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EAL DISTRIBUTION OF WANDERING BRAIDED AND STABLE BRAIDED RIVER CHANNEL PATTERN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炯心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21期1816-1821,共6页
So fa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regar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ation as a deterministic problem, but a few begin to treat it as a probabilistic one. For the study of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s, ... So fa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regar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ation as a deterministic problem, but a few begin to treat it as a probabilistic one. For the study of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s,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 frequency which can be 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DERING braided channel pattern STABLE braided channel pattern frequency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 areal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The River Channel Pattern Change Influenced by the Floodplain Geoecosystem: an Example From the Hongshan Reservoir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炯心 师长兴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7期560-566,共7页
Since the geoecological approach was widely introduced into geomorphologicalstudies, a new trend characterized by this approach has been formed in the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frontier. Starkel has applied the concept... Since the geoecological approach was widely introduced into geomorphologicalstudies, a new trend characterized by this approach has been formed in the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frontier. Starkel has applied the concept of river drainagebasin geoecosystem to the study of paleo-patterns of rivers and concluded that thechanges in the river channel pattern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xpress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PLAIN geoecosystem river channel pattern.
原文传递
Response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s to the spatially varying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炯心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179-186,共8页
River channel pattern transformation is dealt with in a broad background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varying from low, medium, high to hyperconcentration. Based on data from about 100 alluvial rivers in China... River channel pattern transformation is dealt with in a broad background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varying from low, medium, high to hyperconcentration. Based on data from about 100 alluvial rivers in China,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has been plotted against mean annual water discharge, showing that all poi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belts by three straight lines, as stable braided pattern, meandering pattern with ordinary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wandering braided pattern, and meandering pattern with hyperconcentration of sediment. This picture of channel pattern transformation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the law of the water flow’s energy expenditure varying with its sediment concentration. The energy expenditure increases with sediment concentration, reaching a maximum, then declines. Rivers falling in different range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adjust their own energy expenditure in different manners, leading to occurrence of different channel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pattern transformation energy EXPENDITURE of river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river channel adjustment China.
原文传递
WANDERING BRAIDED RIVER CHANNEL PATTERN IN QUASI-EQUILIBRIUM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4
