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人当人”:鲁迅晚年的人道主义与奴性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力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39,61,共8页
鲁迅晚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摈弃其“立人”的启蒙主义。他的国民性批判聚焦于奴隶性,将数千年皇权专制和封建礼教奴役人民造成的国民精神中的主奴根性,视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精神障碍。奴性是皇权社会臣民人格的精神特征。鲁... 鲁迅晚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摈弃其“立人”的启蒙主义。他的国民性批判聚焦于奴隶性,将数千年皇权专制和封建礼教奴役人民造成的国民精神中的主奴根性,视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精神障碍。奴性是皇权社会臣民人格的精神特征。鲁迅持之以恒地批判奴性,呼唤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的现代人格。“立人”和人的现代化,即祛除奴性,实现从奴隶到人的人格转型。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奴性批判,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中国的发展“根柢在人”,归根结底是人性的升华。“人”之立,是中国文明进步的真正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启蒙 立人 奴隶 批判
下载PDF
台湾“日据时期”作家与“东亚鲁迅”的精神关联——以杨逵与赖和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古大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东亚鲁迅"(包括"东南亚鲁迅")的核心是鲁迅所提出的"抗拒为奴"思想精髓。东亚和东南亚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反抗异国殖民统治、摆脱被奴役状态、寻求民族解放的时代背景,所以他们是从"抗拒为奴&... "东亚鲁迅"(包括"东南亚鲁迅")的核心是鲁迅所提出的"抗拒为奴"思想精髓。东亚和东南亚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反抗异国殖民统治、摆脱被奴役状态、寻求民族解放的时代背景,所以他们是从"抗拒为奴"的基点上来接受鲁迅的。台湾同样有一段被殖民的历史,杨逵与赖和乃至大多数台湾日据时期作家,也最有可能在"抗拒为奴"的层面接受鲁迅,从而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印记。台湾"日据时期"作家"抗拒为奴"的诉求绝大多数体现在"国家民族"的层面,更多地出于一种民族救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个人层面的"抗拒为奴"的忽略和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鲁迅 抗拒为奴 台湾日据时期作家 杨逵与赖和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以及女性人物命运悲剧之渊源简论 被引量:2
3
作者 任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鲁迅小说深刻的人道主义和塑造的女性形象贯穿着鲁迅小说的始终,成为两大重要内容和主题。而这两大主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复杂的背景,所体现和反应的时代价值与显示的意义也是深刻悠远的。并且在这两个主题之间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鲁迅小说深刻的人道主义和塑造的女性形象贯穿着鲁迅小说的始终,成为两大重要内容和主题。而这两大主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复杂的背景,所体现和反应的时代价值与显示的意义也是深刻悠远的。并且在这两个主题之间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鲁迅先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当时社会大背景的一种沉思和深邃的反省。通过透视和解析鲁迅作品中对不同女性的悲剧命运,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可以充分展示鲁迅先生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发展脉络、趋向,以及人文情怀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封建宗法制度 奴隶意识 人道主义 女性悲剧
下载PDF
被乡村权力蹂躏和“阉割”后的奴隶根性——鲁迅与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国民性”主题系列研究论文(二)
4
作者 古大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鲁迅小说开创的"国民性"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得到鲜明的承续,例如两者都典型地表现了被乡村权力蹂躏和"阉割"后顽固存留于乡民身上的奴隶根性。此种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频繁再现,表明了"改造国... 鲁迅小说开创的"国民性"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得到鲜明的承续,例如两者都典型地表现了被乡村权力蹂躏和"阉割"后顽固存留于乡民身上的奴隶根性。此种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频繁再现,表明了"改造国民性"的艰难,20世纪初鲁迅所孜孜以求的"改造国民性"的民族重任并没有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权力 奴隶根性 鲁迅 1990年代后小说 改造国民性
下载PDF
封建礼教制度下的女性悲歌——鲁迅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根源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虹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
再现鲁迅笔下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子君四位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此为基础,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对旧中国女性的残酷迫害;进而揭示鲁迅对旧中国女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女性形象 悲剧根源 封建礼教 妇女解放
下载PDF
三个“小奴隶”与“奴隶社”及奴隶丛书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孝廉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5-66,77,共3页
叶紫、萧军、萧红是当时社会的三个“小奴隶”,他们在30年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学背景下,深感环境对进步文学青年的压迫,在鲁迅的帮助指导下,巧妙地战斗,组织“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扩大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 叶紫、萧军、萧红是当时社会的三个“小奴隶”,他们在30年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学背景下,深感环境对进步文学青年的压迫,在鲁迅的帮助指导下,巧妙地战斗,组织“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扩大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森严文网,为革命文学争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反文化“围剿”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小奴隶” 鲁迅 “奴隶社” 奴隶丛书
下载PDF
《五猖会》:重识民俗与文化寻根 被引量:1
7
作者 赖秀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五猖会》从鲁迅童年参加迎神赛会时的遭遇写起,描写了故乡绍兴的民俗文化,反映鲁迅对民俗的肯定态度,以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寻根倾向。鲁迅在精神返乡过程中进行文化寻根,呈现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性态度:肯定并支持节日、赛神报会等良俗... 《五猖会》从鲁迅童年参加迎神赛会时的遭遇写起,描写了故乡绍兴的民俗文化,反映鲁迅对民俗的肯定态度,以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寻根倾向。鲁迅在精神返乡过程中进行文化寻根,呈现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性态度:肯定并支持节日、赛神报会等良俗,反对并批判承载着封建礼教意识的"庸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五猖会 民俗 文化寻根 庸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