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Pre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r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被引量:10
1
作者 Hao‑Yu Zhao Ming‑Yuan Yu +3 位作者 Ji Liu Xiaofeng Li Peng Min Zhong‑Zhen Y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2-111,共40页
Electronic devices generate heat during operation and requir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to extend the lifetime and preve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Featured by its exceptional thermal conductivity,graphene is an ide... Electronic devices generate heat during operation and requir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to extend the lifetime and preve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Featured by its exceptional thermal conductivity,graphene is an ideal functional filler for fabricating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to provide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focusing on constructing graphene networks in polymer composites to achiev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ies.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osite fabrications by directly mixing graphene with polymers,pre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llowed by backfilling polymers represents a promising way to produce composites with higher performances,enabling high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In this review,we first summari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nd strategies for fabricating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Subsequently,we give the reasoning behind using preconstructe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networks for fabricating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and highlight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Finally,our insight into the existing bottlenecks and opportunities is provided for developing preconstructed porous architectures of graphene and their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network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Anisotropic aerogels
下载PDF
不同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均匀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发勇 潘志玲 +7 位作者 王玉真 胡春华 华一崑 雷应波 郭宇锋 杜永红 王金宏 杨晶津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 【目的】探明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增温增湿工序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打叶复烤均质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于打叶复烤规模化生产的半叶对照法,研究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增温增湿工序对复烤前后及原烟与复烤烟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烟叶加工过程和成品烟片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3个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回潮加工后,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pH和淀粉的含量分别降低0.05%、0.16%、1.46%、0.43、0.03%、0.07和0.41%。其中,总糖/烟碱、总氮和淀粉的含量在加工前后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和pH差异极显著,烟碱和总糖含量在加工前后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经润叶和烟片复烤工序加工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0.34%和0.59%,加工前后还原糖含量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复烤烟片各成分含量均较原烟下降,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及淀粉含量分别下降0.44%、0.87%、0.10%和0.48%,差异极显著;总糖/烟碱和pH分别下降0.39和0.06,差异显著;烟碱含量下降0.06%,差异不显著。【结论】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真空回潮、润叶和烟片复烤关键工序对烟叶化学成分具有调控效应,烟碱可作为加工过程及成品烟片的均匀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增温增湿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船舶物权变动与登记对抗的逻辑构成和规则释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绪雨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6,共14页
船舶物权变动与登记对抗存在复杂关系,解释论上应在《海商法》立法目的和逻辑构成上寻求体系融贯性与正当性,并与《民法典》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中关于登记对抗效力规则相衔接。船舶登记不具有设权效力,仅为表征物权变动手段,并不是... 船舶物权变动与登记对抗存在复杂关系,解释论上应在《海商法》立法目的和逻辑构成上寻求体系融贯性与正当性,并与《民法典》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中关于登记对抗效力规则相衔接。船舶登记不具有设权效力,仅为表征物权变动手段,并不是适用善意取得要件之一,也并不解决二重让与中权源问题,交付是所有权变动生效要件与善意取得要件之一。船舶所有权变动中未登记不得对抗的第三人是二重让与中善意取得的买受人,出让人的一般债权人和设有担保债权人均不是善意第三人范畴。未经登记的船舶抵押权人,不得对抗善意买受人、登记或善意的光船租赁权人,以及进入保全与执行程序债权人、参与分配债权人与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抵押船舶可自由转让,抵押权具有追及效力,并赋予禁止转让例外约定以登记对抗效力,重新平衡抵押双方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物权 物权变动 登记对抗 逻辑构成 规则释论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湖羊乳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4