作者 许炯心 龚国元 马志文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2年第21期1817-1821,共5页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research worker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at wandering braide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s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at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s not in equilibrium and a st...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research worker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at wandering braide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s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at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s not in equilibrium and a strong aggradation occurs. Sometimes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DERING braided channel pattern QUASI-EQUILIBRIUM the Hanjiang river
原文传递
分支河流体系河道弯度沿程变化规律——以格尔木河流扇为例
5
作者 孙家惠 张昌民 +2 位作者 王浩楠 张祥辉 冯文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993,共13页
【目的】研究分支河流体系河型演变规律,建立相应参数的数据库,可为盆地范围内的沉积体系分布预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地理信息软件,按照等比例网格进行河道弯度指数的采集,分析弯度指数沿程变化规律... 【目的】研究分支河流体系河型演变规律,建立相应参数的数据库,可为盆地范围内的沉积体系分布预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地理信息软件,按照等比例网格进行河道弯度指数的采集,分析弯度指数沿程变化规律,建立格尔木河流扇河型演变的沉积模式。【结果】共测量河道弯度指数2 989个,根据格尔木河流扇河道弯度指数特征,可将格尔木河流扇划分为辫状河段、辫曲共生段、大型高弯曲流河段、小型低弯曲流河段4个部分:(1)辫状河段坡度0.70%,发育低弯度顺直河和辫状河,辫流带宽度大,河道弯度指数1.01~1.43,平均弯度指数1.08,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微相;(2)辫曲共生段坡度0.63%,既发育辫状河也发育曲流河,不同位置辫状河和曲流河发育程度和河道弯度指数大小不同,河道弯度指数1.08~5.00,平均弯度指数1.52,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曲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扇、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3)大型高弯曲流河段坡度0.29%,以大型曲流河为主,河道宽,河湾摆幅大,河道弯度指数1.12~5.00,平均弯度指数1.83,主要发育曲流河道、废弃河道、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4)小型低弯曲流河段坡度0.08%,主要发育小型分叉状的曲流河,河道窄,河湾摆幅小,河道弯度指数1.07~3.13,平均弯度指数1.51,主要发育曲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扇、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结论】建立了格尔木河流扇河型演变的沉积模式,为开展地下沉积体系分布预测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 河道弯度指数 河型 河型演变 格尔木河流扇
下载PDF
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砂体叠置样式与沉积特征
6
作者 宁涛 白惠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37,共8页
为研究白狼城地区延长组长2砂体叠置样式及沉积特征,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测井相分析辫状河沉积相、砂体连通模式、砂体叠置和沉积模式等。结果表明: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主要为河道、泛滥平原亚相,河道亚相可细分为心滩、水道2种沉积微... 为研究白狼城地区延长组长2砂体叠置样式及沉积特征,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测井相分析辫状河沉积相、砂体连通模式、砂体叠置和沉积模式等。结果表明: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主要为河道、泛滥平原亚相,河道亚相可细分为心滩、水道2种沉积微相,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等;辫状河砂体为叠覆泛砂体,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连续性强、物性好、非均质性强,心滩与水道相间分布,具有“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特征;辫状河河道亚相是辫状河沉积砂体主要区域,水道砂体与心滩砂体相互叠置,两侧泛滥平原亚相为良好的隔夹层,为油气成藏提供良好的盖层。研究结果对白狼城地区辫状河沉积特征及砂体构型具有指导意义,对不同盆地的辫状河沉积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沉积 河道亚相 砂体叠置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河流分类分级分段及河流形态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董耀华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河流分类、河流分级及干流河道分段合称为河流三分(分类·分级·分段);基于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和河流三分-河流形态学-河流学体系,开展了河流三分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河流形态学再构建以及河流形态定性特性与定量... 河流分类、河流分级及干流河道分段合称为河流三分(分类·分级·分段);基于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和河流三分-河流形态学-河流学体系,开展了河流三分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河流形态学再构建以及河流形态定性特性与定量因子指标辨识。主要成果结论包括:①优化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河流5区分段等方法,完善了河流界定拓展、河流平等与分级、干流河道“层次分段”等新理论,总结了世界大江大河及长江河流三分实践应用;②河流形态学研究河流现状及恒常形态,包括以河流三分为基石的河流三要素特性研究和以干流河道平面-剖面-断面形态为核心的河谷-河床-河道形态研究;③定性辨识了河流形态15项殊相特性与共相原则(包括复合流域水系、复杂干流河道等形态特性,干流河道优先、河流湖泊统一、干流河道唯一、侵蚀基面统一等新增原则);④定量辨识了河流形态4类因子指标,双指标3种相关关系(并行-从属-或然)与3类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三因子4类及9种相关模式(均衡线型-瓶颈线型-三角形-金字塔-均分圆-同心圆-同切圆-交叉圆-三角圆)。倡导“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学科范式,积极践行“治河·治江·治水”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 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 河流5区分段法 河流形态学 双指标相关与组合 三因子相关模式 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 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
