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for new jobs amid crisis
1
作者 张车伟 王智勇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5期36-43,共8页
Referencing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census data,we first estimate the total numb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t about 238 million in 2008,including 71.4 million working across provinces.We also estimate how ... Referencing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census data,we first estimate the total numb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t about 238 million in 2008,including 71.4 million working across provinces.We also estimate how many migrant worker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ay lose their jobs.The coastal areas are the hardest hit.We predict that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 will face the most serious employment situation since the dawn of the new century, and that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s the main problem.We estimate that around 34.18 million rural migrant workers would be facing the risk of structural unemployment.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shocks to rural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a policy emphasis on adjusti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to new jo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migrant workers financial CRISIS impact on employment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宝顺 刘刚 蒋飞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6,共15页
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增强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因而可以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将2018年的县域数字乡村指... 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增强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因而可以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将2018年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匹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综合评价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该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信息改善效应,可以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人岗匹配、增强社会信任等路径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数字乡村建设对女性农民工、在婚农民工、中青年农民工、学历较高的农民工和已接入互联网的农民工具有更显著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效应,并有效缩小城乡间和农村地区内部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乡村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工 就业质量 信息渠道 人岗匹配 社会信任 互联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回流能够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吗——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
3
作者 张笑寒 王伟 《统计学报》 2024年第4期57-66,共10页
提高就业质量是助力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安居梦、乐业梦”的现实基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论证回流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回流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主要表现为提升农民工薪酬福利与职业层级;回流通过积... 提高就业质量是助力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安居梦、乐业梦”的现实基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论证回流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回流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主要表现为提升农民工薪酬福利与职业层级;回流通过积累社会资本与加深社会融入,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回流对老一代、男性、低技能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回流 就业质量 社会资本 社会融入 充分就业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nd Earnings——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张国庆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3期123-145,共23页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the rural labor force can choose whether to become self- employed or work for wages depending on their stock of human capital and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 simple Mincer earnings regr...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the rural labor force can choose whether to become self- employed or work for wages depending on their stock of human capital and loc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A simple Mincer earnings regression shows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for wage earners is two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self-employed. After correcting for bias in sample selection, the expanded Mincer earnings equation estimated the 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for wage earners at between 5.3 and 6.8 perc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raining, we found that the simplest form of training, short-term training and formal train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igrant workers’ repeat mobility. However, the simplest form of training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rnings,whereas short-term and formal training played an important determining role in this respect. Moreover, rights protection issues such as wage arrears also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migrant workers’ repeat mobility. In handling heterogeneity and endogenous educational variables among migrant worker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years of schooling of the parents of migrant workers were not an ideal instrumental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choices repeat mobility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reatment effects modely
原文传递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城乡收入差距
5
作者 黄凯南 张继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共17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深入研究两者的关联十分重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借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合成双重差分模型,深...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深入研究两者的关联十分重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借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合成双重差分模型,深入考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返乡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于东西部地区、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弱财政能力的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另外,研究还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多起着“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作用,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主要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县域的城乡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非农产业发展 农民返乡就业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乡村旅游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与政策思考
6
