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被引量:12
1
作者 Wataru Miyamoto Masato Takao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 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In such injury,not only inadequatel...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 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In such injury,not only inadequately treated or misdiagnosed cases,but also correctly diagnosed cases can possibly result in a chronic pattern which is more troublesome to treat than an acute pattern.This paper reviews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the mechanism of chronic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radiological and arthroscopic diagnosis,and surg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CHRONIC injury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SUR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尹诗琴 杨思艺 +3 位作者 王锐涵 游贵宣 杨迎秋 张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周围的8个距离。结果回顾分析了2013年12月~2022年12月225例患者结果,可将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为4型:C形(50.67%)、V形(26.67%)、平坦形(15.11%)、L形(7.56%)。平坦形的切迹前后部夹角(145.56±9.25)°最大(P<0.05),L形切迹前后部夹角(125.07±13.54)°最小(P<0.05);平坦形的切迹深度(3.11±0.83)mm最小(P<0.05),L形的切迹深度(4.47±1.11)mm最大(P<0.05)。左侧切迹后部长度(13.06±3.56)mm、胫腓前间隙(3.83±1.49)mm明显大于右侧(P<0.05);男性切迹后部长度(13.36±3.46)mm、切迹深度(3.93±1.10)mm及胫腓重叠垂直距离(9.10±2.55)mm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通过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相关数据并根据形态将其分为4种类型。平坦形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更易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前移;而L形和C形切迹的下胫腓联合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后移或旋转复位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 分型 解剖学复位 踝关节不稳 计算机断层成像 解剖学
下载PDF
CT观察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申军国 王亚 +1 位作者 刘娜 宋晓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21-526,共6页
目的研究CT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7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54岁;骨折病程1~5 d,平均... 目的研究CT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7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54岁;骨折病程1~5 d,平均骨折病程2.87 d;跌落摔倒17例,重物砸伤16例,道路交通44例。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治疗(保守治疗),并行CT检查。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获取下胫腓联合CT相关参数(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以及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各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下胫腓联合CT相关参数与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77例患者中,旋前外旋型45例,外展型20例,旋后外旋型12例。复位治疗后12个月,3组患者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分均高于93分,优良率均高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12个月后,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分别与Baird-Jackson评分呈负相关性(r=-0.649、-0.745、-0.716,P<0.001)。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不同类型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解剖特点,CT测量下胫腓联合解剖结构数值与踝关节功能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闭合复位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下胫腓联合分离 闭合复位 踝关节功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Endobutton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楼宇梁 洪建军 +3 位作者 邵希文 卢晓郎 郑亦静 赖红燕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固定(A组)和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固定(B组)。其中A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37.90±4.67)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8例,C型18例;按照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SER)9例,旋前外展(PAB)10例,旋前外旋(PER)7例。B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8.70±6.03)岁;左侧6例,右侧6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4例,C型8例;按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3例,旋前外展2例,旋前外旋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负重时间,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更长、经济费用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胫腓骨重叠宽度、胫腓骨间隙、内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随访,A组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8周螺钉断裂,踝穴无移位,B组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装置脱落,踝穴无移位。术后AOFAS评分:A组(87.50±8.67)分,优18例,良4例,可4例;B组(86.23±7.42)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是一种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弹性固定装置,其固定效果与螺钉内固定相似,但避免了螺钉断裂风险,术后无须常规取出,有利于患者提前进行负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的治疗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5
5
作者 俞光荣 洪浩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踝关节损伤的损伤力机制复杂,包括轴向暴力、旋转暴力、剪切暴力及混合暴力。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损伤以及两者的混合伤。不稳定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一直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损伤的机... 踝关节损伤的损伤力机制复杂,包括轴向暴力、旋转暴力、剪切暴力及混合暴力。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损伤以及两者的混合伤。不稳定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一直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损伤的机制、诊断和分类、治疗方案等,产生很多较新的理念和技术。但多数医生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以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为误诊漏诊或者不合理治疗导致长期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肢体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腓骨 下胫腓联合 三角韧带
下载PDF