下载PDF
长江三峡水库坝下游荆江段断面形态冲刷调整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立 余博闻 +3 位作者 许全喜 何小花 张康贺 房复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9-286,共8页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下游河段将发生长时间累积性的冲刷。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不同河型河槽断面形态的冲刷调整特点存在差异。本文基于2003—2018年长江三峡水库坝下游荆江段实测河道断面形态资料,选取典型顺直河型、弯曲河型和分汊河...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下游河段将发生长时间累积性的冲刷。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不同河型河槽断面形态的冲刷调整特点存在差异。本文基于2003—2018年长江三峡水库坝下游荆江段实测河道断面形态资料,选取典型顺直河型、弯曲河型和分汊河型的典型断面,计算断面宽、平均水深和宽深比等断面形态特征参数,分析不同河型断面形态冲刷调整的异同,并探讨其成因。主要发现:1)不同河型的断面形态调整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不同河型的平滩河槽断面总体向窄深化方向发展;顺直河型、分汊河型的枯水河槽断面宽深比总体减小,断面亦向窄深化方向发展;而弯曲河型的枯水河槽断面宽深比以增大居多,即断面总体宽浅化。2)平滩河槽和枯水河槽断面宽深比调整差异主要受水流动力轴线摆动范围控制。顺直河型、分汊河型水流动力轴线摆动范围覆盖平滩河槽与枯水河槽,即冲刷集中于平滩河槽和枯水河槽,两者均呈现窄深化特征;弯曲河型水流动力轴线摆动范围位于平滩河槽内,却超出枯水河槽,汛期摆到凸岸边滩上并冲刷凸岸边滩,枯水河槽显著展宽,凹岸深槽淤积,断面向宽浅化方向发展,且初期凸岸边滩宽度越大,宽深比变化率越大。3)蓄水后水流动力横向摆动范围缩小且水流冲刷动力集中,宽浅河段受水流冲刷下切的影响更显著,加上宽浅河段的河床组成相对较细,抗冲性弱,导致蓄水前宽深比越大的断面,蓄水后宽深比变化幅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河段 河型 平滩河槽 枯水河槽 断面形态
下载PDF
采砂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形态及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欧明辉 钟业喜 +2 位作者 马宏智 冯兴华 肖泽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70-4582,共13页
自长江干流限制无序采砂后,大量采砂船涌入鄱阳湖区作业导致水陆交错带形态与景观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稳定性。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定量测算采砂活动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形态和景观格局... 自长江干流限制无序采砂后,大量采砂船涌入鄱阳湖区作业导致水陆交错带形态与景观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稳定性。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定量测算采砂活动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形态和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草滩与滩涂之间转化最为频繁,水域面积缩小,水陆交错带范围扩大;②东岸线和西岸线呈侵蚀状态,湖心岸线快速收缩;③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形状逐渐变得简单,而入江通道形状复杂化程度提高,其几何形态不规则化;④景观类型层次上,滩涂的破碎度最大,形状最为复杂,农田的破碎度和形状复杂程度最小,集聚性最强,草滩的连通性最好,沙地的景观指数幅度变化最大;⑤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景观形状越来越复杂,景观多样性减少,整体连通性和集聚性增强;⑥采砂规模与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形态指数呈负相关,与景观形状指数和入江通道的形态指数呈正相关,其均通过显著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砂活动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 入江通道 形态 景观格局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冲决:河道演化关键环节的综述与讨论
10
作者 陈薪凯 周树勋 +7 位作者 辛红刚 李成 李卫成 冯胜斌 毛振华 朱立文 李弛 殷亮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1328,共18页
有关冲决的研究已充分应用于地质学、地貌学、水工学等领域,但尚未受到国内沉积学家的充分重视。在梳理相关争议性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并讨论有关冲决概念、成因、演化、识别、应用等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阐述冲决的概念,以及冲决... 有关冲决的研究已充分应用于地质学、地貌学、水工学等领域,但尚未受到国内沉积学家的充分重视。在梳理相关争议性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并讨论有关冲决概念、成因、演化、识别、应用等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阐述冲决的概念,以及冲决与决口、改道的异同,并建议使用狭义的冲决概念来解释大规模的河道改道;(2)明确坡度比是冲决的主要控制因素,天然堤的抗冲性(砂质天然堤还是泥质天然堤)、泛滥平原的地貌特征(地表植被,水位,排水状况,废弃河道)是河道冲决的次要控制因素;(3)总结了冲决的演化模式与识别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沉积学的分类方案;建议国内的沉积学家使用决口型冲决与废弃河道再占用型冲决识别不同的河道类型与演化方式,或使用地层过渡型冲决与地层突变型冲决的分类方案来区分河道之间的叠置关系;(4)讨论了冲决在储层构型、河型转化等当前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建议引入冲决的概念来完善储层构型领域5级构型的演变、大型河道化体系的地质知识库的建立,以及异旋回对储层构型的影响;补充河型转化当中大型单一河道与网状化河道相互转化的沉积模式。有关冲决问题的综述与讨论为储层沉积学家恢复古河道演化方式,建立更加精准的地质模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决 河道演化 决口扇 储层构型 砂体叠置 河型转化 曲流河 改道
下载PDF
新疆某水库工程溢洪洞水工模型试验成果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水辉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6期57-61,共5页
