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的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交汇处岸线优化方案
1
作者 张连刚 李若华 谢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降低桥墩群对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团结浦、三号浦交汇处的水流影响,构建了平原河网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3个岸线优化方案对交汇处流态和雍水的改善效果,并综合阻水比、征地面积、水域面积及桥墩安全等多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 为降低桥墩群对杭州之江新城骨干河道团结浦、三号浦交汇处的水流影响,构建了平原河网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3个岸线优化方案对交汇处流态和雍水的改善效果,并综合阻水比、征地面积、水域面积及桥墩安全等多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拓宽一侧河道以免桥墩位于主河槽或改道避开桥墩,均可有效降低桥墩雍水影响,3个优化方案对雍水高度的改善效果相当;方案2、3会影响桥墩安全,水域面积相对较小且征地面积大,方案1对桥墩安全影响较小,工程实施相对容易,综合优势较高,推荐方案1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交汇 桥墩 流态 雍水 防洪排涝 平原河网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城市沿江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研究--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懿娴 孙俊桥 陈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全面、管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该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武汉为对象,首先通过最小阻力模型划定武汉市沿江空间范围,基于格局与过程原理对沿江空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继而利用CA模型模拟武汉市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城市增长情况,在考虑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兼顾的前提下,试图构建“分区管控—动态反馈—政策保障”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后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的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沿江生态空间 城市增长 空间管控
下载PDF
MIKE21 FM模型在河道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皓 《山西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浙江浦阳江中游的诸暨段,是浦阳江历史上防洪压力最大河段,洪水危害也最严重,且诸暨段是东西江汇合处、诸暨出境的唯一水道咽喉。由于此地位置较为特殊、敏感,故在此地进行工程建设时,对如何确保此处行洪安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MI... 浙江浦阳江中游的诸暨段,是浦阳江历史上防洪压力最大河段,洪水危害也最严重,且诸暨段是东西江汇合处、诸暨出境的唯一水道咽喉。由于此地位置较为特殊、敏感,故在此地进行工程建设时,对如何确保此处行洪安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MIKE21 FM模型对诸暨段新建码头工程的两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例,探讨工程实施后对河道防洪的影响,洪水数值模拟在防洪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在河道防洪评价、防汛救灾工作中可参考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FM模型 河道流态 行洪安全 防洪影响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的河型转换特征与控制因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彬滔 于兴河 +6 位作者 王磊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史江龙 白洁 赵艳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结果表明:1)坳陷期Jimidi组河流相研究层段发育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识别出垂向加积型、侧向加积型、充填型、充填—废弃型、漫溢型等5类典型岩相组合。2)揭示出Jimidi组由下至上具有"曲—辫—曲"河型转换规律,明确了构造作用所造就的古地貌背景和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总体趋势是控制河型转换的主要因素。3)河型转换的新认识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曲流河型层段内连续分布的相对低孔封隔带的发现,推动了Jimidi组首口岩性油藏风险探井的部署与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河型转换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Melut盆地 Jimidi组
下载PDF
长江上游侵蚀产沙格局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杜俊 师长兴 周园园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0-667,共8页
基于长江上游110个相互独立的子流域控制性水文站1956~1987年的输沙模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上游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土壤、地形、降雨、土地利用和岩性等方面分区探讨了侵蚀产沙区域分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 基于长江上游110个相互独立的子流域控制性水文站1956~1987年的输沙模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上游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土壤、地形、降雨、土地利用和岩性等方面分区探讨了侵蚀产沙区域分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长江上游侵蚀产沙的空间变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控制,人为活动的影响是次要的。降雨是侵蚀产沙的主控因子,土壤特性与地形条件也有重要影响。(2)降雨和土壤特性对各地区产沙分异的影响最为普遍;地形在地势起伏不大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岩性在重点产沙区具有显著影响。总体上自然因子对西部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解释力较高,对东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解释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侵蚀产沙 控制因素 YANGTZE river Upper controlling Factors 土壤特性 地区 GIS空间分析技术 控制性水文站 空间分布特征 解释力 降雨 地形 自然因子 主控因子 重要影响 岩性 土地利用 输沙模数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沙质荒漠化演变规律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让会 樊自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50,共6页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卡拉的来水量 ,由 5 0年代的 14.80亿 m3减少到 90年代的 2 .38亿 m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衰败。同时 ,受过度放牧、开垦...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卡拉的来水量 ,由 5 0年代的 14.80亿 m3减少到 90年代的 2 .38亿 m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衰败。同时 ,受过度放牧、开垦、樵采等原因的影响 ,下游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十分严峻 ,宏观格局上表现为绿色走廊由上段至下段 ,由中间至两侧沙漠化程度趋于加强。通过 195 9、1983、1992及 1996年遥感信息制图定量研究表明 ,5 0年代至 90年代沙漠化年均增长率达 0 .2 4% ,其面积扩大的同时 ,程度也在加剧 ,自然景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应用GM(1,1)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表明 ,以土地沙质荒漠化为主的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规划 ,整治上、中游河道 ,合理利用水资源 ,以解决下游生态及生产、生活用水。应用 RS、GIS监测沙漠化变化 ,通过增加生态用水 ,恢复铁干里克—阿拉干段的天然植被 ,遏制沙漠化扩展 ,同时利用工程措施 ,保护阿拉干以下绿洲走廊及 2 18国道安全畅道 ,防止脆弱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沙质荒漠化 演变规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论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工程的地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德荣 杨汉良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简介长江中下游河道概况基础上 ,简述了河势控制地质观和河势控制工程在长江治理中的地位 ,重点讨论了河势控制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河势控制 工程地质 河流地质作用 河势演变
