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失落与“根”的迷失--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景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新时期中国文学经由"伤痕"、"反思"文学的政治批判,到"改革"文学的经济思考,进而走向"寻根"文学的文化审视,逐渐回归"文学"本体。异军突起的"寻根文学"因其内部的固有危机... 新时期中国文学经由"伤痕"、"反思"文学的政治批判,到"改革"文学的经济思考,进而走向"寻根"文学的文化审视,逐渐回归"文学"本体。异军突起的"寻根文学"因其内部的固有危机:从"文学"寻根到"文化"探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暧昧不明;徘徊于超越与功利之间的创作目的等原因,最终导致这场本来蕴涵着巨大"创作可能性"的文学运动无疾而终,其中的正负文学、文化价值值得学界深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学主体 回归与丧失 文化焦虑 失语与退场
下载PDF
文学-文化研究的转向问题与文化寻根思潮 被引量:1
2
作者 方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反映的是所谓的文学研究者不甘心于对现实生活干预的无力感,体现的是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心,寻求的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卡夫卡到艾略特,从《追忆似水年华》到《百年孤独,》我们前所未有的...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反映的是所谓的文学研究者不甘心于对现实生活干预的无力感,体现的是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心,寻求的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卡夫卡到艾略特,从《追忆似水年华》到《百年孤独,》我们前所未有的清晰地意识到人类心灵的荒芜和前路的渺茫。正所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而这种哀凉的情绪引发了对人类来路和归途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化 反思 寻根
下载PDF
沈从文与韩少功的“寻根之思”比较研究
3
作者 王蕾 《特立研究》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沈从文与韩少功作为两个不同时代文学“寻根”的典型代表,都在“寻根之思”的指引之下,将目标锁定在乡土之中。沈从文从乡村走向都市,在从乡村到现代都市的巨大生活反差中,表达对上层社会腐朽荒淫生活的深恶痛绝,由此引发在湘西“伊甸... 沈从文与韩少功作为两个不同时代文学“寻根”的典型代表,都在“寻根之思”的指引之下,将目标锁定在乡土之中。沈从文从乡村走向都市,在从乡村到现代都市的巨大生活反差中,表达对上层社会腐朽荒淫生活的深恶痛绝,由此引发在湘西“伊甸园”中找寻精神的安慰。韩少功受外来文化冲击,从都市返回乡村,在寻根之旅中,不同于沈从文构建正面理想人物,而是侧重于从民族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挖掘“劣根性”去揭示人性的丑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韩少功 寻根文学
下载PDF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精神谱系 现代视野
下载PDF
寻根文学式微途中的自我调适——对《马桥词典》的换位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俊飞 李倩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5-78,共4页
《马桥词典》作为寻根文学式微途中为遏止文化寻根思潮走向灭亡而作出自我调适的试验性文本,实现了主题形态由对民间风俗以及神话梦幻的展示向对地域语言内部潜藏文化意蕴的挖掘,叙事结构由传统以人物/情节为中心向全知全能视角、无中... 《马桥词典》作为寻根文学式微途中为遏止文化寻根思潮走向灭亡而作出自我调适的试验性文本,实现了主题形态由对民间风俗以及神话梦幻的展示向对地域语言内部潜藏文化意蕴的挖掘,叙事结构由传统以人物/情节为中心向全知全能视角、无中心散点铺开的结构模式,以及文化立场由显露鲜明的感情倾向转为客观的冷静考察与清理三方面的嬗变,从而发泄与缓解了寻根文学部分内外危机,但又滑入新历史主义文化立场,遗失文学审美内在特质等新的危机也在嬗变后的新模式下潜生暗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寻根文学 民间风俗 神话 叙事结构 韩少功
下载PDF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文兵 赵学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寻根"思潮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文学流派,二者在乡土体验和文化重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又因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京派文学 寻根文学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观照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爱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 ,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持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两代人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透过华裔文学 ,我们还可以看出变化的文化语境对改革开放之后赴美的新移民对“文革”题材创作与作品的接受所产生的影响 ,追寻历代在美华人为维护和弘扬中国文化而进行斗争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文学 异域 寻根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的衰落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太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衰落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综合来看,寻根文学的衰落原因有三:一、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既赞美又批判的矛盾态度;二、寻根文学自身的理论局限;三、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创作的错位。在理论上看,寻根文...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衰落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综合来看,寻根文学的衰落原因有三:一、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既赞美又批判的矛盾态度;二、寻根文学自身的理论局限;三、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本创作的错位。在理论上看,寻根文学在传统与现代、愚昧与启蒙、守旧与创新等矛盾的价值判断中很难做出抉择,这些判断相互纠缠和转换,使得寻根文学最终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心态迷茫 理论局限 衰落
下载PDF
试论“文化寻根”思潮中的少数民族书写 被引量:4
