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river cross sections and associated hydrodynamic implications in Wuhan-Jiujiang river reach,the Yangtze River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强 施雅风 熊明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1期58-66,共9页
Based on measured hydrological data by using ship-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instrument, we analyzed shapes of river cross sections of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basin (mainly focusing on Makou ... Based on measured hydrological data by using ship-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instrument, we analyzed shapes of river cross sections of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basin (mainly focusing on Makou and Tianjiazhen river reach). Hydrodynamic properties of river channel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can be identified between river-width/river-depth ratio (W/D ratio), sizes of cross section and mean flow velocity. Positive relations are detected between W/D ratio and mean flow velocity when W/D〈1; and negative relations are observed when W/D〉1. Adverse relationships can be obtained between W/D ratio and cross-section area. Geomorphologic and geologic survey indicates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river banks in the wider and narrower river reaches respectively. These may b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causing unique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river channel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basin. Narrower river cross sections tend to raise water level in the upstream river reach near narrower river channel, giving rise to backwater effects. River knots can cause serious backwater effects, which is harmful for flood mitigation. However river knots will also stabilize river channel and 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river channel manage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may be helpful for flood mitigation and river channel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han-Jiujiang river reach river cross section hydrodynamic property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下载PDF
Channel change at Toudaoguai Station and its responses to the operation of upstream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53
2
作者 RAN Lishan WANG Suiji FAN Xiaol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231-247,共17页
The application of dams built upstream will change the input conditions, including water and sediment, of downstream fluvial system, and destroy previous dynamic quasi-equilibrium reached by channel streamflow, so ind... The application of dams built upstream will change the input conditions, including water and sediment, of downstream fluvial system, and destroy previous dynamic quasi-equilibrium reached by channel streamflow, so indispensable adjustments are necessary for downstream channel to adapt to the new water and sediment supply, leading the fluvial system to restore its previous equilibrium or reach a new equilibrium. Using about 50-year-long hydrological, sedimentary and cross-sectional data, temporal response processes of Toudaoguai cross-section located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o the operation of reservoirs built upstream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daoguai cross-section change was influenced strongly by upstream reservoir operation and downstream channel bed armoring thereafter occurred gradually and extended to the reach below Sanhuhekou gauging station. Besides, median diameter of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experienced a three-stage chang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crease at first, then a decrease and an increase again finally, which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channel bed armoring that began at Qingtongxia reservoir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ed downstream to the reach below Sanhuhekou cross-section. Since the joint operation strategy of Longyangxia, Liujiaxia and Qingtongxia reservoirs was introduced in 1986, the three-stage change trend has become less evident than that in the time period between 1969 and 1986 when only Qingtongxia and Liujiaxia reservoirs were put into operation alone. In addition, since 1987, the extent of lateral migration and thalweg elevation change at Toudaoguai cross-section has reduced dramatically, cross-sectional profile and location tended to be stabl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normal living for local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sectional profile median diameter reservoir Toudaoguai cross-sectio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下载PDF
