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1
作者 胡昊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119-119,共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in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9,9 patients(4 mal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in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9,9 patients(4 males and 5 fe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再军 王兴焱 陈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56-158,162,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皮下内...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血清骨转化状态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N)、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骨盆垂直移位距离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血清BAP、OCN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P1NP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盆垂直移位距离均短于术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可改善骨转化状态指标水平,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缩短骨盆垂直移位距离,效果优于皮下内固定支架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皮下内固定支架术 骨转化 骨盆垂直移位 并发症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0
3
作者 宋连新 张英泽 +2 位作者 潘进社 彭阿钦 王庆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作者2 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15 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随...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作者2 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15 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随访时已有12 例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 骨盆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11
4
作者 付晓玲 张湘生 +2 位作者 邱睿韫 吴凯 吴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共收治16例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6例,Tile分类:C211例,C35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共收治16例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6例,Tile分类:C211例,C35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应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均获得11~18个月随访,平均14.8个月,定期摄骨盆正位X线片,随访复查未发现螺丝钉和接骨板松动、断裂等现象,无骨盆环明显畸形、骨折不愈合、双下肢不等长。其中外固定钉钉道处表浅感染3例,术后骶神经症状部分恢复。根据Matta评分标准,对术后骨盆X线片进行测量,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7%。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外固定支架 旋转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洋 王冶 +6 位作者 陈方舟 梅红军 游浩 杨青 蔡林 张红喜 刘禹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采用传统外固定架和改良外固定架两种外固定方法,研究固定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7具骨盆标本,其中男性4具,女性3具,年龄17~38岁。制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模型,对骶髂关节均采用前路钢板固定,再分别用传统... 目的采用传统外固定架和改良外固定架两种外固定方法,研究固定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7具骨盆标本,其中男性4具,女性3具,年龄17~38岁。制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模型,对骶髂关节均采用前路钢板固定,再分别用传统外固定架及改良外固定架固定后,于静力位测试生物力学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外固定架固定时:患侧骶髂关节应变为0~(806.5±76.8)με,骶髂关节纵向位移0~(3.9±0.6)mm,耻骨分离移位0~(5.0±1.3)mm,骨盆整体压缩率2.2%±0.5%,骨盆承受极限压力(1920.0±65.5)N;传统外固定架固定时:患侧骶髂关节应变为0~(1015.3±108.0)με,骶髂关节纵向位移0~(5.2±1.0)mm,耻骨分离移位0~(9.8±2.5)mm,骨盆整体压缩率2.9%±0.6%,骨盆承受极限压力(1513.7±165.7)N。结论改良外固定架固定结合内固定术式较传统术式更符合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稳定的要求,为临床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内置外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祥 何龙 +3 位作者 梁一民 李永华 潘寒松 曾利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22-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外架(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C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的5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外架(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C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的5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23~65(42.3±14.8)岁。所有病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1型3例,C1.2型2例。采用常规后路术式,复位骨盆垂直移位后,伤侧L4、5椎体及髂后上棘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环双侧髂前下棘处髂骨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通过经下腹部皮下固定连接杆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分别采用Matta评分和Majeed评分来评价骨盆复位质量和临床疗效,同时对术后骨折愈合、神经功能、临床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均提示骨盆骨折复位良好,后环形态满意;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3例,良2例。随访结束时Majeed评分标准:优1例,良3例,中1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随访结束行走及屈髋屈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可重建Tile C型骨盆骨折的垂直不稳和旋转不稳,疗效满意,同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置外架 髂腰固定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各种内固定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国喜 吴乃庆 王静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1,共5页
本文根据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选用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建立不同内固定骨盆实验力学模型,运用应变、位移电测技术测定与比较了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力学指标上的优劣。结果表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冗棒和T形钢板内固定,在... 本文根据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选用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建立不同内固定骨盆实验力学模型,运用应变、位移电测技术测定与比较了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力学指标上的优劣。结果表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冗棒和T形钢板内固定,在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方面比其余内固定方法更具有优势,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一系列实验结果,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 骨盆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垂直性
下载PDF
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1 位作者 冯建翔 朱文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和TSRH系统固定。结果  2例浅表感染 ,1例神经损伤 ,随访 3~ 36...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和TSRH系统固定。结果  2例浅表感染 ,1例神经损伤 ,随访 3~ 36个月 ,无骨折不愈合 ,复位按照Matta标准 :优 2 3例 ,良 3例 ,可 2例。优良率 92 86 %。结论 对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是较好的选择 ,可以使病人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切开复位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附84例报告) 被引量:21
9
