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根的辐射形态相关基因SHORT-ROOT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高潜 刘玉瑛 +2 位作者 费一楠 李大朋 刘祥林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克隆得到的SHORT-ROOT基因(SHR)被证明参与根部形态建成途径。目前已知SHR是与根辐射形态直接相关的重要调控因子,同时也参与维持根尖分生组织的活性。SHR既作为转录因子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又作为短程信号调节根的... 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克隆得到的SHORT-ROOT基因(SHR)被证明参与根部形态建成途径。目前已知SHR是与根辐射形态直接相关的重要调控因子,同时也参与维持根尖分生组织的活性。SHR既作为转录因子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又作为短程信号调节根的发育。本文综述了SHR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形态 SHORT-root 信号网络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基于Root-MUSIC和Adaline神经网络的间谐波参数估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国志 蔡忠法 陈隆道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3-177,190,共6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间谐波分析的精度和分辨率,提出基于求根多重信号分类法(root-MUSIC)和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的间谐波参数估计方法.该算法利用求根多重信号分类法估计信号中谐波和间谐波的个数及频率,将谐波和间谐波的频率作为Adaline神...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间谐波分析的精度和分辨率,提出基于求根多重信号分类法(root-MUSIC)和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的间谐波参数估计方法.该算法利用求根多重信号分类法估计信号中谐波和间谐波的个数及频率,将谐波和间谐波的频率作为Adaline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学习,用得到的权值确定谐波和间谐波的幅值和相位;将频率作为权值在改进的Adaline神经网络中参与学习,估计谐波和间谐波的频率、幅值和相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频率分辨率高、检测准确、收敛快;当频率估计准确时,基本Adaline神经网络与改进的Adaline神经网络具有相近的检测精度,且前者的实时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求根多重信号分类(root-MUSIC) 神经网络 ADALINE 参数估计
下载PDF
A Survey on Event Mining for ICT Network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Zheng LI Tao WANG Junchang 《ZTE Communications》 2016年第2期47-55,共9页
1 IntroductionNowadays in China, there are more than six hundred million netizens [1]. On April 11, 2015, the nmnbet of simultaneous online users of the Chinese instant message application QQ reached two hundred milli... 1 IntroductionNowadays in China, there are more than six hundred million netizens [1]. On April 11, 2015, the nmnbet of simultaneous online users of the Chinese instant message application QQ reached two hundred million [2]. The fast growth ol the lnternet pusnes m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T). Many traditional IT service and CT equipment providers are facing the fusion of IT and CT in the ag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heading toward ICT enterprises. Large global ICT enterprises, such as Apple, Google, Microsoft, Amazon, Verizon, and AT&T, have been contributing to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IT service and CT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 mining failure prediction log analysi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root cause analysis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s Search for Charged Higgs Boson in Two Doublet Higgs Model at the Hadrons Colliders
4
作者 Nady Bakhet Maxim Yu Khlopov Tarek Hussein 《Open Journal of Microphysics》 2016年第1期1-14,共14页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a search for charged Higgs boson in the context of Two Doublet Higgs Model (2HDM)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s physics where the 2HDM predicts by exis...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a search for charged Higgs boson in the context of Two Doublet Higgs Model (2HDM)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s physics where the 2HDM predicts by existence scalar sector with new five Higgs bosons;two of them are electrically charged and the other three Higgs bosons are neutral charged. Our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data produced from the simulation of 2HDM with proton antiproton collisions at the Tevatron = 1.96 TeV (Fermi Lab) and proton proton collisions at the LHC = 14 TeV (CERN) with final state includes electron, muon, multiple jets and missing transverse energy via the production and decay of the new Higgs in the hard process where the dominant background (electrons and muons) for this process comes from the Standard Model processes via the production and decay of top quark pair. We assumed that the branching ratio of charged Higgs boson to tau lepton and neutrino is 100%. We use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which are an efficient technique to discriminate the signal of charged Higgs boson from the SM background for charged Higgs boson masses between 80 GeV and 160 GeV. Also we calculated the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 at different energies, decay width, branching ration and different kinematics distribution for charged Higgs boson and for the final stat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HDM Neural networks Pythia8 MadGraph5 CalcHep root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Based Alarms Classi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in an SDH/WDM Optical Network to Improve Network Maintenance