王家会集运站段三川河河道洪水分析计算
3
作者 宿宾 《山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根据王家会集运站与三川河的位置关系,基于后大成水文站洪峰流量的计算成果,利用水文比拟法推算王家会集运站站址处设计断面洪水,采用两种方法考虑水库对设计断面洪水的影响,最终分析确定集运站站址处设计洪峰流量。
关键词 三川河 王家会集运站 设计洪水 设计断面
下载PDF
持续冲刷期内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璐 徐向舟 张红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黄河下游12个典型断面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断面主槽平滩形态特征参数变化率及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的摆动强度,探讨了持续冲刷期内下游河床的调整变化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断面形态调整表现出既有横向... 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黄河下游12个典型断面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断面主槽平滩形态特征参数变化率及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的摆动强度,探讨了持续冲刷期内下游河床的调整变化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断面形态调整表现出既有横向展宽又有冲深下切或淤高态势;河床平面摆动促进了断面主槽形态调整,河相系数变化率与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摆动强度均成正相关关系;来水来沙条件是主槽形态改变的主要驱动力,且可引起局部河段深泓线摆动强度增大。通过调整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模式及布设控导工程可进一步塑造并维持稳定的黄河下游中水河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冲刷 主槽断面形态 平面形态 水沙变化
下载PDF
自然河道断面水动力模拟的黎曼求解器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位昊昆 高希超 +1 位作者 冯杰 杨志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7,共12页
【目的】自然河道具有断面复杂、流态多变等特点,影响了水动力模拟的收敛性、稳定性,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复杂断面的黎曼求解器以解决低水位时断面不连续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对提升自然河道一维水动力模拟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自然河道具有断面复杂、流态多变等特点,影响了水动力模拟的收敛性、稳定性,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复杂断面的黎曼求解器以解决低水位时断面不连续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对提升自然河道一维水动力模拟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低水位时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的复杂自然河道断面,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模拟时,会在河道干湿界面处出现通量演进受阻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河道干湿界面处直接采用界面流量值代替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计算的通量,改进传统黎曼求解器,使其能够适用于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的复杂自然断面河道干湿界面模拟,基于改进后的黎曼求解器构建不规则河道断面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五个通用算例对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结果显示:在一维溃坝算例中,对存在“锥形凹陷”特征的复杂河道断面,采用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模拟时,在河道干湿界面处出现了数值失稳和通量演进受阻问题,应用改进后的HLL求解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数值解与理论解的相关系数高于0.99,结果准确可靠;在三角形挡水建筑物溃坝试验中,模型对4个测站的洪水到达时间和洪水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在一维过驼峰恒定流算例和急缓流交替模拟的陡坡河道水面线计算中,模型与传统模型表现相当,都能正确地预测不同河道断面形状下水跃位置和水跃前水深的变化;在长江口澄通河段潮位模拟算例中,模型预测的4个观测站点的潮位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均方根误差都在0.08以内。【结论】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黎曼求解器可有效解决自然河道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导致水动力模型在干湿交界处通量演进受阻问题,构建的不规则河道断面一维水动力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复杂地形下的洪水波过程和潮位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模型 有限体积法 不规则河道断面 干湿界面 径流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洪水预报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东段冰川与河流作用谷地的特征分析
6
作者 唐倩玉 张威 +6 位作者 李远航 傅志远 刘亮 柴乐 沈俊杰 张怡君 翟羿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
对山谷横截面形态进行分析是区分冰川和河流作用的首要工作。以往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形态比率法、二次项式法和幂函数模型法,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方法——V指数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在区分冰川区和非冰川区(即河流作用区)方面的有效性,应... 对山谷横截面形态进行分析是区分冰川和河流作用的首要工作。以往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形态比率法、二次项式法和幂函数模型法,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方法——V指数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在区分冰川区和非冰川区(即河流作用区)方面的有效性,应用ArcGIS 10.6软件从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提取了5448个山谷地的横剖面,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全谷和截谷的横剖面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就V指数和幂函数模型中的b值而言,全谷和截谷在冰川区的平均值均大于非冰川区的;对于二次多项式模型中的c值和形态比率,全谷和截谷在冰川区的平均值均小于非冰川区的。这些统计结果都表明,在山谷横剖面形态上,冰川区更接近“U”形,非冰川区则更接近“V”形。②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截谷的V指数是判断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最准确的指标,其预测精度可达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岗日 横剖面 V指数 冰川 河流
下载PDF
溃坝洪水演进一维水动力模型
7
