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进BP网络对潼关高程的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练继建 刘媛媛 +1 位作者 胡明罡 张金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100,共5页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汛前和汛后潼关高程变化值的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改进BP网络模型对非特征汛期和汛期潼关高程的变化值进行了计算。计算中不采用潼关的绝对高程,而用高程的变化量作为网络的较出物正量,从而减少计算误差,同时又能客观地考...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汛前和汛后潼关高程变化值的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改进BP网络模型对非特征汛期和汛期潼关高程的变化值进行了计算。计算中不采用潼关的绝对高程,而用高程的变化量作为网络的较出物正量,从而减少计算误差,同时又能客观地考虑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改进后的BP模型学习时间短,精度满足要求。用该模型计算的潼关高程变化趋势与实际水库调度运行中的高程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模型 高程变化量 三门峡 潼关 库区 预测 汛期
下载PDF
近期黄河潼关以上地区淤地坝拦沙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景宗 刘立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潼关水文站实测输沙量由1919—1959年的平均15.92亿t减少到2000—2012年的平均2.76亿t。黄河流域已建淤地坝58 099座,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具有显著的拦沙减蚀作用。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 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潼关水文站实测输沙量由1919—1959年的平均15.92亿t减少到2000—2012年的平均2.76亿t。黄河流域已建淤地坝58 099座,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具有显著的拦沙减蚀作用。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部淤地坝大检查等基础数据,初步分析了2000—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地区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淤地坝年均拦沙减蚀量为4.50亿t,其中年均拦沙量为3.75亿t、减蚀量为0.75亿t。同期潼关以上地区5 520座骨干坝的年均拦沙减蚀量为2.05亿t,其中年均拦沙量为1.71亿t、减蚀量为0.34亿t;50 935座中小型淤地坝的年均拦沙减蚀量为2.45亿t,其中年均拦沙量为2.04亿t、减蚀量为0.41亿t。(2)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对2000—2012年黄河泥沙减少的贡献率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拦沙减蚀 水利普查 淤地坝 潼关以上 黄土高原 黄河
下载PDF
射流清淤对提高潼关河段输沙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原锋 侯素珍 +1 位作者 林秀芝 楚卫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0,共2页
根据水流输沙机理及潼关河段射流清淤的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潼关河段输沙能力的因素及射流船的射流冲刷效果,并初步计算了射流清淤对提高输沙能力的作用。研究认为,潼关河段的射流清淤,一方面通过射流装置冲起大量泥沙,提高了水流... 根据水流输沙机理及潼关河段射流清淤的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潼关河段输沙能力的因素及射流船的射流冲刷效果,并初步计算了射流清淤对提高输沙能力的作用。研究认为,潼关河段的射流清淤,一方面通过射流装置冲起大量泥沙,提高了水流的含沙量,另一方面改善了清淤河段的河槽形态,使之趋于窄深,从而提高了河道输沙能力。初步结果表明,射流清淤使河道增加的输沙量是射流冲起泥沙量的1.6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河段 黄河 输沙能力 射流清淤 冲刷
下载PDF
“揭河底”冲刷期龙门—潼关河段的水沙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清 曹永涛 张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分析黄河龙门站、潼关站历年高含沙洪水的基础上,建立了"揭河底"冲刷期潼关站汛期水沙量、洪峰期3 d水沙量、洪峰、沙峰以及洪峰时段泥沙粒径等与龙门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龙门—潼关汛期水量响应关系较好,汛期沙量出现... 在分析黄河龙门站、潼关站历年高含沙洪水的基础上,建立了"揭河底"冲刷期潼关站汛期水沙量、洪峰期3 d水沙量、洪峰、沙峰以及洪峰时段泥沙粒径等与龙门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龙门—潼关汛期水量响应关系较好,汛期沙量出现明显衰减,高含沙洪水的沙量减幅大于一般含沙量洪水的;潼关站洪峰期3 d水、沙量均小于龙门站的,"揭河底"洪水的3 d水沙量大于没有发生"揭河底"洪水的;对于一场高含沙洪水过程,流量和含沙量沿程均会衰减,发生长距离"揭河底"冲刷洪水的减幅要小于没有发生"揭河底"冲刷洪水的;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揭河底"冲刷洪水含沙量的沿程减幅明显增大,潼关站洪峰期泥沙的中值粒径多小于龙门站的,而发生长距离"揭河底"冲刷的洪水泥沙粒径细化程度较低,这对三门峡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非常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 沙峰 泥沙粒径 水沙响应 “揭河底”冲刷 龙门-潼关河段 黄河
