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ature crude oils in the salt lak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precipitated at stage of carbonate in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sequences 被引量:6
1
作者 PENG Ping’an SHENG Guoying +1 位作者 FU Jiamo JIANG Jiag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S1期1-6,共6页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a geological section in Jianghan basin. Widely distributed immature oils in this basin have been shown to relate to the carbonate depositional stage of salt...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a geological section in Jianghan basin. Widely distributed immature oils in this basin have been shown to relate to the carbonate depositional stage of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cycle. It is concluded that only whe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rocks is taken into account, is it meaningful to calculate the immature oil in the sourc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salt lake IMMATURE CRUDE oils biological markers compound specific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subbottom pinnoite deposit of Da Qaidam salt lake in Qaidam Basin 被引量:1
2
作者 Gao Chunliang Yu Junqing +5 位作者 Min Xiuyun Cheng Aiying Zhang Lisa He Xianhu Xin Shouzhen Hong Rongch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7-7,共1页
Da Qaidam salt lake is known for its both liquid and solid boron resource.Data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f the Da Qaidam salt lake provided a comparable framework for this study that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se... Da Qaidam salt lake is known for its both liquid and solid boron resource.Data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f the Da Qaidam salt lake provided a comparable framework for this study that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section beneath the bottom of the perennial salt lake,including the ti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subbottom pinnoite deposit of Da Qaidam salt lake in Qaidam Basin
下载PDF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被引量:24
3
作者 ZHENG Mianping ZHANG Yongsheng +10 位作者 LIU Xifang NIE Zhen KONG Fanjing QI Wen Jia Qingxian PU Linzhong HOU Xianhua WANG Hailei ZHANG Zhen KONG Weigang LIN Yong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195-1235,共41页
China has unique salt lake resources, and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of Eurasian salt lake subzon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alt Lake Zon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egions with modern mean annual precipitat... China has unique salt lake resources, and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of Eurasian salt lake subzon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alt Lake Zon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egions with modern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lower than 500 mm.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reviews the progress made in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for the past 60 years. In the research of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from salt lake sediments, a series of salts have been proposed to be indicators of paleoclimate, and have been well accepted by scholars. The chloride-sulfate depositional regions of the west Qaidam and the east Tarim have been revealed to be the drought center of China since the Quaternary, and more than 6 spreading stages of arid climate (salt forming) have been identified. Five pan-lake periods with highstands have been proved to exis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mineral resource prospecting and theories of the forming of salt deposits: the atlas (1:2500000) of hydrochemical zoning of salt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compiled for the first time, revealing the zonal