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银水 黄翔 +6 位作者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4)、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5),研究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豆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带宽条件下,随着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相一致。与对照相比,T2有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玉米和大豆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秆的分配比例的趋势。综合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群体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表现,2.4 m带宽下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鄂西南山区玉米/大豆的最优间套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行比 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 产量 氮素效率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2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等带宽间作模式下不同玉米花生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满 沈一 +3 位作者 刘永惠 沈悦 张旭尧 陈志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明确相同带宽条件下不同玉米花生种植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适宜行比的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为对象,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6 m的... 【目的】明确相同带宽条件下不同玉米花生种植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适宜行比的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为对象,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6 m的总带宽,行比分别为2∶6、4∶4、6∶2),研究不同行比对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和玉米花生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间作模式的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小于单作,其中2∶6种植模式在花生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较4∶4和6∶2分别提高30.07%和44.19%,等带宽间作体系下相对较少的玉米行比可以增加间作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保持花生叶片较高的光合能力,从而获得产量优势。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以及花生的单株饱果数和百果重,系统产量以2行玉米6行花生的种植模式最高,为13749.9 kg/hm^(2),3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且综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结论】在玉米花生等带宽间作模式下,花生行比的增加缓解了玉米的荫蔽效应,改善了花生的光合能力,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稳粮增油、均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花生 行比 光合特性 系统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种砂比和行距对机播荠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程玉静 王小秋 +3 位作者 仇亮 翟彩娇 葛礼姣 刘水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58-2362,共5页
为探索机播荠菜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播量,更好地为荠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服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设置种砂(荠菜种子+黑金砂)混拌比1∶8、1∶11、1∶14和1∶17四个处理和行距14、21和28 cm 3个处理进行机器条播。结果表明,机播荠菜... 为探索机播荠菜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播量,更好地为荠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服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设置种砂(荠菜种子+黑金砂)混拌比1∶8、1∶11、1∶14和1∶17四个处理和行距14、21和28 cm 3个处理进行机器条播。结果表明,机播荠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随着种砂比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行距与农艺性状和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在12个种砂比和行距互作处理下,以A4B1(种砂比1∶17,行距14 cm)处理下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可达2 230.84 kg。因此,推荐A4B1(种砂比1∶17,行距14 cm)为机播荠菜的最佳播量和行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砂比 行距 荠菜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均匀种植模式对辽宁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安鹤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为提升辽宁省玉米产量,从优化玉米群体结构和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入手,针对玉米田间种植方式开展研究试验。示范宽窄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比空栽培等不均匀种植模式,为构建密植高产玉米群体和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不均匀种植 宽窄行栽培 大垄双行栽培 比空栽培
下载PDF