下载PDF
河流控制断面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怀恩 李层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选择适合我国资料条件的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采用渭河下游潼关吊桥断面长期周水质监测数据和渭河华县断面逐日流量资料,选择了8种方法分别计算出潼关吊桥断面年污染负荷,并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负荷对比。结果表... 为了选择适合我国资料条件的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采用渭河下游潼关吊桥断面长期周水质监测数据和渭河华县断面逐日流量资料,选择了8种方法分别计算出潼关吊桥断面年污染负荷,并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负荷对比。结果表明:方法 7,即用流量加权浓度乘以年流量,分别计算丰、平、枯各季负荷,然后相加求和来计算年污染负荷的方法精度较高。最后对部分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污染物负荷 年负荷估算 潼关吊桥断面
下载PDF
黄河禹潼河段近期冲淤特点及防洪形势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丽丰 《西北水电》 2003年第3期9-11,23,共4页
在对禹潼河段近期冲淤特点深入分析后指出:该河段近期河道淤积量尤其是主槽淤积量明显增加,滩槽高差减小,河槽排洪能力下降,已建工程防洪标准降低,工程临背差加大,险情频繁发生,防洪形势严峻。
关键词 冲淤特点 河道淤积 黄河禹潼河段 防洪形势 防洪标准 大型水库
下载PDF
黄河中游极端降雨对输沙量影响的时序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才钰 何毅 +1 位作者 穆兴民 李朋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0,15,共6页
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极端降雨是区域侵蚀产沙及河流输沙的主要动力。基于黄河中游河潼区间1958—2016年26站逐日降雨数据及河口镇和潼关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极端降雨指标的变化趋势... 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极端降雨是区域侵蚀产沙及河流输沙的主要动力。基于黄河中游河潼区间1958—2016年26站逐日降雨数据及河口镇和潼关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极端降雨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对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极端降雨指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多数指标的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输沙量在1979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1979年之前对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最大1 d降雨量,影响最小的是汛期降雨量;1980—1999年对河流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主汛期降雨量,影响最小的是暴雨量;2000—2016年对河流输沙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大雨量,最小的是暴雨量。③极端降雨对输沙量的影响在1958—1979年最大,1980—1999年次之,2000年之后输沙量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极端降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输沙量 极端降雨 河口镇-潼关区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河禹潼河段近期冲淤特性分析
8
作者 杨丽丰 张永杰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实地调研和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河段近年来的冲淤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 :该河段近年来河道淤积量尤其是主槽淤积量明显增加 ,导致滩槽高差减小 ,河槽排洪能力下降 ,已建工程防洪标准降低 ,工程临背差加大 。
关键词 黄河 禹潼河段 冲淤 洪水位 河势变化