distribution and transition from carbonate type to chloride type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presenting corresponding mineral assemblages for different type of salt lakes; several large continental salt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the theory of continental potash deposition has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salt deposition in deep basins surrounded by high mountains, the mineral deposition from multistage evolution through chains of moderate or shallow lakes with multilevels, the origin of potassium rich brines in gravel layers, and the forming of potassium deposits through the inheriting from ancient salt deposits, thus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of "Continental Potash Deposition Theory"; several new types of Mg-borate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cluding the ulexite and pinnoite bed in Da Qaidam Lake, Qinghai, the pinnoite and kurnakovite bed in Chagcam Caka, Tibet, the kurnakovite bed in Lake Ny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of borate deposition from the cooling and dissolution of boron rich brines was proposed based on principles of geology,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 anti-floatation-cold crystallization metho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has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KCI production to 3 million tons per year for the Qarham, serving the famous brand of potash fertilizer products. One 1.2 million ton K-sulfate production line, the biggest in the world, has been built in Lop Nor, and K-sulfate of about 1.6 million tons was produced in 2015. Supported by the new technology, i.e. brine preparation in winter-cooling-solarization-isolation-lithium deposition from salt gradient solar pond" the highest lithium production base at Zabuye Lake (4421 m), Tibet,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is the first lithium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that reaches the year production of 5000 tons of lithium carbonate. The concept of Salt lake agriculture (Salt land agricul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ass growth of Dunaliella and other bacillus-algae and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halophytes in saltmarsh and salt saline-alkali lands, finding a new way to increase arable lands and develop related green industry in salt rich environments.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new thought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salt science, and the further progress in sal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facilitate the maturing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Sali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ess in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salt lake deposits and paleoclimate salt deposition mineralization and salting theory of saline lakes util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salt lake agriculture
下载PDF
Origin of boron in the Damxung Co Salt Lake(central Tibet):Evidence from boron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s
4
作者 Lü Yuanyuan ZHENG Mianping +4 位作者 CHEN Wenxi ZHANG Xuefei LIU Xifang WU Qian YU Jiangj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The origin of boron in boron-rich salt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The Damzung Co Salt Lake in central Tibet has high boron concentrations(B=276–313 mg/L)and is an ideal site for
关键词 Boron geochemistry ORIGIN Quaternary deposits Damxung Co salt lake TIBET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Tertiary Saline Lake Deposition of Petroliferous Area in East China
5
作者 Sun Zhencheng(Petroleum University Beijing)Yang Fan(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Qingha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Li Dongming and Peng Licai(Petroleum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CONTINENTAL deposit salt lake Marine TRANSGRESSION GEOCHEMISTRY PALEONTOLOGY