作者 林月霞 张克勤 +4 位作者 吕玉华 廖荣荣 戴建军 张德福 孙玲伟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随机采集30只分娩后湖羊泌乳早期(泌乳第1周)、中期(泌乳第4周)和晚期(泌乳第6周)3个时期的乳样,分别检测氨基酸含量和平衡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探究湖羊在泌乳期不同阶段的乳汁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泌乳第1... 随机采集30只分娩后湖羊泌乳早期(泌乳第1周)、中期(泌乳第4周)和晚期(泌乳第6周)3个时期的乳样,分别检测氨基酸含量和平衡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探究湖羊在泌乳期不同阶段的乳汁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泌乳第1周乳汁中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泌乳第1周乳汁中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第6周,而脯氨酸含量随着泌乳期显著增加。泌乳第1周的乳汁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非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仅在泌乳第1周时极显著高于第6周,呈味氨基酸含量在泌乳第6周显著低于第1周和第4周。泌乳第1周的乳汁中蛋白质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第4周和第6周,而泌乳第1周和第4周的乳汁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第6周。泌乳第6周乳汁中铜和铁含量显著高于第1周和第4周,不同泌乳期乳汁中P含量差异不显著;泌乳第1周乳汁中VA和VD含量极显著高于第4周,但极显著低于第6周。研究结果可为湖羊羔羊早期断奶料的制备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泌乳期 乳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余诗强 李留学 +4 位作者 赵小博 赵慧颖 屠焰 赵玉超 蒋林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3-1014,共12页
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控制乳体细胞数(SCC)及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北京14家奶牛场,选取健康正常泌乳生产的奶牛,共... 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控制乳体细胞数(SCC)及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北京14家奶牛场,选取健康正常泌乳生产的奶牛,共得到285045条生产性能测定报告(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按0~99 d、100~199 d、200~299 d和300 d以上(含300 d)分为4个泌乳阶段,按低SCC组(0~20万个·mL^(-1))、中SCC组(20~50万个·mL^(-1))、高SCC组(50万个·mL^(-1)以上)分为3个水平,将原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获得251949条DHI报告,采用Duncan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乳糖率、尿素氮(MUN)和SC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泌乳阶段奶牛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SCC均呈显著负相关,与乳糖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2)不同SCC水平奶牛泌乳天数、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和乳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奶牛在低SCC水平和高SCC水平中产奶量与SCC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1),中SCC水平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SCC水平上产奶量均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3)产奶量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3×10^(-9)x^(4)+3×10^(-6)x^(3)-1.5×10^(-3)x^(2)+2.039×10^(-1)x+34.437(R^(2)=0.9759);乳糖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1×10^(-15)x^(6)+2×10^(-12)x^(5)-2×10^(-9)x^(4)+6×10-7x^(3)-1×10^(-4)x^(2)+8.4×10^(-3)x+4.9992(R^(2)=0.9847);SCC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4×10^(-12)x^(5)+6×10^(-9)x^(4)-3×10^(-6)x^(3)+8×10^(-4)x^(2)-8.89×10^(-2)x+22.862(R^(2)=0.7829);乳蛋白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4×10^(-15)x^(6)-7×10^(-12)x^(5)+5×10^(-9)x^(4)-2×10^(-6)x^(3)+3×10^(-4)x^(2)-1.94×10^(-2)x+3.576(R^(2)=0.9437);乳脂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6×10^(-1)3x^(5)+9×10^(-10)x^(4)-6×10-7x^(3)+2×10^(-4)x^(2)-1.93×10^(-2)x+4.7772(R^(2)=0.9755);脂蛋比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2×10^(-1)1x^(4)-3×10^(-8)x^(3)+2×10^(-5)x^(2)-2.9×10^(-3)x+1.44(R^(2)=0.8636)。奶牛不同泌乳阶段和SCC水平的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泌乳早期和低SCC水平奶牛产奶量和乳糖率最高,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和乳糖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脂蛋比呈下降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合理的根据奶牛泌乳阶段和SCC水平对奶牛进行分群和规划,优化营养供给,以达到奶牛的最佳泌乳性能,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阶段 体细胞水平 乳成分 相关性 变化规律
下载PDF