玉米间作大豆行比配置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 沈鹏 +4 位作者 吕凯 阮贞静 李梅 刘廷菊 安曈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究玉米间作大豆不同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规律,为坡耕地具有水土保持效果的玉米间作大豆模式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坡耕地条件下以玉米间作大豆为研究对象,选定坡度(10°,16°,22°)和降雨强度(40,80,120 mm... [目的]探究玉米间作大豆不同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规律,为坡耕地具有水土保持效果的玉米间作大豆模式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坡耕地条件下以玉米间作大豆为研究对象,选定坡度(10°,16°,22°)和降雨强度(40,80,120 mm/h),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究玉米、大豆单作及玉米‖大豆2∶1(2行玉米间作1行大豆),2∶2,2∶3,2∶4行比配置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玉米‖大豆2∶4行比配置较玉米单作、玉米‖大豆2∶1,2∶2,2∶3行比配置、大豆单作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64.23%,57.19%,31.17%,10.12%,0.36%,侵蚀量平均减少82.90%,80.75%,46.53%,29.78%,36.33%,地表径流产流时间平均延缓101.55%,49.06%,23.13%,30.77%,0.82%。雨强和径流产生时间、入渗流产生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径流量、侵蚀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坡度和径流产生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在高雨强、高坡度下间作较大豆单作水土保持效果表现更好。[结论]总体来看,玉米‖大豆2∶4行比配置在不同雨强和坡度下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山区坡耕地作物多样性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比配置 水土流失 坡耕地 间作
下载PDF
不同灌草组合与行数比对多花木蓝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瑜 杜春林 +1 位作者 罗天琼 雷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
[目的]探明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与饲草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黔南多花木蓝(I)、钻石T多花黑麦草(L)、宽叶雀稗(P)和WL525HQ紫花苜蓿(M)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 [目的]探明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与饲草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黔南多花木蓝(I)、钻石T多花黑麦草(L)、宽叶雀稗(P)和WL525HQ紫花苜蓿(M)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7种灌草组合(A1,I 13.50kg/hm^(2)+L 24.00 kg/hm^(2);A2,113.50 kg/hm^(2)+P 9.00 kg/hm^(2);A3,113.50 kg/hm^(2)+P 9.00 kg/hm^(2)+M 7.50 kg/hm^(2);A4,I 13.50 kg/hm^(2)+P 11.70 kg/hm^(2)+M 3.00 kg/hm^(2);A5,I 13.50 kg/hm^(2)+L 8.40 kg/hm^(2)+P 8.10 kg/hm^(2)+M 3.75 kg/hm^(2);A6,I 13.50 kg/hm^(2)+L 12.00 kg/hm^(2)+P 4.50 kg/hm^(2)+M 7.50 kg/hm^(2);A7,I 13.50 kg/hm^(2)+L 14.40 kg/hm^(2)+P 4.95kg/hm^(2)+M5.25 kg/hm^(2))和5种行数比(B_(1),1:3;B_(2),1:2;B_(3),1:1;B_(4),2:1;B_(5),3:1)处理,多花木蓝混播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变化。[结果]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的灌草产量构成和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多花木蓝与3种草本混播灌草地的总产量较高,其中,以A6生产表现最好,为15.25 t/hm^(2)。多花木蓝与草本牧草以行数比B_(1)(1:3)或B_(2)(1:2)混播效果较好,牧草产量为13.33 t/hm^(2)和14.13 t/hm^(2)。不同建植模式以A6B_(1)的总产量最高,为16.66 t/hm^(2);A6B_(2)(15.94 t/hm^(2))和A6B_(3)(15.77 t/hm^(2))其次。[结论]牧草产量以灌草组合13.50 kg/hm^(2)多花木蓝+12.00 kg/hm^(2)多花黑麦草+4.50 kg/hm^(2)宽叶雀稗+7.50 kg/hm^(2)紫花苜蓿按灌草行数比1:3混播的最高,可作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的适宜模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木蓝 黔南多花木蓝 灌丛草地 灌草组合 行数比 牧草 产量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基于IAGA的多行设施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强 陈永锋 +1 位作者 袁瑞甫 赵水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针对横向和纵向通道位置和数量均不确定的多行设施布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AGA的多行设施布局优化方法。考虑设施最大纵横比约束,建立以物流成本、搬运设备空载成本及占地面积成本的加权平均值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基于... 针对横向和纵向通道位置和数量均不确定的多行设施布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AGA的多行设施布局优化方法。考虑设施最大纵横比约束,建立以物流成本、搬运设备空载成本及占地面积成本的加权平均值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基于柔性隔间结构编码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中设计了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自适应选择交叉算子(双点交叉算子和单亲单点交换算子)及分别针对隔间结构和设施编号排列的基本位变异算子,提高了其收敛速度和搜索能力。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IAGA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行设施布局 最大纵横比约束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柔性隔间结构
下载PDF
