龙灯理事会是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汝城"香火龙"具有农耕性、宗族性、规约性等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俗体育 汝城“香火龙” 仪式过程
下载PDF
论“外出打工”的仪式过程与意义——基于桂西壮乡伏台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6,共8页
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席卷整个壮族地区,各社区中围绕"外出打工"而产生了相应的观念、仪式和实践活动等,逐渐形成一种"打工文化"。这一文化渗透至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变为个体成长过程的必须经历,甚至成为村落... 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席卷整个壮族地区,各社区中围绕"外出打工"而产生了相应的观念、仪式和实践活动等,逐渐形成一种"打工文化"。这一文化渗透至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变为个体成长过程的必须经历,甚至成为村落内不可或缺的文化模式和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通过礼仪"。对于务工者而言,外出打工是一种"神圣的旅程",呈现"世俗-神圣-世俗"的仪式过程,具有"结构-反结构-结构"的仪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打工 通过礼仪 仪式过程 结构 反结构
下载PDF
自我同一与社会化促进: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和 和立新 +2 位作者 丁文 王智慧 刘治国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以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为视角,对青奥会举办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社会化的形成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青奥会的仪式性与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社会化的形成具... 本文以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为视角,对青奥会举办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社会化的形成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青奥会的仪式性与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社会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具体体现为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对建立自我同一性与社会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体育所提供的理性化思维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青奥会所营造的体育氛围对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具有重塑的作用。为此,建议组织者应该从社会角色扮演、理性思维培养和体育价值观的塑造三个方面入手,营造青少年的自我参与和社会适应环境,为青少年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奥会 自我同一性 社会化进程 青少年 仪式 竞技运动
下载PDF
“鼓藏节”仪式之权力表达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锋 靳志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9,共6页
苗族十三年一次的规模盛大的"鼓藏节",仪式肃穆、庄重、神圣,体现了村民对祖先的虔诚信仰与敬畏。这种特定场域的仪式过程中不仅凸显以祖先为核心的社会权力秩序,而且以血亲为经姻亲为纬的社会网络权力结构及其差序格局也再... 苗族十三年一次的规模盛大的"鼓藏节",仪式肃穆、庄重、神圣,体现了村民对祖先的虔诚信仰与敬畏。这种特定场域的仪式过程中不仅凸显以祖先为核心的社会权力秩序,而且以血亲为经姻亲为纬的社会网络权力结构及其差序格局也再次得到张扬与展演,于是在仪式的实践中原有的权力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认同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过程 权力秩序 “鼓藏节”
下载PDF
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8,共8页
对现代神话学史上有影响的神话-仪典学派进行了反思和检讨。通过探讨民间庙会在近20年来复兴的过程中,为谋求更充分的合法性而对神话或者神话要素进行的解构和重构,认为神话与仪式的联系并非机械不变,实际上双方都处在不断变迁和重建的... 对现代神话学史上有影响的神话-仪典学派进行了反思和检讨。通过探讨民间庙会在近20年来复兴的过程中,为谋求更充分的合法性而对神话或者神话要素进行的解构和重构,认为神话与仪式的联系并非机械不变,实际上双方都处在不断变迁和重建的过程中,所以其关系应当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予以考察;神话的解构和重构是各地庙会谋求合法性的策略之一,其方式多种多样;“民间”并非一个均质的整体;追求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主要只是民间精英与官方政策之间的对话、协商与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解构与重构 仪式 合法性 动态的互动过程 策略
下载PDF