作者 袁欣华 吴乃庆 +2 位作者 金正帅 李翔 王青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分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关系 ,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依据 ,提高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愈率。方法  8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84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其中 :Ⅰ型 13例、Ⅱ型 2 5例、Ⅲ型 5例、...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分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关系 ,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依据 ,提高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愈率。方法  8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84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其中 :Ⅰ型 13例、Ⅱ型 2 5例、Ⅲ型 5例、Ⅳ型 13例、Ⅴ型 2 0例、Ⅱ并Ⅳ型 8例。Ⅰ、Ⅱ、Ⅲ型前入路T形钢板或骨盆重建钢板固定 ,Ⅲ、Ⅳ、Ⅴ型和Ⅱ加Ⅳ型选择后入路π棒、骶骨棒或松质骨空心拉力螺丝钉固定。 18例前环骨折予耻骨上支髓内空心拉力螺丝钉或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 18个月。皆骨性愈合 ,无下肢不等长 ,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治愈率达 92 9%。结论 只有根据骨折分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器械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能取得满意效果。对前骨盆骨折尽可能手术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腾 魏代好 +1 位作者 寇涛 安维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Tile C3)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Tile C3型骨盆骨折患者82例,其中42例采用改良Galveston手术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固定(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手... 目的探讨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Tile C3)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Tile C3型骨盆骨折患者82例,其中42例采用改良Galveston手术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固定(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术后下地及负重时间、术后功能评价。Tornetta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jeed评分记录功能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均无内固定松动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为1、2、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Tornetta-Matta标准及Majeed评分(末次随访)评价,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Tile C3型骨盆骨折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固定强度高,可早期下地及负重,较早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Galveston技术 3D打印
下载PDF
81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燕飞 冯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64-566,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81例病人全部能自主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初始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建华 赵卫东 +2 位作者 郭晓山 万曲桥 王向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3,216,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松质骨螺丝钉和钢板内固定前后环或后环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6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分别行后环松质骨螺丝钉结合前环螺丝钉、后环松质骨螺丝钉、后环结...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松质骨螺丝钉和钢板内固定前后环或后环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6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分别行后环松质骨螺丝钉结合前环螺丝钉、后环松质骨螺丝钉、后环结合前环钢板、后环钢板内固定。结果:后环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强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增加前环内固定可以显著增加前环的稳定性。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螺丝钉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前后环内固定要优于单纯后环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移位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建华 郭晓山 +1 位作者 万曲桥 王向阳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12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mm、4mm(低度移位组)、8mm、1...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12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mm、4mm(低度移位组)、8mm、12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压力下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骶髂关节垂直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Tile C型骨盆骨折复位质量对前后环内固定下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建华 郭晓山 +1 位作者 万曲桥 王向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79-380,383,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8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设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4mm(低度移位组)及移位8...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8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设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4mm(低度移位组)及移位8~12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骨盆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3
15
作者 宋连新 张英泽 +2 位作者 彭阿钦 潘进社 王庆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3种后环内固定方法及单纯固定后环和前后环同时固定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将 12具尸体骨盆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具。 2组造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1组分别采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单纯固定后...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3种后环内固定方法及单纯固定后环和前后环同时固定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将 12具尸体骨盆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具。 2组造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1组分别采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单纯固定后环 ,另 1组上述方法固定后环同时用四孔钢板固定前环 ;第 3组作为完整骨盆 ,进行骨盆稳定性测试。结果 使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单纯固定后环时 ,骨盆的稳定性分别达完整骨盆的 17.8%、38.4%、48.2 % ;前后环同时固定时分别达 48.1%、5 6 .3%、6 5 .5 %。结论 单纯固定后环和前后环同时固定骨盆的稳定性均为松质骨螺钉最强 ,四孔方形钢板次之 ,骶骨棒最差 ;前后环同时固定骨盆稳定性明显高于单纯后环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性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前环经皮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华东 尚学红 +2 位作者 何建荣 赵宇 杨保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7期3317-33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环经皮内固定架(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到2018年2月诊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1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前环经皮内固定架(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到2018年2月诊治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1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环经皮Infix固定联合后路固定,记录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钉道感染、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vs.33.3%,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Majeed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5%和73.3%,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6.8%和7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环经皮Infix固定联合后路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能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盆复位质量与骨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x固定 骶髂关节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骨盆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