作者 林茂 杨振之 蔡克信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74,163,共11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返乡回流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而女性则占据了返乡劳动力的半壁江山。探索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是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事和要事。本文从个人与家庭禀赋角...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返乡回流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而女性则占据了返乡劳动力的半壁江山。探索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是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事和要事。本文从个人与家庭禀赋角度、家庭分工角度、传统乡村经济形态角度三个角度看,民族地区返乡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语言习俗、传统文化、社会规范等因素影响,面临着受教育水平低、职业-家庭角色冲突、高质量就业岗位供应不足等问题。分析表明,乡村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就业方面具有将生活技能职业化、就业地点在地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时间灵活化的优势,为实现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可靠的路径选择和现实条件。同时,民族地区返乡女性感知视角下的高质量就业包括就业环境舒适性、就业收入多元性、就业技能适配性、职业发展成长性、社会角色统一性等内容。为此,乡村旅游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需增加高质量就业机会、提升高质量就业能力、完善高质量就业保障、增强高质量就业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返乡女性 高质量就业
下载PDF
客观物质与心理认知如何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基于fsQCA方法的组态分析
7
作者 韩军辉 李锦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58-68,共11页
提升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不仅能够为后2020时代的贫困治理增加温度,同时还可以激发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活力。考虑多个自变量间的复杂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组态效应,基于集合论思想,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客观物质层面和心理认知层... 提升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不仅能够为后2020时代的贫困治理增加温度,同时还可以激发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活力。考虑多个自变量间的复杂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组态效应,基于集合论思想,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客观物质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将多重前因条件变量进行系统整合,可以揭示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绝对收入、社会比较、自我比较、分配公平感和焦虑感均不能单独构成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组态充分性分析表明,“油然而生”“自我算计”和“社会衬托”是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主要路径。基于此,应继续增加农村低收入青年经济收入夯实获得感生成物质基础,通过提升劳动收益率增进收入分配公平感,注重培养农村低收入青年的健康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态效应 定性比较分析 分配公平感 农村低收入青年 焦虑感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农民工就业
下载PDF
工作收入、社会保障与新职业农民工市民化:城市住房价格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菁 刘爱玉 田志鹏 《社会政策研究》 2023年第4期80-92,共13页
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催生大量收入较高的新职业,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定居,而人口聚集推高的房价又构成外来人口落户的障碍,共同构成新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城乡双向迁移的重要原因。使用全国代表性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务工城市住房价格的提升,工... 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催生大量收入较高的新职业,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定居,而人口聚集推高的房价又构成外来人口落户的障碍,共同构成新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城乡双向迁移的重要原因。使用全国代表性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务工城市住房价格的提升,工作收入对市民化的作用在下降,而社会保障的作用在上升。实证分析表明,较高的就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但新职业农民工以“保障换收入”在增加短期货币收入的同时削弱了获取城市公共服务的潜力,对其中长期市民化构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职业农民工 就业质量 市民化 城市住房价格
下载PDF
中国特色返乡创业问题研究:框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34,共15页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创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结合西方经济学界对劳动迁移、区域发展和创业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特色返乡创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有助于加深对该现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创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结合西方经济学界对劳动迁移、区域发展和创业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特色返乡创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有助于加深对该现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定位和意义的理解,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步。当前对中国特色返乡创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创业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绩效成果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方面,偏重讨论返乡者个人特征的效应,相对忽视了创业环境的影响。中国特色返乡创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政策启示性较强,因此与国际类似研究的接轨则略显不足。未来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和数据建设工作:一是分析返乡创业需求侧的特点;二是讨论如何优化实现高效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三是探讨返乡创业对社会非经济层面的影响;四是加强返乡创业研究数据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 迁移 就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与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腾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12,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农民工 返县就业 家庭策略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农民工自雇就业与举家迁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一南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控制潜在内生性、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同时,自雇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选择其他家庭化迁移程度较高的迁移模式,自雇就业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化迁移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工自雇就业促进举家迁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独立居住和农村土地转出的家庭空间资源再配置机制实现,而配偶不工作和老人随迁等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扶持自雇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为自雇就业农民工提供城市居住、农地转出等方面的便利有助于这一机制的实现,而城市则应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雇就业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自雇就业 举家迁移 独立居住 土地转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方位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记文 郑玉荣 《世界农业》 2023年第7期28-39,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日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本文从自由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和市民化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践。研究认为,取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日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本文从自由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和市民化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践。研究认为,取得成就的根本在于党和政府立足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将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返乡农民工进退两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挑战,本文建议坚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农民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县域经济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革命老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的现实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勇我 罗志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立足于新时代,为实现优化配置而出现的又一新型转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回归,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四川革命老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还存在创业就业融... 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立足于新时代,为实现优化配置而出现的又一新型转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回归,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四川革命老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还存在创业就业融资困难、社会保障落实乏力、就业稳定性不强、子女教育融入难等突出问题,基于此.就农民工基本现状、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对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工 创业就业