下载PDF
新疆库车盆地古近纪—新近纪盐湖成钾与靶区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成林 曹养同 +2 位作者 徐洋 焦鹏程 姚佛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956,共16页
库车前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属于副特提斯域,古近纪受副特提斯海海水补给,古近纪—新近纪发育巨厚蒸发岩。研究显示,库车盆地始新世和中新世古盐湖卤水已演化至钾盐析出阶段,在地层中广泛发现了原生钾盐矿物,如钾石盐、光卤石、杂... 库车前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属于副特提斯域,古近纪受副特提斯海海水补给,古近纪—新近纪发育巨厚蒸发岩。研究显示,库车盆地始新世和中新世古盐湖卤水已演化至钾盐析出阶段,在地层中广泛发现了原生钾盐矿物,如钾石盐、光卤石、杂卤石等;通过岩芯岩屑地球化学及矿物学分析,基本确定了至少3个富钾层或成钾层位,其中始新统中上部两个和中新统中上部一个,钾离子含量最高达3%,另外,上新统可能存在一个成钾层位。本文在综述此前库车盆地构造、蒸发岩、盐类矿物学、地球化学与盐湖沉积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库车盆地古盐湖构造-沉积演变、成钾模式;提出了4个钾盐成矿区带,即北部克拉苏成矿带、中部秋里塔克成矿带、南部沙雅构造沉降成矿带以及东部阳霞凹地成钾区,这些关键认识为库车盆地的钾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盆地 古盐湖 古近纪—新近纪 钾盐沉积与预测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察尔汗盐湖沉积物的OSL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震鑫 卢晓航 +4 位作者 杨建文 苏维刚 马云麒 马喆 韩凤清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察尔汗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但全新世以来沉积剖面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相关年代数据也比较缺乏。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东部,别勒滩区段西部和达布逊区段东部的沉积剖面中各发现2层细碎屑夹层,采集了相... 察尔汗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但全新世以来沉积剖面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相关年代数据也比较缺乏。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东部,别勒滩区段西部和达布逊区段东部的沉积剖面中各发现2层细碎屑夹层,采集了相应的光释光样品,以研究察尔汗盐湖全新世时期的沉积年代。结果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东部剖面(DBX)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6.2 ka(8.90 m)和2.8 ka(1.96 m),别勒滩区段东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9 ka(3.20 m)和0.9 ka(1.40 m),别勒滩区段西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4 ka(3.10 m)和0.7 ka(1.50 m)。由于晚第四纪盐湖沉积松散且易溶造成样品的成分及来源复杂等影响,造成了剖面OSL数据远小于14C、U-Th测年数据(8~9 ka)。3个剖面沉积速率计算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沉积速率大于别勒滩区段,而别勒滩区段东部的沉积速率高于西部,察尔汗盐湖与东台吉乃尔盐湖的沉积速率整体上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光释光测年 全新世 沉积速率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盐湖泻湖湾积盐综合循环利用
8
作者 冯锦阳 黄柯 +1 位作者 吴盛斌 陈伯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8期100-102,共3页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地处日喀则市仲巴县,是富含锂、钾和钠的大型盐湖矿床。针对泻湖湾的积盐进行资源勘查,开展溶盐试验,然后提出积盐回湖的综合循环利用方案。经资源勘查,目前,泻湖湾内的积盐暂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地处日喀则市仲巴县,是富含锂、钾和钠的大型盐湖矿床。针对泻湖湾的积盐进行资源勘查,开展溶盐试验,然后提出积盐回湖的综合循环利用方案。经资源勘查,目前,泻湖湾内的积盐暂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未来,要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和外部条件变化,合理选择积盐回湖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布耶盐湖 积盐 综合循环利用 泻湖湾 资源勘查 溶盐试验
下载PDF
风云1井抑制碳酸盐岩结晶钻井液技术研究
9
作者 何雷 鲁小庆 +3 位作者 王佳琪 蒲鑫 廖锐 哈飞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研究了一套抑制碳酸盐岩结晶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及现场复杂防控钻井液技术,安全钻进至完钻井深,全程无事故,不仅消除了低温下盐结晶对井控装备的影响,且阻止了井下盐岩溶蚀的进一步恶化,将有助于玛湖凹陷咸湖沉积环境页岩油的勘探... 研究了一套抑制碳酸盐岩结晶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及现场复杂防控钻井液技术,安全钻进至完钻井深,全程无事故,不仅消除了低温下盐结晶对井控装备的影响,且阻止了井下盐岩溶蚀的进一步恶化,将有助于玛湖凹陷咸湖沉积环境页岩油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咸湖沉积 盐岩层 岩溶蚀 盐结晶
下载PDF
中国盐湖科学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7
10
作者 郑绵平 张永生 +10 位作者 刘喜方 齐文 孔凡晶 乜贞 贾沁贤 卜令忠 侯献华 王海雷 张震 孔维刚 林勇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3-2166,共44页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分布于北半球盐湖带欧亚盐湖亚带东部,主要分布在现代降水量<500mm/a的范围内。本文对中国盐湖科学技术60年来取得的若干进展进行初步梳理。1.在盐湖沉积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盐类矿物的...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分布于北半球盐湖带欧亚盐湖亚带东部,主要分布在现代降水量<500mm/a的范围内。本文对中国盐湖科学技术60年来取得的若干进展进行初步梳理。1.在盐湖沉积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盐类矿物的古气候转换指标。柴达木西部-塔里木东部氯化物型-硫酸盐型沉积区为我国第四纪以来干旱成盐中心,历经了6次以上的向外干旱(成盐)扩张期;提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存在5次泛湖高湖面;2.