5
作者 Deussom Djomadji Eric Michel Takembo Ntahkie Clovis +2 位作者 Tchapga Tchito Christian Arabo Mamadou Michael Ekonde Sone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3年第2期122-141,共20页
The evolu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services based mainly on fiber optic backbone networks.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optical networks is made possible by using su... The evolu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services based mainly on fiber optic backbone networks.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optical networks is made possible by using supervision platforms that generate alarms that can be archived in the form of log files. But analyzing the alarms in the log files is a laborious and difficult task for the engineers who need a degree of expertise. Identifying failures and their root cause can be time consuming and impac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network availability and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igned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its customers. Therefore, it is more than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of alarms classification and to us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alarms correlation in order to quickly determine the root causes of problems faster. We conducted a research case study on one of the operators in Cameroon who held an optical backbone based on SDH and WDM technologies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2016-03-28 to “2022-09-01” with 7201 rows and 18. In this paper, we will classify alarm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and use 02 un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s namely the K-Means algorithm and the DBSCAN to establish correlations between alarms in order to identify root causes of problems and reduce the time to troubleshoot.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log files were exploit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alarms, and then K-Means algorithm and the DBSCAN were used firstly to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and their capability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of alarms in optica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network ALARMS Log Files root Cause Analysis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智能喷灌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蕊 李成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探究喷灌阀控制信号和喷灌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喷灌阀控制信号与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之间的模型;设计系统工作流程,实现根部含水率精确控制。对网络系统监测表层含水率的精度和根部含水率恒定控制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喷灌系统 网络控制 根部含水率变化模型
下载PDF
基于蜣螂算法优化BP的冬夏生菜根区温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艺梦 丁小明 +4 位作者 王会强 李恺 张观山 尹义蕾 潘守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238,共8页
为解决生菜应用营养液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在冬夏季根区温度控制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温室内外历史环境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根区温度预测模型。为提高模型精度,采用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 DBO... 为解决生菜应用营养液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在冬夏季根区温度控制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温室内外历史环境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根区温度预测模型。为提高模型精度,采用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 DB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权重和阈值,构建了冬夏两个季节的基于DBO-BP神经网络的栽培槽内根区温度预测模型,并与GA-BP、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根区温度预测值与真实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DBO-BP模型温度预测最大误差为2.21°C,决定系数为0.943,而GA-BP与BP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28、0.892;DBO-BP模型评价指标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707、0.549°C,均小于其他模型评价指标。DBO-BP神经网络可满足在NFT栽培中根区温度预测精度的需求,能够为生菜栽培根区快速控温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 营养液膜技术 蜣螂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根区温度预测
下载PDF
基于GA-BP的NFT水培生菜根区温度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艺梦 潘守江 +3 位作者 丁小明 王会强 杜亚尊 冯佐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95,共7页
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模式下,作物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为保障作物根区环境条件合理,需要精准调控栽培管道内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水培生菜品质,同时降低整体温室环境调控能耗。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模式下,作物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为保障作物根区环境条件合理,需要精准调控栽培管道内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水培生菜品质,同时降低整体温室环境调控能耗。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权重和阈值,以单个NFT栽培槽为研究对象,对槽内根区不同的监测区域分别构建温度预测模型,并与标准的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BP预测模型与标准BP和CNN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0.82和0.42,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0.54和0.25,绝对系数分别提高0.08和0.03。该方法可提高基于BP神经网路算法对NFT根区温度预测模型精确度,为根区温度的精准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生菜 营养液膜技术 根区温度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华侨华人网络质量:量表开发及对跨国经营绩效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健 陈初昇 衣长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41-58,103,共19页