醇化过程中云南清香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6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6 位作者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K326品种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K326品种总糖含量和pH降幅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烟叶 品种 自然醇化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探究复合绝缘子护套-芯棒老化界面的微观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杰 杨粤 +4 位作者 李媛媛 汪政 黄振 彭向阳 方鹏飞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146-1153,1175,共9页
为了研究复合绝缘子护套-芯棒界面进入水后发生的微观变化,通过Materials Studio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护套-芯棒界面体系模型,探究不同老化程度界面的微观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界面中的水分子会扩散到环氧树脂分子附近,并且随着水分子... 为了研究复合绝缘子护套-芯棒界面进入水后发生的微观变化,通过Materials Studio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护套-芯棒界面体系模型,探究不同老化程度界面的微观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界面中的水分子会扩散到环氧树脂分子附近,并且随着水分子数量逐渐增加,界面体系的总能量逐渐降低;此外,老化界面中硅烷偶联剂分子链的均方位移明显增大,界面的结合能明显降低。该文为研究复合绝缘子护套-芯棒老化界面发生的微观变化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法和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护套-芯棒界面 微观变化 均方位移 界面结合能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内参数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Ⅲ):风味物质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新虎 陈翔 +2 位作者 杨勇 罗慧波 黄志国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1,共5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和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跟踪考察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各类风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酒醅中大多数风味成分在发酵前期增长迅速,发酵中期含量较为平稳,发酵后期略有下降;入窖45 d左右是大多数...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和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跟踪考察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各类风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酒醅中大多数风味成分在发酵前期增长迅速,发酵中期含量较为平稳,发酵后期略有下降;入窖45 d左右是大多数风味物质生成最多的时间;部分风味物质在酒醅中的含量及量比关系与白酒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GC)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各因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方军 张宿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跟踪取样分析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的微生物、温度、水分、淀粉、糖分、酸度、酒精含量及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内的微生物与各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浓香型... 通过跟踪取样分析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的微生物、温度、水分、淀粉、糖分、酸度、酒精含量及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内的微生物与各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浓香型白酒的发酵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浓香型白酒 发酵因子 香气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香味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仝建波 陈洋 +1 位作者 程芳玲 杨军胜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0期17-18,22,共3页
对贮存时间不同、酒龄相同、酒度不同的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度酒在贮存过程中比较稳定,其主要香味成分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均随酒龄延长而减少,相应的酸含量增加;而低度酒在贮存过程中质量变... 对贮存时间不同、酒龄相同、酒度不同的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度酒在贮存过程中比较稳定,其主要香味成分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均随酒龄延长而减少,相应的酸含量增加;而低度酒在贮存过程中质量变化较大,香味成分随酒度的降低而改变了原有的平衡,使酒中酸类增加,酯类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香味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改性硅灰石表面行为TEM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伟端 潘兆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7-400,共4页
选用气流磨超音速气流作为机械力,对硅灰石、硬脂酸进行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硅灰石/硬脂酸复合粉体界面微观形貌及成分(Ca、Si、C)的变化规律。TEM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从硅灰石到硬脂酸,Ca、Si含量逐... 选用气流磨超音速气流作为机械力,对硅灰石、硬脂酸进行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硅灰石/硬脂酸复合粉体界面微观形貌及成分(Ca、Si、C)的变化规律。TEM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从硅灰石到硬脂酸,Ca、Si含量逐渐降低,C含量则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磨 硅灰石 硬酯酸界面 机械力化学改性 实验
下载PDF
基于领域规则的军用仿真模型组合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勇 何强 +1 位作者 鞠儒生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7-1532,共6页