在盐湖成矿与成盐成钾理论研究方面:首编青藏高原湖泊水化学分带图(1/250万),揭示了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类型由南往北、由碳酸盐-氯化物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应成盐成矿专属性;发现几个大型陆相钾盐矿床,提出了高山深盆成盐模式、链式多级中浅盐湖成矿模式、多级湖盆深盆成盐模式、砂砾型含钾卤水成矿模式以及"隔代承袭成钾"等新认识,建立和发展了"陆相成钾"理论认识;发现青海大柴旦湖钠硼解石-柱硼镁石矿床、西藏扎仓茶卡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矿床、聂尔错库水硼镁石矿床等新类型镁硼酸盐(锂)矿床,进而提出冷冻稀释成硼理论新认识。3.自主研发出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生产氯化钾自控系统,使察尔汗盐湖钾盐达到300万吨/年KCl产量,形成了名牌钾肥产品。成功研发了罗布泊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建成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装置,2015年产量达160万吨,以上为我国钾肥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自主研发的"冬储卤-冷冻-日晒-分离-盐梯度太阳池积热沉锂"创新技术支撑下,在西藏高原海拔4421米的扎布耶盐湖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锂盐产业,也是我国首条年产5000吨碳酸锂的盐湖提锂基地。4.根据盐水域发育大面积杜氏藻等嗜盐菌藻、盐沼带和盐碱地繁衍多种盐生植物的盐境生态特点,提出"盐湖农业"("盐土农业")农业新概念,发展盐境绿色产业提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最后,为今后盐类科学发展方向,提出了深绿科技与产业研发方向,随着盐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盐类学(Salinology)的发展和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盐湖研究进展 盐湖沉积与古气候 成盐理论 盐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盐湖农业 盐类深绿科技与产业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刘成林 王弭力 +1 位作者 焦鹏程 陈永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6-802,共7页
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是世界最大第四纪干盐湖之一。自中更新世以来,罗布泊北部受到新构造运动影响,一方面,发生抬升活动;另一方面,产生地堑式断裂及次级盆地(凹地)。调查发现罗布泊的次级凹地及断陷带内蕴藏有钾盐矿床,主要... 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是世界最大第四纪干盐湖之一。自中更新世以来,罗布泊北部受到新构造运动影响,一方面,发生抬升活动;另一方面,产生地堑式断裂及次级盆地(凹地)。调查发现罗布泊的次级凹地及断陷带内蕴藏有钾盐矿床,主要是卤水钾盐矿床;这些钾盐矿床(或成钾凹地)的分布具有方向性和一定等间距性。罗布泊卤水钾矿,除在罗北凹地外,在其外围的较小凹地内也有分布,表现为"卫星式"分布模式;而在地堑式断裂带延伸的范围区内也出现卤水,其分布表现为"含水墙"状模式。固体钾盐沉积于罗北凹地中心区及外围断陷带内,其形态与展布方向也受到地堑式断裂控制,其沉积模式有"浓缩中心式"和"构造洼地式"两种,前者钾盐沉积区面积均较大,钾矿面积占凹地面积近1/4,而后者沉积区面积很小,钾盐沉积基本分布于整个洼地内;固体钾盐分布区形态主要呈"条带状"模式,其长宽比值平均为3.58。除了构造应力作用外,罗布泊凹陷的几何形态、面积与补给来源方向等亦对罗布泊钾盐矿床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掌握罗布泊钾盐矿床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对于古代钾盐勘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盐湖 钾盐 分布模式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分析盐湖粘土矿物元素含量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小欢 孟庆芬 +2 位作者 董亚萍 陈美达 李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9-833,共5页
以低压聚乙烯粉镶边垫底粉末压片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粘土矿物中主次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曲线,测量了粘土矿物中As,Mn,Co,Cu,Cr,Dy,Ga,Mo,P,Pb,Rb,S,Sr,Ba,Cs,Ta,Th,Ti,U,V,Y,Zn,Zr,MgO,K2O,Na2O,CaO,Fe2O3,Al2O3,SiO2含量... 以低压聚乙烯粉镶边垫底粉末压片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粘土矿物中主次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曲线,测量了粘土矿物中As,Mn,Co,Cu,Cr,Dy,Ga,Mo,P,Pb,Rb,S,Sr,Ba,Cs,Ta,Th,Ti,U,V,Y,Zn,Zr,MgO,K2O,Na2O,CaO,Fe2O3,Al2O3,SiO2含量。研究了各元素的谱线干扰特别是谱线的间接干扰,同时提出了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相互之间干扰的判别方法 使用α经验系数法及康普顿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经对国家标准物及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量值与标准值结果吻合。方法的检出限和准确度均满足分析要求,除了Mo,Cs,Ta 3个元素RSD较高,其他元素RSD为0.01%~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谱线干扰 盐湖沉积 粘土矿物 标准物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6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何先虎 辛首臻 洪荣昌 刘永 张丽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柴旦盐湖因开采硼矿而揭露出来的湖中高分辨率的天然沉积剖面DCD-2和DCD03,利用岩性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AMS 14 C年代学等多指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以及其他硼矿层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了盐湖硼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第一硼矿层)形成年代始于BC 1790a左右。湖底柱硼镁石含量为35%,B2O3含量约为3%~16%,属于中低品位硼矿层;而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含量分别为82%和35%,B2O3平均含量约为3%~9%,属于低品位硼矿层。硼矿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湖底柱硼镁石以及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是在特定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和湖泊环境下形成,在湖区的不同地带,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理形成了不同的硼酸盐矿物或硼矿床。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外在控制条件,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在固体硼酸盐整个形成过程中,盐湖卤水都呈现弱碱性—碱性,这是盐湖硼酸盐沉积形成的先决条件。文章提出了盐湖固体硼酸盐的具体形成机理并确定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柴旦盐湖 硼酸盐矿床 柱硼镁石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下载PDF