动量比对单排槽针栓喷注器雾化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波涛 唐亮 +2 位作者 杨宝娥 杨岸龙 李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5-1282,共8页
为了获得单排槽气液针栓喷注器的破碎过程和雾化特性,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动量比下的破碎变形过程、雾场浓度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径向液束在轴向气膜的剪切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穿透深度和破碎长度均随着动量比的提高... 为了获得单排槽气液针栓喷注器的破碎过程和雾化特性,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动量比下的破碎变形过程、雾场浓度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径向液束在轴向气膜的剪切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穿透深度和破碎长度均随着动量比的提高而增大;雾场中心的浓度随动量比提高而降低,使得雾场中心接近空心;随着局部动量比的提高,液滴粒径的最大值逐渐增大,液滴粒径的最小值逐渐减小,液滴的粒径范围逐渐拓宽;雾场液体浓度和粒径沿周向分布有相邻喷注单元之间明显的分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针栓喷注器 单排槽 动量比 雾化特性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不同行数比套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王季春 王龙昌 赵勇 蔡叶茂 滕艳 高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3-1450,共8页
以单作马铃薯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和叶绿素a/b值(Chla/b),提高了... 以单作马铃薯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和叶绿素a/b值(Chla/b),提高了马铃薯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Chla+Chlb)含量。整个生育期套作3︰2行数比LAI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SLW块茎形成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苗期、淀粉积累期高于套作2︰2行数比;Chla、Chlb、Chla+Chlb块茎增长期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淀粉积累期低于套作2︰2行数比;Chla/b值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套作降低了3︰2行数比Chla和Chla+Chlb随生育期递减的速率。套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提高了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非气孔因素是套作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套作3︰2行数比的Pn、Gs、Tr、Ci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WUE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与单作相比,套作显著降低了两种行数比的大薯数量和大薯鲜重;套作2︰2行数比小薯数量和小薯鲜重显著降低,但套作3︰2行数比小薯数量显著增加,小薯鲜重差异不显著;套作3︰2行数比小薯数量和小薯鲜重显著高于套作2︰2行数比。总之,套作改变了马铃薯的光合特性,并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2︰2行数比无套作优势(LER为0.88),3︰2行数比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LER为1.24),在生产中宜采用套作3︰2行数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玉米套作 单作 行数比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行比配置和玉米株型对玉米大豆间种产量及效益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汤复跃 陈文杰 +3 位作者 韦清源 郭小红 梁江 陈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6-732,共7页
为了给'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持续高产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不同玉米株型和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大豆单作(SS)和玉米单作(MM)为对照,通过土地当量比(LER)、间作当量(IE)、群体产量等不... 为了给'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持续高产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不同玉米株型和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大豆单作(SS)和玉米单作(MM)为对照,通过土地当量比(LER)、间作当量(IE)、群体产量等不同量化指标对不同行比配置和玉米株型对玉米大豆间种产量及效益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玉米‖大豆'不同行比及玉米株型配置处理,均表现为玉米竞争力强于大豆,群体玉米和大豆产量都显著低于单作,群体总产量显著高于单作。群体总LER、产量间作当量和产值间作当量(IE)值分别为1.32~1.43、1.90~2.18和1.27~1.36,即单作需增加32%~43%土地面积才能达到与间作同等的籽粒产量,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较单作提高了1.90~2.18倍和1.27~1.36倍;行比配置相同时,A2较A1,玉米和大豆株高均增加,大豆主茎节数变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产降低。玉米株型相同时,大豆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和分枝数表现为B3>B2>B1,产量表现为B1>B2>B3,即春大豆与半紧凑型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更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A1B1处理群体总产量、总LER、IE值最大,能够解决广西'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套种时小型机械作业问题,且效益最好,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种 行比 株型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不同行比套作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和群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王季春 王龙昌 赵勇 蔡叶茂 滕艳 杨国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 以马铃薯中薯5号(早熟,株型直立)和米拉(中晚熟,株型扩散)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套作行比,研究大田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中2个品种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两品种PAR、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均呈下降趋势,中薯5号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米拉MDA、CAT呈下降趋势,SOD相近,Pro、POD的变化因行比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两品种SPC,提高了两品种Pro、SOD、POD。