9
作者 吴雪丽 《民族学刊》 2011年第4期68-73,95,共6页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寻根"中,少数民族的族群书写和身份认同曾经有效地参与了对文学史的建构,本文从民族书写对文学话语空间的拓展、少数民族作家的"自我表述"与被"他者"表述之间的悖论、作家自我身份...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寻根"中,少数民族的族群书写和身份认同曾经有效地参与了对文学史的建构,本文从民族书写对文学话语空间的拓展、少数民族作家的"自我表述"与被"他者"表述之间的悖论、作家自我身份认同与族群身份建构的困境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在这样的脉络上思考少数民族书写在"文化寻根"思潮中的独特价值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族群书写 自我表述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寻根文学”对传奇叙事的择取和拓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冰茹 郭子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承续传奇叙事以及对这一文体实践的功过得失等层面上,“寻根文学”重新处理了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种有选择、有目标的文学实践充满着文体自觉和逻辑思辨,成为当代文学汲取古典小说叙事资源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传奇叙事 文体 文化反思
下载PDF
“寻根文学”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国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民族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所着力表现的主题,而1980年代勃兴的"寻根文学"也正是民族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它是审视本土文化传统并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对原始的崇尚与从原初寻根的潮流影响下的产物;它对民... 民族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所着力表现的主题,而1980年代勃兴的"寻根文学"也正是民族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它是审视本土文化传统并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对原始的崇尚与从原初寻根的潮流影响下的产物;它对民族认同的建构主要表现在神话叙事、文学传奇写作以及民族化语言与寓言式创作等文学话语层面;同时作品也表现了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暗示与书写。然而,寻根文学在民族认同建构方面仍显不够,不仅表现在需要深入的同时却嘎然终止,同时也有着对民族劣根性的过分暴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寻根文学 民族认同 话语建构
下载PDF
“现代性”的知识资源与问题视域——从“新启蒙”到“文化寻根”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雪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9,共6页
中国"现代性"实践的百年历史,成为探讨20世纪80年代从"新启蒙"到"文化寻根"现代性实践的知识资源与问题视域的逻辑起点。在"新启蒙"的"现代性"诉求中,文学书写与政治实践共同完成了... 中国"现代性"实践的百年历史,成为探讨20世纪80年代从"新启蒙"到"文化寻根"现代性实践的知识资源与问题视域的逻辑起点。在"新启蒙"的"现代性"诉求中,文学书写与政治实践共同完成了对中国现代历史连续性、完整性的叙述,"现代性"的内涵始终处于国家意识形态和启蒙知识分子"新时期共识"的框架之中。"文化寻根"作为"新启蒙"的逻辑展开,试图借对传统文化之"根"的挖掘以完成"现代性"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性建构,而"文化寻根"的困境,显示的正是"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和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性"遭遇时难以规避的矛盾与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新启蒙 文化寻根
下载PDF
三十年来话寻根——论寻根文学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修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25-31,共7页
论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寻根文学的意义:一,文化的文学意义,寻根文学对当代文学中文化意识的恢复,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意义;二,寻根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格局,寻根文学在很多方面都成为当代文学的转折点,深刻地影响到当代文学的格局和发展走向;三... 论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寻根文学的意义:一,文化的文学意义,寻根文学对当代文学中文化意识的恢复,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意义;二,寻根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格局,寻根文学在很多方面都成为当代文学的转折点,深刻地影响到当代文学的格局和发展走向;三,思想意义,寻根文学参与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建构,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化 发展格局 思想
下载PDF
寻根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仕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创作潮流力图重构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一开始他们就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倾心,试图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获得当代文学发展的生机,获得与世界文学平等对话的权利。但由于寻根文学作家对“根”的理解不同,因此他们呈... 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创作潮流力图重构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一开始他们就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倾心,试图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获得当代文学发展的生机,获得与世界文学平等对话的权利。但由于寻根文学作家对“根”的理解不同,因此他们呈现出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传统文化 审美形态