一种新型方法评估下胫腓关节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志生 杨海涛 +1 位作者 吴志新 吴爱民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5±6.9)岁。术中X线...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5±6.9)岁。术中X线机透视踝关节正侧位、踝穴位,根据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及“前方曲线”的完整性来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术后以CT的G值为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金标准”,判定术中评估的效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通过CT的G值评估下胫腓关节复位不良率为16.7%。术后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6.6±5.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发生,无螺钉取出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复发病例。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关节正位、踝穴位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结合踝关节侧位观察“前方曲线”,明显提高了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并改善了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关节 内固定 X线片 CT扫描
下载PDF
AO-B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城 刘智 +2 位作者 孙天胜 何红英 郭永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例AO-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应用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标准对下胫腓联合固定和非下胫腓...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例AO-B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应用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标准对下胫腓联合固定和非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7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均行下胫腓联合固定。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术后6个月时,27例下胫腓联合固定AOFAS低于31例非下胫腓联合固定(P<0.05);术后12个月两者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术后6个月AOFAS低于术后12个月(P<0.01)。结论对AO-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术中准确判断是否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及损伤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是恢复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分离 功能恢复
下载PDF
3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1
8
作者 鲁建作 王大风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6期638-639,共2页
2004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7~58岁。采用Lauge-Hamen分型:18例为旋前外展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 2004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7~58岁。采用Lauge-Hamen分型:18例为旋前外展型,12例为旋前外旋型,5例为旋后外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下胫腓分离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分离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全辉 谢加兵 +2 位作者 朱鉴 陶振京 朱劲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0期82-85,共4页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的常见伴发伤,下胫腓联合损伤可致踝关节稳定性丧失,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处理不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较多争议,主要...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的常见伴发伤,下胫腓联合损伤可致踝关节稳定性丧失,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处理不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较多争议,主要涉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稳定程度的判定及固定方式的选择。本文对下胫腓联合损伤从解剖学、生物力学、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分离 踝关节 动力性内固定 临床方案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分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志唐 岳海涛 唐洪辉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24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探讨下胫腓分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4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固定治疗。并以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随访的... 目的通过对24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探讨下胫腓分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4例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固定治疗。并以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随访的X线片征象评定2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本组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大的治疗,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固定,早期纠正下胫腓分离,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下胫腓分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琪 成永忠 +7 位作者 黄晓宇 陈奕历 温建民 蔡静怡 程灏 李永耀 许晶晶 贺达 《中医正骨》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再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再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每次复位固定后,先后对模型施加10 Nm、15 Nm、20 Nm的扭矩外旋足踝,通过在X线片上测定下胫腓联合间隙确定其稳定性。执行完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后,将标本上固定的外固定架或内固定物完全拆除,并将踝关节标本恢复至复位固定前的状态,然后进行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比较不同扭矩下两种固定方式对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双侧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9±2.93)mm,(4.28±1.69)mm,t=0.378,P=0.54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施加10 Nm、15 Nm、20 Nm扭矩后,两组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72±2.46)mm,(5.29±3.58)mm,t=0.246,P=0.811;(5.69±2.72)mm,(6.98±3.05)mm,t=-0.773,P=0.458;(5.70±2.95)mm,(6.80±3.20)mm,t=-0.618,P=0.551]。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其稳定性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 解剖
下载PDF