下载PDF
洮、霍两河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裘善文 李风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8,共7页
该地区沙地是松嫩沙地的一部分。土地沙漠化是影响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分布一是呈西北-东南向,由沙垅组成;二是呈西南-东北向,由沙丘组成。主要为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它的成因主要有丰富的沙源;冬... 该地区沙地是松嫩沙地的一部分。土地沙漠化是影响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分布一是呈西北-东南向,由沙垅组成;二是呈西南-东北向,由沙丘组成。主要为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它的成因主要有丰富的沙源;冬,春干旱风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和土被等所致。该沙地形成于5 000 a BP前,土地沙漠化发展具有三性特征。试验示范表明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宜采用林,果(含瓜),药(含草),杂(杂粮)复合生态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地区 成因 治理模式 生态环境 土地沙漠化 气候 水资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春光地区新近系沙湾组辫—曲演化与成藏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岳欣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7-975,共9页
春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含油气区块之一,新近系沙湾组为主要的产能、探明储量贡献层系。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亟需对沙湾组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地层沿层切片分析... 春光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含油气区块之一,新近系沙湾组为主要的产能、探明储量贡献层系。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亟需对沙湾组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地层沿层切片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且同一时期存在“东辫西曲”的沉积特征,明确了不同时期的沉积演化过程;通过构造沉降及地形、基准面旋回变化、物源供给及古气候分析,明确河型转换控制因素;通过对不同河型油气藏成藏特点及识别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新的成藏模式,形成立体成藏格局;结合成藏认识,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春光地区的增储上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转化 主控因素 沉积演化 成藏特点 新近系 春光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传文 宋庆国 王勤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共2页
以黄河的7个代表河段为例,建立了由河型自然分类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和河型控制指标传递函数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控制小浪底水库出口断面的水沙过程就可以控制黄河下游的输沙平衡,从而控制黄河下游... 以黄河的7个代表河段为例,建立了由河型自然分类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和河型控制指标传递函数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控制小浪底水库出口断面的水沙过程就可以控制黄河下游的输沙平衡,从而控制黄河下游的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模糊聚类 河型控制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北京市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成因及治理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东 岳德鹏 刘永兵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的调查,分析了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地区资源环境、区位等具体情况,提出了永定河流域风沙化土地治理的基本原则、思路和城郊园林景观型防沙治沙模式。
关键词 永定河 流域 风沙化土地 成因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与对策——以沂河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照录 崔继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06,共3页
针对沂河源风景名胜区农村生活污染现状,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源头削减、过程利用和末端循环的3个关键环节。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部分与人们生活相关产生的农田固体废物等不... 针对沂河源风景名胜区农村生活污染现状,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的源头削减、过程利用和末端循环的3个关键环节。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部分与人们生活相关产生的农田固体废物等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染分别提出了不同环节的控制措施,形成了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染 控制环节 控制措施 综合治理模式 沂河源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上荆江沙市至郝穴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及过洪能力分析
13
作者 刘中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38,共7页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后还分析了上荆江...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后还分析了上荆江近期过洪能力的变化,通过分析后认为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荆江仍然面临着大洪水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河道观测工作,因势利导加强河势控制工程,改善近岸河床冲刷的现状,保障荆江地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泄水通力 河势控制 长江中游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势控制工程及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阮伟 曹慧江 龚鸿锋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1,共6页