下载PDF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凌汛灾害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永强 席秀娟 陈江妮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3年第2期27-29,32,共4页
黄河小北干流凌汛 ,突发性强 ,破坏力较大 ,给晋陕两省造成了严重灾害 ,经济损失巨大 ,本文通过对 1 996年和 2 0 0 0年两年发生的凌汛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关键词 黄河小北干流 凌汛灾害 成因 防洪工程 护岸
下载PDF
潼三河段主槽断面间距变化对淤积量的影响
10
作者 任志峰 杜娟 +2 位作者 郭强 张甲龙 侯亚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0,共3页
潼三河段采用主河槽断面间距和滩间距计算库容和淤积量,受河道形态变化、水库低水位运行和治黄工程修建等影响,原有部分淤积测验断面已经失去控制主河槽的代表性,淤积测验断面间距发生变化,沿用的固定主河槽断面间距影响库容及淤积量的... 潼三河段采用主河槽断面间距和滩间距计算库容和淤积量,受河道形态变化、水库低水位运行和治黄工程修建等影响,原有部分淤积测验断面已经失去控制主河槽的代表性,淤积测验断面间距发生变化,沿用的固定主河槽断面间距影响库容及淤积量的计算精度。分析了潼三河段沿用主河槽断面间距计算淤积量存在的问题,采用断面线中点连接法、断面两侧边线平均法量算主河槽断面间距,并进行淤积量计算,分析断面间距变化对淤积量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计算模型和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只考虑主河槽断面间距因素,用新主河槽断面间距计算出的淤积量较用原间距计算结果均增大,说明一直沿用的主河槽断面间距影响淤积量计算的准确性;河段总间距增大,淤积量也增大,淤积量与断面间距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量 库容 主河槽断面间距 潼三河段
下载PDF
潼关断面异重流特性及测验方法分析
11
作者 乔金龙 章蔚红 陶海鸿 《西北水力发电》 2003年第3期25-27,38,共4页
分析了潼关河段异重流发生的原因,并对发生时机进行了预估分析,提出了异重流出现后垂线平均流速、含沙量的测验方法,并分析了垂线布设、测次控制改进方案等。
关键词 黄河 潼关河段 异重流分析
下载PDF
黄河禹潼河段控导拐头坝长度比选研究
12
作者 王李平 安超 孙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0,70,共4页
禹潼河段是黄河进入下游前最后一段宽河道段,自然滞洪沉沙作用明显。为协调河道防洪、生态环境保护、滞洪沉沙、护滩护站、控导河势等治理任务及目标,新一期河段防洪治理工程中,新建续建控导工程采用了新型控导拐头坝方案,在控导工程上... 禹潼河段是黄河进入下游前最后一段宽河道段,自然滞洪沉沙作用明显。为协调河道防洪、生态环境保护、滞洪沉沙、护滩护站、控导河势等治理任务及目标,新一期河段防洪治理工程中,新建续建控导工程采用了新型控导拐头坝方案,在控导工程上首布置拐头坝,可调整坝后水流流场,预防回淤口进水导致水流抄工程后路。通过构建控导拐头坝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比选、论证并确定拐头坝长度,结果表明:工程长度1000 m布置500 m回淤口方案最优,拐头坝长度采用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导拐头坝 水流流场 数值模拟 黄河禹潼河段
下载PDF
黄河北干流石坪至禹门口段航道河床演变分析
13
作者 麻旭东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通过对黄河北干流石坪至禹门口段的自然条件的论述,对该段航道河床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开发航道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黄河北干流 石砰至禹门口段 河床 演变分析
下载PDF
渭河入黄水质的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奇莹 徐盼盼 +3 位作者 钱会 林涛 侯凯 杨咪 《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47-252,共6页
对河流进行合理、客观的水质评价,能为改善河流污染状况、保护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性依据。基于渭南潼关吊桥断面2010—2016年的水质实测数据,利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对渭河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对河流进行合理、客观的水质评价,能为改善河流污染状况、保护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性依据。基于渭南潼关吊桥断面2010—2016年的水质实测数据,利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对渭河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渭河主要的水污染因子为NH3-N和CODMn;水质的优劣与水量的丰枯呈正相关性;不同时间尺度的渭河水质均呈好转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水质评价中可以客观地反映水质的变化情况,且通过不同时间尺度对水质进行对比研究,为地表水质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渭南潼关吊桥断面 地表水质评价 toPSIS法 熵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