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use of cross polarization in solid-state NMR:1 H spinlock versus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in the rotating frame
1
作者 Yuchen Li Shengyu Zhang +2 位作者 Ze Wu Xinhua Peng Riqiang Fu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2年第3期147-158,共12页
Cross polarization(CP)is a widely used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echnique for enhancing the polarization of dilute S spins from much larger polarization of abundant I spins such as 1 H.To achieve suc... Cross polarization(CP)is a widely used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echnique for enhancing the polarization of dilute S spins from much larger polarization of abundant I spins such as 1 H.To achieve such a polarization transfer,the I spin should either be spin-locked or be converted to the dipolar ordered state through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in the rotating frame.In this work,we analyze the spin dynamics of the Hartmann-Hahn CP(HHCP)utilizing the 1 H spin-locking,and the dipolar-order CP(DOCP)having the 1 H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We further propose an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CP(ADCP)where a constant radio-frequency pulse is applied on the S spin while 1 H is adiabatically demagnetized.Ou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DCP utilizes the adiabatic passage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polarization transfer from the 1 H to S spins.In addition,the dipolar ordered state generated during the 1 H demagnetization process could also be converted into the observable S polarization through DOCP,further enhancing the polarized signals.It is shown by both static and magic-angle-spinning(MAS)NMR experiments that ADCP has dramatically broadened the CP matching condition over the other CP schemes.Various samples have been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olarization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is newly proposed ADCP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 polarization Spin-lock in rotating frame 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Spin dynamics Dipolar ordered state solid-state NMR
下载PDF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稀燃旋流火焰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金华 琚荣源 +2 位作者 蔡骁 张玮杰 黄佐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32-2740,共9页
等离子体助燃技术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燃烧调控技术,具备显著增强极端条件下的点火和火焰稳定燃烧性能的潜力.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强、电弧作用范围广以及适用于高压等优点,文章实验研究了三维旋转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对稀燃预... 等离子体助燃技术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燃烧调控技术,具备显著增强极端条件下的点火和火焰稳定燃烧性能的潜力.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强、电弧作用范围广以及适用于高压等优点,文章实验研究了三维旋转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对稀燃预混钝体旋流甲烷/空气火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等离子体的特性,包括电学特性、运动特性、光学特性以及温升效应.利用OH-PLIF得到了旋流火焰结构以及火焰结构转变过程,并且研究了等离子体对稀燃吹熄极限的拓展作用.最后利用气体排放仪测量了燃烧室出口处旋流火焰污染物NO_(x)排放.结果表明旋转滑动弧放电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可以增强燃烧中的化学链式反应,另外整体热效应比较弱,主要体现为局部加热作用,放电特性与空气流量和施加电压密切相关.旋转滑动弧能够提高火焰稳定性并且有效拓展吹熄极限,这主要是因为旋转滑动弧放电可以作为点火源和火焰稳定器,能够点燃混合气并且形成外回流区火焰,使得火焰根部更加稳定.对于旋转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对旋流火焰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等离子体放电能够增加NO_(x)排放,NO的形成来源于等离子体放电,燃料的加入使得NO的含量低于空气中放电时NO的含量.旋转滑动弧放电导致NO的排放最少增加65%,且NO的排放随着当量比降低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滑动弧 稀燃 放电特性 火焰结构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推进剂质量流量对三维非预混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模态的影响
3
作者 康朝辉 翁春生 +4 位作者 武郁文 徐高 丁陈伟 雷特 邱彦铭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8,110,共12页