济阳坳陷盐湖沉积环境高硫稠油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宋一涛 廖永胜 王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8,65,共8页
依据物理性质可将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高硫稠油分为高硫稠油和特稠油,高硫稠油有完整的正、异构烷烃分布,C29甾烷立体异构化参数为0.41~0.54,高于一般低熟油。但仍具有盐湖环境低熟油常见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含有异常丰富的C21... 依据物理性质可将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高硫稠油分为高硫稠油和特稠油,高硫稠油有完整的正、异构烷烃分布,C29甾烷立体异构化参数为0.41~0.54,高于一般低熟油。但仍具有盐湖环境低熟油常见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含有异常丰富的C21、C22孕甾烷、罕见的C28-28,30-二降藿烷、甲基藿烷系列、含硫藿烷及硫在C16、C22位的含硫甾烷。高硫特稠油的正、异构烷烃有不同程度损失,甾、萜类及绝大部分芳烃类化合物特征与稠油相同。油源对比及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定量测定表明,高硫稠油主要来源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沉积环境Ⅰ、Ⅱ,型干酪根优质烃源岩,其生油高峰的R。为0.55%~0.60%。达生油高峰时可溶有机质占烃源岩总有机质的85%,因此高硫稠油主要来自可溶有机质,属于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低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盐湖沉积环境 高硫稠油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烃源岩 可溶有机质 低熟油
下载PDF
中国锂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评述和展望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核 黄亮 +6 位作者 白洪阳 王堃宇 王振宏 高昊 周金胜 秦艳 王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8-866,共19页
作为核心战略金属资源,锂矿勘查与研究已成为当今矿产勘查和地学研究的热点。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锂三角”地区(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我国锂矿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江... 作为核心战略金属资源,锂矿勘查与研究已成为当今矿产勘查和地学研究的热点。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锂三角”地区(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我国锂矿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江西和云南6省(区),可划分为16个锂成矿带。锂矿类型包括卤水型、硬岩型和黏土型三种。卤水型锂矿又可分盐湖型和地下卤水型,其中盐湖型锂矿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储量巨大;地下卤水型锂矿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潜江凹陷,数量较少。硬岩型锂矿又可分为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其中伟晶岩型锂矿主要发育在阿尔泰、阿尔金、西昆仑、川西、喜马拉雅、东秦岭和南岭等区域,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印支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型锂矿主要发育在武夷、南岭、江南和兴蒙等造山带,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燕山期;隐爆角砾岩型锂矿发育在大兴安岭。黏土型锂矿在滇中、贵州、广西成矿潜力巨大。伟晶岩型锂矿的含锂矿物以锂辉石为主,矿石的锂品位较高,开采比较容易,是我国锂供给的重要来源。除扎布耶、结则茶卡等少数碳酸盐型盐湖锂矿外,我国多数盐湖锂矿Mg/Li值高,卤水提锂技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黏土型锂矿在我国还不具备开采条件,提取尚处在小试阶段,但一旦实现提取技术突破,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盐湖型 伟晶岩型 矿床分布 提取技术
下载PDF
世界盐湖卤水型锂矿特征、分布规律与成矿动力模型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成林 余小灿 +5 位作者 袁学银 李瑞琴 姚佛军 沈立建 李强 赵元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09-2029,共21页
卤水锂矿在世界探明的锂矿总资源量中占比达65%,由于其易于开采,成本较低,其锂盐产品占总锂盐产品的75%左右。世界卤水锂矿主要产于现代盐湖,这些盐湖分布于世界三大高原:中国青藏高原、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形成了三大盐... 卤水锂矿在世界探明的锂矿总资源量中占比达65%,由于其易于开采,成本较低,其锂盐产品占总锂盐产品的75%左右。世界卤水锂矿主要产于现代盐湖,这些盐湖分布于世界三大高原:中国青藏高原、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形成了三大盐湖卤水锂成矿区。中国青藏高原盐湖主要包括西藏中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锂(LiCl)资源量为2330万t;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盐湖,涵盖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盐湖,锂(Li_(2)O)资源量为2300万t;北美西部高原盐湖卤水锂矿(Li__(2)O)资源量为550万t。同时,中国华南地区在中生代晚期可能也是高原环境,高原地貌孕育了大量盐湖,并形成了一些富锂卤水矿。这些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都起因于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南美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是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增生造山形成的,中国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陆陆碰撞形成的,而中国华南古高原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作用有关。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作用,一方面形成高原地貌,挡住了来自大洋的水汽,从而导致高原内部降水减少,形成干旱气候,引发强烈蒸发作用;洋壳俯冲至上地幔之后,由于脱水和部分熔融导致其中的氯、钾、锂和溴等挥发分进入岩浆并被带到地壳浅部富集;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形成大量构造盆地,同时,岩浆活动又引起大量温热泉水活动,高温水-岩反应将地壳中大量锂等成矿物质释放出来,汇入盆地并通过蒸发浓缩形成富锂盐湖。上述构造、气候和物源等成矿要素的耦合,最终导致高原盐湖卤水富锂成矿。综合世界卤水锂矿特征与成矿作用,提出盐湖卤水锂成矿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卤水锂矿 板块俯冲 青藏高原 安第斯高原 美国西部高原