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路根 林浩 +2 位作者 黄东 牟勇 董书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踝关节标本,常规制成骨-韧带模型(标本可重复利用)。分为:A组:踝关节各韧带均完整;B组:三角韧带离断,下胫腓联合完整;C组:下胫腓联合离断,三角韧带完整;D组...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踝关节标本,常规制成骨-韧带模型(标本可重复利用)。分为:A组:踝关节各韧带均完整;B组:三角韧带离断,下胫腓联合完整;C组:下胫腓联合离断,三角韧带完整;D组: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均离断;E组: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韧带组。对标本施加600 N轴向加载。分别测量三种体位(中立位、背伸10°位、跖屈20°位)在各种状态下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压应力分布等变化。对比分析三角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前后对踝关节稳定的作用。结果在三种体位下均可发现,随着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的离断,胫距关节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接触压力逐渐增大,与正常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分布逐渐集中并有向外侧移位趋势;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修复前后的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的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减少,与正常组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分布分散。结论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断裂后,距骨发生移位,胫距关节面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及压应力分布发生剧烈变化。目前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能获得即刻稳定,且其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组相似,推荐对三角韧带伴下胫腓联合损伤者行手术治疗以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韧带 下胫腓联合韧带 生物力学 踝关节
下载PDF
Acute syndesmotic injuries in ankle fractures: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and current concepts 被引量:6
13
作者 Francesco Pogliacomi Massimo De Filippo +6 位作者 Daniele Casalini Alberto Longhi Fabrizio Tacci Rocco Perotta Francesco Pagnini Silvio Tocco Francesco Ceccarell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5期270-291,共22页
A stable and precise articula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maintains the tibiofibular relationship,and it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motion of the ankle joint.The disruption of this joint is frequently acco... A stable and precise articula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maintains the tibiofibular relationship,and it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motion of the ankle joint.The disruption of this joint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The diagnosis is not simple,and ideal management of the various presentations of syndesmotic injury remains controversial to this day.Anatomical resto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disrupted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functional outcomes.In such an injury,including inadequately treated,misdiagnosed and correctly diagnosed cases,a chronic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ankle pain,function disability and early osteoarthritis can result.This paper reviews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yndesmosis,the mechanism of its acute injury associated to fractures,radiological and arthroscopic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Fracture INJURY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 TRAUMA syndesmosis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志勇 秦舒 +1 位作者 廖宗武 徐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对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72),对照组采取三角韧带修复,观察组采取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 目的观察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对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72),对照组采取三角韧带修复,观察组采取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以及影像学测量指标水平。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就诊时间以及受伤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位置不佳行二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发生螺钉断裂。结论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采取三角韧带修复或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疗效相当,但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的复位不良率更高,存在术后断钉风险,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螺钉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关节功能 复位不良
下载PDF
不同固定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定中 王隆辉 李超艺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046-2052,共7页
目的:观察尼斯结弹性固定与螺钉刚性固定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7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全螺纹螺钉(螺钉组)固定下胫腓联合,87例通过尼斯结(NICE结组)固定下胫腓联... 目的:观察尼斯结弹性固定与螺钉刚性固定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7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全螺纹螺钉(螺钉组)固定下胫腓联合,87例通过尼斯结(NICE结组)固定下胫腓联合,比较术中胫腓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两组患者行走与负重时间(下地行走世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足踝评分、踝关节评分、背屈角度、跖屈角度以及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NICE结组下胫腓固定时间显著低于螺钉组(P<0.05),出血量和伤口显著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NICE结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螺钉组(P<0.05);手术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足踝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Kofoed)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NICE结组评分及评分变化幅度显著高于螺钉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背屈角度、跖屈角度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且NICE结组显著大于螺钉组(P<0.05),跖屈角度变化幅度NICE结组显著高于螺钉组(P<0.05),背屈角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半年内,NICE结组和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螺钉固定,NICE结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利于患者早期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E结固定 螺钉固定 下胫腓联合损伤 负重时间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缝合锚钉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鹏涛 王静成 +3 位作者 何金山 张佩 张家乐 梁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9-91,99,共4页