为研究非预混喷注结构下的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模态,通过采用9组分21步的基元化学反应模型,使用密度基求解器求解三维带化学反应的多组分气体Euler方程,对小孔-环缝喷注结构的氢氧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探究了推进剂... 为研究非预混喷注结构下的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模态,通过采用9组分21步的基元化学反应模型,使用密度基求解器求解三维带化学反应的多组分气体Euler方程,对小孔-环缝喷注结构的氢氧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探究了推进剂总质量流量对燃烧室内爆轰波的传播特性及模态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爆轰波向喉道方向传播的过程中,在燃烧室扩张段会发生弯折并形成反射激波。随着推进剂总质量流量增加,除了会形成单波、双波同向、四波同向等稳定传播模态,还会形成多波对撞等不稳定传播模态,这是由于燃烧室内多次局部再起爆造成的,在该模态下旋转爆轰波的稳定性最低。推进剂流量的增加导致爆轰波数增加,同时爆轰波强度下降使得速度亏损增加。爆轰波数相同时,推进剂流量的增加会导致爆轰波向燃烧室入口倾斜,使爆轰波沿圆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小,同样会引起速度亏损增加。研究结果对于阐明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氢氧推进剂 爆轰波传播模态 总质量流量 三维非预混模拟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oly(p-phenylene sulfide)/Carbon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lectrical Insulativity via Hybrids of Boron Nitride and Carbon Fillers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介立 WANG Jinwen 陈枫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3期562-567,共6页
The present work enhance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p-phenylene sulfide)/expanded graphites and poly(p-phenylene sulfide)/carbon nanotubes, by incorporating composites with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which si... The present work enhance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p-phenylene sulfide)/expanded graphites and poly(p-phenylene sulfide)/carbon nanotubes, by incorporating composites with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which simultaneously succeeded in rais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ystems. A two-step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includes rotating solid-state premixing and inner mixing was adopted to improve dispersion of the hybrid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spered thermal conductive network. Similar synergic effect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was discovered in the hybrid systems regardless of the dimens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arbon fillers. Such is postulated to be the one satisfying advantage generated by the afore-mentioned network; the other is the insulativity of the hybrid systems given by the effective blockage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s an insulating material in our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N CNT EG rotating solid-state premix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electrical insulativity dispersion
下载PDF
进气总压对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影响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宝星 翁春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2-618,637,共8页
为了研究两相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特性,基于二维守恒元和求解元的方法,对汽油/富氧空气为燃料的发动机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对不同进气总压条件下发动机的爆轰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两相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特性,基于二维守恒元和求解元的方法,对汽油/富氧空气为燃料的发动机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对不同进气总压条件下发动机的爆轰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入口处流场随着爆轰波传播呈周期性变化;爆轰波前的预混燃料层是形成稳定连续旋转爆轰的关键,当进气总压过小时,点火后入口处不能形成有效预混燃料层,致使爆轰熄灭;出入口处的压力、温度、密度均受到进气总压的影响;发动机的比冲与进气总压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内部流场 预混燃料层
下载PDF
小型预燃室周向燃油喷射旋流扩散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超 王力军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时的高温贫氧空气来源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周向燃油喷射扩散旋流燃烧的新概念小型预燃室,并就周向燃油喷管的布置方式对小型预燃室内旋流燃烧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时的高温贫氧空气来源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周向燃油喷射扩散旋流燃烧的新概念小型预燃室,并就周向燃油喷管的布置方式对小型预燃室内旋流燃烧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燃油喷管与法向夹角为30°-45°、余气系数为1-1.23时,小型燃烧室内产生稳定、壁面温度分布合理的旋流扩散燃烧。获得了具有合理出口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和氧浓度分布的高温贫氧空气。该预燃室为发动机燃烧室使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预燃室 周向旋流扩散燃烧 燃油喷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旋转爆震三维非预混混合特性及流场结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榆山 王超 +1 位作者 王宇辉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7-415,共9页
