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屋顶绿化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凌云 包志毅 +2 位作者 赖齐贤 邓志平 应求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6-120,共5页
杭州市用于屋顶绿化的植物种类共计63科111属145种;从植物的观赏特性方面对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依据园林布局形式和屋顶的开敞程度对杭州市屋顶绿化进行分类。结合实地调查,通过自身对比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屋顶绿化对比,发现杭州市屋顶... 杭州市用于屋顶绿化的植物种类共计63科111属145种;从植物的观赏特性方面对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依据园林布局形式和屋顶的开敞程度对杭州市屋顶绿化进行分类。结合实地调查,通过自身对比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屋顶绿化对比,发现杭州市屋顶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观赏植物 杭州市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鸱尾起源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冯双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当前,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其主要依据为《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传》中“旧制三公黄圈,听事置鸱... 当前,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其主要依据为《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传》中“旧制三公黄圈,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阔,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的记载,认为“鸱尾创于西汉,旧时除宫殿外,惟三公黄国听事得设之,其余臣庶,非殊恩特赐,不得僭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鸱尾 起源 东汉晚期 中原地区
下载PDF
苏北地区古民居屋顶装饰艺术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海琴 王春雷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我国传统建筑最鲜明的形态特征是其大屋顶制,苏北地区古民居建筑的屋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对苏北地区民居建筑屋顶装饰艺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苏北民居 屋顶装饰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屋顶观赏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4
作者 胡小京 刘进平 +1 位作者 吴小波 李晓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29-4632,共4页
以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太阳花(Portulaca grandifloraHook.)、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常春藤(Caulis hederae Sinensis)、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Kunth)、露草(Mesembryanthemum cord... 以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太阳花(Portulaca grandifloraHook.)、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常春藤(Caulis hederae Sinensis)、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Kunth)、露草(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 L.f.)等7种植物为试验材料进行耐旱性试验,筛选适合贵阳市屋顶绿化的植物材料,为当地今后屋顶绿化植物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种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各植物的表现,7种植物的抗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太阳花>佛甲草>常春藤>露草>吉祥草>鸢尾>鸭跖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观赏植物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古建脊饰浅谈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原平 康健 《山西建筑》 2008年第8期13-14,共2页
从脊饰形态的产生到分析脊饰艺术的文化渊源,探寻其中反映的形式内涵和审美理想,指出脊饰再现了历史的变幻和多彩,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希望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能得到传承。
关键词 脊饰 图腾 传统建筑 屋顶 文化特色
下载PDF
头花蓼在屋顶绿化中的生长及观赏特点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艳丽 付飞跃 王海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2,共6页
以头花蓼为对象,通过屋顶种植槽,设置实生苗幼苗期3种不同水分及成苗期6种不同水肥处理,对比分析其适应性,探讨景观价值.结果表明:幼苗期,头花蓼在900mL的浇水量下,生长最佳,经历30d,叶片大小稳定;成苗期,头花蓼在浇水1 600mL施氮肥处理... 以头花蓼为对象,通过屋顶种植槽,设置实生苗幼苗期3种不同水分及成苗期6种不同水肥处理,对比分析其适应性,探讨景观价值.结果表明:幼苗期,头花蓼在900mL的浇水量下,生长最佳,经历30d,叶片大小稳定;成苗期,头花蓼在浇水1 600mL施氮肥处理下,生长最佳;头花蓼植株80d成坪,种群平均盖度为91%,花期持续时间为240d,可作为屋顶绿化地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屋顶 生长特点 观赏特点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鸱吻符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佳琦 《砖瓦》 2021年第9期43-44,共2页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符号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符号,它的演变过程不仅局限于建筑学、符号学范畴,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等。通过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从建筑装饰符号的角度出发,以时间顺序...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符号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符号,它的演变过程不仅局限于建筑学、符号学范畴,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等。通过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从建筑装饰符号的角度出发,以时间顺序为起点对中国古代建筑鸱吻符号的文化渊源、历史沿革、功能特征等进行分析,并着重对明清鸱吻符号的形态、构件进行研究。对明清时期鸱吻的样式进行梳理总结,以及其设计语言的来源进行探究,对明清鸱吻的样式有更深刻清晰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 鸱吻 符号 屋顶脊饰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ain Ridge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in Yuan,Ming,and Qing Dynasties in Guanzhong Area
8
作者 Rui Cai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The function of roof ridge ornament is irreplaceable in the facade model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Taking the ornam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Guanzhong area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ummarizes ... The function of roof ridge ornament is irreplaceable in the facade model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Taking the ornam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Guanzhong area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and inter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ornament that is currently present in the Guanzhong area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decorative content,color,and grade indication.Further,make relevant discussions,hoping to supplement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orna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 area roof ridge ornament Color Grade indication
下载PDF
现代庙宇建筑木屋面-铜瓦施工技术
9
作者 陈晓文 《建筑施工》 2022年第4期715-717,721,共4页
上海玉佛禅寺屋面修缮工程拟以特色的铜瓦施工工艺,展现各建筑屋面层次感,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体现绿色环保的主题理念。通过难点分析与对策实施,解决了铜材1∶1还原脊饰、吻兽及铜瓦与木屋面间的连接等技术问题,做到了木屋面-铜瓦的... 上海玉佛禅寺屋面修缮工程拟以特色的铜瓦施工工艺,展现各建筑屋面层次感,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体现绿色环保的主题理念。通过难点分析与对策实施,解决了铜材1∶1还原脊饰、吻兽及铜瓦与木屋面间的连接等技术问题,做到了木屋面-铜瓦的有效融合,诠释了庙宇特色建筑屋面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宇 铜瓦屋面 仿古建筑 屋脊吻兽 铜材举折压弯
下载PDF
转译“大屋顶”的可能性及其挑战——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跨文化形式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海清 郭文搏 朱镇宇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聚焦20世纪早期教会大学建筑活动中的“中国化”思潮必然要面对的“转译”问题,以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为例,简要回溯西方建筑师参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特别关注其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大屋顶”之选材、结构、构造... 聚焦20世纪早期教会大学建筑活动中的“中国化”思潮必然要面对的“转译”问题,以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为例,简要回溯西方建筑师参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特别关注其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大屋顶”之选材、结构、构造、细部装饰与施工工艺,指出以西式砖混结构为主要技术载体转译中国式“大屋顶”存在诸多挑战,而为应对挑战而展开的思考与尝试定义了建造文化从混合走向融合的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协合大学 “大屋顶” 选材与构造 桁架结构 装饰与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