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morphology Processes of Channel Planform Migration on Meandering Rivers 被引量:3
1
作者 LIN Zhipeng SHAN Jingfu CHEN L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34-135,共2页
1 Introduction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planform migration structure of meanderi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volution of paleochannel.Besides,it is a significant method for restoratio... 1 Introduction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planform migration structure of meanderi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volution of paleochannel.Besides,it is a significant method for restoration of rivers through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orphology processes of channel Planform Migration on Meandering rivers
下载PDF
Fluvial Processes in the Meander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on
2
作者 Xia, Junqiang Wang, Guangqian Wu, Baosheng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6-51,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profiles in the meander- 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over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973 to October 1976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profiles in the meander- 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over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973 to October 1976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on.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trogressive erosion and subsequent downstream erosion occurred in the reach due to the lowering in the Tongguan elevation and the inflowing water carrying low sediment con- centrations.At the end of the degradation,the main channel widths of the majorit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ower Wei river fluvial processes batse level of erosion channel widening channel undercut
下载PDF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历史变迁与河道演变分析
3
作者 渠庚 郝婕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镇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感潮段,为典型的分汊河道,长期以来其河道演变复杂多变。基于历史文献、古地图、近现代地形测图及水文资料等资料,分析了镇扬河段长期演变规律。研究表明:西汉之前镇扬河段为长江河口,泥沙在古河口逐渐落淤,北岸边... 镇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感潮段,为典型的分汊河道,长期以来其河道演变复杂多变。基于历史文献、古地图、近现代地形测图及水文资料等资料,分析了镇扬河段长期演变规律。研究表明:西汉之前镇扬河段为长江河口,泥沙在古河口逐渐落淤,北岸边滩发育,河道总体南移、河宽缩窄,江中泥沙落淤并逐渐发育为稳定沙洲,形成世业洲汊道与和畅洲汊道。历史时期,河道水力和输沙特性是河道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南北两岸节点为控制河势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后,镇扬河段河道形态相对稳定,近期演变主要表现为汊道段河势格局的调整,河道内各类工程的建设等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河床演变的重要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长时间尺度 分汊型河道 镇扬河段 长江下游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变化与河道演变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丽 吉鹏飞 +1 位作者 史红玲 王志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河道演变的复杂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减少,河道萎缩,过流能力减小,断面形态宽浅;2000年以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黄河口水沙关系...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河道演变的复杂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减少,河道萎缩,过流能力减小,断面形态宽浅;2000年以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黄河口水沙关系明显改善,河道萎缩有所恢复,过流能力增大,断面形态趋于窄深,黄河口河道演变与水沙过程有着良好的响应关系,河道过流能力随汛期5年滑动平均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汛期5年滑动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未来应通过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水沙调控运用,持续调控出5年以上水沙关系协调的下游水沙过程,这样对黄河口河道冲刷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水沙过程 河道演变 平滩流量 水沙调控
下载PDF
不同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吉山 许炯心 廖建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6,共11页