“接姑娘客”与身份的转换——对特纳“仪式过程”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通过对湖北农村"接姑娘客"仪式的描述和分析,反思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笔者认为特纳的观点偏重人们在仪式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较少关注其中身份角色的转换。笔者在湖北农村观察到的"接姑娘客"仪式... 通过对湖北农村"接姑娘客"仪式的描述和分析,反思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笔者认为特纳的观点偏重人们在仪式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较少关注其中身份角色的转换。笔者在湖北农村观察到的"接姑娘客"仪式中,仪式的主体——出嫁的姑娘经历了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从媳妇到姑娘,从主人到客人。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仪式过程中的交融状态的获得不一定以反结构的形式出现,而可能是将日常结构的某些方面放大或强调,以区别于日常生活,达到净化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过程 接姑娘客 身份角色 交融
下载PDF
奥运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全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7,共4页
现代奥运会仪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个体仪式化行动结构、程序性仪式结构和仪式性奥运会的整体结构,仪式主体分别为个人、集体和民族国家。个人属于集体,集体又属于民族国家,仪式主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递构关系。这种递构关系决定了由不同... 现代奥运会仪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个体仪式化行动结构、程序性仪式结构和仪式性奥运会的整体结构,仪式主体分别为个人、集体和民族国家。个人属于集体,集体又属于民族国家,仪式主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递构关系。这种递构关系决定了由不同层次仪式主体展演的仪式及仪式的象征意义之间必然存在着同样的逻辑关系。正是在奥运仪式情境中,个人、集体和民族国家的共同在,场为不同层次仪式结构的象征意义的递构提供了可能性,并成为仪式性奥运会历史性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仪式 个体仪式化行动结构 程序性仪式结构 仪式性奥运会的整体结构
下载PDF
热贡藏族“於菟”祭祀仪式的符号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巨浪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於菟"是存在于热贡地区的祭祀二郎山神的仪式,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借用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对"於菟"仪式进行解读。文中所列举的仪式细节来自笔者于2013年1月在青海省同仁县年... "於菟"是存在于热贡地区的祭祀二郎山神的仪式,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借用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对"於菟"仪式进行解读。文中所列举的仪式细节来自笔者于2013年1月在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的调研资料。通过用"前阈限-阈限-后阈限"的三段论格式分析"於菟"仪式中的"交融"状态,探讨"於菟"仪式如何影响社区结构,重点考察"交融"状态下仪式参与者和参观者之间的互动。与传统单一信仰的仪式环境不同,现代民俗仪式中游客的介入不容忽视,仪式的神圣性受到旁观者的挑战。"阈限"理论在被用于讨论青藏高原民俗仪式时,须进行本土化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分析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菟 阈限 仪式过程 特纳
下载PDF
越国原始瓷礼乐器的生产制作工艺探微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汇文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86,共5页
原始瓷是越地物质文化的重要贡献,受礼制习俗的影响,为了节约铜原料,越国烧制各类原始瓷礼器以代替青铜礼器,供贵族的丧葬礼仪之用,促进制瓷业的兴盛。越国原始瓷礼乐器的制作工艺、成型方式、装烧技术、龙窑建造等皆有别于一般民窑,体... 原始瓷是越地物质文化的重要贡献,受礼制习俗的影响,为了节约铜原料,越国烧制各类原始瓷礼器以代替青铜礼器,供贵族的丧葬礼仪之用,促进制瓷业的兴盛。越国原始瓷礼乐器的制作工艺、成型方式、装烧技术、龙窑建造等皆有别于一般民窑,体现窑工的智慧,代表了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瓷 礼乐器 制作工艺
下载PDF
昆明北郊上坝村胜景寺庙会田野调查报告
15
作者 邱运胜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胜景寺庙会是昆明北郊盘龙江上游上坝村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逻辑将庙会的主要环节、仪式过程、人际交往、组织运作串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富含大量民俗文化事象的乡村集体生活文化。由于胜景寺坐落在松华坝水库... 胜景寺庙会是昆明北郊盘龙江上游上坝村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逻辑将庙会的主要环节、仪式过程、人际交往、组织运作串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富含大量民俗文化事象的乡村集体生活文化。由于胜景寺坐落在松华坝水库保护区内,其庙会运行存在着一种公共水源保护与民间宗教活动于空间上的互动关系。寺庙方与水库方在水源保护意识的共同促使下,于库区内外采取互相协作的策略,从而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北郊上坝村胜景寺 庙会 田野调查 庙会仪式 水源保护 互动空间
下载PDF
仪式过程、社会戏剧与维克多·特纳的学术人生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剑波 郑絮文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19,共9页