为深入研究旋转爆震三维非预混流场结构,基于7组分8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模型,开展了H2/Air旋转爆震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中考虑了黏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喷注结构在冷流流场中混合效果较好,能够在较短距离内实现燃料和氧化剂的充... 为深入研究旋转爆震三维非预混流场结构,基于7组分8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模型,开展了H2/Air旋转爆震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中考虑了黏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喷注结构在冷流流场中混合效果较好,能够在较短距离内实现燃料和氧化剂的充分混合,但起爆后燃烧室内形成的高压环境使得外壁面附近来流可燃气难以到达,可燃气体层主要靠近燃烧室内壁面;旋转爆震波沿燃烧室内壁面周向传播,爆震波后沿径向和周向方向形成"双诱导激波"结构,并进一步导致爆震波后出现高温区和高压区"不吻合"的流场现象;在燃烧室入口截面,爆震波后形成"三诱导激波"结构,诱导激波通过空气环缝向上游传播并对来流燃料和氧化剂的喷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发动机 非预混数值模拟 流场结构 混合特性
下载PDF
燃料喷孔数对非预混旋转爆震起爆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焦中天 王永佳 +3 位作者 李伟 朱亦圆 王可 范玮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5期22-34,共13页
环缝-喷孔结构是目前旋转爆震燃烧中经常采用的喷注结构之一。为了研究环缝-喷孔喷注结构中燃料喷孔数量对氢气/空气旋转爆震的影响,在保持燃料喷孔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燃料喷孔数量(60、90、120、150),对冷态混合、爆震波起爆及稳... 环缝-喷孔结构是目前旋转爆震燃烧中经常采用的喷注结构之一。为了研究环缝-喷孔喷注结构中燃料喷孔数量对氢气/空气旋转爆震的影响,在保持燃料喷孔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燃料喷孔数量(60、90、120、150),对冷态混合、爆震波起爆及稳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总质量流量为206 g/s时,60和90喷孔喷注结构可以实现稳定爆震,而120和150喷孔则起爆失败;60喷孔构型中出现了多个旋转爆震波,并稳定于双波同向传播模态。总质量流量减小至103 g/s时,120和150喷孔可实现稳定爆震。结果表明,同一喷注结构在不同流量下的掺混效果并不相同,影响旋转爆震的起始;随着供给流量的提高,爆震波数量呈现增多趋势;氢气的轴向和径向分布越均匀,越容易形成旋转爆震波,周向分布越均匀,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越快,最高可达182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非预混喷注 喷孔数量 数值模拟 传播模态
下载PDF
氢气/空气非预混旋转爆轰波形成与传播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金杉 孟庆洋 +2 位作者 赵宁波 郑洪涛 李智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1-367,共7页
针对非预混旋转爆轰波的形成与传播问题,本文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氢气与空气的冷态掺混特性、爆轰波传播模态的演变规律和结构特点及其对进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回流区的存在,燃料与氧化剂能够快速掺混均匀,在燃烧室进口... 针对非预混旋转爆轰波的形成与传播问题,本文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氢气与空气的冷态掺混特性、爆轰波传播模态的演变规律和结构特点及其对进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回流区的存在,燃料与氧化剂能够快速掺混均匀,在燃烧室进口附近,内壁面的当量比大于外壁面。透射激波多次对撞后最终形成一道压力较高的激波。爆轰波的传播方向与透射激波对撞后的切向速度和反应速率有关。爆轰波稳定传播时沿外壁面传播,内壁面为激波,气体受激波压缩,温度高于爆轰波后气体的温度。爆轰波使氧化剂与燃料喷注存在时间差,从而影响气体掺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 掺混 非预混 喷注 当量比 流场特性 自持传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氢氧旋转爆震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良忠 史强 +2 位作者 林伟 王家森 聂万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6-245,共10页
为揭示基于氢氧推进剂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的应用潜力,在环形燃烧室内开展了氢气/氧气旋转爆震试验,并基于OpenFOAM代码进行了三维非预混高保真数值仿真工作。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室内存在6个以上同向旋转爆震波,频率约为36.6kHz。同等... 为揭示基于氢氧推进剂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的应用潜力,在环形燃烧室内开展了氢气/氧气旋转爆震试验,并基于OpenFOAM代码进行了三维非预混高保真数值仿真工作。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室内存在6个以上同向旋转爆震波,频率约为36.6kHz。同等工况的仿真结果显示,爆震波经过一系列对撞调整过程后演化为7个同向传播的爆震波,波头高度约7mm。稳定阶段的平均频率为45.7kHz,传播速度为Chapman-Jouguet爆震速度的87%。传播过程中爆震波保持着波阵面、接触面、滑移线等典型结构。然而,新鲜混气在接触面发生了显著爆燃,这可能导致氢氧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氢气/氧气 非预混进气 爆燃 多波模态
下载PDF
多孔介质燃气灶冷态实验研究
11
作者 徐玉龙 徐江荣 +1 位作者 丁士高 王关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在冷态条件下,对一种新型多引射旋转预混多孔介质燃气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类燃气灶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讨论了燃气灶引射吸卷稳定性,详细分析了燃气流量与风门开度对引射空气吸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流量一定时,增大风门开度,燃气灶... 在冷态条件下,对一种新型多引射旋转预混多孔介质燃气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类燃气灶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讨论了燃气灶引射吸卷稳定性,详细分析了燃气流量与风门开度对引射空气吸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流量一定时,增大风门开度,燃气灶系统恢复至稳定所用的时间越短,燃气灶空气吸卷量会增大;风门开度一定时,增大燃气流量,燃气灶系统恢复至稳定所用的时间越长,燃气灶空气吸卷量也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旋转预混 燃气流量 风门开度
下载PDF
Solid-state transformer-based new traction drive system and control
12
作者 Jianghua FENG Jing SHANG +2 位作者 Zhixue ZHANG Huadong LIU Zihao HUANG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8年第3期411-426,共16页
