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Input on Labor Migr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1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China Economist》 2018年第6期90-105,共16页
By introduc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nput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lloca... By introduc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nput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funds in China's "new normal" econom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 input is effective i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achieving a Pareto improvement state in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ways. However,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input at different stages varies. In particular, the impac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n improving inequality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other education levels. With adjustment for the macroeconomic slowdown, raising fiscal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can improv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by promo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long run. In all, education input can promote labor migration and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which is conducive to alleviat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lag in employment and achieving inclusive growth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 input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labor MIGRATION
下载PDF
构建以输入地区在职教育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5,共6页
农民工教育目前主要在农民工输出地区进行,以职前的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事实上,以输出地区职前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已经滞后于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并且有失公平。农民工教育应由以输出地区为主转为以输入... 农民工教育目前主要在农民工输出地区进行,以职前的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事实上,以输出地区职前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已经滞后于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并且有失公平。农民工教育应由以输出地区为主转为以输入地区为主,由以职前培训为主转为以在职培训和文化教育为主,实现农民工教育重心后移。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输入地区开展农民工在职培训与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教育 农民工输入地区 农民工输出地区 在职教育
下载PDF
山区农户耕地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玉竹 邵景安 钟建兵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生计资产视角,探索山区农户耕地投入影响因素.以PRA方式获取重庆市典型村调研资料,并借助逐步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定量分析耕地投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耕地投入中劳动力投入占总投入的80.83%,增产性投入...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生计资产视角,探索山区农户耕地投入影响因素.以PRA方式获取重庆市典型村调研资料,并借助逐步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定量分析耕地投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耕地投入中劳动力投入占总投入的80.83%,增产性投入是省工性投入的3倍,区域间耕地投入差异突出.2遴选的自然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社会资产等指标对耕地投入产生显著性影响.3农户生计类型主导耕地投入方向及投入量,其对农业依赖程度影响耕地投入积极性;诱导增产性投入与省工性投入,有助于指导耕地流转及耕地持续投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投入 劳动力非农化 生计资产 逐步回归分析 TOBIT模型
下载PDF
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1 位作者 陈政 陈晓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9,共7页
文章选取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分析方法,研究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差异化。结果发现:当期教育支出与科技投入对各地区当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不产生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教... 文章选取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分析方法,研究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差异化。结果发现:当期教育支出与科技投入对各地区当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不产生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教育支出对于中部、西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具有显著的动态效应,但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滞后期科技投入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具有显著的动态效应,而且科技投入对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时效性比教育支出更为及时。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择业能力,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应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科技投入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动态效应 差异化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投入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顺滨 王团真 +1 位作者 范凌 王巧燕 《科技和产业》 2015年第7期45-47,共3页
利用福建省2001-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研究农业投入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农业发展受农业劳动力、化肥、机械化和耕地面积四种投入要素的影响,其中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影响较大。提出三条建... 利用福建省2001-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研究农业投入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福建省农业发展受农业劳动力、化肥、机械化和耕地面积四种投入要素的影响,其中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影响较大。提出三条建议:适度引导农业劳动力回归农业部门;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继续加强农机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农村劳动力投入 农业发展 C-D生产函数
下载PDF
各级教育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92,共13页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视角研究各级教育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并探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通过构建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4年省级数据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级生...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视角研究各级教育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并探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通过构建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4年省级数据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级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方面,教育投入是缓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帕累托改进的有效手段,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具有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投入效果不一,相比而言,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作用更加显著。最后,在我国宏观经济减速调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仅可在短期弥补私人投资减少平滑经济增长,还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教育投入再分配带来的劳动力转移既减少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转型滞后的矛盾,是实现兼具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要素配置、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分配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振华 孙闻娅 白冰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0,共18页
数字金融通过改变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配置,对技术进步偏向产生影响,并最终作用于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层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提供了新的解释,并... 数字金融通过改变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配置,对技术进步偏向产生影响,并最终作用于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层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从规模性收入分配和功能性收入分配两个维度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技术进步呈现资本偏向的特征,数字金融增强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数字金融覆盖宽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均对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宽度的边际效应最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规模性收入分配和功能性收入分配有异质性影响: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增强效应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数字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有偏技术进步 要素相对投入 劳动收入份额 城乡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学解释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汉成 夏亚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7,共4页
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总体大幅度下降,相对贫困突出,返贫现象严重,并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等特征。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财政... 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总体大幅度下降,相对贫困突出,返贫现象严重,并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等特征。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财政支农投入等方面,对农村贫困状况进行了经济学解释。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强化教育培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支农方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农村劳动力 扩大内需 财政投入
原文传递
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 被引量:25
9
作者 廖柳文 龙花楼 马恩朴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5,共8页
耕地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可为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思路。文章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理论论述了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耕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探讨了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 耕地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可为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思路。文章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理论论述了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耕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探讨了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关系。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是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过程中,乡村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年龄结构变化引发的种植结构、经营方式、固有投入和耕地产出能力等耕地利用形态的变化,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动态过程与微观个体体能效应、劳动替代效应、土地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助推耕地利用转型的动力。研究认为,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关键在于通过耕地利用形态的刻画,剖析劳动力结构变动与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关系。在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背景下,面向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利用转型调控需要全面把握劳动力要素的新发展趋势,逐渐强化土地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要素变动 乡村 耕地利用转型 替代效应 动力机制 生产要素投入 农业机械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