从社会网络视角将华侨华人内外部网络特征作为研究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方法,首先从成长性、融入性、联通性、传承性四个维度构念华侨华人网络质量,通过对225名华侨华人和当地族裔发放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初步验证了华侨华人网... 从社会网络视角将华侨华人内外部网络特征作为研究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方法,首先从成长性、融入性、联通性、传承性四个维度构念华侨华人网络质量,通过对225名华侨华人和当地族裔发放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初步验证了华侨华人网络质量的构念效度;然后发放379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来验证华侨华人网络质量的结构维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研究结果显示,华侨华人网络质量在四维度构念最优;最后,通过对155家中国海外子公司发放问卷,进一步研究验证华侨华人网络质量对中国海外子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检验了量表的预测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网络质量 扎根理论 量表开发 动态能力 海外子公司绩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黄芪提高家兔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鲍胡杨 薄欣宇 +3 位作者 刘金耀 任战军 董响贵 王淑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7-3261,共15页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黄芪对家兔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收集黄芪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结合疾病相关数据库挖掘氧化应激潜在靶点,采用靶点数据构建蛋白质-...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黄芪对家兔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收集黄芪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结合疾病相关数据库挖掘氧化应激潜在靶点,采用靶点数据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软件将度值前3的核心靶点与相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对接活性。结果表明,黄芪提高家兔抗氧化应激的主要活性成分共20个,对应470个潜在靶点,其中山奈酚、9,10-二甲氧基紫檀-3-O-β-D-葡萄糖苷、黄芪紫檀烷是黄芪抑制家兔氧化应激的关键成分。核心靶点共69个,筛选度值前10的核心靶点为白蛋白(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胰岛素(IN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雌激素受体1(ESR1)、原癌基因(JUN)、原癌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细胞周期素D2(CCND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作用包含生物过程62条、细胞组分15条和分子功能39条,参与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病毒致癌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相应黄芪成分的结合能均小于0 kJ/mol,表明黄芪与核心靶点自发结合。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了黄芪提高家兔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主要成分及作用靶点,并探究其分子调控机制,为黄芪作为抗氧化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黄芪 家兔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黄杜鹃根化学成分及镇痛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慧婕 黄晓梅 +5 位作者 梁芬兰 黄欣 雷梦颖 周艳林 刘雪梅 王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研究黄杜鹃根的化学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杜鹃根镇痛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色谱对黄杜鹃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利用^(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综合成分结果... 研究黄杜鹃根的化学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杜鹃根镇痛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色谱对黄杜鹃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利用^(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综合成分结果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黄杜鹃根镇痛作用的主要靶点和关键通路。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得到9个化合物:3个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分别是4’-O-甲基根皮苷(1)、根皮素4’-O-葡萄糖苷(2)、根皮素(3);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齐墩果酸(4)、白桦酸(5)、熊果酸(6);3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7)、硬脂酸(8)、山嵛酸(9);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9个化合物主要作用在MAPK1、MAPK3、MAPK8、IL-6、CASP3等靶点,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炎症介质对色氨酸通道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该研究初步阐明黄杜鹃根的化学成分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为筛选黄杜鹃根镇痛的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网络药理学 镇痛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究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澜 朱朋艳 +5 位作者 马金蓉 王星月 韦茜 高艳梅 张冬英 袁文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DPPH法、ABTS法、清除羟自由基法对野蚕豆根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验证;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搜索筛选出野蚕豆根中的活性物质,同时收集其作用靶点;借助OMIM...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DPPH法、ABTS法、清除羟自由基法对野蚕豆根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验证;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搜索筛选出野蚕豆根中的活性物质,同时收集其作用靶点;借助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靶点;将野蚕豆根成分靶点与氧化应激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利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 1.5.7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通过Pymol进行可视化操作;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进行机制验证。