中薯5号PAR套作低于单作,MDA套作高于单作,CAT块茎形成期低于单作,块茎增长期高于单作;米拉PAR套作高于单作,MDA、CAT套作低于单作。两品种套作PAR和CAT 3∶2行比高于2∶2行比,SPC相近,其他生理指标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套作降低了中薯5号的光环境,提高了米拉的光环境,3∶2行比光环境优于2∶2行比。套作条件下米拉的耐荫性比中薯5号更强,两品种3∶2行比套作比2∶2行比套作耐荫性更强。光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理特性的变化,并使套作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降低。中薯5号和米拉2∶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0.88,1.00,均无套作优势;3∶2行比套作LER分别为1.24,1.40,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后者宜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套作 单作 行比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父母本行比、行距配置对洮南地区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伟龙 张伟 +4 位作者 张井勇 彭宝 赵丽梅 李洪来 韩喜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4,共3页
为探讨杂交大豆制种最佳的父母本行比、行距配置,提高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和恢复系JLR11为材料,于2011和2012年在吉林省洮南市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45 cm和65 cm 2种行距,父母本1∶1、1∶2、1∶3和1∶4共4种行比,... 为探讨杂交大豆制种最佳的父母本行比、行距配置,提高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和恢复系JLR11为材料,于2011和2012年在吉林省洮南市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45 cm和65 cm 2种行距,父母本1∶1、1∶2、1∶3和1∶4共4种行比,研究了8种处理对制种产量的影响,并对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距45 cm的制种产量显著高于65 cm行距处理,并随着母本行数增加,制种产量显著提高;以行距45 cm、父母本行比1∶4处理的制种产量(1 396.7 kg·hm-2)最高,较行距65 cm、父母本行比1∶2的常规种植模式提高35.0%。在吉林省洮南地区适当缩小垄距、增加母本行数可减少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增加百粒重,并显著提高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大豆 制种产量 父母本行比 行距
下载PDF
杂种小麦“西杂一号”高效制种技术的研究Ⅰ.行比播幅的配置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维 张改生 +5 位作者 刘宏伟 袁虎林 张慧成 亢桂丽 王军卫 王小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对 1 2种行比与播幅的研究发现 ,在一定的播幅范围内 ,西杂一号母本异交结实率和行比关系不大 ,而与播幅关系密切 ,有随母本播幅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西杂一号制种田的母本播幅不超过 1 .8m时 ,两行父本提供的花粉量就可以满足需求 ,... 通过对 1 2种行比与播幅的研究发现 ,在一定的播幅范围内 ,西杂一号母本异交结实率和行比关系不大 ,而与播幅关系密切 ,有随母本播幅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西杂一号制种田的母本播幅不超过 1 .8m时 ,两行父本提供的花粉量就可以满足需求 ,在此范围内 ,父本播幅的增加对提高异交结实率作用不十分显著。通过回归分析求得“西杂一号”制种产量大于 5 2 5 0 kg/ hm2 的父母本比例范围为 0 .1~ 0 .5 ;并得出在关中灌区 ,西杂一号制种田以选择 2行父本、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西杂一号” 高效制种技术 行比 播幅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王龙昌 王季春 赵勇 蔡叶茂 滕艳 杨国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X期52-59,共8页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品薯≥50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行比套作,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行比套作低于3∶2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号商品性较差,鄂薯5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行比、中薯5号3∶2行比、米拉3∶2行比、费乌瑞它2∶2行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玉米套作 行比 品种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黎榆A繁殖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大军 谭亚玲 +1 位作者 李炎渊 顾晓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繁殖田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 10个不同父母本栽插行比的分析结果表明 :黎榆 A繁殖产量以父母本栽插行比为 2∶ 18最高 ,达 2 92 .0 9kg/6 6 7m2 。增加有效穗对于增产的效应要比增加结实率大 ;有效穗与产量... 繁殖田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 10个不同父母本栽插行比的分析结果表明 :黎榆 A繁殖产量以父母本栽插行比为 2∶ 18最高 ,达 2 92 .0 9kg/6 6 7m2 。增加有效穗对于增产的效应要比增加结实率大 ;有效穗与产量、结实率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 ,且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为 :y∧ =15 5 .6 2 83+4 .86 6 0 x1 +0 .2 34 2 x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母本 有效穗 结实率 产量 父母本行比 水稻 黎榆A不育系