下载PDF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赖一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贾平凹被追溯为“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创作其实溢出了“寻根文学”的框架,19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伤痕和文化反思俱在;而198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沿着“寻根文学”深入掘进,有着更为深广与持久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将呈现新的阐释... 贾平凹被追溯为“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创作其实溢出了“寻根文学”的框架,19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伤痕和文化反思俱在;而198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沿着“寻根文学”深入掘进,有着更为深广与持久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将呈现新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寻根文学 影响 超越
下载PDF
试论“寻根文学”的发生与1980年代的知识场域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雪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50,共8页
在当代文学史上,"寻根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的意义。本文以知识社会学的方式,勾勒了1980年代"文化寻根"前后的知识谱系和历史语境,并试图把问题历史化,在"清理&q... 在当代文学史上,"寻根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的意义。本文以知识社会学的方式,勾勒了1980年代"文化寻根"前后的知识谱系和历史语境,并试图把问题历史化,在"清理"中寻求"寻根"的"自我批判",在历史反思和批判中,考量"寻根"的历史轮廓和意识形态诉求的复杂性。本文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是:在1980年代复杂的历史场域中,"寻根文学"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历史出场携带着怎样的问题史?这些问题对当下文学、文化、思想有怎样的启示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1980年代 知识场域
下载PDF
寻根文学的精神表达与话语秩序——以韩少功《爸爸爸》与《女女女》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茂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名重一时,通过对韩少功两部经典文本的解读,不难发现,这些作家要寻找的"根"与其说是家族或族系的根,不如说是文化和历史的根。作为一种精神表达,这些小说都有着强烈的"理念设计",努力展示一个...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名重一时,通过对韩少功两部经典文本的解读,不难发现,这些作家要寻找的"根"与其说是家族或族系的根,不如说是文化和历史的根。作为一种精神表达,这些小说都有着强烈的"理念设计",努力展示一个乌托邦式的话语秩序,反映了创作主体对自己的社会作用的犹疑和焦虑,彰显出他们政治上的窘迫、美学上的困境和"致命的自负"的精神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民族隐喻 乌托邦 理性设计
下载PDF
白鹿原、《白鹿原》与儒家文化和关学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星 Zhu Yuan 《孔学堂》 2016年第3期16-26,共11页
白鹿原的文化意蕴包含白鹿意象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白鹿原》建构在白鹿原的地理坐标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思想与情感等等交织融汇,为当代中国人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其核心价值... 白鹿原的文化意蕴包含白鹿意象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白鹿原》建构在白鹿原的地理坐标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思想与情感等等交织融汇,为当代中国人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其核心价值源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做人'二字。《白鹿原》中以牛兆濂为原型塑造的朱先生是儒家文化的精神象征,白嘉轩是儒家文化的实践者,同时作品展现了关学的人格魅力,是关学思想的活标本。《白鹿原》是文化反思与传统文化回归思潮影响下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试图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确立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白鹿原》 儒家文化 关学 寻根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异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57-62,共6页
从戊戌维新、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时期思想解放这三次启蒙高潮中抽取以“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经典文本进行切片分析,会发现该话语在奠基、展开和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错位性。《新中国未来记》的乐观启蒙想象与深重现实忧患、逐新... 从戊戌维新、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时期思想解放这三次启蒙高潮中抽取以“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经典文本进行切片分析,会发现该话语在奠基、展开和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错位性。《新中国未来记》的乐观启蒙想象与深重现实忧患、逐新艺术追求与滞后主体意识、明确启蒙导向与冷落接受反映之间的错位;《阿Q正传》的悲观启蒙反思与乐观文化思潮、超然叙述人的自我审视与启蒙权威话语缺乏自我质疑、透视人性主旨与唯一启蒙期待之间的错位;新时期愈有意识继承该话语却愈远离其精髓,愈要超越却反而在无意中继承了它,这些无不启发着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曲折性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改造国民性 寻根文学 错位性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寻根文学”与未完成的民族叙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是知青作家的一次集体出场,也是民族叙事的一次续接。虽然寻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与其宗旨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还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知青作家 民族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