目的 探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3例,其中缝合锚钉组患者34例,金属螺钉组患者29例。所有患者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照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进行... 目的 探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3例,其中缝合锚钉组患者34例,金属螺钉组患者29例。所有患者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照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进行手术治疗;X线、CT测量评价下胫腓联合损伤及修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获得随访患者共58例,缝合锚钉组30例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13~42个月);金属螺钉组28例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15~42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下胫腓联合固定失效等并发症。X线及CT测量显示,2组患者下胫腓联合损伤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2组术后AOF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合锚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符合弹性固定,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精细的手术操作技术和下胫腓联合解剖可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缝合锚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缝合锚钉 弹性固定 踝关节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下载PDF
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劲松 付小勇 潘永雄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42例,其中三踝骨折30例,外后踝骨折伴有三角韧带断裂6例,单纯内外踝骨折6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42例,其中三踝骨折30例,外后踝骨折伴有三角韧带断裂6例,单纯内外踝骨折6例。术中为先行外踝、后踝内固定,再行内踝内固定或内侧三角韧带修复,最后行下胫腓联合内固定。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3±0.5)个月(10-2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伤口延迟愈合1例,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及坏死。术后6、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7.1±2.16)分、(93.4±2.3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26例(65.0%),良10例(25.0%),可6例(10.0%),优良率为90.0%。结论对于AO-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及术中准确判断是否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及可靠内固定,可重建踝穴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CT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建作 林央央 +1 位作者 杨杰 董晓敏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28~64岁,中位数43.5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按照 Danis -Weber 分型,B 型1... 目的:探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28~64岁,中位数43.5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按照 Danis -Weber 分型,B 型12例、C 型20例。腓骨骨折合并后踝和内踝(或三角韧带)损伤11例,腓骨骨折合并内踝(或三角韧带)损伤21例。所有患者均摄健、患侧下胫腓骨横断位 CT 片,在 CT 片上测量胫腓骨适合角、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外移距离和相对后移距离,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侧胫腓骨适合角、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外移距离均小于健侧[68.66°±9.28°;,79.49°±14.66°;,t =2.998,P =0.025;(5.65±1.79)mm,(7.66±2.05)mm,t =2.131,P =0.012],而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后移距离大于健侧[(4.94±1.49)mm,(1.90±3.34)mm,t =14.089,P =0.002]。结论: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后,患侧下胫腓联合较健侧有向前内侧旋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胫骨 踝关节 下胫腓联合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皮质骨螺钉
下载PDF
腓骨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恒 吴卫国 朱云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15-2319,共5页
目的观察腓骨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97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腓骨骨膜移位法组(n=51)和短肌腱移... 目的观察腓骨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97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腓骨骨膜移位法组(n=51)和短肌腱移位法组(n=4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操作角度、手术时间、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形态[内侧关节间隙(MW)、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骨代谢指标[β-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踝关节活动度[外翻、内翻、跖屈、背伸]、踝关节功能[Baird评分、Maryland评分、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腓骨骨膜移位法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均少于短肌腱移位法组,操作角度大于短肌腱移位法组,手术时间长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短肌腱移位法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骨膜移位法组患者的MW、TBOL、BALP、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短肌腱移位法组,TBCS、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骨膜移位法组患者的外翻、内翻、跖屈、背伸、Baird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FADI评分均明显高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骨膜移位法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骨膜移位法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短肌腱移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骨膜移位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短肌腱移位法,更能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增大操作角度,缩短固定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提早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改善患者骨代谢,增大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胫骨 下胫腓联合分离 腓骨骨膜移位法 短肌腱移位法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袢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桂红 董志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30-233,254,共5页
目的探讨袢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按AO治疗原则:外踝予解剖锁定... 目的探讨袢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按AO治疗原则:外踝予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内踝、后踝予空心螺钉固定。A组袢钢板组(观察组)用袢钢板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B组螺钉组(对照组)用传统普通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患肢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踝关节的功能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踝关节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袢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较传统普通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操作方便、可早期负重训练、利于踝关节早期康复、无断钉风险、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袢钢板弹性固定方式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袢钢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