作者 吕佳豪 侯精明 +2 位作者 李东来 荆海晓 陈光照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中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数值模型可准确地反映洪水的演进与致灾过程。本研究针对天然河道洪水过程存在的尺度大、水流流态复杂、河道断面形式多变以及计算建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 中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数值模型可准确地反映洪水的演进与致灾过程。本研究针对天然河道洪水过程存在的尺度大、水流流态复杂、河道断面形式多变以及计算建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圣维南方程组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求解复杂断面水力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提高了一维水动力模型求解的精度与效率,精确地反映了复杂断面河道的水流运动特性。将模型模拟得到的数值解与算例中的解析解或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构建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与理想算例解析解及实验实测数据吻合程度均较高,所有算例的E NS均大于0.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2)将模型应用至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算例中,模拟得到的流量峰值及整体洪水过程均与实测过程吻合较好,在叶巴滩和苏洼龙两个测点处E NS分别为0.633和0.812,证明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开发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对溃坝洪水等水流流态复杂、突发性强的洪水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本研究可为河道及溃坝洪水风险的初步、快速评估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模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动力模型 Godunov格式 明渠水流运动过程 复杂断面处理 溃坝洪水
下载PDF
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河道断面形态调整规律试验研究
8
作者 杨芬娇 韩沙沙 +1 位作者 赵连军 常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1,共5页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下游河道长期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横断面形态调整剧烈,直接影响河势稳定,威胁下游防洪安全。基于2001—2021年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实测断面资料...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下游河道长期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横断面形态调整剧烈,直接影响河势稳定,威胁下游防洪安全。基于2001—2021年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实测断面资料,在分析原型河道横断面形态参数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选取黑岗口—柳园口河段开展物理模型试验,以定量揭示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横断面形态调整规律。原型实测资料分析发现,相对于黄河下游其他河段,花园口—夹河滩河段断面形态变化相对较大。选择花园口—夹河滩河段中典型河段为原型,采用水平比尺600、垂直比尺60构建物理模型,保持相同的初始河道边界条件,开展了2000、3000、4000、5000 m^(3)/s四级流量,不同进口含沙量条件下断面形态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测验断面基本呈现进口含沙量较小时主槽冲刷、面积增大、河相系数减小,进口含沙量较大时主槽淤积、面积减小、河相系数增大的规律。对比原型资料与试验数据发现,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河段尺度的断面形态参数与来沙系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主槽面积与来沙系数成指数负相关,河相系数与来沙系数成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 形态调整 不平衡输沙 物理模型试验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长江口徐六泾站垂线含沙量代表层研究
9
作者 姜璇 闻卫东 +2 位作者 支远哲 刘传杰 邵宇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在水深大、交通繁忙而无法开展传统六层采样测量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更为准确的垂线平均含沙量进而提升入海泥沙通量的测量精度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以长江口入海观测关键节点——徐六泾水文断面为例,采用多种分层组合的方法计算垂线平... 在水深大、交通繁忙而无法开展传统六层采样测量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更为准确的垂线平均含沙量进而提升入海泥沙通量的测量精度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以长江口入海观测关键节点——徐六泾水文断面为例,采用多种分层组合的方法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运用置信区间、平均相对误差以及Lilliefors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与分析;同时,结合观测节点上下游水文断面数据,分析了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层的表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徐六泾水文断面受到径-潮流相互作用,但0.6 H层被证实是最佳的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层,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值在(0±5)%范围内;然而在下游南支河段,白茆沙水文断面受潮汐动力的影响显著增大,从而导致0.6 H单层代表性较差。研究成果对未来水文综合浮标改造和准确获取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代表层 Lilliefors假设检验 误差分析 徐六泾水文断面 长江口
下载PDF
过河段顶管施工渗水冒顶水下混凝土全包封处置方法
10
作者 梁文伟 盛松涛 +2 位作者 周洪云 罗运 王查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7期163-166,共4页
为解决过河段机械顶管施工渗水冒顶问题,采用分幅围堰施工形成相对干燥场地,对管网上下游采用气囊封堵防止水流继续流入,人工对原有管道进行修复,最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全包封施工。该方法工艺成熟可靠,操作简单,施工风险低,对周边环境影响... 为解决过河段机械顶管施工渗水冒顶问题,采用分幅围堰施工形成相对干燥场地,对管网上下游采用气囊封堵防止水流继续流入,人工对原有管道进行修复,最后进行水下混凝土全包封施工。该方法工艺成熟可靠,操作简单,施工风险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以很好地解决过河段管道渗漏水影响施工进展问题。为冒顶事故的进一步处理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河段顶管 渗水冒顶 气囊封堵 水下混凝土 全包封处置
下载PDF
Simulating cross-sectional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water and sediment in Low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4
11
作者 WANG Yanjun WU Baosheng ZHONG Dey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12期2033-2052,共20页