下载PDF
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研究:热点演化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鸿宇 彭梓莫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第4期11-23,共13页
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及其就业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研究的热点变迁过程可分为应急型、拓智型和助力型3个演化阶段。其中,助力型研究阶段具... 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及其就业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研究的热点变迁过程可分为应急型、拓智型和助力型3个演化阶段。其中,助力型研究阶段具有以人为本、以结果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驱动力和助力方向3大特征。基于期刊文献和政策文本深入分析,从战略驱动与牵引、政策支持与优化、谋创业与促就业和以人为本谋发展四个视角提出对策建议,以探索构建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良性发展生态系统,为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研究走向和高质量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与就业 乡村振兴 热点演化 政策与对策
下载PDF
职业和单位性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现美 颜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乡迁徙与市民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市居留意愿与其从事职业和所在单位的关系值得探讨。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和单位性质作为...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乡迁徙与市民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市居留意愿与其从事职业和所在单位的关系值得探讨。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和单位性质作为影响因素,研究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及年龄异质性。研究发现,单位性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影响较为显著,而职业与其城市居留意愿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打算继续留在流入地的农业户籍劳动力,长期居留意愿受到职业和单位性质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选择 单位性质 农村转移劳动力 城市居留意愿
下载PDF
外资进入影响农村劳动力收入的途径: 提高工资率抑或延长工作时间
16
作者 朱海华 张卫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共18页
区分外资进入通过工资率途径与工作时间途径对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外资进入的福利含义和加强工时监管的实际效果。基于企业固定雇用成本视角阐释了外资进入影响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内在机制,并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 区分外资进入通过工资率途径与工作时间途径对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外资进入的福利含义和加强工时监管的实际效果。基于企业固定雇用成本视角阐释了外资进入影响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内在机制,并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检验了外资进入通过前述两种途径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有助于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且对工资率与工作时间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增加年工作月数以延长工作时间是外资进入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这与外资进入主要通过提高工资率促进城镇劳动力收入增长形成了对比。异质性分析发现,受外资进入影响,雇用型就业、无劳动保障、单位规模小、流动性强、就业保护弱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可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提升收入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有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将土地转包出去,并从事本地雇用型工作、非农业生产经营性活动或长期在外务工。因此,应坚持将引进外资作为我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持续推动降低企业固定雇用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实现稳定非农就业和收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农村劳动力 工资率 工作时间 固定雇用成本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17
作者 张帅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第5期77-78,共2页
基于大数据分析辽宁省本地和外出农民工、外省漫入农民工规模分布、迁徙流向、就业情况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环境、发展农村电商等建议,以促进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辽宁 农村劳动力转移 政策建议 农民工就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34
18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顾梦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4,共10页
农民工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集聚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而城镇就业满意度是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上海市1 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在沪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其中收入... 农民工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集聚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而城镇就业满意度是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上海市1 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在沪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其中收入评价较低。工资收入、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城市适应性以及户籍制度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居住条件、工作福利、社会保障、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的既有工资收入等物质因素,也有城市适应性等精神因素,但比较而言,物质因素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从城镇推力视角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以及我国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就业满意度 民工荒 城镇化 有序PROBIT模型
下载PDF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浩 杨晓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共6页
参加就业培训是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调查显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主要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对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较弱,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现有劳动力就业培训市场不规范,农... 参加就业培训是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调查显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主要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对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较弱,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现有劳动力就业培训市场不规范,农民工对其表现出极大不信任;就业培训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以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为主体,培训机构、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相协调的就业促进型培训模式。利用这一模式,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大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规范劳动力培训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培训 就业促进型培训模式 培训市场
下载PDF
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晓春 何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6,共8页
本文基于买方垄断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地区中的七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最低工资水平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市场调整可能使最低工资原来具有... 本文基于买方垄断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地区中的七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最低工资水平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市场调整可能使最低工资原来具有的促进就业效应变得不确定,这需要政府采取对策介入劳动力市场,以实现保就业、保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线 农民工 就业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