分析了仿真模型的句法和语义组合方法,针对当前的组合方法在表达领域知识对组合建模约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域规则的仿真模型组合建模方法。采用符合HLA标准的基本对象模型表示原子模型和层次组合模型。通过逻辑规则表示组合建模... 分析了仿真模型的句法和语义组合方法,针对当前的组合方法在表达领域知识对组合建模约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域规则的仿真模型组合建模方法。采用符合HLA标准的基本对象模型表示原子模型和层次组合模型。通过逻辑规则表示组合建模的接口匹配规则和组合模型的领域知识,并根据领域知识建立组合建模的领域规则。用通用逻辑推理引擎实现领域规则对组合建模的约束检验和接口匹配检查。通过某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和BOM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组合建模方法,能有效的表示领域知识对组合模型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建模 领域规则 逻辑推理 基本对象模型 模型体系 接口匹配
下载PDF
复合煤岩变形破裂应力-电荷-温度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桢 苏小平 李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3-2740,共8页
为探究复合煤岩力学性质与电荷、温度信号内在联系,从大同忻州窑矿具有典型煤岩动力灾害特征煤层,提取顶板岩、煤样、底板岩按照1∶1∶1比例制备复合煤岩试样,采用0.1,0.3,1.0mm/min三种不同加载速率对煤岩试样进行单轴加载破裂实验,研... 为探究复合煤岩力学性质与电荷、温度信号内在联系,从大同忻州窑矿具有典型煤岩动力灾害特征煤层,提取顶板岩、煤样、底板岩按照1∶1∶1比例制备复合煤岩试样,采用0.1,0.3,1.0mm/min三种不同加载速率对煤岩试样进行单轴加载破裂实验,研究复合煤岩试样单轴加载变形破裂过程中电磁、电荷、温度信号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脉冲、电荷感应、温度在复合煤岩试样失稳破坏前均出现明显的前兆变化特征;加载初期电磁辐射、电荷感应信号较弱,随着加载应力水平的增加,两个信号逐渐增强,在临近峰值应力前信号达到最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两者呈二次相关性,系数在0.8以上;相对于电磁辐射信号变化特征,电荷感应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信号特征为阵发性的,当以0.1mm/min速率加载时,电荷感应信号最强,0.3,1.0mm/min速率加载时信号变化率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温度总体呈阶跃式、台阶式上升趋势,在峰值前达到最大值。结合复合煤岩破裂SET(stress-electricity-thermal)耦合模型,推导电磁辐射脉冲数与电荷感应电压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了SCT(stress-charge-thermal)耦合模型。针对12组试样进行试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SCT模型参数n,b′的数据拟合精度较SET耦合模型m,b稍高,复相关系数基本均在0.9以上,具有较高契合度。试样产生的电磁辐射、电荷感应及温度变化与自由电荷、内部微破裂、摩擦等因素有关。在煤矿现场电荷感应检测受干扰相对于电磁辐射要小很多,故可考虑采用SCT耦合模型对煤岩动力灾害进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煤岩 变形破裂 电荷感应 变化规律 耦合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EQ规则的组合服务运行时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卫 朱志良 +1 位作者 张斌 张岳松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9-866,共18页
组合服务通常运行在开放、变化和不确定的互联网环境中.动态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得组合服务的执行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制约了服务组合技术的实际可用性.针对该问题,面向环境的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EQ规则的组合服务运行时自... 组合服务通常运行在开放、变化和不确定的互联网环境中.动态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得组合服务的执行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制约了服务组合技术的实际可用性.针对该问题,面向环境的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EQ规则的组合服务运行时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在记载组合服务的执行日志和各备选服务的运行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挖掘得到反映"一个备选服务在特定的环境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质量会如何"的EQ规则库,从而指导组合服务如何响应实时产生的各类环境变化事件,以驱动组合服务的运行时自适应,保障其可靠运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组合服务在动态环境中的服务质量,增强其运行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组合服务运行时自适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服务 组合服务 运行时自适应 EQ规则 环境变化事件
下载PDF
四季苎麻化学成分与生长期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成国 谭远友 张尚勇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本文研究了四季苎麻的化学成分随生长期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苎麻生长期的延长,原麻中脂蜡质、半纤维素含量逐渐下降,而果胶、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
关键词 苎麻 变化规律 化学成分 生长期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界面热源下的温度分布和暂态过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艳捧 王泉 +3 位作者 毕继凯 杨政霖 潘锐健 郑雅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97-3506,共10页
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的原因和机理仍不清楚。为此研究了芯棒–护套界面缺陷发热复合绝缘子的温度分布与暂态过程,在界面设置热源,在界面、表面与试验环境中分别布置光纤光栅,制作了有界面热源、能测量界面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的10 k... 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的原因和机理仍不清楚。为此研究了芯棒–护套界面缺陷发热复合绝缘子的温度分布与暂态过程,在界面设置热源,在界面、表面与试验环境中分别布置光纤光栅,制作了有界面热源、能测量界面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的10 kV复合绝缘子,进行光纤光栅温度标定实验、不同界面热量下温度检测试验,并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试验热量下界面温度、表面温度随界面热源持续时间的暂态过程符合指数函数模型,时间常数分别约40 s、115 s;并提出了界面温度、表面温度暂态过程的起始时刻、稳定时刻,发现该界面热量下界面温度、表面温度达到稳定分别需要15~50 min、15~35 min,界面热量越大,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试验与仿真均表明界面温度、表面温度暂态变化均与界面热量成线性关系,仿真发现了该试验界面热量下绝缘子的空间温度分布范围,以热源为中心,在横截面对称轴方向上向芯棒方向热传导了9.5 mm、在界面周向上远离热源热传导了7 mm、在界面轴向上远离热源热传导了12 mm。该研究为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温度分布和暂态过程的检测、机理和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光纤光栅 异常发热 芯棒–护套界面 温度暂态变化