南北港分汊口采用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控制河势,既是长江口最复杂的分汊口河段整治工程组成部分,又为长江口综合治理和长江口深水航道逐步延伸至南京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治理思路、方案及工程经验均值得借鉴。论述了新... 南北港分汊口采用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控制河势,既是长江口最复杂的分汊口河段整治工程组成部分,又为长江口综合治理和长江口深水航道逐步延伸至南京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治理思路、方案及工程经验均值得借鉴。论述了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治理思路及方案研究过程,并根据最新资料分析了工程的整治效果,总结了工程特点及经验,可供相关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港分汊口 河势控制 深水航道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南京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臧英平 仲琳 +1 位作者 周玲霞 王鹤华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3-35,38,共4页
分三个阶段总结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南京河段的河势控制工程实践,分析了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阶段河势控制工作应重点关注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重点河段治理初步方案。
关键词 河势控制 工程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洪水就近入海防洪治理方案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洋 王艳 +3 位作者 徐辉荣 李志伟 王鑫 栾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为探索更适应现状行洪格局的新防洪治理方案,基于珠江河网潮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研究现状洪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洪水就近入海治理方案,定量分析方案中就近入海行洪通道疏浚对洪水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西四口门中磨刀门泄流... 为探索更适应现状行洪格局的新防洪治理方案,基于珠江河网潮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研究现状洪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洪水就近入海治理方案,定量分析方案中就近入海行洪通道疏浚对洪水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西四口门中磨刀门泄流量最大,崖门泄流路径最短;东四口门中,蕉门所承担西北江的泄流量最大,且泄流路径最短。洪水就近入海方案实施后,西四口门中崖门泄流量增加,增幅为28.05万m^(3),分配比增加0.50%;东四口门中蕉门和虎门泄流量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万m^(3)和15.37万m^(3),分配比分别增加0.20%和0.27%,方案达到洪水就近入海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珠江三角洲防洪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数值模拟 防洪治理 行洪格局 洪水就近入海 疏浚
下载PDF
长江口典型滩槽系统近期演变及河势控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栾华龙 渠庚 +3 位作者 柴朝晖 雷文韬 林木松 姚仕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近20 a来受长江入海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滩槽系统发生相应冲淤调整,河势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选取长江口南支河段白茆沙和扁担沙滩槽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15年冲淤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白茆沙总体上冲刷萎缩,沙尾冲蚀... 近20 a来受长江入海泥沙锐减的影响,长江口滩槽系统发生相应冲淤调整,河势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选取长江口南支河段白茆沙和扁担沙滩槽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15年冲淤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白茆沙总体上冲刷萎缩,沙尾冲蚀消失,固沙潜堤工程的实施使得冲刷态势得到控制,但南北水道分流格局呈单向发展,南水道冲刷南靠,威胁太仓港岸线稳定;扁担沙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沙体局部出现切滩,沙尾不断下移并挤压新桥通道,影响南支总体河势稳定。基于此,提出了稳定白茆沙汊道分流格局,遏制扁担沙切滩和稳定新桥通道的河势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格局 河槽冲刷 切滩 河势控制 长江口
下载PDF
国内外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的启示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渠性燕 夏春晨 +2 位作者 王建刚 李新阳 杨晓华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第3期121-123,128,共4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中小河流治理的成功案例和治理模式,增进对山西省中小河流问题的认识,对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进行总结,为山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治理模式 生态修复 防洪
下载PDF
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堤线外移对北江河道行洪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纪萍 喻海军 黄国如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采用一维、二维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局部堤线外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一维模型模拟较大范围河网的水动力特征,用于计算工程建设前后河道水位变化,并为二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二维模型基于... 采用一维、二维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远市滨江河口段局部堤线外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一维模型模拟较大范围河网的水动力特征,用于计算工程建设前后河道水位变化,并为二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二维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能细致模拟滨江河口流速和流向。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滨江和北江在堤线外移工程附近河段水位、流速和流态均有所变化,水位壅高值在0.011m以内,流速最大变化值为0.409m/s,变化幅度均较小,且范围局限于工程附近,基本不会对河道行洪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 行洪影响 水动力模型 流速流态
下载PDF
下荆江河势演变与河势控制研究
20
作者 杨汉良 谢德荣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5-9,共5页
下荆江河势演变过程及特点是因其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决定的 ,作为动力因素的水文条件也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只有深刻理解水文条件与河道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化趋势对下荆江河道演变的决定性作用 ,才能找出合乎实际、科学的河势控制... 下荆江河势演变过程及特点是因其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决定的 ,作为动力因素的水文条件也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只有深刻理解水文条件与河道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化趋势对下荆江河道演变的决定性作用 ,才能找出合乎实际、科学的河势控制方案。阐述了下荆江演变过程及特点、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 ,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基本原因 ,论述了建国后控制河势的过程和基本经验教训 ,分析了今后进一步控制下荆江河势的原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演变与控制 地质环境 演变过程与特点 河道整治 下荆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