以大量实测横断面资料为基础,研究了1973 ̄1997年不同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成过程的影响。发现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二级悬河集中形成于1985 ̄1997年的枯水阶段。高村以下河段二级悬河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1973 ̄1985年大水条件下是... 以大量实测横断面资料为基础,研究了1973 ̄1997年不同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成过程的影响。发现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二级悬河集中形成于1985 ̄1997年的枯水阶段。高村以下河段二级悬河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1973 ̄1985年大水条件下是冲刷主槽和淤积滩地的时期,但是由于泥沙主要堆积在靠近滩唇的部位,造成河床横比降增大;1985 ̄1997年枯水条件下泥沙在主槽中大量淤积,导致二级悬河的形势更加严重。生产堤限制了泥沙的堆积范围,导致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产堤外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生产堤距较窄的河段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较快,显示了生产堤对二级悬河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二级悬河 生产堤
下载PDF
长江口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演变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茅志昌 武小勇 +1 位作者 赵常青 郭建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6,共6页
根据水文泥沙观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三十多年来,在长江洪水造床作用、南北港分流口通道的兴衰更替以及北港分流分沙功能增强等因素作用下,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六沙脊的形成及其沙尾下移;河道中央呈现纵长17km的水下沙脊,... 根据水文泥沙观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三十多年来,在长江洪水造床作用、南北港分流口通道的兴衰更替以及北港分流分沙功能增强等因素作用下,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六沙脊的形成及其沙尾下移;河道中央呈现纵长17km的水下沙脊,形成二槽一脊的W型复式河槽;团结沙外侧发育了北港北沙等地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港拦门沙河段上段 河槽演变
下载PDF
长江下游新生洲洲头分流段演变特征及洲头守护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洪思远 王建中 +1 位作者 范红霞 朱立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9,共9页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特征,揭示了上下两个汊道分流比变化及洲头冲淤、汊道兴衰的内在关联性,论证了洲头控制对汊道水动力变化及主支汊演变的重要性,指出在三峡水库新运行的水沙条件、河势变化及汊道河势稳定性要求下,守护新生洲洲头的治理措施应以恢复近年洲头冲刷后退前的滩势为原则,修建长度、方向、高程合理的洲头导流坝,并辅以护底及洲头两缘的护岸工程,以及对小黄洲洲尾右侧至洲尾滩脊进行局部疏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洲 汊道 河床演变 洲头守护 导流堤
下载PDF
桥区河段洲滩变化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立 李东锋 +1 位作者 刘明俊 宋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7,共7页
桥区河段的洲滩演变,可能会改变桥区的航道条件,影响船舶通航。武汉长江大桥所在的武桥水道河段汉阳边滩年内呈现汛冲枯淤的规律,如果枯水期汉阳边滩淤积展宽,武汉长江大桥上水通航孔水深不足,不能通航,或者即使水深足够,但因桥位上游... 桥区河段的洲滩演变,可能会改变桥区的航道条件,影响船舶通航。武汉长江大桥所在的武桥水道河段汉阳边滩年内呈现汛冲枯淤的规律,如果枯水期汉阳边滩淤积展宽,武汉长江大桥上水通航孔水深不足,不能通航,或者即使水深足够,但因桥位上游的航槽过于弯曲,上水船舶通航困难,常需要调标改孔,严重时必须采取疏浚措施。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与船舶运动漂移量模型相结合,计算分析了汉阳边滩不同淤积形态条件下上行船舶通过大桥上游弯道的所需航宽,从船舶运动学角度分析了汉阳边滩淤积展宽影响桥区通航的机理。结果表明,即使4 m等深线没有直接淤积通航桥孔,当汉阳边滩突咀较大且靠近大桥时,桥位上游弯道宽度不满足上水船舶安全通航所需航宽的要求,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区河段 洲滩变化 水流数值模拟 漂移量 通航条件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动水条件下地下调蓄功能实验研究——以滹沱河冲洪积平原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4 位作者 刑开 刘克岩 王金哲 申建梅 刘广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1期42-48,共7页
实验研究表明 ,在河道过水动水条件下 ,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总过水量、过水时间有关 ,而且还与河道过水流量的大小有关 ;平均每增加 1个流量 ,引起距河道 95m处地下水位上升 0 .0 31~ 0 .0 36m。距河道不同距离的地下... 实验研究表明 ,在河道过水动水条件下 ,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总过水量、过水时间有关 ,而且还与河道过水流量的大小有关 ;平均每增加 1个流量 ,引起距河道 95m处地下水位上升 0 .0 31~ 0 .0 36m。距河道不同距离的地下水 ,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初始时间和强度存在一个随着距离增长而逐步衰减的过程 ;但是地下水位对河道渗漏补给的响应规律是一致的 ,初期为补给强度快速增大过程 ,达到极限后 ,转变为缓慢衰减过程。最有利地下水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地下水位埋深为 2 .0~ 2 .5m ,入渗速率大小与河道地层岩性有关。一般规律是 ,颗粒愈粗 ,入渗率愈大 ;当地下水埋深小于 2 .0m时 ,受支持毛细水顶托作用影响 ,亚沙土比粉沙的入渗率大。总之 ,山前冲洪积平原具有较强的地下调蓄能力 ,但不恒量 ,是随着各种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动水条件 地下调蓄功能 山前冲洪积平原 河道渗漏 补给地下水 非线性过程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演变对河道整治的响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文艺 杨邦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4-329,共6页
为预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大规模整治后对河床演变的作用,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为对象,研究了河床过程对河道整治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槽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与人工边界约... 为预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大规模整治后对河床演变的作用,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为对象,研究了河床过程对河道整治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槽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与人工边界约束程度、流量变差及含沙量变差有关;只要整治工程体系平面布设合理,整治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河道整治,可使河槽横断面形态趋于窄深方向发展,促使游荡型河道向限制性弯曲型河道转化,同时,河道泄洪输沙能力有所提高;河道整治后,不同河段的比降调整不会平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河床过程 游荡性河道 黄河下游 泄洪输沙