通过室内水工模型试验,观测溢洪洞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和水流冲刷等特性,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溢洪洞孔口尺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溢洪洞单独运行、闸门开度为5.08 m时,库区水面比较平静,溢洪洞进口前出现不贯通的表... 通过室内水工模型试验,观测溢洪洞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和水流冲刷等特性,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溢洪洞孔口尺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溢洪洞单独运行、闸门开度为5.08 m时,库区水面比较平静,溢洪洞进口前出现不贯通的表面漩涡,漩涡对溢洪洞的进流情况不会产生影响;不同工况下,溢洪洞各部位水流空化数在0.54~1.06,且洞身各断面平均流速均小于30 m/s,洞身段可以不设掺气槽。试验结果为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洞 模型试验 出口体型 水流流态 河道冲刷
下载PDF
冲积河流河型影响因素及判别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浩 何建新 +1 位作者 王新忠 邱秀云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6-79,共4页
通过对河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出河槽边界条件、来沙条件、来水条件为河型的形成和转化的主要条件。将河型按从稳定-不稳定的原则分为6级,并对河型进行量化编码。以黄河、长江等河流12个河段的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Cp统计量作为变量选... 通过对河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出河槽边界条件、来沙条件、来水条件为河型的形成和转化的主要条件。将河型按从稳定-不稳定的原则分为6级,并对河型进行量化编码。以黄河、长江等河流12个河段的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Cp统计量作为变量选择准则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新的河型判别式。得出对河型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河槽边界条件,其次为来水条件,来沙条件对河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型 判别式 河槽边界条件 Cp准则
下载PDF
冲积性河流河床冲淤调整对洪水泥沙过程的响应——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东坡 刘明潇 +1 位作者 张晓雷 孙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8-676,共9页
为研究冲积性河流造床机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分析河床调整与水沙过程(变异特性)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利用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各种洪水泥沙条件下河流冲淤规律的探讨。研究发现平滩面积... 为研究冲积性河流造床机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分析河床调整与水沙过程(变异特性)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利用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各种洪水泥沙条件下河流冲淤规律的探讨。研究发现平滩面积、河相系数与径流泥沙特征值间存在的关联性映射出冲积性河流能量关系中的制约机制;不同洪水泥沙过程的河床冲刷强度变化具有阶段性,主槽累积刷槽效应与洪水泥沙过程有密切响应关系;高效输沙的洪水过程通过塑造最适宜的河床断面形态,能实现最佳输沙效率与主槽的最大冲刷。在不同漫滩洪水条件中,综合系数Φ最大时的洪水过程具有最大累积刷槽效应,因此对应流量可作为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调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反应 河床形态 能量耗散 黄河下游 累积输沙效应
下载PDF
河型成因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尹学良 梁志勇 +1 位作者 陈金荣 刘峡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9,共7页
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河性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性河型差异的总根据。可用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来表达这种对比。m>25的... 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河性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性河型差异的总根据。可用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来表达这种对比。m>25的将形成单股窄深蠕动性河型,m<25的则形成多汊宽浅游荡性河型。改变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过程的强弱对比也就改变,河性河型也要逐步改变。这就是调水调沙、改造河性的真谛。将宽浅游荡河段改造成较窄深稳定,以便修建兴利工程和整治工程;将强烈淤积的河段改造成通畅的淤积较轻的河段,以延长河道工程的使用年限;将无防洪困难的宽浅河段改造成更宽浅的坏河,能拦截大量来沙以利于下游河段的整治利用;水沙条件不易改造,而需加一些人工辅助的,如将分汊性河道改造成单股性河道,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成因 河性改道 水沙搭配 黄河 河槽淤积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沿岸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昂 隋欣 +3 位作者 王东胜 廖文根 吴赛男 陶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针对景观格局研究中景观指数粒度变化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筛选NP、PD等8个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1990~2010年黄河下游河道及河道外1~10km缓冲区的景观指数及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发现20年间虽然黄河下游主河道变化不大,... 针对景观格局研究中景观指数粒度变化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筛选NP、PD等8个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1990~2010年黄河下游河道及河道外1~10km缓冲区的景观指数及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发现20年间虽然黄河下游主河道变化不大,但沿岸县市的水域面积发生了巨大变化,河道以外2km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拐点,河道以外4km处为景观指数变化的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道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型分类与判别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传文 吴保生 马吉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8,共6页