A new type of traction drive system consisting of solid-state traction transformer (SSTT), inverter unit, auxiliary inverter, traction motor and other key components is built in order to suit the demand of developin... A new type of traction drive system consisting of solid-state traction transformer (SSTT), inverter unit, auxiliary inverter, traction motor and other key components is built in order to suit the demand of developing the next-generation electric traction system which will be efficient and lightweight, with high power density.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system volume and weight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grid-side power quality, an efficient SSTT optimized topology combining highvoltage cascaded rectifiers with high-power high-frequency LLC resonant converter is proposed. On this basis, an 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y built upon synchronous 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is presented to achieve unified control over fundamental active, reactive and harmonic components. The cartier-interleaving phase shift modul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harmonic performance of cascaded rectifiers. In view of the secondary pulsating existing in a single-phase syst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econdary power transfer is built, and the mechanism of pulsating voltage resulting in beat frequency of LLC resonant converter is revealed, so as to design optimum matching of system parameter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verified that the tra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schem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are reasonable and superior and that they meet the futur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rail tran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traction transformer high-voltage cascaded rectifier LLC resonant converter synchronous 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carrier-interleaving phase shift control secondary pulsating voltage beat frequency
原文传递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冷流场的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蕊 李晓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68-3674,共7页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快速掺混是实现爆轰波成功起爆和稳定传播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非预混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过程及其主要机理开展深入研...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快速掺混是实现爆轰波成功起爆和稳定传播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非预混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过程及其主要机理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预混CRDE流场中存在欠膨胀特征、大尺度涡结构,以及回流区等复杂的流动现象,其中由于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产生的大尺度湍流涡结构是促进氢/氧混合的主要机制。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氧气喷注位置对非预混CRDE的流场结构和混合特征的影响,发现氧气喷注位置会影响射流剪切层形态、涡尺度,以及回流区分布等,进而影响氢气和氧气射流的混合过程和混合程度。与其他进气位置相比,氧气在靠近内壁面喷注时更有利于氢/氧的快速掺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非预混喷注 大涡模拟 混合 喷注位置 爆轰
原文传递
非预混条件下的旋转爆轰燃烧室双波头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庆洋 赵宁波 +3 位作者 郑洪涛 刘潇 祁磊 金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2,共12页
针对旋转爆轰燃烧室双波头演化过程中流场结构变化的问题,对非预混条件下的旋转爆轰燃烧室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的双波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爆轰过程,燃烧室主要经历了起爆、爆轰波对撞和稳定爆轰三个阶... 针对旋转爆轰燃烧室双波头演化过程中流场结构变化的问题,对非预混条件下的旋转爆轰燃烧室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的双波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爆轰过程,燃烧室主要经历了起爆、爆轰波对撞和稳定爆轰三个阶段;在爆轰波对撞阶段,首次对撞是两个爆轰波间的对撞,由于对撞点处缺少新鲜混合气,从而在对撞结束后衰减为两个压力波。第二次对撞是两个压力波间的对撞,因为在第二次对撞点附近存在新鲜混合气来支撑爆轰波的持续传播,故对撞结束后产生了一个爆轰波和一个较弱的压力波;第二次对撞发生后,燃烧室内的压力波反射叠加并形成局部高压区,此高压区压缩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高温气体引燃混合气后,最终发展成为第二个爆轰波;稳定阶段,两个爆轰波均能稳定自持传播,爆轰波峰面压力可达1.45MPa,波后温度为2 500K,爆轰波速度稳定在1 738m/s,产生的推力与比冲分别为79.76N和2312.15s;斜激波的存在使燃烧室出口平面流场产生了较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 非预混 双波头 对撞 流场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