下载PDF
长江口演变趋势研究与长远整治方向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永忠 陈肃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4,共4页
长江口河道多级分汊,江面宽阔,江中沙洲密布,在径流、潮流、波浪等多种动力因素作用下,河床演变极为复杂。随着河口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长江口的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首先系统分析了长江口的历史发育模式,... 长江口河道多级分汊,江面宽阔,江中沙洲密布,在径流、潮流、波浪等多种动力因素作用下,河床演变极为复杂。随着河口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长江口的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首先系统分析了长江口的历史发育模式,长江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总体河势格局的形成,长江口的近期河道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长江口的河道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根据长江口的自然演变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对长江口长远整治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演变特征 整治 长江口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中的地貌临界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中臣 陈劭锋 陈浩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从地貌学的角度 ,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中的几个临界问题 :纵剖面调整的临界问题、河道平面形态的临界问题、河型对河床边界的临界响应问题以及河床断面形态的临界判别问题。并且以河型转化趋势预测为例 ,对地貌临界在河床... 从地貌学的角度 ,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中的几个临界问题 :纵剖面调整的临界问题、河道平面形态的临界问题、河型对河床边界的临界响应问题以及河床断面形态的临界判别问题。并且以河型转化趋势预测为例 ,对地貌临界在河床演变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 ,在其清水下泄期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地貌临界 趋势预测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河流对防洪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毅 桂红华 童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8,65,共4页
输电线路有时不可避免地要跨越河流和穿越湖泊、蓄滞洪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建设跨河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因此,需对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有时不可避免地要跨越河流和穿越湖泊、蓄滞洪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建设跨河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因此,需对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时的防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湖北赤壁附近拟建某跨江输电线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河道中建塔对防洪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①输电线路的修建对河道行洪、河势以及防洪工程的影响;②河道演变以及行洪对输电线路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中修建的输电线塔对河道的过流断面、行泄没有大的影响;受洪水冲刷影响,河道中输电线塔塔基的冲刷深度分别为3.95 m和3.22 m,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数学模型 输电线路 防洪安全 影响评价
下载PDF
河道疏浚回淤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春明 黄永健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59,共4页
以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为基础,对河道挖槽疏浚回淤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模拟。模型考虑了河道的横向展宽,先模拟出一条概化的稳定平衡河槽,再模拟开挖后的回淤过程,因而挖槽回淤模拟排除了挖槽外的其它因素影响。对于本文中的... 以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为基础,对河道挖槽疏浚回淤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模拟。模型考虑了河道的横向展宽,先模拟出一条概化的稳定平衡河槽,再模拟开挖后的回淤过程,因而挖槽回淤模拟排除了挖槽外的其它因素影响。对于本文中的概化河道,得出了开挖后的回淤量与淤积分布规律。挖槽河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比原平衡河道较窄深的断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槽疏浚 回淤 平衡河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芦家河浅滩段石泓大开挖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立 崔承章 谢葆玲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4,共4页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芦家河浅滩段将出现局部坡陡流急的航道问题,石泓大开挖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之一。采用全沙动床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石泓大开挖方案实施后对改善航道条件、对本河段及上游河段河势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研究表明...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芦家河浅滩段将出现局部坡陡流急的航道问题,石泓大开挖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之一。采用全沙动床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石泓大开挖方案实施后对改善航道条件、对本河段及上游河段河势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研究表明:石泓大开挖方案将改善本河段的航行条件;也将使本河段枯水期的主、支汊易位;改变松滋河的分流特性;与此同时石泓大开挖方案将加剧上游水位的下降,并可能因此影响葛洲坝船闸的正常运行;挖槽中推移质泥沙的回淤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滩 河势 航道整治 河道演变 长江 芦家河 推移质泥沙