结果显示,野蚕豆根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166、0.054和0.180 mg/mL;从野蚕豆根中共筛选出22个活性成分,86个成分靶点以及84个交集靶点,其中包括STAT3、HSP90AA1、HDAC1等23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得到了3386个条目,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核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了211个条目,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野蚕豆根中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结合效应较强,结合能均小于-1.2 kcal/mo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野蚕豆根提取物能明显上调p-PI3K蛋白及p-Akt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初步表明野蚕豆根提取物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为后期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豆根 抗氧化活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外实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樟子松根内真菌分子生态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
13
作者 李启研 赵珮杉 +3 位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刘明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26-7237,共12页
根内真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但其互作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揭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 根内真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但其互作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揭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引种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法对根内真菌群落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樟子松人工林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有:1)樟子松根内真菌网络均以正相关关系为主,而天然林网络负相关关系比例更高;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高于天然林,且毛乌素沙地网络最为复杂,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复杂性在近熟林达到最大值。2)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主要关键真菌类群;在属水平上,主要为丝盖伞属(Inocybe)、美口菌属(Calostoma)、Cladophialophora等。腐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存在于人工林。3)天然林网络稳定性更强,科尔沁沙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高于其他人工林;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均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4)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主要受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而网络稳定性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环境因素和林龄塑造了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的时空动态,天然林根内真菌网络更稳定可能有利于林木生长,人工林通过更复杂的网络满足养分需求;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可能对人工林生长和健康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根内真菌 分子生态网络 林龄
下载PDF
双线程滑动窗口多系统GNSS超快精密定轨实现及评估
14
作者 金炜桐 蔚保国 +3 位作者 盛传贞 张京奎 武子谦 陈永昌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1期30-42,F0002,共14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超快精密定轨为GNSS实时应用提供了高精度空间基准。基于天地协同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网络服务中心实现了四系统GNSS卫星超快精密定轨,并对定轨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介绍了天地协同PNT网络的概念内涵以及网络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超快精密定轨为GNSS实时应用提供了高精度空间基准。基于天地协同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网络服务中心实现了四系统GNSS卫星超快精密定轨,并对定轨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介绍了天地协同PNT网络的概念内涵以及网络服务中心部署的超快精密定轨软件架构和详细功能,并针对实时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双线程滑动窗口超快精密定轨策略。最后利用重叠弧段比较、与外部轨道产品比较以及卫星激光测距(SLR)检核3种方式对定轨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与武汉大学分析中心的最终事后精密轨道产品相比,四系统GNSS MEO卫星预报6 h弧段的径向均方根(RMS)误差整体在2~5 cm水平,BDS2 IGSO卫星最小一维RMS误差在10~15 cm水平;GPS和Galileo卫星的SLR检核残差均值在1~3 cm水平,标准差在3~6 cm水平,能够满足后续厘米级实时应用对空间基准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精密定轨 多系统GNSS卫星 天地协同PNT网络 均方根误差
下载PDF
40种常见药用草本植物根系解剖特征研究
15
作者 万春燕 余俊瑞 朱师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6,共8页
植物的根系具有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部分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研究观察了40种药用草本植物粗根的解剖特征,比较了不同功能类群的差异性并分析了性状的相关性,同时结合系统发育和自然分布区气候因子解释了根系性状的种间变异性。结... 植物的根系具有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部分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研究观察了40种药用草本植物粗根的解剖特征,比较了不同功能类群的差异性并分析了性状的相关性,同时结合系统发育和自然分布区气候因子解释了根系性状的种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草本植物根系解剖特征种间差异显著;与双子叶植物相比,单子叶植物的根皮层占比更高,而中柱占比更小,揭示了两者根系吸收和运输策略的差异性。性状网络分析表明,木质部面积占比具有高的度和紧密度,是其中的中心性状,木质部面积占比与韧皮部面积占比正相关但与皮层占比负相关。除导管频度和皮层占比外,其他特征均未显示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说明根系性状受系统发育的影响较少。在单子叶草本植物中,年平均降水量与皮层占比呈正相关;而在双子叶草本中,年平均气温与导管直径正相关。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药用草本植物根系结构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解剖 气候因子 系统发育 性状网络 草本植物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反向模型的系统级电场辐射发射预测
16
作者 刘璐瑶 金晓 蔡金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168,共9页
