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对鄂、渝、湘、黔若干县级图书馆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希明 王子健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选取了我国欠发达地区2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法治化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但地方政府依法保障的情况仍然堪忧。为此提出了4个基... 文章选取了我国欠发达地区2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法治化治理水平有所提升,但地方政府依法保障的情况仍然堪忧。为此提出了4个基层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着力点,为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法治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图书馆 法治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 欠发达地区
下载PDF
“五四宪法”精神之分析——纪念“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
2
作者 张其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四宪法”从起草到颁布,饱含了民主、务实、创新、开放等精神。在“五四宪法”诞生70年的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中,宪法以其独特的功能维护了国家法制的顺利运转,...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四宪法”从起草到颁布,饱含了民主、务实、创新、开放等精神。在“五四宪法”诞生70年的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中,宪法以其独特的功能维护了国家法制的顺利运转,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现行法治精神延续和发展了“五四宪法”精神,“五四宪法”精神也将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新中国 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下载PDF
The Role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3
作者 马一德 Chen S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第4期5-23,共19页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hould be advanced under a systems framework. The systems framework on which the Chinese rule of law relies is shaped by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system.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hic...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hould be advanced under a systems framework. The systems framework on which the Chinese rule of law relies is shaped by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system.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hich responds to the core themes of the determinant of socialism, Party leadership, the democratic tradition of New China and native resources for 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n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ruling Party--political power--the people" that takes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s the logic of its starting poin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plays the role of functional coupling. Popular sovereignty gains political legitimacy on the basis of multi- 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thus translating the will of the ruling Party into the will of the state.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process in national decision-making, affording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herent logical sequence of "ruling Party--Consultative Conference--People's Congress." Th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exercised by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an extension of political consultation; from it unfolds the systems framework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ystem
原文传递
从《民法典》看乡村治理中急需关注的十个法治问题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宪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实施,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治理中的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这些问题时,要重视两个核心的民法规则:一个是《民法典》第96条关于农村集体法人作为民法特别法人的规定;另一个是《民法典》第261条关于农村集体经济...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实施,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治理中的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这些问题时,要重视两个核心的民法规则:一个是《民法典》第96条关于农村集体法人作为民法特别法人的规定;另一个是《民法典》第261条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的规定。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组织及其所有权制度的重大变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准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土地理论、农村集体化理论,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涉及农业的经济基础已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勇敢地推出农村地权流转的政策思路。在乡村治理的法制建设中,要解决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相区分的问题;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中建立股东大会、成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问题;完善集体组织中的成员和成员权的制度设计;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把“三权分置”当作一项重要的制度予以推广,搞清楚地权运作的法律基础问题;把紧宅基地审批关,推行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满足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权利及新型农村合作社问题的需要;解决农村集体、农民家庭和个人的各种土地权利登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乡村治理 法治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为纪念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源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7-134,共8页
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经历了2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确立了许多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如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任务,必须从中国... 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经历了2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确立了许多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如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任务,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等。也由于种种原因违背了客观规律,遭受挫折和损失。但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视作党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毛泽东不愧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探索
下载PDF
新中国农村60年变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兴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亿万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是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第一次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亿万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是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继续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特别是在农村普遍试行村官直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村民自治,这是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和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兴农利农强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再一次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农村改革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积极探索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实现形式
7
作者 王冰 《宁夏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实践加以改革、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依法执政能力 党的建设
下载PDF
“德治”与“法治”传统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侧重于中国政治文化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炳起 陈寒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过去曾有儒、法斗争贯穿始终之说。而学者们则更多地认为儒家道德人文主义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重要、最具核心意义的精神。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儒家与法家互补、"德治"与"法治"兼重,乃是中国历史...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过去曾有儒、法斗争贯穿始终之说。而学者们则更多地认为儒家道德人文主义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重要、最具核心意义的精神。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儒家与法家互补、"德治"与"法治"兼重,乃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政治结构,也可视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质。正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对其予以科学分析,能获得多方面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文化 传统 “德治”与“法治” 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构论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利强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法治建构是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当下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建构模式本质上属于"自主推动型法治建构模式"。"市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市政府‘1+X’规则群→市人大常委会条例三步走"的法治创新路径成... 法治建构是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当下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建构模式本质上属于"自主推动型法治建构模式"。"市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市政府‘1+X’规则群→市人大常委会条例三步走"的法治创新路径成为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法治创新经验的"上海模式"的最重要内容,同时成为3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探索的最大亮点。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创新路径及法治建构的"应然模式"是"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的基本法模式",而"实然模式"是"国家授权、部委规章、地方立法三层次联动推进模式"。"实然模式"的最大成效是主要解决了"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一政治课题,但该模式存在三方面缺陷(无法适应深层次改革创新任务、不具有可持续性、价值取向模糊),在实践中遭遇了"四化难题"(行政化、地方化、碎片化、空洞化),对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探寻一条介于"应然模式"与"实然模式"之间的中间路径,并努力构建一种对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具有实质性法治保障意义的"过渡性模式"。建议采用"特别授权法模式",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由贸易园(港)区特别授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贸试验区 法治建构 法治创新路径 “特别授权法”
原文传递
法治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4,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法治中国建设作了进一步阐述,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方向。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法治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法治中国建设作了进一步阐述,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方向。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法治中国建设不仅当下承担历史使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上,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共同推进,坚持制度建设与突出重点共同推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科学推进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法律史学会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丽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9-198,共20页
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法律史学的前辈学者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开风气之先,于1979年9月在长春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这是当时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法学学术团体,也是近代以来法律史学科首个学会组织,其成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团... 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法律史学的前辈学者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开风气之先,于1979年9月在长春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这是当时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法学学术团体,也是近代以来法律史学科首个学会组织,其成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团结全国法律史学人的重要纽带,学会引领法律史学科已走过了四十年不平凡的风雨历程。法律史学几代学人一直秉承"大家的学会大家办"的合作精神与办会传统,戮力同心、砥砺奋进,在学术研究与交流、刊物出版、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重学术、重开拓、重团结、重奉献"的优良会风,取得了瞩目的可喜成绩,为法律史学科的发展、学术的繁荣、传统法文化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学会 法律史学科 法律史学术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