下载PDF
型钢水泥土构件界面粘结应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燕晓 黄新 麻志刚 《路基工程》 2010年第4期165-167,共3页
为研究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中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在型钢受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室内试验,得到了粘结应力沿构件全长的分布规律和构件内某点粘结力的变化规律。证明在试验所用的水泥土强度条件下,型钢与水... 为研究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中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在型钢受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室内试验,得到了粘结应力沿构件全长的分布规律和构件内某点粘结力的变化规律。证明在试验所用的水泥土强度条件下,型钢与水泥土有效锚固长度为构件全长,且构件破坏时锚固长度内各点均达到极限粘结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水泥土复合构件 粘结应力 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 锚固长度 极限粘结应力
下载PDF
周期性温度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损伤影响分析
18
作者 孙耀宁 王艳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用Python脚本生成复合材料三维细观力学有限元结构模型以及施加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所需的周期性边界条件,运用Abaqus材料子程序UMAT建立材料的损伤模型,研究周期性温度变化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在横向拉伸载荷的作用... 用Python脚本生成复合材料三维细观力学有限元结构模型以及施加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所需的周期性边界条件,运用Abaqus材料子程序UMAT建立材料的损伤模型,研究周期性温度变化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在横向拉伸载荷的作用下组分相损伤的演化过程以及最终产生基体裂纹破坏的趋势。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细观尺度表征了周期性温度变化对横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失效模式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纤维和基体的热物理性能不同使得纤维牵制基体的热变形,将会加快纤维/基体破坏,直接在垂直于载荷的应力集中区域产生连续界面脱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温度变化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细观损伤 界面失效 横向行为
下载PDF
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成分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朱翔 汪冬冬 +5 位作者 明建英 陈功 唐垚 李恒 张伟 张其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1,共4页
为研究工艺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发酵过程中盐度、pH值、总酸、有机酸、游离氨基酸、质构及亚硝酸盐等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盐度都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 为研究工艺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发酵过程中盐度、pH值、总酸、有机酸、游离氨基酸、质构及亚硝酸盐等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盐度都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pH值都逐渐下降,总酸含量均逐渐升高,发酵产生了大量乳酸和少量乙酸,但四川泡菜产酸更快;游离氨基酸均以丙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为主,其硬度、弹性、咀嚼性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亚硝酸盐都在第5天达到峰值,但远低于限量标准20 mg/kg。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含量各有差异,表明发酵蔬菜之间具有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东北酸菜 物质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相变热界面材料导热增强及定形改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楚玥 方晓明 +1 位作者 凌子夜 张正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07-4917,共11页
将相变时伴随潜热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特别是潜热值较大的固-液PCM引入热界面材料(TIM)领域,有望获得兼具储热和导热双功能的新型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界面材料(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PCTIM)。然... 将相变时伴随潜热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特别是潜热值较大的固-液PCM引入热界面材料(TIM)领域,有望获得兼具储热和导热双功能的新型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界面材料(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PCTIM)。然而,鉴于固-液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普遍较低且存在液相流动泄漏问题,使得增强热传导并同时提升固-液相变材料的定形性成为研制高性能相变热界面材料(PCTIM)的关键。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提升相变热界面材料热导率以及改善其定形性方面的策略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前强化PCTIM导热的手段主要有添加高导热填料、促使填料有序结构化以及使用低熔点金属等。在改善定形性方面,已运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使用柔性载体负载固-液PCM以在保证一定柔性的基础上克服其液相泄漏问题,使用固-固PCM来取代固-液PCM来彻底避免液相泄漏问题的出现,以及将固-液PCM封装在微米级或纳米级胶囊内,旨在牺牲借助液相PCM增加柔性的功能,而且通过提高PCTIM的潜热值来提升其抗热流冲击性能。文章指出,当前已研制的PCTIM热导率还较低,储热和导热这两个特性对其散热性能的协同影响机制缺乏深入了解。今后,需要探索研制高性能PCTIM的新策略,以期获得定形性好、热导率高、界面热阻小且潜热值大的PCTIM,从而满足5G通信等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材料 界面 复合材料 热传导 相变 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