下载PDF
硼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家龙 赵永鑫 柳丰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硼在自然界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1B和10B,常采用δ(11B)/10-3来表示不同地质体的同位素组成。由于硼同位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馏作用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岩浆-热液流体中的高活动性和化学性质稳定等方面的优势,使硼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 硼在自然界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1B和10B,常采用δ(11B)/10-3来表示不同地质体的同位素组成。由于硼同位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馏作用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岩浆-热液流体中的高活动性和化学性质稳定等方面的优势,使硼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控制硼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是硼源。一般情况下,非海相的硼酸盐矿物和与之相关的电气石的δ(11B)值为负值,而在某些盐湖卤水和与海相环境有关的硼酸盐矿物的δ(11B)值则为正值。目前,硼同位素示踪主要应用于块状硫化物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以及盐湖矿床的研究。随着硼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在不同环境地质样品中分布特征的深入研究,硼同位素在解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 块状硫化物矿床 热液矿床 盐湖矿床
下载PDF
马海盐湖区卤水和盐类矿物的氯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卫国 肖应凯 +2 位作者 孙大鹏 周引民 王庆忠 《盐湖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29-33,共5页
采用以Cs2Cl+为发射离子的高精度正热电离质谱方法,对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区卤水和共存的盐类沉积、河水、钻孔盐类沉积中的氯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精确的测定.该地区盐湖卤水氯同位素组成表明,在相同的蒸发沉积环境地质条件下,地... 采用以Cs2Cl+为发射离子的高精度正热电离质谱方法,对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区卤水和共存的盐类沉积、河水、钻孔盐类沉积中的氯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精确的测定.该地区盐湖卤水氯同位素组成表明,在相同的蒸发沉积环境地质条件下,地表卤水δ37Cl变化范围为-1.55‰到0.53‰。盐类沉积垂直剖面的δ37Cl值变化范围在0.00‰。到1.05‰。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利用卤水及盐类矿物氯同位素组成变化追踪盐湖补给水来源及盐湖古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海盐湖 卤水及盐类矿物 氯同位素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盐湖矿产资源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朝军 王跃峰 武萍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西藏自治区地域广,湖泊多,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调查研究程度较低。采用常规调查方法,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以TM(E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波段合成、密度分割、比值处理等方法进行信息提取,取得了良好效果。圈划出的成矿远景... 西藏自治区地域广,湖泊多,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调查研究程度较低。采用常规调查方法,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以TM(E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波段合成、密度分割、比值处理等方法进行信息提取,取得了良好效果。圈划出的成矿远景区准确、可靠,经验证新发现了一批盐类矿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盐湖矿产 TM(ETM)数据 信息提取 成矿远景区
下载PDF
新疆典型干盐湖成钾条件对比与指标模型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黎春 刘成林 +1 位作者 焦鹏程 陈永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601,共9页
选取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2个典型终端干盐湖罗布泊和玛纳斯盐湖,对其成钾条件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盆地地理纬度、构造位置、盆地规模、所处气候带以及区域水文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特征、钾盐富集特征和品位等多个方... 选取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2个典型终端干盐湖罗布泊和玛纳斯盐湖,对其成钾条件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盆地地理纬度、构造位置、盆地规模、所处气候带以及区域水文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特征、钾盐富集特征和品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罗布泊地区气候干燥指数>150,补给河流的ρ(K)×102/ρ(Cl)比值为3.29∶1~5.08∶1,晶间卤水的ρ(K)×102/ρ(Cl)比值为3.71∶1~6.66∶1,卤水氯化钾品位1.4%,资源量达3.2亿吨。而玛纳斯湖干燥指数为8.63,补给水源的ρ(K)×102/ρ(Cl)为1.5∶1~12∶1,晶间卤水ρ(K)×102/ρ(Cl)为0.1∶1~1.6∶1,卤水氯化钾品位0.33%,资源量为37.23万吨。研究结果表明,罗布泊在气候和物源补给上都比玛纳斯湖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形成大型钾盐矿。2个干旱区典型盆地可观察实验的成钾指标对比分析,对于建立蒸发岩盆地成钾指标模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罗布泊盐湖 玛纳斯盐湖 干旱区 成钾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