针对多设备叠加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反向模型的复杂系统电磁干扰预测新方法。首先实测单设备电场辐射发射数据,通过噪声源辐射发射等效性原理仿真多设备叠加的系统级电场辐射发射,获取训练样本集。选择各设备... 针对多设备叠加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反向模型的复杂系统电磁干扰预测新方法。首先实测单设备电场辐射发射数据,通过噪声源辐射发射等效性原理仿真多设备叠加的系统级电场辐射发射,获取训练样本集。选择各设备辐射场强、频率、坐标为输入参数,以系统级电场辐射发射为输出参数,建立基于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的三层逆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反向模型,将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反向,寻找验证误差最小的备选神经网络作为最终的神经网络,并结合试位法和共轭梯度法等数值求解算法计算神经网络输出。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的验证误差较传统三层LM-BP神经网络改善明显,其中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的神经网络反向模型将验证误差由0.415 9%减小到了0.099 7%。该方法不仅不依赖于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且在有限的训练数据规模下提高了模型精度,为舰船、卫星、飞机等电子信息平台的电磁兼容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电磁兼容 辐射发射 数值求解方法 非线性系统
下载PDF
胚胎停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17
作者 李苗苗 江洪(审校) 蔡朋达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胚胎停育(embryonic arrest)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胚胎停育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异常、免疫系统失调、母体健康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其发生。近年来,随着生物... 胚胎停育(embryonic arrest)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胚胎停育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异常、免疫系统失调、母体健康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其发生。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的发展,医学研究人员开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深度学习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胚胎停育的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有效识别高风险群体并实施早期干预。然而胚胎停育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早期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遗传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改善预测模型的性能,为优化生殖健康的整体管理和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影响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计算机 深度学习 胚胎停育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固体推进剂质量缺陷根因变量识别方法研究
18
作者 段瑞含 杨明毅 +5 位作者 刘欢 赵金龙 代颖军 徐志刚 刘浩然 安金虎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5期844-853,共10页
针对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机理复杂、工艺参数众多,导致质量缺陷频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固体推进剂质量缺陷根因变量识别的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挖掘对质量缺陷进行预测,并通过SHAP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具体解释。再将数... 针对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机理复杂、工艺参数众多,导致质量缺陷频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固体推进剂质量缺陷根因变量识别的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挖掘对质量缺陷进行预测,并通过SHAP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具体解释。再将数据挖掘结果、专家经验与工艺机理进行结构化表示与融合,建立固体推进剂质量缺陷领域的知识图谱。最后将图谱中包含参数信息和结构关系的子图映射到贝叶斯网络中进行参数学习,从而推断出不同特征参数导致推进剂存在质量缺陷的后验概率。最终通过实际生产数据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生产过程中造成固体推剂质量缺陷的根因变量,准确识别率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质量缺陷 根因变量识别 知识图谱 贝叶斯网络 可解释人工智能
下载PDF
复方毛冬青治疗HSV-1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
19
作者 李佳乐 王青花 莫小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4-8,49,共6页
目的对复方毛冬青颗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疱疹病毒性龈口炎患儿380例。观察组口... 目的对复方毛冬青颗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疱疹病毒性龈口炎患儿38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毛冬青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药物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机制研究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与Pymol将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复方毛冬青治疗疱疹病毒性龈口炎痊愈率高于阿昔洛韦(P<0.05)。本研究共获得复方毛冬青活性成分40种,靶点1399个,与HSV-1感染的交集靶点213个。GO功能富集得到1016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4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复方毛冬青中的白桦脂醇、喹唑啉酮、腺苷等关键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P53、RELA、M-APK3等核心靶点干预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和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等信号通路发挥其抗HSV-1病毒感染的作用。核心成分和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较好。结论复方毛冬青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不同的通路发挥其治疗HSV-1感染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毛冬青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 网络药理学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虚拟协商与滚动时域优化的分布式协同制导策略
20
作者 杨秀霞 姜子劼 +2 位作者 张毅 王聪 于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6,共16页
针对目标机动条件下的多无人机协同制导问题,提出基于虚拟协商机制与滚动时域优化的分布式协同制导策略。为同时改善时间协调与导引控制效果,在滚动时域优化框架下设计局部协调变量与目标函数,构建有限时域内的多约束协同制导优化模型;... 针对目标机动条件下的多无人机协同制导问题,提出基于虚拟协商机制与滚动时域优化的分布式协同制导策略。为同时改善时间协调与导引控制效果,在滚动时域优化框架下设计局部协调变量与目标函数,构建有限时域内的多约束协同制导优化模型;为增强制导系统对机动目标的鲁棒性,设计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干扰观测器;针对无人机之间的控制输入耦合,提出虚拟协商机制,提出虚拟协商机制,实现同步决策、排除内部“分歧”,并利用Nesterov动量的均方根传播算法设计制导指令生成策略;分别进行数字仿真与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在线预测与优化,应对各类干扰,提升协同制导效果,并会在实际任务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与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 滚动时域优化 神经网络 虚拟协商 均方根传播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