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1
作者
赵汉卿
李超
+2 位作者
郭诚
陈晓明
张博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6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的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沙三上段发育一套完整的升降旋回,初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4~9 m,河道末端发育河口坝,砂体储层厚度3~8 m,分流河道平面分布范围最大,是该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河口坝平面发育范围达到最大,至最大湖泛面后湖平面缓慢下降,并在沙三上段顶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厚度减薄至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上段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物源转换与沉积充填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红林
张岚
+1 位作者
崔龙涛
李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重矿物、地震前积反射特征、地层厚度综合分析,认为从沙三中亚段到沙三上亚段,垦利A油田的物源供给方式、沉积充填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物源来自西南部垦东凸起,凹陷内部发育...
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重矿物、地震前积反射特征、地层厚度综合分析,认为从沙三中亚段到沙三上亚段,垦利A油田的物源供给方式、沉积充填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物源来自西南部垦东凸起,凹陷内部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自垦东凸起逐步进积至莱北低凸起;沙三中亚段沉积晚期,辫状河三角洲覆盖莱北低凸起;沙三上亚段沉积之前,莱北低凸起被抬升至湖平面以上,研究区物源也由沙三中亚段的垦东凸起单物源转换为垦东凸起和莱北低凸起的双物源,凹陷内部发育两支辫状河三角洲,一支为西南部垦东凸起辫状河三角洲,一支为莱北低凸起辫状河三角洲,二者在研究区南部交汇。沙三中亚段到沙三上亚段的物源转换,导致沙三中亚段与沙三上亚段在沉积模式与储层发育样式存在一定变化,为后续油田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沙三中亚段
沙三上亚段
物源转换
沉积充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接触关系讨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谢英刚
郭建华
+1 位作者
蒋小琼
张椿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前人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或假整合,从而影响了层序边界的识别。该文从区域地质条件对比、沉积相的突变、生物灭绝、物源变化、地层对比等六个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凹陷范围内的...
前人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或假整合,从而影响了层序边界的识别。该文从区域地质条件对比、沉积相的突变、生物灭绝、物源变化、地层对比等六个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凹陷范围内的不整合,且与控凹断层活动强度的周期性幕式变化有关,为层序边界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沙二段
接触关系
相变
地层对比
地质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被引量:
20
4
作者
郑鸿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8,共5页
将层序地层学原理运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沉积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进行了地层等时划分及对比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根据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和地形结构复杂的特点 ,并结合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结构和地层的分布...
将层序地层学原理运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沉积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进行了地层等时划分及对比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根据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和地形结构复杂的特点 ,并结合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结构和地层的分布特征 ,分别建立了构造坡折型、断层缓坡型、二台阶型、断坡高频型等几种层序地层学模式。这些模式可用于预测该地区低位砂体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层序地层学模式
储层分布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1
作者
赵汉卿
李超
郭诚
陈晓明
张博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出处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23-006-00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YXKY-2018-TJ-04)。
文摘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6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的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沙三上段发育一套完整的升降旋回,初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4~9 m,河道末端发育河口坝,砂体储层厚度3~8 m,分流河道平面分布范围最大,是该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河口坝平面发育范围达到最大,至最大湖泛面后湖平面缓慢下降,并在沙三上段顶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厚度减薄至2~5 m。
关键词
沙三上段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莱州湾凹陷
Keywords
E_(2)S_(3)^(U)
braided river delta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
Laizhou Bay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物源转换与沉积充填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红林
张岚
崔龙涛
李卓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8)。
文摘
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重矿物、地震前积反射特征、地层厚度综合分析,认为从沙三中亚段到沙三上亚段,垦利A油田的物源供给方式、沉积充填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物源来自西南部垦东凸起,凹陷内部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自垦东凸起逐步进积至莱北低凸起;沙三中亚段沉积晚期,辫状河三角洲覆盖莱北低凸起;沙三上亚段沉积之前,莱北低凸起被抬升至湖平面以上,研究区物源也由沙三中亚段的垦东凸起单物源转换为垦东凸起和莱北低凸起的双物源,凹陷内部发育两支辫状河三角洲,一支为西南部垦东凸起辫状河三角洲,一支为莱北低凸起辫状河三角洲,二者在研究区南部交汇。沙三中亚段到沙三上亚段的物源转换,导致沙三中亚段与沙三上亚段在沉积模式与储层发育样式存在一定变化,为后续油田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沙三中亚段
沙三上亚段
物源转换
沉积充填
Keywords
Laizhouwan
sag
E_(2)s_(3)^(m)
E_(2)s_(3)^(u)
provenance transformation
sedimentary filling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接触关系讨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谢英刚
郭建华
蒋小琼
张椿华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中南大学
中国石化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文摘
前人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或假整合,从而影响了层序边界的识别。该文从区域地质条件对比、沉积相的突变、生物灭绝、物源变化、地层对比等六个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凹陷范围内的不整合,且与控凹断层活动强度的周期性幕式变化有关,为层序边界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沙二段
接触关系
相变
地层对比
地质
油气勘探
Keywords
nonconformity, muta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ha-2 member, Sha -3 member,
dongpu
sag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被引量:
20
4
作者
郑鸿稳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8,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P990 4 8)"东濮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成果
文摘
将层序地层学原理运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沉积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进行了地层等时划分及对比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根据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和地形结构复杂的特点 ,并结合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结构和地层的分布特征 ,分别建立了构造坡折型、断层缓坡型、二台阶型、断坡高频型等几种层序地层学模式。这些模式可用于预测该地区低位砂体分布状况。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层序地层学模式
储层分布
岩性油气藏
Keywords
dongpu
sag
member 3
of
Shahejie form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
reservoir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赵汉卿
李超
郭诚
陈晓明
张博
《世界地质》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州湾凹陷垦利A油田沙三段物源转换与沉积充填响应
岳红林
张岚
崔龙涛
李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接触关系讨论
谢英刚
郭建华
蒋小琼
张椿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郑鸿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