To understand the non-equilibrium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 of a river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it is essential to(i)accurately identify how past conditions of water and sediment have impacted current morph... To understand the non-equilibrium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 of a river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it is essential to(i)accurately identify how past conditions of water and sediment have impacted current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 of the river,and(ii)establish a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for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s.Based on discharg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as well as 82 cross-sectional data items for the Huayuankou-Lijin reach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 the period 1965-2015,the process of adjustment of the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area,width,depth,and geomorphic coefficient),and its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discharge and SSC for different reache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Following this,a delayed response model(DRM)of the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subjected to variations in discharge and SSC is established using a multi-step analytical model,with the discharge and SSC a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width,and depth of the main channel decreased initially,then increased,decreased again,and finally increased again.These features of the geometry of the channe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4-year moving average discharge and negatively with the 4-year moving average SSC.The geomorphic coefficient for the Huayuankou-Sunkou reach exhibited a trend of decrease,whereas that of the Sunkou-Lijin reach decreased initially,then increased,decreased again,and finally increased again.Except for the Huayuankou-Gaocun reach in 1965-1999,the coeffici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4-year moving average discharge and positively with SSC.The simulated values of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in channel for all sub-reaches obtained using the DRM agreed wel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RM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response of the cross-sectional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to variations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 that the adjustment of the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was affected by the discharge and the SSC at present(30%)as well as for the previous 7 years(70%).The proposed model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whereby past water and sediment influence the current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 of the river,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magnitude and trend of the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under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Yellow river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s cross-sectional geometry of the main channel delayed response model
原文传递
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
12
作者 李启涛 张世明 +1 位作者 孙振勇 郑亚慧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除噪点;通过桩点将点云分割成线性数据结构体,并转换到独立坐标系内,实现点云断面提取与组织管理;分析断面曲线与拟合曲线的亲和度,保留形态特征点和平滑点、剔除冗余点,完成断面形态精化。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形态特征点保留完整、冗余度有效降低。定量评价表明:面积差百分比平均值为0.02%、冗余度降低百分比平均值为80.85%,在降低数据冗余度的同时,河道断面形态、面积精度未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点云 河道断面 DP算法 面积差百分比 冗余度降低百分比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开挖方案比选研究
13
作者 周晓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7期190-193,218,M0017,共6页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方案来降低隧道开挖风险。依托陆翔路—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先顶进后抗浮工法和先抗浮后顶进工法进行分析,并基于施...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方案来降低隧道开挖风险。依托陆翔路—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先顶进后抗浮工法和先抗浮后顶进工法进行分析,并基于施工流程、数值模拟结果等进行方案比选,确立了先顶进后抗浮工法的开挖方案。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贯通后一段时间内,顶管结构整体略有沉降,约2.5 mm,管节最大上浮量约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矩形顶管 下穿河道 抗浮方案设计 开挖工法比选
下载PDF
GPS-RTK联合数字测深仪在凤河河道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14
作者 林方建 《陕西水利》 2024年第5期159-161,165,共4页
以台山市新昌水凤河河道横断面测量为例,由于水下地形复杂,传统的河道横断面测量方法效率低、精度差,已无法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的需要。为了能够提高河道横断面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采用GPS RTK技术联合测深仪进行河道横断面测量,... 以台山市新昌水凤河河道横断面测量为例,由于水下地形复杂,传统的河道横断面测量方法效率低、精度差,已无法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的需要。为了能够提高河道横断面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采用GPS RTK技术联合测深仪进行河道横断面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凤河河道横断面的位置坐标、水深、高程等数据。通过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对新昌水(凤河)河道横断面的精确测量,为新昌水(凤河)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RTK 测深仪 河道横断面测量 新昌水(凤河)