利用黄河下游11年资料的计算表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床演变基本原理以及河流输沙强平衡概念建立的,以实用冲积河流稳定程度公式为理论和计算依据,由模糊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分... 利用黄河下游11年资料的计算表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床演变基本原理以及河流输沙强平衡概念建立的,以实用冲积河流稳定程度公式为理论和计算依据,由模糊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分类与判别模式,可以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型的分类与判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对其它冲积河流河型的分类与判别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型 分类与判别 稳定程度公式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震区河流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兴华 崔鹏 +2 位作者 葛永刚 邹强 向灵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2,共7页
5.12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影响灾区河流的河道,并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这些山地灾害的产生和发展将对震区河流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震后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震... 5.12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影响灾区河流的河道,并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这些山地灾害的产生和发展将对震区河流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震后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震区河道修复及震后恢复重建的关键。结合野外考察资料,分别从河型、纵断面、横断面3方面分析了震区河流的演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河床剧烈抬升引起河型游荡分汊,两岸频发的山地灾害挤压河道;高强度山洪冲刷河床及岸滩并展宽河道,泥沙的淤积也可束窄河道;河流纵断面总体淤高,但纵断面结构渐趋稳定,大石块多且上游来水来沙丰富的河段会逐渐发育成阶梯状结构,而以淤积为主的河段,由于山洪冲刷会形成下凹型纵断面,并逐渐向直线型纵断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河道演化 河型 横断面 纵断面
下载PDF
长江口外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奎 庄振业 +2 位作者 刘冬雁 叶银灿 胡广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8,共9页
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长江口外的广大海域分布着大量埋藏古河道,据区域浅层地质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可把研究区埋藏古河道断面划分为对称、不对称和复式三种类型;河道内充填的沉积物复杂多样;古河道主要存在于晚... 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长江口外的广大海域分布着大量埋藏古河道,据区域浅层地质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可把研究区埋藏古河道断面划分为对称、不对称和复式三种类型;河道内充填的沉积物复杂多样;古河道主要存在于晚更新世晚期沉积层中。60个古河道断面串联成长180km的古长江河系以及长64km的古舟山河和长近100km的古钱塘江河两条支流河道系。长江古河道宽深比较大,盛冰期时深切81~109m,河底纵比降为0.82×10^-4,平均古流量约为535.24m^3/s,最大断面的古流量为20433.72m^3/s。按比降-河宽法判别,当时古长江河道为辫状分汉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外 埋藏古河道 古河系 河流性质 河流类型
下载PDF
基于协调发展度的冲积河流的河型判别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丽娜 徐国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借鉴社会与经济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念,利用长江、黄河等12个河段的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型的影响因子对河型的影响权重,建立了河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判别式,用来判断冲积河流的河型。研究认为:河流边界条件对河型的影响大于来水来沙条... 借鉴社会与经济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念,利用长江、黄河等12个河段的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型的影响因子对河型的影响权重,建立了河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判别式,用来判断冲积河流的河型。研究认为:河流边界条件对河型的影响大于来水来沙条件;弯曲河流的协调发展度大于游荡河流和过渡河流。根据协调发展度大的河流比协调发展度小的河流稳定有序,可以为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与判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型 判别式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长江口外内陆架埋藏古河谷的河型判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奎 庄振业 +1 位作者 刘东雁 叶银灿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7,共9页
根据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在长江口外内陆架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谷,根据埋藏古河谷断面的形态参数,加以公式计算得到古河谷其它特征参数,使用宽深比-曲率和比降-河宽2种河型判别方法分析判别了该古河谷的河型,认为比降... 根据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在长江口外内陆架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谷,根据埋藏古河谷断面的形态参数,加以公式计算得到古河谷其它特征参数,使用宽深比-曲率和比降-河宽2种河型判别方法分析判别了该古河谷的河型,认为比降-河宽法在该区域河型判别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判别出晚更新世末次盛冰期和冰消期古长江在研究区域以辫状型河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外 内陆架 埋藏古河谷 河型判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