下载PDF
长江中游黄州河段采砂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俊宏 王业祥 +1 位作者 赵正伟 陈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共8页
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是河流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长江黄州河段为例,在实测水沙系列的基础上,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流量级下工程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和汊道分流比等变化规律,并模拟了不同典型年... 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是河流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长江黄州河段为例,在实测水沙系列的基础上,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流量级下工程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和汊道分流比等变化规律,并模拟了不同典型年水沙条件下洲滩河段演变过程和采砂区冲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有所减小、影响程度降低;分流比对平滩流量反应更加敏感,平滩流量条件下分流比有明显增加;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在不同典型水文年条件下,随着洲滩的冲刷后退加剧,布置在洲尾的采砂区泥沙回淤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河道采砂 河道演变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泥沙回淤
下载PDF
长江新济洲汊道演变与整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锡荣 臧英平 +2 位作者 仲跻文 王新泉 唐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在分析长江新济洲汊道段河床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整治原则,认为长江新济洲汊道段的整治采用中汊封堵方案,虽然对新生洲、新济洲左右汊分流条件稍有影响,但有利于新济... 在分析长江新济洲汊道段河床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整治原则,认为长江新济洲汊道段的整治采用中汊封堵方案,虽然对新生洲、新济洲左右汊分流条件稍有影响,但有利于新济洲河段向稳定的双分汊河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汊道 河床演变 河道整治 新济洲汊道 长江
下载PDF
黄河大柳树河段河床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明 吕岁菊 +1 位作者 李春光 杨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60,共9页
针对河岸冲刷、河床演变显著的河流,建立考虑河岸变形的三维水沙数值模型,对黄河大柳树河段的河势演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模型中利用三角形网格和局部网格移动及局部加密技术,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以及基于非结构化同位网格... 针对河岸冲刷、河床演变显著的河流,建立考虑河岸变形的三维水沙数值模型,对黄河大柳树河段的河势演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模型中利用三角形网格和局部网格移动及局部加密技术,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以及基于非结构化同位网格中的SIMPLE算法进行数值求解。依据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黄河大柳树河段典型断面实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河大柳树河段的水流运动和河床演变,模型中提出的河岸修正技术和局部网格加密技术可有效提高模拟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黄河大柳树河段 三维水沙数学模型 有限体积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论均衡输沙与河床演变的平衡趋向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其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共14页
河床时空演变异常复杂。如何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泥沙输移与河床演变的平衡趋向,这对认清其发展态势和预估变化前景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从冲淤导向反面、河道均衡输沙、水库建立均衡输沙过程、水库... 河床时空演变异常复杂。如何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泥沙输移与河床演变的平衡趋向,这对认清其发展态势和预估变化前景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从冲淤导向反面、河道均衡输沙、水库建立均衡输沙过程、水库下游和径流量减少的河道的均衡输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列举了大量实际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其平衡趋向和达到平衡的过程。本文对于认识一般输沙与河床演变、揭示其机理,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输沙 河床演变 平衡趋向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滩河槽形态与水沙搭配之关系 被引量:40
20
作者 梁志勇 杨丽丰 冯普林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1,67,共5页
概括总结了对黄河下游断面几何特征与水沙关系(断面河相关系)的研究现状,基于'记忆'效应提出了几何特征与前期水沙的公式,利用1969~1996年水沙资料以及1973~1996年花园口~利津河段统测断面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花园口... 概括总结了对黄河下游断面几何特征与水沙关系(断面河相关系)的研究现状,基于'记忆'效应提出了几何特征与前期水沙的公式,利用1969~1996年水沙资料以及1973~1996年花园口~利津河段统测断面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花园口~高村、高村~艾山、艾山~利津河段平滩几何特征与前期水沙参数的(沿程河相)关系,认为各河段断面平滩几何特征与前期(前4年)水沙搭配条件有关,前期冲淤对断面形态的影响可以通过水沙搭配来反映,边界条件对断面形态的影响可以通过水沙参数的指数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河相关系 统计分析 “记忆”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