下载PDF
马铃薯/玉米套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6 位作者 王季春 王龙昌 赵勇 廖采琴 魏鑫 郝艳睿 蔡叶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60,共9页
以单作玉米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生育前期显著降低,乳熟期与单作差异不显著;... 以单作玉米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数比,研究大田套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显著降低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SLW)生育前期显著降低,乳熟期与单作差异不显著;Chla、Chlb、Chla+Chlb套作3︰2行数比整个生育期显著低于单作,套作2︰2行数比生育前期显著低于单作,乳熟期差异不显著。2种行数比叶绿素a/b值拔节期套作低于单作,吐丝期高于单作。与套作2︰2行数比相比,套作3︰2行数比LAI苗期差异不显著,生育后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Chla、Chlb、Chla+Chlb生育前期显著高于2︰2行数比,乳熟期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b值吐丝期和乳熟期显著低于套作2︰2行数比,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SLW整个生育期差异不显著。2种行数比玉米套作和单作PAR、Pn、Gs、Tr、WUE均随叶位的降低而降低。套作降低了玉米下位叶的Pn、Gs、Tr,提高了下位叶的Ci,上位叶Pn、Gs、Tr、Ci套作和单作差异不显著。上、下叶位的PAR套作均显著高于单作,上、下叶位的WUE套作与单作差异均不显著。套作3︰2行数比上、下叶位PAR、Gs、Tr均显著低于2︰2行数比;2种行数比上位叶Pn相近,下位叶Pn套作3︰2行数比显著低于2︰2行数比。下位叶Pn的降低套作3︰2行数比受气孔因素限制,套作2︰2行数比受非气孔因素限制。总之,马铃薯/玉米套作改变了玉米的光合特性,并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套作2︰2行数比和套作3︰2行数比土地当量比分别为0.88、1.24,前者无套作优势,在生产中不宜采用,后者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宜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套作 单作 行数比 光合特性 产量 土地当量比
下载PDF
父母本行比及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阮仁武 严莉莉 +6 位作者 胡丹 刘星贝 佘恒志 徐曼曼 李中安 易泽林 杨宇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4-17,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683,8 k...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683,8 kg/hm2;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制种产量为3649,4 kg/hm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父母本行比为2∶6、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最高,达4160,6 kg/hm2。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7粒、1,12 g和62,6%;当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0粒、1,08 g和59,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其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9,6粒、1,24 g和71,6%。[结论]穗粒数是影响制种产量最大的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就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来看,该试验条件下,以父母本行比为2∶5-2∶6、氮肥施用量为300-450 kg/hm2的处理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本行比 氮肥 制种产量 杂交小麦
下载PDF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 Ⅲ.母本晚秋直播下父母本的适宜行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国佐 何惠萍 高维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5期3-5,共3页
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移栽,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出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 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移栽,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出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2%,制种产量达1000~10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播 制种 行比 不育株率 甘蓝型油菜 三系杂交
下载PDF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模式不同行比配置生理生态及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成达 郭志利 +2 位作者 李阳 孙迪 张丽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3期67-73,共7页
为实现玉米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产值最大化,进行了模式不同行比配置试验,筛选出较单作马铃薯和单作玉米增产程度最高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比(玉米:马铃薯)为1:7的配置能够保证马铃薯在间作环境下实现其群... 为实现玉米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产值最大化,进行了模式不同行比配置试验,筛选出较单作马铃薯和单作玉米增产程度最高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比(玉米:马铃薯)为1:7的配置能够保证马铃薯在间作环境下实现其群体生产能力;又能够利用马铃薯上层的光热气资源提升玉米产量,最大程度的发挥玉米的单产潜力;1:7配置条带间光合有效辐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物、产量性状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行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行比 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