下载PDF
清原满族自治县红河水污染风险防范及应急达标措施研究
15
作者 徐智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本文调查了清原红河水的污染源,通过红河入英额河水质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红河水质状况。为全面提升红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应对和处置工业源、城市生活源及农业面源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建议。
关键词 红河入英额河断面 流域水污染事件 应急措施
下载PDF
1977~1996年黄河下游水文断面反映的河床演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牛占 田水利 +1 位作者 王丙轩 拓自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9,共9页
依据 1 977~ 1 996年的水文断面实测资料 ,描述了断面形态特征与泥沙传输冲淤波 ,建立了汛前主槽断面面积与花园口前期径流物理量的关系 ,分析了洪水水位流量关系 。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道断面 黄河下游 水文断面反映
下载PDF
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75
17
作者 马宁 严俊 +2 位作者 马弘 于欣 郭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分布情况,为制定全国性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卫生部"2010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和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2010年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调查"... 目的:了解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分布情况,为制定全国性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卫生部"2010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和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2010年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调查",对其中的精神卫生机构主办单位、管理归属、床位资源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年全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28100张。精神科床位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86.4%;主办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政府部门主办为主,占总床位数的88.4%。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上海和北京最高,西藏自治区精神科床位数为0。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 d。结论:全国精神卫生机构主办部门众多,精神卫生床位资源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医疗机构 床位资源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断面形态变化及其对水沙的响应 被引量:22
18
作者 冉立山 王随继 +4 位作者 范小黎 闵石头 赵建明 张瑞峰 曾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1-540,共10页
根据黄河上游位于弯曲—顺直过渡段的头道拐断面的多年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和断面资料,分析了断面对上游一系列水利工程在时间尺度上的调整响应过程。结果发现,头道拐断面的形态变化强烈受到上游水库运行的影响,在一系列水库投入运行后,... 根据黄河上游位于弯曲—顺直过渡段的头道拐断面的多年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和断面资料,分析了断面对上游一系列水利工程在时间尺度上的调整响应过程。结果发现,头道拐断面的形态变化强烈受到上游水库运行的影响,在一系列水库投入运行后,河床粗化现象一直持续到三湖河口断面以下。头道拐断面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在水库运行后表现为先增大,然后减小,最后再增大的三阶段性特征,并且自1986年龙羊峡与青铜峡、刘家峡等水库联合运用以后,该三阶段性特征的变化幅度明显较只有青铜峡、刘家峡水库单独运行时段(1969-1986年)小。另外,自1987年以来,头道拐断面河道的横向摆动速率大幅减小,断面形态及位置趋于稳定,有利于当地百姓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粒径 水库 头道拐断面 黄河上游
下载PDF
城市河道治理的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1
19
作者 蔡鸥 徐奎 +1 位作者 马超 张雅卓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6,共5页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提出了满足河道多功能要求的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模型。以某河道为例,利用遗传算法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选方案较优。本文提出的河道经济优化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约束、不同的...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提出了满足河道多功能要求的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断面经济优化设计模型。以某河道为例,利用遗传算法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选方案较优。本文提出的河道经济优化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约束、不同的目标对模型进行修正与调整。因而,可适用不同的河道治理工程,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道治理 河道多功能性 断面设计 经济优化
下载PDF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胡春宏 陈建国 +1 位作者 刘大滨 董占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3-1289,共7页
通过对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50~2003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分析得出,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发生了明显的淤积萎缩,游荡性河段的萎缩程度大于弯曲性... 通过对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50~2003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分析得出,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发生了明显的淤积萎缩,游荡性河段的萎缩程度大于弯曲性河段,平滩面积呈明显减小的趋势,宽深比有增大的趋势,但各河段河型没有发生转化;平滩面积随年来水量和当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宽深比随来沙系数的增加而增大。由黄河下游排沙比与来水来沙的关系分析表明,黄河下游花园口-利津河段不淤积的花园口临界年均来沙系数约为0.012,临界年平均流量约为1850m^3/s。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下游河道来水偏枯的条件下,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不宜也不可能太大,从维持中水河槽和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在花园口年米水量为200—250亿m^3时,花园口控制洪峰流量在4000m^3/s左右、年均来沙系数不大于0.012的来水来沙过程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横断面 排沙比 响应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