人们在阅读理论时,往往局限于理论本身,忽视理论背后的生产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理解维克多·特纳及其理论需要摒弃那种将学术与生活截然二分的看法。他热爱诗歌,热爱戏剧和表演,在人群中总是那个被关注的焦点,在课堂上是受人爱戴... 人们在阅读理论时,往往局限于理论本身,忽视理论背后的生产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理解维克多·特纳及其理论需要摒弃那种将学术与生活截然二分的看法。他热爱诗歌,热爱戏剧和表演,在人群中总是那个被关注的焦点,在课堂上是受人爱戴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深受马克思主义和天主教信仰的影响,又经历过中年丧子之痛。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个人气质构成了他展开研究的问题意识来源,并滲透在其理论书写的字里行间,学术思想随着其人生历程而不断演进。在特纳的人生经历、社会场景及思想脉络中阅读特纳及其理论,可以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的理论生成过程。仪式过程、社会戏剧这类学术概念的发展与特纳自身成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人生互为映照、相生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克多·特纳 仪式过程 社会戏剧 展演与体验
下载PDF
文化遗产过程:族性张扬与边界强化的助推器——以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全球化语境的文化遗产保护将特定的文化事项与特定的族群处理为对应关系,更在其中加以筛选加工提升,使之有了级别之分。在这样的关系处理中,知识推介与权力建构下的"文化遗产过程"势必会对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的变迁产生影响... 全球化语境的文化遗产保护将特定的文化事项与特定的族群处理为对应关系,更在其中加以筛选加工提升,使之有了级别之分。在这样的关系处理中,知识推介与权力建构下的"文化遗产过程"势必会对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的变迁产生影响。试以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文化遗产过程为例,分析"文化遗产过程"中文化遗产这一话语如何深刻而透彻地嵌入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其族性张扬与族群边界强化助推器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苗族 文化遗产过程 族群认同 苗族吊脚楼
下载PDF
反思“仪式过程理论”的效度——以呼和浩特地区的两个仪式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旭东 丹珍央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2-27,共6页
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在面对中国现代仪式时,其解释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社会中,亲属称谓制度等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关系构成元素。现代仪式不可能打破原有的亲属称谓和亲属关系,而进入到一种特纳所言的无区别的&qu... 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在面对中国现代仪式时,其解释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社会中,亲属称谓制度等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关系构成元素。现代仪式不可能打破原有的亲属称谓和亲属关系,而进入到一种特纳所言的无区别的"交融状态",其原有的社会关系仍然在仪式中存在,仪式主体并没有进行"结构性隐身",其地位、身份、等级、角色仍然未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介入、市场资本的渗入、国家及地区之间互动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等具有现代性意义因素的影响,现代仪式的性质和意义相较以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仪式在形式、性质和意义上都发生了变迁。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的特性批判性地对待西方的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过程理论 过大年仪式 十二岁生日仪式 亲属称谓制度 现代仪式变迁
下载PDF
Caring Science in Nursing.coming of Age in:Theory-Practice-Research 被引量:15
19
作者 Jean Watson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Jean Watson(华生)博士通过探究护理的哲学与科学根基,比较自然科学之医学典范与人文科学之护理典范的差异,以"Caring"为护理核心本质,发展了关怀科学(Caring Science)。本论著中Watson博士概述了关怀科学的理论根基——整体... Jean Watson(华生)博士通过探究护理的哲学与科学根基,比较自然科学之医学典范与人文科学之护理典范的差异,以"Caring"为护理核心本质,发展了关怀科学(Caring Science)。本论著中Watson博士概述了关怀科学的理论根基——整体论(Unitary Ontology),及其伦理归属(Ethic of Belonging);介绍了人文关怀的10大要素(Caritas Processes);阐述了人际间关怀时刻(Transpersonal Caring Moment)的内涵以及护理人员实现人性关怀的方法学(CaritasHeart TM Methodology)。最后,Watson博士提出了关怀科学在护理实践应用的指导方针。希望此论著对我国护理工作者认识和实践人文关怀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护理方法 护理学 护士
下载PDF
贵州舟溪苗族惊风治疗仪式研究
20
作者 吴桂琴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8,共3页
贵州舟溪苗族惊风治疗仪式是当地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惊风治疗仪式过程的展示,以及人类学和仪式象征理论的分析,惊风治疗仪式满足了舟溪苗族的心理需求,有其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因而能够在当地持续盛行。
关键词 惊风治疗仪式 舟溪苗族 仪式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